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主持人肖晓琳直肠癌去世,什么人群容易得直肠癌?

烟波流云


直肠癌和结肠癌是典型的与膳食关系非常密切的疾病,当然癌症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还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遗传、环境、精神心理等,饮食很科学的人也可能会得癌症,所以要综合考虑,在这里我们说的是大多数以及科学证据显示,合理膳食模式可降低直肠癌的发病危险,并且这个结果适用于大多数人。


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脂肪的摄入过量与直肠癌发病风险呈负相关,脂肪摄入越多,直肠癌发病风险越高,尤其是动物油脂的摄入;膳食纤维在防癌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吸附肠道内有害物质,增加肠内容物量,使肠道致癌物质稀释,可减少直肠癌的发病率危险,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有蔬菜和全谷类等,薯类除外,薯类的摄入与直肠癌发病无显著相关。资料显示高钙高维生素D膳食与肠癌的发病率呈负相关,补钙最佳首选牛奶,尤其低脂牛奶。水果的摄入量也与直肠癌的发生呈负相关。

我国居民膳食结构正在发生一系列变化、食物越来越精细,饮食不合理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明显的趋势食物越来越精细,动物性食物和脂肪吃的越来越多,同时运动量不足饮酒过量,想要健康,从朝夕做起,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合理膳食,病魔面前人人平等,预防真的大于治疗。

作者:贺云,主持营养技师,辽宁营养师事务所签约讲师。


营养百事通


肖晓琳,央视著名主持人,年仅55岁却惨因直肠癌去世,这不禁令大家感伤,感伤的同时不禁会引起大家的思考,肖晓琳为什么会得直肠癌,什么样的人群又容易得直肠癌呢?

目前直肠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是考虑直肠癌的发生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不良的饮食习惯是直肠癌的最高危因素,比如经常进食高脂肪、高动物蛋白的人发病率明显增加,因为高脂肪饮食可增加肠道内胆汁酸的分泌,胆汁酸对肠道粘膜有潜在的刺激和损害,而且食物中过多的动物脂肪能溶解和吸收致癌物质,而且这些都增加了患直肠癌的风险,另外,经常食用腌制、油炸食品及精细纤维素食品也是直肠癌的危险因素。而新鲜蔬菜水果则是结直肠癌的保护因素,因为多摄取新鲜蔬菜和水果可以软化大便、增加肠蠕动、缩短粪便通过大肠时间、稀释肠内致癌物浓度,还可减少基因突变发生率,这些都可大大减少直肠癌的发生。2.不规律、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也是直肠癌的危险因素,比如长期过量的饮酒、吸烟以及精神过度紧张、压力过大、运动量过少等,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都会增加直肠癌的发生。3.直肠癌的发生也与年龄、遗传相关,一般认为41到65岁人群为直肠癌的高发年龄,而且有着直肠癌家族史的人患有直肠癌的概率明显增加,4.患有一些肠道疾病的患者直肠癌的发病率也会明显增加,比如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直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血吸虫病等,这些疾病都会增加直肠癌的发病率。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有效的预防直肠癌呢?首先,应该做到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及粗纤维食物,少吃高脂肪、高动物蛋白、腌制、油炸食物,其次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保持心情愉悦、经常锻炼身体,最后就是要定期筛查,尤其是对于一些41到65岁、有着直肠癌家族史及肠道疾病的患者更应定期对直肠癌筛查。


医语破天机


近日,中央电视台55岁的女主持人肖晓琳因直肠癌去世。肖晓琳出生于湖南长沙,曾主持过央视《新闻联播》、《今日说法》、《焦点访谈》、《半边天》等知名栏目,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因其形象冷峻而美丽,被观众称为“铁面美人”。

肖晓琳的离世,再次给人们的健康敲响了警钟。

我们不禁要问,什么样的生活习惯易致直肠癌?如何尽早发现它?我们又该怎样来预防呢?

