日本曾有一支女性軍隊,戰敗後被他們徹底拋棄,大半成員都死了

在過去的年代,大多數的統治者都是男性,即使是在近代,擁有大量財富的也往往多是男性。由於,男性更適合於勞作,這也是男女地位不同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為,女性的力氣比不上男性,因此,戰爭一般都是男性主導的事情,即使是在武器裝備先進的二戰,擁有女性軍隊的國家也是寥寥無幾的,但是,日本卻是個例外,原因何在?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日本的人口資源不足,在中國戰場的僵持使得日本兵力一度陷入僵局。珍珠港的大勝雖然重創了美軍,但是,卻徹底斷送了日本的希望,美軍的參戰讓日本局勢更加緊張,幾乎所有的健全男子都投入了戰場。所以,為了彌補人手的不足,日軍開始降低年齡徵收兵種,甚至,要招收大量女兵。

日本曾有一支女性軍隊,戰敗後被他們徹底拋棄,大半成員都死了

但即使是在武器裝備先進的二戰,也需要有白刃戰的時候,女性的力量小於男性,訓練女兵上戰場明顯只是讓她們去送死,這種行為即使是在軍國主義的日本,也會受到大眾的譴責。那麼,日軍為何要做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呢?

首先是諜報人員,情報工作對體力並沒有太高的要求,反而是細心的女性更適合做諜報工作,因此,一部分女兵在學習如何使用電報後,便會立即擔任起軍隊的情報工作;

然後是間諜,絕大多數的高級將領都由男性所擔任,所以,這些女兵利則用女性的優勢接近這些敵方將領,在取得他們的信任後,藉此來獲取機密情報;

最後便是護士,自南丁格爾之後出現的戰地醫生職業也需要有足夠的護士幫忙,但是,這些護士不光在軍隊裡面救死扶傷,她們甚至還要服務一部分男兵,其境況十分屈辱。

日本曾有一支女性軍隊,戰敗後被他們徹底拋棄,大半成員都死了

其實,日本的這些女兵大多數並不需要去正面戰場,但是,她們仍近乎自願的接受了訓練,並且,這所遭受的訓練也是十分嚴苛的,堪稱魔鬼般的訓練,甚至,有規定“她們必須要在殺一個人之後才能畢業”。這也使得她們學會了“在任何時候都不能給敵人一線生機”,靠柔弱的外表給敵人假象,然後,隱藏起內心的殺機,憑此,她們多數能夠很出色的完成上級派發的任務。

但是,日軍高層並未看重這些女兵,只是把她們當作這盤博弈中的兵卒,或是隨時可以拋棄的棋子。

日本曾有一支女性軍隊,戰敗後被他們徹底拋棄,大半成員都死了

都知道,隨著太平洋戰爭的節節失利,日軍戰事更加吃緊。當日美雙方在馬里亞納海域附近激戰時,有著“灰色幽靈”之稱的企業號航母也參加了此次戰役。由於執行任務得以避開珍珠港襲擊的企業號,在之後的戰役中大破日軍,正如潛心復仇的幽靈一般給予了日本重重一擊,在美軍基本佔領塞班島全島之後,自知大勢已去的日軍開始撤退。

為了不讓美軍獲得補給,他們持槍將所有的日本居民趕到懸崖邊上,逼迫平民跳海以效忠天皇,剩下的女學生也被他們肆意侮辱,然後,被迫讓她們一一自殺。甚至在最後,為了保證安全撤離,指揮官下令挑選姿色姣好的女兵,讓她們不帶任何武器裝備,在大部隊撤退時前往美軍營地。隨即,美軍很快將這些毫無戰鬥力的女兵拿下,由於長相姣好,她們大多慘遭美軍侮辱。

日本曾有一支女性軍隊,戰敗後被他們徹底拋棄,大半成員都死了

但這正是司令部的意圖,他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拖延住美軍 ,給撤退爭取足夠的時間,即使被拋棄,這些在法西斯思維中長大的少女們仍狂熱的相信:“這只是權益之計,她們的天皇不會放棄她們”,但是,她們最終只等來的只是日本投降的消息... ...當時的“姬百合”部隊就是其中的一支,又被稱為“軍國少女”。

“姬百合”這個詞來源於沖繩縣立第一女子高中的別號“乙姬”和“沖繩師範學校女子部”的別號“白百合”。 1945年3月22日,222名女學生和18名老師被沖繩駐軍徵用,組成了“姬百合護士隊”,參加戰地救護。這些學生的年齡大都在15——18歲之間,可以說,是真正的花季少女。可是,讓她們沒想到的是,戰爭雙方的實力對比太過懸殊,日軍根本沒想保住陣地,而是把此戰定位為“消耗戰”,唯一的目的就是為日本本土爭取更多的時間。

最後,姬百合學生護士隊中的大半成員都死在了戰場之上。

日本曾有一支女性軍隊,戰敗後被他們徹底拋棄,大半成員都死了

戰敗後,這個曾經目空一切的日本帝國陷入了極其痛苦的深淵,那些在別國的土地上曾經作威作福的士兵,甚至,有不少死在了回鄉的路上,成為了遠離故國的孤魂野鬼。然而,那些返回了日思夜想的祖國的士兵很多則成了“活著的幽靈”,孤獨而痛苦的生活著。

之後,瘋漲的物價讓日本民眾不堪忍受,整個日本陷入了灰色的絕望之中,絕望和暴力在整個城市蔓延,黑幫盛行民不聊生,可以說,此時這個一直在四處撒播戰爭的劊子手深陷進了戰爭的陰影中。曾經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天皇也低下了其高傲的頭顱,向那些美國佔領軍妥協。

日本曾有一支女性軍隊,戰敗後被他們徹底拋棄,大半成員都死了

由於大量美軍的需求,日本在戰後本就興旺的色情業更加瘋狂的發展,日本政府甚至立法將這種行為合法化,天皇甚至送給美軍大量本土女性,並美其名曰“愛國行為”。不久,在得到美國的支援後,這種情況迅速好轉,許多民眾將這段時光選擇性的遺忘,甚至,有些人還以此自稱受害者... ...

如同偷吃禁果的亞當,打開了戰爭潘多拉魔盒的日本也應為此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所以,只有正視這段歷史,才能夠避免重複以往的過錯。

『《姬百合 (二戰日本學生護士隊)》、《揭秘二戰日本女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