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咸丰帝的顾命八大臣斗不过一个26岁的女人慈禧?原因何在?

人间正道陈德立


其实这件事(史称“辛酉政变”),以慈禧、慈安两宫太后为主以及联合恭亲王奕䜣的势力能够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败以载垣为首,且掌握当时满清实权的顾命八大臣,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载垣他们根本不知道,也没料到慈禧要对自己动手。这件事输就输在慈禧他们在暗,顾命八大臣在明,又没有情报,等到被削权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完了。

这件事的起因是公元1861年七月十七日咸丰帝病逝,唯一的儿子,年仅6岁的载淳即位,既同治帝。同时令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大学士肃顺,额驸景寿,五大个军机大臣中的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8人为“赞襄政务大臣”,既“顾命八大臣”。

新帝年幼,最高权力自然都落到了“顾命八大臣”手中,所以同治帝的生母慈禧和咸丰帝皇后慈安就准备改变这个现状。密谋被顾命八大臣所排斥的恭亲王奕䜣、醇郡王奕譞、军机大臣文祥以及站队慈禧的御史董元醇。

首先,他们先让御史董元醇奏请太后垂帘听政,顾命八大臣自然不允,所以两宫太后提议连同咸丰灵柩回京再议。在这过程中,他们让正黄旗汉军都统,掌握有实际军权的奕譞分走步军统领端华的部分权力(顾命八大臣这个还没察觉有变),而在这之前,兵部侍郎胜保已经下令各地统兵大臣前往承德祭奠了。然后在返回途中,两宫太后以小皇帝年幼,道路泥泞为借口,脱离大部队先一步回到北京皇宫,而这个目的自然就是先去控制整个京城的兵权已经为政变做好部署。

所以等到30日,等两宫太后抵达北京安排好一切事项之后,立马宣布以载垣为首的顾命八大臣罪状,把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圆明园被抢、咸丰逃亡的责任全部扣在了八大臣头上。次月1日,奕䜣代替载垣成为新的议政王和军机大臣统领,接着文祥奏请两宫垂帘听政。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史。

辛酉政变之后,原本在叱咤道光咸丰两朝风云的顾命八大臣,除去额驸景寿被削职,后来又被重用以外。其余全部被斩的被斩,自杀的自杀,革职流放的流放,结局凄惨无比,令人唏嘘。

可真“权,盛之猛如虎;衰之,亦猛如虎”。


三观粉碎机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很复杂,基本是以下几点:

第一,傻鸟咸丰留下的恶果

咸丰明明让8大臣负责朝政,又怕大臣会篡权,加上一条必须有两宫皇太后确认后命令才能生效。

这样一来,等于让慈安和慈禧太后成为政委的决策,具有最高的决断权。

而满清向来是君臣有别,慈安太后归为正宫皇太后,理论上就是全国最大的,比皇帝都大。8大臣就法理上,无法和慈安太后对抗。

而慈安太后没什么能力,是被慈禧太后操纵,实际上就是慈禧太后位于很有利的位置,基本上稳赢不输。

第二,8大臣没想到慈禧会这么快下手

8大臣认为皇上刚死,太后从来没有参政过,怎么可能自毁长城,将他们掀翻。

况且,慈安太后无用,慈禧太后才26岁,只有私塾文化,属于半文盲。

发动辛酉政变前,慈禧亲自起草将肃顺等人抓捕的密谕。这种机密大事,肯定不会让别人去写,是慈禧亲笔。这个密谕让人瞠目结舌,首先字迹狗爬一样,另外密谕共237个字,有错别字16处之多,而且语句多不通顺。如“进成(城)后,在(再)传旨著恭亲王总理赞襄正(政)务,是(当)否,求兄弟著议”,23个字中就有4个明显的错别字。

这种女人,怎么可能敢于篡夺国家大权。就算慈禧篡了权,又如何统治得了国家呢?