少吃蔬菜多吃肉易患直肠癌

长期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少吃蔬菜水果的饮食习惯,以及经常吃烧烤、长期吸烟、酗酒,都会增加直肠癌发病的风险。

食物中的纤维素可以吸收水分,吸附肠道内有害物质,增加粪便量,缩短其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促进排泄。

而低膳食纤维的饮食则不利于排便排毒,使致癌物质长时间停留在肠道内,增加了患大肠癌的危险性。

因此,长期只吃肉不吃蔬菜水果的人群,患大肠癌的几率比膳食多样、营养均衡的人群要高得多。

大便带血,究竟是痔疮还是癌

直肠癌早期出血容易与痔疮、肛裂混淆。很多人出现便血症状后,会以为是痔疮或肛裂,自己到药店买点药膏涂抹,未及时诊治,结果耽误了直肠癌最佳治疗时机。

其实,痔疮、肛裂和直肠癌引起的便血,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痔疮出血一般为大便带血,或点滴出血,或呈轻微喷射状出血;肛裂引起的便血一般量较少且伴有剧痛。

而直肠癌引发的大便出血,可能只是排出一些粘液、血便,且有排便不尽的感觉,大便次数会明显增加,每次排便量也不多。

如果大便带血并混有黏液和脓性分泌物,特别是形状变细或呈条索状,则应高度警惕直肠癌、结肠癌的发生,尽快到医院就诊。

此外,还要重视直肠癌家族史。如果直系亲属中有直肠癌患者时,家族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定期接受相关检查。

直肠癌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是一种生活方式病,起病较隐匿,多数患者在确诊时病情已发展到晚期,所以预防直肠癌的发生就尤为重要。彭新茂副主任医师提醒,直肠癌并不可怕,早发现早治疗,能收到满意的效果。为了减少直肠癌发病率和早发现,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积极防治直肠息肉、肛瘘、肛裂及慢性肠道炎症的刺激;对肠道多发性息肉、乳头状息肉,一旦诊断明确应早期手术切除,以减少癌变的机会。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不长期食用高脂肪、高蛋白饮食,经常吃些含有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新鲜蔬菜水果,不熬夜,不抽烟酗酒,对预防直肠癌有重要作用。

3.预防或改善便秘,保持大便通畅。

4.抑郁悲观的情绪会对身体健康不利,工作生活中要注意减压,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5.定期体检,高度重视防癌普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提高直肠癌的生存率。直肠癌发现得越早,生存机会就越大。

湖南医聊特约问答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彭新茂; 国家一级健康管理师 刘莉

湖南医聊


世界上什么床最贵?一病床


又一位央视主持人去世了!


当我看到央视主持人肖晓琳,患直肠癌,不幸去世的消息,非常震惊,内心无比难受和惋惜。


经常在电视上,看见这位美女主持人,喜欢她主持的《新闻联播》、《今日说法》、《焦点访谈》、《半边天》,她冷峻而美丽、智慧而敏捷,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喜欢她的书《谁能记谁到永远》,一个美丽女人坦述的人生。


她才55岁,丰华正茂,事业有成的最佳年龄,多么令人惋惜啊!


她患直肠癌去世,也给忙碌的人们,敲响了健康的警钟,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直肠癌的关注。


什么是直肠癌?


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是指直肠组织细胞,发生恶性变化,而形成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病率非常高,好发于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

主要的症状有:


排便习惯改变,血便、脓血便,便秘、腹泻等。


据医学界统计,我国每年因肠癌死亡的人数,每年超过60万例。


肠癌,多发于中年人,年龄45岁左右,男性多于女性,也就是说,40到50岁之间,是肠癌发病的高发年龄。


现代人生活紧张而忙碌,那么,到底什么人群容易得直肠癌?


