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世說新語》:中國本土文化並不僵化,給它時空,自會演風情萬種

《世說新語》:中國本土文化並不僵化,給它時空,自會演風情萬種

《世說新語》:中國本土文化並不僵化,給它時空,自會演風情萬種

沒有唐傳奇的綺靡,沒有宋話本的市井直白,沒有明清小說的忠孝節義、神志鬼怪。這本出自六朝的小說,如“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清新中有著無盡的風雅。它並不盲目崇拜風流名士,不因某人有名便一味鼓吹他的文治武功。調侃之中,補充了史書上對人物的單一刻畫,那些已經塵封古書之中的人們因為眾多逸聞趣事而栩栩如生:

曹操也自卑!有一天曹操要接見外賓,突然“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就讓崔琰代替自己接見匈奴使節,自己“捉刀立床頭”。然後又不甘心,派間諜追上外賓問“魏王如何?”匈奴使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曹操這個冤啊,白讓崔琰出了迴風頭。一氣之下,追上匈奴使節,把他殺了。

再看看那個令洛陽紙貴的左思是個啥貨色。話說潘岳長得美,年少時拿著彈弓在洛陽街上走,好多女子追著他,把他圍起來。這個左太沖呢,“絕醜”!哇,不是一般的醜哦。他也學人家潘岳在街上閒逛。結果,被一群老太太圍著啐他,自討無趣。而衛玠呢,長得好,又有才情,溫文爾雅。可是身體不好。一路從豫章走到建鄴,活活被圍觀的人給看死了。

《世說新語》:中國本土文化並不僵化,給它時空,自會演風情萬種

最搞笑的是大將軍王敦。堂堂大將軍啊,在公主家露怯。王敦娶了舞陽公主,在公主家上廁所。看見漆箱裡放著幹棗。本來是用來塞鼻子的,王敦以為公主講究,廁所也擺著果食,就吃了個精光。回來看見婢女在往金盆裡倒洗澡水,旁邊的琉璃盤裡放著洗澡用的澡豆。王敦又不知了,把澡豆泡在水裡又給吃了,還管這個叫“乾飯”。婢女們沒有不笑話他的。

六朝的上層社會講究德行、講究文學、講究品藻、講究雅量、講究排調、講究容止……講求之物如此之多,只是為了在亂世中找一種存在感。面對現實的紛繁蕪雜,人就容易陷入虛無。五胡十六國,將漢族主流文化的士大夫們趕到了江南。王導也好,謝安也罷,既然無力飲馬黃河邊,那就在秦淮河裡流連一番吧。可是這種得過且過並不能根治士大夫們心病。他們轉向辭賦、書法、繪畫、音律,人生觀上從經學轉向玄學、佛學,他們盡其所能尋找解脫苦悶的良藥,不經意間卻鑄就了亂世中的一段風流。

與盛唐的海納百川不同,魏晉是中國本土文化自我蛻變的時期。鄭玄注經,何晏王弼注老莊,名士們把對人生的哲學思考抽象到了一個後人難以企及的高度。曲高者,和者也寡。所以魏晉名士們就那樣不被人理解地高高在上著,脫離了荒涼人世,於清風明月間沉吟。他們是那麼卓爾不群,那麼超然自得,那麼無為卻又無不為……

《世說新語》:中國本土文化並不僵化,給它時空,自會演風情萬種

我常說,中國本土文化不必然等同於陳舊、僵化、落後。給它一個適時的端由,它自會演繹出風情萬種。就像清新而瑰麗的魏晉風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