所以,8大臣根本就没想到慈禧会下手,只有肃顺有点戒备,感觉慈禧为人狠毒。

但8大臣还没来得及考虑怎么防备,就被慈禧派人连窝抄了。

太轻敌了。

第三,慈禧善于联络同盟力量。

慈禧联络小叔子奕譞、奕訢。

其中在咸丰跑路以后,奕訢留在北京主持大局,和洋人交涉,实际上控制了北京的具体事务。

而奕譞则被慈禧任命为做步军统领就掌握了京师卫戍的军权。

由此,慈禧实际大体控制了北京附近的军政大权,8大臣茫然不知,自投罗网。

但搞定8大臣后没有多久,慈禧就搞定了奕訢,卸磨杀驴。

第四,8大臣树敌太多

以肃顺为例,他做了很多有利于国家的事情,比如任命汉臣。

当年满汉有别,汉人根本不能成为带兵的重要大将。

但肃顺就打破这个规律,任命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郭嵩焘等人。而李鸿章等人又处于曾国藩门下。

事实上,所谓湘军、淮军撑起满清的江山20多年,就是肃顺的功劳。

肃顺还说:什么满人汉人,谁有本事谁上。

这就大大惹恼了满清权贵势力,后者觉得动了他们的奶酪,恨不得将肃顺满门抄斩。


萨沙最后说一句,根据抄了肃顺家的满清侍卫介绍:肃顺家让人不敢相信,一点油水都没有。和普通官员相比,肃顺家就多了几张桌子凳子,真是清廉。


萨沙


慈禧联手恭亲王奕䜣,除掉顾命八大臣,史称“辛酉政变”。

“辛酉政变”,实际上是君权与相权的博弈,最终以君权胜出为结局。

在“辛酉政变”中,对阵博弈的一方是慈禧与奕䜣领导的帝胤贵族,另一方是以肃顺为首的的宗室贵族。前者是君权的化身,后者是相权的代表。为什么慈禧联手奕䜣能把顾命八大臣斗倒?咱们一个一个来分析:

1、关于慈禧

慈禧,1856年生子载淳,次年被封为“储秀宫懿贵妃”。1861年8月,咸丰皇帝病死热河,遗诏让载淳继承皇位,尊慈禧为“圣母皇太后”。

同时,咸丰对慈禧也是不放心的,遗诏同时任命肃顺、端华、载垣等八人为“赞襄政务大臣”,他们独揽皇权,擅权自重,载淳的皇权行使面临架空的威胁。

“主少母壮”,实际上,肃顺等人在咸丰还活着的时候,就曾奏请咸丰帝幽禁慈禧,以免后患——汉武帝时期钩弋夫人的往事有可能重演,慈禧的安危其实只在一线间。

这种威胁就在眼前,而慈禧本人是一位权力欲望极其强烈,富有心计、遇事果断的女性,对政务亦颇有见解,无论慈禧是主动也好,被动也好,她都不得不动手了。

2、关于奕䜣

恭亲王奕䜣是“辛酉政变”的关键人物,没有他,慈禧能不能成事肯定是个问号。

奕䜣是咸丰帝的弟弟,因不得皇位并且有才能,受到咸丰的疑忌。当时,奕䜣面临的状况是:咸丰到死都不信任奕新,诏命的八位“赞襄政务大臣”名单,把亲弟弟奕新远远排斥在外。咸丰帝把奕䜣留在西方列国占据的北京城处理战败后事,显然又有着某种“借刀杀人”之嫌。

奕䜣是能随机应该的人,他凭借自己的政治才能不仅化险为夷,而且在与西方列国的接触过程中,逐步认识到西方列国并不是要取代清政府,他们更多需要的只是经济上的利益。因此,奕䜣与西方列国顺利地签订《北京条约》,博得了西方列国的好感。

与此同时,奕䜣也赢得了留守北京的部分宗室大臣,如文华殿大学士桂良、总管内务府大臣宝鋆、户部左侍郎文祥等的支持,并拉拢到僧格林沁、胜保等将帅的转舵,培植了“奕䜣”集团势力。面对艰难时势的博弈局面,规划走对外妥协联合的道路,也逐渐被大多数朝臣所认同。

尤其不能忽视的是,慈禧与奕䜣作为正统皇权的帝胤贵族,在皇权、相权的博弈中有着不可低估的道统上的优势,尤其慈禧和载淳“孤儿寡母”的身份,更易获得舆论及世俗力量的同情与支持。