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直肠癌偏爱的人群有以下几种:


一、大肠息肉患者。


息肉,是从肠粘膜上长出来的一种赘生物。

随着年龄的增加,息肉也会增多。

息肉分两大类:腺瘤性和增生性。


多发性腺瘤性息肉和直径1厘米的腺瘤性息肉,癌变危险性最大,属大肠癌的癌前病变,必需摘除干净。


己经根治了腺瘤性息肉的病人,要定期复查,防止复发。


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是以反复发作的脓血便为主要症状。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发生癌变的几率比正常人高5~10倍。

可能与家族遗传因素有关系。


对未成年就发病,病变一直在活动期,没有得到有效治愈的患者;

癌变范围广泛,病程五年以上的患者,日后发生癌变,危险性很大。



子宫、卵巢癌变病人,经常要接受放疗,这些人直肠癌的发生率,要比正常人高4倍。


四、血吸虫病患者


血吸虫的虫卵,长期存在于大肠粘膜中,可能会刺激肠粘膜,引起癌变。


流行病学表明,血吸虫病的高灾区,与没有此病的地区相比,直肠癌的检出率,要高12.3倍,而且,发病年龄也提前了。


五、家族病史者。


基因导致了家族问题。第一代直系亲属中,有直肠癌患者的发生率较高。


有大肠癌家族史者,大肠癌的发生率比无家族史者,要高3倍。


除遗传因素,相同的饮食习惯也有关。


六、患过大肠癌者


约2%~11%的大肠癌病人,治疗了第一个病灶后,又发生第二个原发大肠癌灶,称为异为多发。


所以,病人不要因已经治疗过,就大意,还要定期复查。


七、以前接受过卵巢癌、乳腺癌手术、施行过输尿管乙状结肠吻合术的人。

八、胆囊切除手术后的患者、小肠吻合手术后的患者、石棉加工业与纺织业的工人。


目前,直肠癌的病因仍然不明确,但其发病与社会环境、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有关。


长期摄入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少吃蔬菜、水果的饮食习惯;经常吃烧烤、火锅,长期吸烟、酗酒;排便没规律,产生"宿便",毒素滞留。许多人便血,误与痔疮、肛裂混淆,未及时诊治。


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名人,不幸罹患直肠癌。


如最悲催的、38岁拥有资产35亿、改革开放的风云人物、人称"胆大包天"第一人的、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患结肠癌去世。


死后,其妻很快就改嫁王生前的司机。该司机感慨道:"以前,我认为自己是在给老板打工,现在才明白,老板一直为我打工。″


前中国女篮队员,福建女篮教练,陈鹭芸,38岁,因直肠癌去世。她母亲也是直肠癌去世,她可能因家族遗传致病。


著名影星钟楚红的老公朱家鼎,是著名广告人,香港广告业巨子,"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是他创作的广告经典,53岁,因大肠癌在香港去世。


肖晓琳临终,留下真诚的遗言:"要宣传,不要像我一样忽视健康。你们健康、长寿,我就在。感谢你们。"


世界上什么床最贵?

就是病床。


生命是自己的,当健康没有了,一切皆为空。


因此,让健康改变生活,应成为人们的当务之急。


首先搞清楚是什么样的生活习惯,易导致直肠癌,运用正确的生活方式,合理的养生理念,尽早去发现,积极去预防,培养自己的主动性,养成健康的、良好的生活习惯。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平衡心理,心情愉快,远离疾病,让自己成为一个健康的人!


有书课堂


现在癌症患者的确太多了,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统计显示,2015年新增癌症429.16万例,30年增长了465倍。癌症发病率每年都在增加。相信20年内可能会赶上美国现在的癌症发病率,中国癌症发病率是186/10万人,美国癌症发病率是315/10万人,美国癌症发病率比中国高70%。就是说,如果在2015年430万例的基础上再增加300万例,达到年新增癌症730万例就跟现在美国的发病率持平。

30年前为什么癌症患者很少,现在为什么越来越多?

