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特产锅魁

五台特产锅魁

锅魁也叫锅馈、锅盔。锅魁的制作可追溯到商周时期,在秦代被发扬光大,那时的锅魁被称为墩饼,是秦军行军时给士兵配发的一种粮食,每个有五六斤重,直径大约在50-60厘米,厚度在15厘米左右。当时,秦兵携带墩饼,两个为一组,他们会在每个墩饼上钻两个眼儿,用牛皮绳系好,前胸、后背各搭一个。这种携带方式让秦兵在突遇作战时,可以把墩饼作为单兵护具,起到盔甲的作用。而且,敌军射过来的箭,扎在墩饼上后,还可以被秦军士兵拔出来继续用于杀敌,甚至有说法认为后来诸葛亮草船借箭也是受此影响。

五台特产锅魁

后来,士兵们便把墩饼称为“锅盔”,有用锅烙出来的硬面盔甲的意思。锅盔作为军中主食,因其便于携带且不容易变质,保存时间长而大受欢迎,并且绵延发展至今。受从古到今,因军中需求和军中文化发展,锅盔的制作工艺遍地开花。

五台特产锅魁

抗日时期,五台当地村民建立油坊,制作锅魁、油丝饼、勃勃饼等面饼满足部队所需。传统锅魁制作,馅为白糖或红糖。因部队人员却少盐等营养元素的摄入,部队人员出现了大量夜盲且瘫软患者,当地村民有结合当地花椒和黄盐,炒熟制成椒盐口味的锅魁有力地支持晋察冀地区的抗日活动。

五台特产锅魁

锅魁其状若块,卷也滚圆。不包馅的称空心锅魁,包馅的各有名称。夹肉馅的名半锅魁,亦称蛤蟆含蛋。最受欢迎的是甜馅锅魁,其特点是香、甜、酥、脆。是一种烤制的面食,面饼呈黄色,具有香、甜、酥、脆的特点。

五台特产锅魁

五台特产锅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