3、关于顾命八大臣

“赞襄政务大臣”八个人中,要么为宗室子弟,如载垣、端华、肃顺等;要么世受皇恩,如景寿、杜翰等。“辛酉政变”发生之前,他们就擅权自重,不把慈禧、载淳放在眼里。肃顺等人以北京驻有外国公使为由,屡次劝阻咸丰回京,使晚清中央权力孤悬热河。咸丰死后,肃顺等宣称:“谕旨由大臣拟定,太后但钤印,弗得改易,章疏不呈内览。”也就是说,朝廷的事情都由他们决定,太后只要盖章就行了,不能更改,大臣的奏章上疏也不要看。他们甚至嚣张到在朝堂把小皇帝载淳吓得尿裤子。

肃顺等人借着整饬朝纲,屡兴大狱,结党营私,排斥异己,恐吓、得罪了满洲世族、朝臣官吏,使自己在政治权力博弈中愈发孤立。

此外,肃顺等人思想顽固,视西方文化为洪水猛兽,极力维护天朝的“体制”与“尊严”,维持祖宗家法,对西方资本主义极其仇视。在对外政策上,“(奕)䜣主和,(肃)顺主战,斗于御前,不能决。”尽管肃顺等人表现出维护主权独立、统一的一面,但却认不清历史发展的脉络,不仅固步自封,更遭到西方列国的仇视,被看作是与中国交往的障碍。于是,奕䜣在这场博弈中,就得到了西方列国的支持。

4、总结

这样分析下来,“辛酉政变”博弈的结局是没有悬念的。慈禧与奕䜣集团在几个方面的支持下干净利索地结束了八位“赞襄政务大臣”的专权局面。在处理八大臣时,慈禧也很会来事儿,她特下谕旨,将查抄肃顺的所有账目、书信,公开销毁,自己也不看,以免这件事上再起诬告、斗争,展示她的宽厚和平、礼待臣工之意。如此重大的政治事变,最后仅以数十人的伤亡、处罚代价告终,实现了满清政府最高权力更替的平稳过渡。

“辛酉政变”使晚清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革,开始了慈禧长达48年的统治时期,也造成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加深。另一方面,“辛酉政变”后,满清政权结构内,满洲贵族与汉族地方实力派间的博弈斗争逐步凸现。在镇压农民起义与反抗西方列国侵略过程中,政府权力重心逐步分散、下移,这也是导致清政府渐渐瓦解的一个重要原因。


麻辣一加一


清朝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爱新觉罗·奕詝病重,紧急宣召御前大臣爱新觉罗·载垣、爱新觉罗·肃顺,军机大臣焦佑瀛等八大臣,册立儿子爱新觉罗·载淳为皇太子,命八大臣赞襄政务,这就是晚清历史上著名的顾命八大臣。

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就是皇太子爱新觉罗·载淳的生母,当时咸丰帝的懿贵妃。

咸丰帝死后,爱新觉罗·载淳即位,懿贵妃被尊为皇太后,跟顾命八大臣发生了激烈的权力斗争,最终,顾命八大臣死的死,革职的革职,26岁的慈禧太后赢得了胜利。

悦史君在深入研究这段历史后,对双方成败的原因给出以下答案。

第一,顾命八大臣独断轻敌

咸丰帝死后,顾命八大臣定年号为“祺祥”,把持了朝政大权,对慈禧太后、慈安太后钮祜禄氏和皇帝爱新觉罗·载淳帝后孤儿寡母,并不放在眼里。

针对有朝臣提出的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建议,顾命八大臣强烈反对,不给任何机会。

而对于留在京师的咸丰帝六弟和硕恭亲王爱新觉罗·奕訢等亲贵大臣,顾命八大臣也没有给予任何安抚和权力分配,对自身的情况很乐观。

第二,慈禧太后争取一切力量

慈禧太后对顾命八大臣专权的做法非常不满,她首先拉拢慈安太后一起,利用她们和皇帝爱新觉罗·载淳掌握的“御赏”、“同道堂”两枚印章,对顾命八大臣的权力进行一定制衡。

另外,慈禧太后还与倍感失落的爱新觉罗·奕訢、醇郡王爱新觉罗·奕譞等亲贵大臣取得联系,最终达成一致共识,联手对付顾命八大臣

第三,争取时间发动雷霆一击

做好充分地准备制衡,慈禧太后、慈安太后和皇帝爱新觉罗·载淳让顾命八大臣中最核心的成员爱新觉罗·肃顺,负责运送咸丰帝梓宫从大路回京师,他们则带着爱新觉罗·载垣、爱新觉罗·端华等其他7个顾命八大臣成员,从小路提前回到京师。