在之前的观念里,我认为是环境污染和食品不安全导致癌症高发,但看到了2017年中国癌症报告后,才否定了这些想法。因为美国的环境很好,食品也比较安全,但他们癌症发病率更高。所以环境污染和食品不安全不是主要因素。

问题可能出在我们携带的DNA上。人类以采集型的食谱持续了进化的500多万年,采集的食谱如:水果类、坚果类、绿叶类、根茎类的食物,这些食物代谢后产碱,属碱性食物。人类诞生以来喝的是天然水,天然水99%是碱性水。人类喝天然碱性水、吃采集型的碱性食物进化而来。中石器时代开始人类伴有了狩猎行为,距今10万年~1.8万年,肉类的摄入随狩猎技术提高而增加。1万年前人类开始刀耕火种,发明了农业,种植谷类。谷类代谢后产酸,属酸性食物。由此人类膳食伴有了酸碱变化。食物由碱性食物向酸性食物过渡,但问题是人类的代谢机制会产生适应性吗?人类500多万年来喝天然碱性水、吃采集型的碱性食物进化,自然选择只可能让适应这些饮食的DNA持续传递,让不适应的淘汰。人类基因则按照祖先采集型的碱性食谱编码。所以就不可能对现代酸性为主的肉类、谷类、饮料、酒类酸性水产生适应性。饮食的改变导致了慢性的、持续性的代谢紊乱。也增加了患癌症的风险。



说到酸碱问题网上有很多不同的说道,甚至把酸碱知识普及扣上了伪科学的帽子,酸碱真是伪科学吗?2016年浙江大学教授胡讯和晁明团队就用碳酸氢钠(小苏打)治疗肝癌,被称为靶向治疗,就是在肿瘤部位注入碳酸氢钠中和乳酸和氢离子,提高碱性来杀死癌细胞,治疗了40例肝癌患者40例有效,有效率达到百分之百,延长患者生命。当然最早用“小苏打”治疗癌症是意大利医生,图里奥.西蒙奇尼。更早发现提高碱性能杀死癌细胞的是,德国科学家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奥托海英里希.瓦尔堡,他有份研究是这样的;剥夺一个正常细胞35%的氧该细胞就会在48小时内发生不可逆转的癌变,同时还发现癌细胞在酸性的环境中繁殖更快,当PH值7.4时癌细胞处于休眠状态,当PH值达到7.6时癌细胞可在数小时内死亡,碱性环境不适宜癌细胞生长。



现在不仅直肠癌多各种癌症都多,不仅癌症多各种代谢性疾病也多,高血压3.3亿,糖尿病1.3亿,肾病1.2亿,痛风8000万,骨质疏松 7000万,而且这些疾病低龄化趋势明显。实验证明,现代酸性为主的饮食,中国人不适应,美国人不适宜,其实全人类都不适应。

我们应该恢复到碱性为主的饮食,老祖宗以碱性食物为主,我们以应该选择碱性食物为主。老祖宗喝天然碱性水,我们以应该选择天然碱性水。因为我们的代谢机制是遗传决定的。


降尿酸联盟


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癌瘤之一,全世界每年新增病例高达600,000人,发病率在男性中排位第4,在女性中排位第三,死亡率达50%,而且患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这里索性全面科普一下直肠癌这个病吧,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啊。

1.\t直肠癌是什么样的疾病?

如果医生在疾病早期发现了病情,那么直肠癌的治愈率是很高的。当病变的细胞在大肠内部(也被称为结肠)或是直肠生长起来时,疾病就会发生。男性和女性都有可能患上这种疾病,而且,这种疾病是美国死亡率第二高的癌症。

2. 息肉与直肠癌

息肉一般生长在肠内侧。大部分息肉组织是无害的,然而如果不尽早除去,这其中的一部分就会转变成直肠癌。最常见的两种肠息肉是腺瘤和增生性息肉。当结肠内部的细胞生长和修复的方式出现问题时,息肉就会形成。

3. 不可控的风险因素:

有一些风险因素是难以人为避免的,例如以下一些情况:

  • 年龄的增长——大多数患者都在50岁以上;

  • 肠息肉或肠炎疾病;

  • 家族直肠癌病史、乳腺癌病史或卵巢癌病史。

4.\t可以控制的风险因素

努力避免那些会使患病几率增高的情况,例如以下的情况会增加癌变风险:

  • 食用大量的红肉或是加工肉制品,亦或那些高温烹煮的肉品;

  • 肥胖(腰部周围的脂肪过多);

  • 运动不足;

  • 吸烟;
  • 过度饮用酒精类饮品。

5.\t直肠癌有哪些症状?

