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 讎隙

孫秀既怨恨石崇不肯送出綠珠,又不滿潘岳從前對自已不禮貌。後來孫秀任中書令,潘岳在中書省的官府裡見到他,就招呼他說:“孫令,還記得我們過去的來往嗎?孫秀說:“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潘岳於是才知道免不了禍難。後來孫秀逮捕石崇、歐陽堅石,同一天逮捕潘岳。石崇首先押赴刑場,也不瞭解潘岳的情況。潘岳後來也押到了,石崇對他說:“安仁,你也這樣嗎?”潘岳說;“可以說是‘白首同所歸’。”潘岳在《金谷集》中的詩寫道:“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歸。”這竟成了他的讖語。

劉璵兄弟年輕時是王愷所憎恨的人,王愷曾經請他們兄弟兩人到家裡過夜,想要不聲不響地害死他們。就叫人挖坑,坑挖好了,就要殺害了。石崇向來和劉璵、劉琨很要好,聽說兩人到王愷家過夜,知道會有意外,就連夜去拜訪王愷,問劉璵劉琨兄弟在什麼地方。王愷匆忙間沒法隱瞞,只得回答說:“在後面房間裡睡覺。”石崇就徑直進去,親自把他們拉出,一同坐車走了,並且對他們說:“年輕人為什麼這麼輕率地到別人家過夜!”

大將軍王敦捉住了愍王司馬丞,夜裡派王世將把他弄到車裡殺死了,當時人們不完全知道這件事。即使是愍王家裡的人也不是都瞭解內幕,而司馬丞的兒子無忌兄弟又都年幼。王胡之和無怠兩人,長大以後非常親密。有一次,王胡之和無忌在一起遊玩,無忌回家告訴母親,請她準備飯食。母親流著淚說:“王敦從前肆意殘害你父親,借王世將的手把你父親殺了。我多年來沒有告訴你們,是因為王氏家族勢力強大,你們兄弟還年幼,我不想把這件事張揚開來,原來是為了避禍啊。”無忌聽了很震驚,號哭起來,拔出刀就跑出去,可是王胡之已經走遠了。

鎮南大將軍應詹出任荊州刺史時,王脩載和譙王司馬丞的兒子無忌同時到新亭給他餞別。座上賓客很多,沒想到這兩人都來了。有一位客人說:“譙王丞遇難,不是大將軍的意思,只是平南將軍乾的罷了。”無忌於是奪了直兵參軍的刀,就要殺王脩載;脩載逃出去,被迫投河,船上的人救了他,才得以免死。

右軍將軍王羲之一向輕視藍田侯王述,王述的晚年得到的評價和聲譽更高更大,王羲之尤其不滿。王述在任會稽內史時遭母喪,留在山陰縣辦理喪事。王羲之接替他出任會稽內史,他屢次說要前去弔唁,可是一連多天也沒有去成。後來他親自登門通知前來弔唁,等到主人哭起來後,他又不上靈堂就走了,以此來侮辱王述。於是雙方深結仇怨。後來王述出任揚州刺史,王羲之仍然主管會稽郡,剛得到任命王述的音訊,就派一名參軍上朝廷,請求把會稽從揚州劃分出來,成立越州。使者接受任務時領會錯了意圖,結果深為當代名流所譏笑。王述也暗中派從事去一一檢察會稽郡各種不法行為,因為兩人先前有嫌隙,”王述就叫王羲之自己找個合適的辦法來解決。王羲之於是告病離任,因憤慨而送了命。

東亭侯王珣和王孝伯兩人談論過,後來,王珣的意見逐漸不一樣了。王孝伯對王珣說:“您怎麼再也不可捉摸了?”王珣回答說:“王陵在朝廷上力爭,陳平順從而不說話,這都不足為據,只看結果怎麼樣啊。”

王孝伯死後,把他的頭掛在朱雀橋上示眾。太傅司馬道子坐車到示眾的地方,仔細地看著王孝伯的頭,說道:“你為什麼急著要殺我呢?”

桓玄將要篡奪帝位,桓脩想趁桓玄在桓脩母親那裡時襲擊他。桓脩母親庾夫人說:“你們是近親,等過了我的晚年再說吧,我養大了他,不忍心看到你做這種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