慈禧太后、慈安太后和皇帝爱新觉罗·载淳回宫后,立即召见爱新觉罗·奕訢等人,发动辛酉政变,爱新觉罗·载垣、爱新觉罗·端华等其他7个顾命八大臣成员随即被逮捕,爱新觉罗·肃顺也被爱新觉罗·奕譞等人在回京途中逮捕。

最终,爱新觉罗·载垣、爱新觉罗·端华被迫自裁,爱新觉罗·肃顺被斩立决,富察·景寿、托和络·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等人被革职,顾命八大臣彻底失败。

慈禧太后与慈安太后垂帘听政,和硕恭亲王爱新觉罗·奕訢被封为议政王,改年号为“同治”。

悦史君认为,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是慈禧太后等人成功的关键!


作者:悦史君(资深媒体人,文史专家,作家,多平台签约作者,书评人,文学专栏主编 公众号:历史这样说)

写有趣的历史,讲真实的传奇……

我是悦史君,2018我们一起努力!


历史这样说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应该说啊,八大臣自己都没有想到他们会败在一个26岁的寡妇手里,一个半文盲在后宫的女人手里,而咸丰皇帝地下有知,他的贵妃会有如此魄力。真是小瞧人了啊。他们的失败就是小看了慈禧,小看了以恭亲奕䜣王为首的帝胤集团。更没有想到他们联合,咸丰让八大臣辅政真是瞎了眼。


公元1861年,生命垂危的咸丰立下遗诏由自己唯一的儿子载淳继位。同时设立遗命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大学士肃顺,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8人为“赞襄政务大臣”,辅佐年幼的载淳。咸丰临终前,又将自己刻有“御赏”和“同道堂”的两枚御印,分别赐给了皇后和懿贵妃,并颁诏说,此后新皇帝所颁的一切诏书,都要印有这两枚御印才能有效。

在八大臣里有宗室三人端华,载垣,肃顺,皇亲一人景寿。余下四人是军机大臣。八大臣是负责朝廷政务。但必须谕旨有两宫太后印章才有效。咸丰希望辅政集团和帝后集团能够相互制约,相互合作共同辅佐皇帝。但咸丰却忘记了在北京的势力最强大的以恭亲奕䜣王为首的帝胤集团和留守大臣,咸丰的安排引起了帝胤集团的强烈不满。

应该说,慈禧原本希望和八大臣合作。但双方都想拥有最高统治权,而以肃顺为首的八大臣集团根本不把两宫太后放在眼里,而且无人臣之礼。八大臣的行为就把帝后集团和帝胤集团联合到了一起。慈禧和奕䜣秘密为了夺取最高全力而开始积极筹备。

第一就是利用奕䜣掌控北京的时候,把火烧圆明园,英法联军的入侵的责任都推卸给了八大臣集团,争取舆论导向,应该说八大臣的权力和两宫太后是相等的,没有两宫太后用印。顾命八大臣就是摆设,因此上说,以恭亲奕䜣手里。为首的帝胤集团得慈禧支持就是得到皇帝,在朝中中立大臣的支持,但八大臣自持是辅政大臣却是自恃太高,把所有的人都给得罪了。

第二辛酉政变,实际上是一场无关正义的纯粹是最高权力的争夺。八大臣尤其是肃顺太自信了,认为在地方督抚中,如曾国藩、左宗棠等人,都是他肃顺的人。他应该掌控大清的兵权,但肃顺忘了,北京的军权却在恭亲奕䜣。在北京的最高武将胜保作为一军统帅,却已经站在了两宫太后和恭亲王这边,八大臣和肃顺却对此一无所知。失败就是在所难免了。