直肠癌并不存在早期的警示症状,因此注意预防十分重要。及早发现就意味着更高的治愈率。直肠癌的预兆包括便血或是腹痛症状,便秘或腹泻一类的如厕问题,并且毫无原因的体重下降或是感到疲劳。当这些症状随时间逐渐出现,肿瘤也会越来越大,并更加难以治疗。

6.\t直肠癌的检测项目

筛选检测是早期诊断的关键。五十岁以后,大部分人都应当每十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这项检查使用一根末端装有微型摄像机的管子对整个结肠和直肠组织进行观察。这种检测有助于及早发现肿瘤,从而预防直肠癌。医生会将检查中发现的肠息肉移除。

7.\t粪便潜血检测

粪便潜血检测和粪便免疫化学测试能显示出你是否有便血情况,而便血又是癌症的征兆之一。你应当给医生提供三份粪便样本用于检测。在你进行过结肠镜检查的当年,你可能不需要再进行这种检测。医生建议每三年进行一次粪便潜血检测

8. 癌症的确诊

如果一项检测显示出有患肿瘤的可能性,那么接下来的检测步骤就是活组织切片检测。在结肠镜检查期间,医生会取出息肉组织,并且取一些可能有问题的结肠其他部分的组织样本。专家会在显微镜下观察研究这些组织,从而确认这是否为癌组织。

9.\t直肠癌的病程阶段

专家会将他们发现的所有癌症进行“分级”—— 这是一种了解病症发展到何种程度的过程。较高的症状等级代表着癌症的状况比较严重。肿瘤的大小并不总是有所差异。这种分级也有助于医生确定你应当接受何种治疗方案。

  • 第0阶段——癌症还在结肠或直肠的内侧最里面的位置。

  • 第I阶段——癌症已经蔓延到结肠或直肠的肌肉层。


  • 第II阶段——癌症生长到或是已经穿过直肠或结肠的最外层。

  • 第III阶段——癌症蔓延到了直肠或结肠区域的一个或多个淋巴结。

  • 第IV阶段——癌症蔓延至了身体的其他部分,例如肝部、肺部或是骨骼。

10.\t存活率

病情恢复的情况取决于癌症发展的阶段。你可能会听医生说到过“5年生存率”这一概念。这表示着患者在确诊后存活达到五年或更久的概率。如果癌症还处在第I阶段,那么其5年生存率为74%,然而当癌症达到第IV阶段,那么存活率就只剩下了6%。

在直肠癌的早期阶段,手术是一种治愈率很高的治疗手段。对待除了最后一个阶段的癌症,医生都是将肿瘤以及其周围的组织移除。如果肿瘤及组织很大,医生可能需要将整段结肠或直肠组织切除。如果疾病影响到了你的肝脏、肺部或是其他器官,那么手术可能就无法治愈你了。不过仍然可能有助于缓解你的症状。

12.\t与晚期癌症斗争

即使直肠癌已经蔓延到你的淋巴结系统(第III阶段),它也依然还是有可能被治愈的。传统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如图所示)以及化疗。如果疾病反复了,或者蔓延到了其他器官,那么可能会更加难以治愈。但是放疗和化疗可能仍旧会缓解你的症状,同时有助于延长寿命。

13. 化疗会不会使我感到很难受呢?

