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市老幹部聯誼會書畫院副祕書長——陳瑞謙筆瑞人謙生馨香

筆瑞人謙生馨香

——陳瑞謙先生書畫淺說

姬建民

在滄州提到陳瑞謙,無論書畫界,還是相關社會人士,大都給予高度肯定與認可。這不特取決於他的書畫藝術,更是源於他寬厚坦蕩的人品。所以,這位先生還真是值得寫上一寫。

陳先生1959年生於河北省獻縣,現為河北省工藝美術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會員、世界教科文衛組織成員、河北省書法家協會楷書委員會委員等。曾於2000年獲文化部首屆中國漢字書寫比賽一等獎,作品先後入展中國書協主辦全國第五屆、第六屆刻字展和國際第八屆刻字藝術交流展,“青春杯”全國書畫篆刻暨段位評定一等獎並被授予七段段位,2011年版畫入展中國書協、美協等主辦的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週年書法、美術、攝影精品展等數十個獎項。

滄州市老幹部聯誼會書畫院副秘書長——陳瑞謙筆瑞人謙生馨香

陳先生鍾情於書畫,還是有緣由的。他家居獻縣,少時經常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獻王劉德陵墓瞻遊。而這位河間王劉德,是漢景帝之子、漢武帝之兄,生於西漢前期,精通史書,多才多藝。在秦始皇焚書坑儒後,劉德招集學士,蒐集遺書上朝獻雅樂,對保護文化遺產起了巨大作用,因此獻縣也被譽為“儒家文化再生地”。他還特別喜歡到聞名遐邇的古單橋觀摩。這座被建橋之父茅以升稱譽的石畫橋,為五孔石拱橋,是國家級重點文物。建於明崇禎二年(公元1629),橋身長69米、寬9.6米、高8米,橋面青石鋪砌,車轍深切,兩側橋欄由64根望柱和68塊石欄組成,望柱上雕刻著獅、猴、神獸,形態各異,欄板上浮雕十分精美,內容多為民間故事,傳有“三千獅子,六百猴,七十二統蛟龍碑”。正是家鄉這些豐厚文化底蘊的文化遺存,讓他魂牽夢繞,撥動並涵育了瑞謙那痴愛書畫文化的心靈,厚植下獻身書畫藝術的不移志向。

滄州市老幹部聯誼會書畫院副秘書長——陳瑞謙筆瑞人謙生馨香

“情必近於痴而始真,才必兼乎趣而始化。”熱愛是學習的母親。嗣後,瑞謙不論是當知青,還是在運輸部門工作,總在勞作之餘、出差外地或參加水粉、素描、版畫、美術字等培訓之機,潛心學研書畫,幾乎到了忘我地步,廢寢忘食、焚膏繼晷已是常態,節假日閉門謝客、小屋子一畫幾天也不罕見。他曾多次從架子上不小心摔落、蠟燭將書桌燒壞、燒開水的水壺在爐子上燒乾等,家人笑他“寫傻了,畫呆了”……

滄州市老幹部聯誼會書畫院副秘書長——陳瑞謙筆瑞人謙生馨香

書畫藝術與傳統文化的自然屬性大抵一致,一方面從整體上繼承傳統精華,注重尋根探源,講求本色;一方面通過親近自然的感悟獲取創作靈感,“萬趣融其神思”,體現了那麼一種“道法自然”的執意、“觀物取象”的主觀、“意由象盡”的筆法。陳先生主張“師古人”、“師造化”,精研傳統、積累生活,不泥古、敢創新。研習書畫總是先在心裡咀嚼出“滋味兒”,無論是選帖、讀帖、品帖、悟帖、研帖,抑或選臨、精臨、實臨、通臨、意臨、攻臨等,無不用情用心去思考、揣摩、對比、審視、裁決、研判。他心得深悟,探究真諦:只有用眼去觀察美、捕捉美、判斷美;用腦去思考美、提煉美、概括美;用心去體味美、醞釀美、融匯美;用手去描摹美、刻畫美、展現美,積以時日見功夫,才有可能成為有出息的書畫家。