第三慈禧之所以要提前4天回京,就是打了一个时间差,好做好政治和军事准备,而八大臣这时候既没有控制皇帝,也没有控制慈禧,就让慈禧带着皇帝先走了,他们自己带着咸丰的梓宫慢慢走,在政治上简直幼稚无知,而慈禧就好比一个天生的政治动物。八大臣轻视慈禧,毫无远见,严重低估慈安、慈禧以及奕䜣的力量,这带来的政治结果是致命的,在八大臣回京之前就已经被解除了兵权,结果就是束手就擒。

1861年11月1日慈禧京以后,两宫太后就召集恭亲王奕訢,军机大臣文祥等商议对策,第二天,奕訢手捧圣旨,当场缉拿了载垣、端华;又将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等撤职查办,又迅速派醇郡王奕譞在京郊密云逮捕了护送梓宫肃顺。最后以皇帝的名义下令将肃顺斩首;让载垣、端华自尽;另外五大臣则被革职或充军。咸丰确立的八大臣和太后的辅政体系宣告破产。由此也正式拉开了慈禧48的的统治。


清水空流


最根本的原因是地位不对等。慈禧和慈安作为皇太后,在小皇帝没有长大之前就是清朝的最高地位者,她们联手对付顾命八大臣,实际上是立于不败的。

清朝以孝治天下,三纲五常中,父亲在就以父为尊。父亲不在了,就以母亲为尊。皇宫里尤其如此。一般来说,老皇帝驾崩,新君即位时,皇帝的生母与皇帝的嫡母地位同尊,生母会被尊为圣母皇太后,嫡母会被尊为母后皇太后。

有清一代,皇帝对太后都特别孝顺,号称太后以天下养。皇帝每天的日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给太后请安。实际上,也没有哪个皇帝敢对太后不好。雍正皇帝胤缜的生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只是爱与雍正皇帝闹别扭就谣言漫天飞,几乎毁了雍正皇帝的一世英名。《甄嬛传》里说雍正皇帝好多日子都不去给太后请安了,那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事实上皇帝不仅要去请安,还会一天两次,晨昏定省。

其实,在咸丰十一年七月十六日烟波致爽殿的病榻之前,肃顺他们已经输了。那一天,咸丰皇帝确定载垣、端华、肃顺、景寿、穆荫、匡源、焦佑赢、杜瀚为顾命大臣,“赞襄一切政务”。在那之前,肃顺忌惮未来的小皇帝的生母懿贵妃不好对付,曾经力劝咸丰皇帝“效勾弋故事”。

勾弋故事的主角是汉武帝晚年的宠妃勾弋夫人。汉武帝晚年,十分喜爱自己的幼子刘弗陵,想立他为太子。可是刘弗陵的母亲勾弋夫人非常年轻,汉武帝担心自己死后勾弋夫人母以子贵,祸乱宫帏,就提前杀了她。汉武帝雄才大略,又杀伐果决,他试图把所有可能不利的因素都掐死在萌芽中。

肃顺就是想让咸丰皇帝效法汉武帝的。应该说,这是肃顺唯一赢的机会。如果慈禧不在,以慈安太后的性格和肃顺与她的关系,顾命八大臣的制度一定会延续下去的。

可是咸丰不是汉武帝,他没有那么狠辣。懿贵妃为他生下唯一的子嗣,是对江山社稷有功之人。再说,他们也曾两情相悦,他下不了手。

还有一个办法是两宫分治,想办法离间两宫太后的关系,抬高慈安太后,打压慈禧太后。不过这个法子是权宜之计,属于相处之道一类的,远水解不了近渴。肃顺需要的是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更何况,慈禧先一步料到肃顺会这样做,早就与慈安太后达成默契了。

肃顺还有一个机会,就是与恭亲王奕䜣尽释前嫌、和衷共济。咸丰皇帝的临终安排其实是个很糟糕的选择。如果有明白人在他临死之前为他剖陈厉害,他也许会重新考虑的。可惜肃顺当时心胸狭窄,生怕恭王分了他的宠。他千方百计地避免其他阵营的人接触咸丰皇帝,把政敌防的死死的。