较先进的化学疗法药物更不容易让你感到恶心不适。而且,还有一些药物是有助于控制恶心症状的。除了化疗还有射频消融术(RFA),这种治疗是利用高温加热来将肿瘤烧掉。参照CT扫描结果,医生会将一种像注射器一样的装置插进肿瘤及其周围的区域。这种治疗过程能毁坏一些不能通过手术切除的肿瘤,例如肝脏中的肿瘤。化疗手段可以与射频消融术相辅助进行。

14.\t健康的习惯能够预防直肠癌

你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显著降低患病几率,包括保持营养丰富的饮食,进行足够的体育锻炼,同时控制身体脂肪。这些习惯能够预防45%的直肠癌发生

美国癌症学会建议的饮食为富含大量的水果蔬菜,减少加工食品和红肉,用全谷物食品来代替精制谷物。这将帮助你保持健康的体重。

20.\t通过体育锻炼预防癌症

坚持锻炼的成年人相当于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对抗直肠癌的强力武器。一项研究中,锻炼最多的人比起锻炼最少的人群,患病的几率要减小24%。而不论他们是在工作或是游戏,这种锻炼都是有效的。

美国癌症学会建议每周进行5天或5天以上的体育锻炼,每天至少锻炼30分钟。

高强度运动会在短时间内带来更多的益处——每周进行3或4天,每天20分钟即可。


康品君


央视著名主持人肖晓琳去世,引发了大众对于直肠癌的热切关注。身边就有好几个常年便秘的朋友选择去医院做肠镜,检查一下肠道是否健康。去年的时候,我去医院做常规体检里面的肠镜检查,她们还嘲笑我说是吃饱了撑得,今年大家在一起聚餐聊了一下明星八卦,知道肖晓琳去世,我再给她们普及了一下有关直肠癌的常识,结果其中的三个姐妹结伴去医院进行了体检,没有大碍。

其实我这三个姐妹,就是直肠癌的易发人群之一:常年习惯性便秘的人。习惯性便秘的发生原因比较复杂,与生活环境,饮食习惯,个人体质都有关系。一旦形成,对肠道健康是有一定的损害的。因为宿便聚积导致毒素滞留被吸收,影响身体健康,成为肠道肿瘤的易发人群。



第二种直肠癌的易发人群,就是有家族性直肠息肉病史的人群。这类人群可以说是直肠癌的高危人群。有人会问,怎么才能知道自己的家族是不是有直肠息肉,一个办法:做直肠镜检查。如果兄弟姐妹有一个人患有直肠息肉,那其他的兄弟姐妹就是高危人群,必须检查。

身边就有这样的一个例子:一个朋友的哥哥因为便血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直肠癌。之后医生婉转的告诉患者的兄弟姐妹,去查一下直肠镜。回馈回来的结果是:兄妹五人,只有小妹一人没有直肠息肉。所以,这个概率还是太大了,有家族性直肠息肉的人群必须要遵医嘱定期检查。一般来说,直肠息肉切除后可以半年至一年复查一次,如果有新发现的息肉,则需继续进行清除,然后每一年复查一次;如果复查时没有新发现的息肉,复查的时间则可以延长至一年半或两年。千万不可嫌费事而麻痹大意,因为有健康才有一切。

第三种高危人群,是家族里至少有三人以上患直肠癌,而且,这三人中,至少有两个人是一代人。那么,这个家族里的人,患直肠癌的风险就大大提高了。专业上把这种直肠癌叫做遗传性非家族性息肉病性结直肠癌,不是有直肠息肉引起来的。

第四种易发直肠癌的人群,就是饮食习惯中喜欢大量摄入动物脂肪和蛋白质,而纤维素摄入相对少的人群。这种饮食习惯,对于直肠癌来说,是一个诱发因素,但不是高危因素。而且,这种饮食习惯是可以被改变的,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炸食品,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降低患病风险。