滄州市老幹部聯誼會書畫院副秘書長——陳瑞謙筆瑞人謙生馨香

藝術作品只有融合畫家對當代生活和情感的體驗,才可使畫面更加真實、生動、富有情趣,體現出情感的真摯和藝術作品的個性化。陳先生寫意花鳥多從從傳統的花鳥畫入手,也用心揣摩當代名家的畫作,尤其喜愛天津著名畫家孫其峰先生的作品。他堅持深入生活、研究自然,重視對各種不同地域形貌、山石、林木的研究,僅寫生就有幾十本,大多數作品都來源於寫生。他善於將自然的具象形象提煉重構為線條來表現的意象形象,視物透徹、體悟精準,心摹手追、成竹在心,於是著墨處靈動飄逸,空白處悠遠深邃,形神精妙、意蘊幽雅、清醇簡潔,蘊含著對繪畫本體的強調、筆墨語言的把控以及對生命意義的頓悟和禪釋,充溢著古今融合畫風的練達。譬如,先生筆下的花鳥,半蹲半立於三四枝條,輔以簡潔的景物陪襯,就把鳥兒的神態意象表現的活靈活現,意趣盎然。他還出版過連環畫、版畫作品,圖解了先生心慧手靈、百巧百能的藝術天賦。

滄州市老幹部聯誼會書畫院副秘書長——陳瑞謙筆瑞人謙生馨香

書畫同源,“以字為心畫”。信然。竊以為,書法好可以相機攻研繪畫並相得益彰,但繪畫好卻書法未必拿得出手,不妨看看一些畫家作品的題款就知一二。陳先生於書法,還是視為藝術的ABC而傾心盡力的。他信奉“書法,法為天。善守法者,方通曉法,敬畏法,掌握法,遵循法”的圭臬,在博學廣採甲骨、金石、大篆、小篆以及由篆隸正草派生出來的行楷、小草、大草、狂草諸體的基礎上,融會貫通,矻矻孜孜研習二王、唐楷,主攻歐體。他依賴於潛藏於自身的天性和靈感,始如老僧打坐,激活心靈之神,繼而氣湧情昂,聚精會神於起筆、收筆,方筆、圓筆,提筆、按筆,直線、弧線上的質感、美感之神韻,既有速度力度之變化,又見跌宕起伏、快慢有節、提按使轉之節奏,遂使書作“橫如千里陣雲,隱隱然其實有形;點如高峰墜石,磕磕然實如崩也”,呈現出經得起懸掛與推敲的那麼一種取法乎上、端莊嚴謹、典麗清秀、雅逸清爽、淳古峭健的藝術風格。才氣溢於筆端,功夫出於積久。所以其作品得以多次在《書法報》、《中國書畫報》、《書法導報》等數十家報刊雜誌發表,所以部分作品在中國美術館、歷史博物館、軍事博物館展出,所以當省書協選定書法家正楷抄寫《四庫全書》時,他居然承擔了約3萬字《傷寒論》與約8萬字的《難經本義》任務,深得組織者讚賞。

滄州市老幹部聯誼會書畫院副秘書長——陳瑞謙筆瑞人謙生馨香

2002年他兼學現代刻字。刻字藝術是用雕塑的手法來表達書法的意境。在刻字藝術創作中,只有綜合書法、繪畫、雕塑、篆刻等傳統刻技,才能創造出別緻新穎的刻字作品。刻字跟篆刻不一樣,篆刻都是反字,刻字都是正字,且需上色,甚至有的作品要上幾層顏色。新難題更激起新豪情。先生在刻字名家張之先生的提點下,深鑽細研,手不釋刀,筆法精妙、結體規範、蓬勃葳蕤、老樹新花,作品竟連續三次入展全國刻字展覽,也為業內同道驚訝不已。

滄州市老幹部聯誼會書畫院副秘書長——陳瑞謙筆瑞人謙生馨香

“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不能不說的是,陳先生所以受大眾“待見”,還因為他的愛心善行。他多次主動參加扶助危困的義捐義賣活動,不惜把自己書就的珍品慷慨拿出來、捐出去。還多次與志同道合的同仁送書畫到軍營、學校、社區、企業、鄉村等基層,既弘揚傳播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書畫藝術,也普及提高了人民群眾的藝術審美水平。

滄州市老幹部聯誼會書畫院副秘書長——陳瑞謙筆瑞人謙生馨香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完全可以說,在強調文化自信、弘揚中國精神的今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優秀理念、智慧、氣度和神韻,都給予陳先生豐富深刻的滋養,不僅使他在書法、繪畫、刻字領域卓有建樹,也成就了他忠厚坦蕩、卓爾不群的人格。

滄州市老幹部聯誼會書畫院副秘書長——陳瑞謙筆瑞人謙生馨香

這,約略就是書畫界“筆瑞人謙生馨香”緣故。

(作者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視家協會會員,滄州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滄州市委宣傳部原副部長、滄州市文聯原黨組書記; 2018年1月25日作於滄州德趣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