当时恭亲王奕䜣的阵营十分强大。奕䜣的老丈人直隶总督桂良是个老资格的政治家,他久任封疆、老谋深算,又在朝野广布党羽,就连咸丰皇帝都忌惮三分。他的另一个帮手文祥是满洲大臣的佼佼者,他不仅足智多谋,还十分正派,是真正的国士无双。此外,兵部侍郎、绿营悍将胜保当时也为恭王所用。

由此同时,奕䜣还借留守北京与英法联军谈判的便利,执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掌控着步军统领衙门和刚刚组建的满洲精锐神机营。他还团结了一大批八旗都统和旗主在身边,加上朝中重臣周祖培和贾桢等人的倾力支持,真不知肃顺他们哪里来的自信?

如果咸丰皇帝是个成熟的政治家,不意气用事,将恭亲王奕䜣列在顾命八大臣名单中,那根本就不会有慈禧什么机会,晚清一定会是另一番局面。恭亲王奕䜣的亲王是道光皇帝亲封的,其身份在当时仅次于皇帝,他如果在顾命之列肯定是首席顾命大臣,如果能与肃顺合作,那将是强强联合,朝野各派政治力量也会空前团结,可以避免后来惨烈的内耗。

但历史不能假设。辛酉政变最终还是发生了。现在总结下来,说肃顺之败是败在准备不足、恭王力量太强、慈禧太有心机、胜保在外围的策应等都是表象,不足挂齿。

慈禧当时即便败了也不要紧,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慈禧不怕输。慈禧输了肃顺也不能把她怎么样。咸丰皇帝已经不在了,要是真有什么不利慈禧的举动,那会被人指责小皇帝不孝顺。有清一代从来没有清廷以皇帝的名义去整治皇帝他妈的事。更何况,慈禧的小叔子们,敦亲王奕誴、恭亲王奕䜣、醇亲王奕譞,还有当时未成年的钟郡王和孚郡王,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你欺负人家的寡嫂,不想活了?

但肃顺就不一样了。肃顺输不起,他只要输一次就有性命之忧。在任何朝代都一样,以下犯上从来就没有好下场。


国史馆


这与慈禧擅于专权、洞察各种关联的能耐,与咸丰帝生前不经意间的设计、肃顺的狂妄粗心、奕訢的积极配合是分不开的。

咸丰帝死于避暑山庄,遗诏6岁唯一的皇子载淳继位,并托孤他的亲信怡亲王载垣、户部尚书肃顺等八大臣。同时还将刻有“御赏”和“同道堂”的两枚御印分别赐给了皇后和懿贵妃(慈禧),并下旨说,此后小皇帝所颁的一切诏书都要有这两枚印章方为有效。以此确保皇权的平稳过渡,直到儿子载淳亲政。

这一安排,可以说咸丰帝的用心良苦,想用两宫太后行裁定懿旨制衡八大臣总揽朝政之权,以确保皇权。看似周全完美,实则埋有隐患。问题是有了这两枚印章,两宫太后就有了裁定八大臣决议大权;没了两枚印章,八大臣的决议难以执行。咸丰帝这样的安排,给擅于专权懿贵妃、载淳的生母、后来的慈禧太后掌握宫中大权埋下了伏笔。

当时的清廷有三股势力,一是两宫太后带着年幼的皇帝,二是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三是在北京的奕訢集团。咸丰帝的遗命没有考虑奕訢集团。三方势力犹如三角关系,谁争取到奕訢一方,谁就稳操胜券。然而,骄傲糊涂粗心的八大臣把奕訢推向了两宫太后。

此时此刻如果八大臣争取到奕訢,把慈禧和慈安孤立起来,任慈禧多么精明也是无济于事。但是肃顺他们没注意这一点,也不愿意分权给奕訢,反而被两宫太后和奕訢孤立起来。自认为掌握了生杀大权的肃顺忽略的,恰恰是慈禧看准的,在热河行宫有限时间内,迅速同奕訢达成了协议。

咸丰帝把手足兄弟恭亲王奕訢排除在外,为慈禧政变夺权创造了机遇。当时,留守北京与英法议和的主要有宗室大学士桂良、总管内务府大臣宝鋆、户部侍郎文祥,而掌管圆明园八旗和内务府三旗兵马的兵部侍郎胜保又兼领各地来京勤王的部队,这些人都站在奕訢一边,还有被咸丰帝排除在外的僧格林沁和奕譞,组成了北京政治集团。他们既有军权,又有在京旗人的支持。正是身在北京的奕訢集团决定了肃顺等人的失败。