现在人们谈到癌症,能够用正常心态看待的人很少,毕竟生死攸关,而大千世界如此美好,谁也不想过早撒手人寰,那就给大家一个中肯的建议:定期体检。因为对于很多种癌症来说,早期发现,治愈率还是相当高的,比如我们刚才谈到的直肠癌,还有其他一些常见的高发的癌症如乳腺癌、宫颈癌、甲状腺癌等等。


老徐说事儿


近几年的确有不少名人因癌症去世,央视主持人和制片人在我们医院就有几位,并且有的还诊治过。有胃癌患者、有淋巴瘤患者,当然也会有结直肠肿瘤患者,多数发现时就是偏晚期。按道理说,作为文化名人应该很注重体检和具备良好的健康意识,但是很遗憾,几乎没有是早期发现的。

直肠癌就是起源于直肠粘膜上皮细胞的癌变,几乎都是腺癌,当然也包括极少数的鳞癌,主要是肛管鳞癌(肛管粘膜上皮被覆的是鳞状上皮)。直肠是人体消化道最末段,上接乙状结肠,下连肛管。长度大概约12-15cm。

国内直肠癌与西方国家直肠癌有所不同,中国人直肠癌多数是中低位直肠癌,其中绝大部分是可以通过肛门指诊触及。这是非常简便经济的检查手段,患者侧卧位或胸膝位,医生通过指诊可以触及直肠内肿物,感知硬度、大小、位置,多数可以区分是痔疮还是肿物,当然,明确最终性质,是必须通过肠镜检查取病理活检明确的。但是通过指诊是可以明确直肠内是否有异物。现在不少单位的体检都增加了防癌筛查项目,直肠指诊是其中一项。近几年我参加了医院的给各单位职工体检活动,有大学教职工,也有公交司机,每年都能查到1-2例的直肠癌患者。很多人一看是这个体检项目,都掩面而去,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正常的体检活动,一般的体检单位是没有这一项的。

直肠癌的发病率是不断攀升,一定要重视身体健康。直肠癌早期治疗效果很好,但是一般很难早期发现。如果知道自己是否是患直肠癌的高危人群,就可以有针对性的检查,有利于早期发现。那么,哪些人群是直肠癌的高危人群呢?

1、 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尤其是有多人罹患胃癌、结直肠癌。与自己血缘关系越近的人,患癌风险就越高。另外,家族中有发病率年龄在40岁之前的,更应该引起注意。如果明确的家族史,那么建议如果有胃肠道不适,要及时就诊。另外,即使没有不适,也建议行胃肠镜检查,了解是否有胃肠道异常情况。一般来说,如果胃肠镜检查没有问题的话,至少3-5年可以不用复查,结直肠癌是可以预防的癌症。

2、 既往有结直肠息肉或腺瘤病史。即使切除了,因为有可能再次生长新的息肉。因为多数的结直肠癌都是由结直肠息肉逐渐癌变形成。息肉----腺瘤---早期癌---进展期癌需要至少5年的时间。因此,我们说结直肠癌是可以预防的癌症。

3、 有家族性息肉病史(FAP

):这是典型的遗传疾病。这类息肉可以有几百枚或几千枚,整个结直肠密密麻麻,像鹅卵石路一样。这种癌变是百分百的。如果知道有这种家族史,一定在十几岁时就要行结肠镜检查,发现有息肉形成,就有及时切除。并且以后每1-2年复查一次结肠镜。如果发现结直肠息肉太多的话,可以行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肛管吻合。

4、 饮食结构不合理:高脂肪、高蛋白、高能量、低纤维素饮食。通俗讲就是肉类等高脂肪食物多,精细食物多粗粮少,典型的西方生活方式,这也是为何结直肠癌是欧美国家的高发癌症。这类饮食容易导致结肠蠕动较慢,结肠因缺乏有效的刺激蠕动就慢,大便不能及时排出体外。

5、 肥胖、超重: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明显肥胖患者患结直肠癌的风险高于普通人群,因此适当控制体重,有助于降低患癌风险。

整体来讲,了解自己的近亲患病情况,就是明确是否自己有典型的家族史,同时注重饮食习惯和食物结构的调整,要荤素搭配,不能顿顿无肉不欢,平时多一些粗茶淡饭、多一些蔬菜水果,就会离结直肠癌远一点。


北大肿瘤张成海医生


肖晓琳,央视的著名节目主持人,先后主持过《观察与思想》、《 新闻联播》、《 焦点访谈》、《 半边天》、《社会经纬》栏目,是《 今日说法》的主持人和制片人。

在成功的光环下,人们只看到了她光鲜亮丽的外表,看到了她的成功。

但是在成功的背后,她的付出可能也是人无法想象的。

整日高强度的工作和常人无法想象的巨大压力,只为了给观众展示最好的节目。

在此情况之下,心理承受的负担也是可想而知。

正值55岁人生巅峰的年龄,却因不幸罹患直肠癌而与世长辞。

那么,究竟哪些因素可能诱发直肠癌?

哪些人容易得直肠癌呢?

直肠癌的发病与很多因素有关:

1、饮食方面,长期饮食不规律,食物种类单一,膳食植物纤维、维生素、纤维摄入过少,动物脂肪和蛋白质摄入过高,是直肠癌发病的高危因素。

2、长期便秘,排便不规律,久坐等不良习惯都是引发直肠癌的因素;

3、长期缺乏体育锻炼;

4、部分口服药物及家族遗传病史也是直肠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另外,直肠癌与其他癌症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根据肿瘤病变的部位的不同,手术方案也大不相同,也就是是否保留肛门的问题,有些直肠癌患者并不能接受不保肛的手术方式,以致于最终病情恶化。

肖晓琳的具体病情我们无从得知,但是并不排除这方面的因素,如果确实如此,那么作为公众人物不能够接受不保肛的手术方式,也属正常心理活动。

有研究表明,心理因素也是癌症发病的因素之一。

直肠癌的早期表现是便血及排便习惯的改变,这些症状极容易被忽略,导致病情不能尽早发现。

很多直肠癌的患者都是像肖晓琳一样在工作强度大,饮食习惯不规律,缺乏基本的锻炼,心理压力大,平时也较少注意自己身体的变化。

不管事业有多成功,在癌症面前,都显得如此无奈,只有健康的活着才会有无限的可能。

不管多忙,都得好好吃饭,保证休息,适量锻炼,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明天,才能不断创造出自己新的明天。


重症医生康骏朋


2017年7月12日知名央视节目主持人肖晓琳,因直肠癌医治无效与世长辞。据她家人透漏,肖晓琳的遗言是:“要宣传,不要像我一样忽视健康。你们健康、长寿,我就在。感谢你们!”直肠癌是指直肠组织细胞发生恶性变化而形成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病率非常高。

直肠癌易发人群有:①癌症家族史:父母得过结直肠癌的一生中患此病危险性比普通人群要高10倍。②炎性肠道疾病史:如肠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可能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机会。③结直肠息肉史:大部分结直肠癌是从小的息肉发展过来。④遗传背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及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等都是由于相应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的,这类患者不仅发病几率明显增加,并且发病年龄更低。



直肠癌属于早发现可以早治疗而且能够治愈的一类癌症,所以肖老师告诫世人要重视自己的健康,不要错过最佳治疗机会。综上所述,大凡一级亲属(即父母、兄弟姐妹、子女)有大肠癌或者大肠腺瘤病史的,或者自己有炎症性肠病的,或者做过胆囊、阑尾切除手术的,或者既往做过盆腔放疗的,以及近期出现了以下症状的:腹痛、大便次数增加、大便不成形、便秘、大便带血或粘液的,或大便习惯无理由改变等,都应该要警惕直肠癌可能,不仅不能拒做肛门指检,必要的话,还应及时行肠镜检查。平时为了预防肠癌,尽量多吃果蔬少吃加工肉,多运动少久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