最终,由咸丰帝生前不经意间的设计,26岁的慈禧亲自导演,顾命八大臣充当演员,奕訢积极配合的夺权大戏,以慈禧胜出而告终。从此,拉开了垂帘听政长达47年的帷幕,成就了一代臭名昭著的晚清掌权人——慈禧太后。

【下午历史茶】浅见,请关注探讨!


下午历史茶


咸丰帝在位十一年,正是风云激荡之际,这个接受传统教育的帝王不得不面对五花八门的西方挑战。

到了1861年,《北京条约》签订后不久,咸丰帝在承德避暑山庄病死,朝局变得暗流涌动,扑朔迷离,实力派们都在摩拳擦掌。8月22日,咸丰帝临终之前做了三个部署,希望能够平衡朝廷内部的争斗和派系,应对日益加深的危机,以免斗争太剧,他的遗命规定,

第一,确认传位于年幼的载淳,希望朝野和各个大臣要尽力扶助。
第二,指定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大学士肃顺,额驸景寿,还有原来的五个军机大臣中的四个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8人为“赞襄政务大臣”,共同处理朝政。
第三,给予皇后和懿贵妃极大的权力,用来制约八大臣。将自己刻有“御赏”和“同道堂”的两枚御印分别赏赐给二人,并规定诏书合盖才有效。

但是,雄心勃勃的叶赫那拉氏可不满这种现状,恭亲王正好也想洗牌,投机政治,实现自己不得志的私心。积极抢占先机,充分准备,试图打倒八大臣,改天换地。他们拉拢了掌握军权的醇郡王奕譞,搞定了驻扎在京、津一带掌握兵权的兵部侍郎胜保,10月7日解除了载垣领禁卫军兵权,同时发动御史制造太后要理政的舆论,加快了处理八大臣的步骤。

在咸丰帝灵柩回北京的路上,顾命大臣们其实已经有所防范,但是两宫太后和恭亲王没有随大行皇帝灵柩同行,摆脱了顾命大臣的控制与监视,并从间道提前返回,获得了胜利的筹码。僧格林沁也被游说成功,开始支持两宫太后和恭亲王。
于是在10月1日,咸丰帝去世不到50天,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慈安太后钮祜禄氏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了宫廷政变。

正式命奕䜣为议政王、军机大臣,清洗了咸丰帝临终指定的顾命八大臣,载垣,肃顺,端华等人被杀的杀,自尽的自尽,流放的流放,被边缘化的边缘化,成为朝廷颜面不保的替罪羊。

发动政变时,三个人都正值壮年,慈安皇太后二十五岁,慈禧皇太后二十七岁,恭亲王奕䜣三十岁。他们以八大臣不能尽心和议……以致失信于各国为理由,实施了政变。可以说是朝廷内部的利益协作与权力争夺,属于宗室贵族同帝胤贵族的矛盾与拼杀。此次政变,历史学家称之为辛酉政变,他的影响不仅在于朝廷重大人事变动,而且开启了垂帘听政的既定模式,军机处的亲贵一满人2一汉人2的格局也建构起来,长远形成了同治,光绪和宣统三个小皇帝在位的历史意义。

咸丰帝部署的互相制约体制的平衡被打破,慈安死后,甲申易枢之后,恭亲王下野,慈禧成为把持朝政的蛀虫,更加僵化,使得国力持续性没落。

历史传讯社,基于共享理念下的历史学人社区。我们团队立足于原创,书写历史,资鉴现实,努力建设为一个有情怀和质量的新传播媒体,欢迎大家点赞、评论与交流!

历史传讯社


1861年,三十一岁的咸丰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崩逝,在他身后是一个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大清。

由于咸丰只有一个活着的儿子,六岁的载淳继皇帝位,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未免危难之际少主疑国,咸丰破纪录的给儿子留下了八名辅政大臣户部尚书肃顺、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

咸丰的疏忽

据记载为了防止辅政大臣专权,又将“同道堂”、“御赏”两方小玺分别赐给载淳和皇后纽祜禄氏“两玺均大行所赐,母后用‘御赏’玺,上用‘同道堂’玺,凡应朱笔处用此代之,述旨亦均用之,以杜弊端。”

这种安排看似非常周密,但是也有遗漏,由于载淳年幼“同道堂”印实际有慈禧掌握,这就给了慈禧参政的权力。

忽略了关键人物

在就是有两个关键人物,慈安太后以及恭亲王奕訢

慈禧虽然母以子贵被奉为“圣母皇太后”但是和咸丰的正宫皇后“母后皇太后”钮枯禄氏相比在位份上还是有一定差距,争取慈安的支持是关键因素。

另一个关键人物就是恭亲王奕訢,奕訢是咸丰的弟弟,能力出众,在北京和英法议和,功不可没,由于小皇帝才六岁,咸丰不得不防着这位弟弟有不臣之心,所以奕訢被排除在辅政大臣之外,这让他非常不满。

于是当他接到两宫太后的信号之后,毅然联合了同在北京的军机大臣文祥等人,准备发动政变。

辅政八大臣在明,慈禧等人在暗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关键问题,辅政八大臣在明,慈禧等人在暗,当辅政八大臣还在争夺权力的时候,慈禧却派安德海来往于北京和承德密谋政变。

八大臣争的是权力,慈禧要的却是他们的命。

兵贵神速

当辅政八大臣护送咸丰灵柩还在回京路上的时候,慈禧等人已经先行抵京,控制了北京的局势,等肃顺等人到京,大局已定,再无还手余地。


最终“辅政八大臣”肃顺被斩首,载垣、端华被赐自尽,另外五人则被革职或充军。


一点点历史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之后,咸丰被迫逃至热河,最终还没有回到北京就病死在了热河行宫。在病逝之前命载垣、端华、肃顺、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八人赞襄一切政务,也就是在新皇帝亲政之前拥有决断朝政的一切权力,称之为“顾命八大臣”。



同时为了克制八大臣的权力,授予了慈安“御赏”印章,授予了同治“同道堂”印章(因同治年幼,所以由慈禧掌管)。八大臣的决议必须加盖两个印章,这样一来等于是平衡了八大臣和后宫势力。



当咸丰去世之后,慈禧就开始了秘密谋划除掉顾命八大臣,首先慈禧拉拢了恭亲王奕訢,奕訢到达热河行宫后,在八大臣的眼皮底下和慈禧会面,商议了先发制人,除掉顾命八大臣的计划,然而这一次会面八大臣竟然不以为意。

护送咸丰灵柩会京之时,奕訢提前回到了北京,联络了兵部侍郎胜保,开始调动军队,为政变做好了准备。



走到半路之时,慈禧和慈安以同治年龄太小,自己又是妇道人家,不方便同行为由,离开了队伍,先行回到了北京,回京之后,迅速会见了奕訢等人,之后下旨派兵将顾命八大臣革职拿问。

这时顾命八大臣根本就来不及串通,迅速被逮捕,肃顺被斩于菜市口,端华、载垣赐白绫自缢,其余人等或革职或发配。



这次政变之中顾命八大臣根本没有觉悟。犯了巨大的失误;

在咸丰授予他们顾命大臣之后,他们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拥有了朝廷中的大部分权力,慈禧慈安只拥有批红的权力,而且朝廷中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都是由肃顺提拔而来,所以在巨大的优势面前丧失了忧患意识,并没有察觉到自己的不足。

在奕訢会见慈禧之时不加阻止。而且肃顺虽然为满族人,但是极为看不起八旗子弟,所以在旗人中的基础薄弱。而当时北京的军队都是八旗子弟,所以导致了北京城内八大臣没有可以指挥的军队。



慈禧行动迅速隐蔽

反观慈禧在这次政变之中,行动果决,在热河行宫之时,面对八大臣的任何奏章和决议,都是果断同意,这样一来已经麻痹了八大臣。之后联络了实际控制北京城的奕訢指挥军队,在八大臣没有察觉之时,便动手除掉了这几个人。开始了半个世纪的掌权生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