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兩次背叛明朝投清,引清軍入關,現在陵墓卻在加拿大

明朝末年的這位武將,在明朝與後金之間反覆歸順叛降,皇太極卻極其重用他,在清軍入主中原後更是盡享榮華富貴,在滿清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鬥爭中全身而退,最後在北京的府宅病逝。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已經這道這位武將是誰了,他就是吳三桂的舅舅祖大壽。祖大壽官至遼西王,而祖大壽與其兄弟祖大樂、祖大成更是掌控著遼西的一切實權,對明朝政府也是聽調不聽宣,儼然成了一方軍閥。

他兩次背叛明朝投清,引清軍入關,現在陵墓卻在加拿大

祖大壽

我們來看看祖大壽的發家事蹟,就不可避免的提到一個人,他就是明朝末年富有爭議的袁崇煥。1623年,孫承宗和袁崇煥要修築寧遠城的城牆,便派遣祖大壽負責修築,將城牆砌高加厚,使其更加的堅不可摧,防禦力增強。

他兩次背叛明朝投清,引清軍入關,現在陵墓卻在加拿大

袁崇煥

1626年,努爾哈赤率軍攻打寧遠,沒想到守城的袁崇煥早有防備,早就從京城調來了紅夷大炮猛擊努爾哈赤的軍隊,努爾哈赤也在作戰中不小心被大炮炸傷,沒過多久就重傷不治身亡,清軍大敗。此戰過後,祖大壽立了大功被升職為副總兵。

他兩次背叛明朝投清,引清軍入關,現在陵墓卻在加拿大

紅夷大炮

皇太極繼位後,久戰未能攻下錦州和寧遠,便改變了策略方針從蒙古方向攻打,一直達到了北京,崇禎皇帝命袁崇煥和祖大壽前往馳援,激戰金軍後金軍撤退。但是皇太極佈下了反間計,成功的離間了崇禎皇帝和袁崇煥之間的信任,袁崇煥被下獄,祖大壽率軍向東而去。

他兩次背叛明朝投清,引清軍入關,現在陵墓卻在加拿大

皇太極

一下子失去左膀右臂的崇禎皇帝沒有辦法只好讓袁崇煥寫書信召回祖大壽,孫承宗也派人給祖大壽,希望祖大壽能夠立功救贖袁崇煥,這才重回關內。袁崇煥死後,祖大壽便奉命在大淩河築城保衛錦州,加強防守,然而不到半個月的時間皇太極便兵臨城下,包圍了大淩河。這時城中糧草告急,祖大壽只好突圍卻被金軍擊敗,後援軍終於趕來也被擊敗。在被圍三個月後,城中糧草耗盡,祖大壽向皇太極投降了,這是祖大壽第一次叛變。

他兩次背叛明朝投清,引清軍入關,現在陵墓卻在加拿大

清軍

投降後的祖大壽聲稱要回錦州做內應,協助奪取錦州城。萬萬沒想到,祖大壽這一去錦州又叛變了皇太極,崇禎皇帝對於祖大壽的迴歸不僅沒有降罪反而是提拔他為左都督。時間很快到了1642年,後金軍圍困錦州整整一年時間,城內已經彈盡糧絕,甚至到了殺人飽腹的地步,於是祖大壽又率軍投降了。

他兩次背叛明朝投清,引清軍入關,現在陵墓卻在加拿大

祖大壽雕像

皇太極對於祖大壽的再次歸降十分重視,更是封祖大壽為漢軍正黃旗總兵,並讓他寫勸降信給吳三桂,吳三桂拒絕。1644年,清軍入關,祖大壽跟隨入關,待到1656年,病逝於北京的府宅之中。然而關於祖大壽的故事尚未結束,大約是在1918年,英國人克羅夫茨將祖大壽的陵墓倒賣給了加拿大的博物館,就這樣祖大壽的陵墓在加拿大安了家。

他兩次背叛明朝投清,引清軍入關,現在陵墓卻在加拿大

祖大壽陵墓

關於祖大壽後世有評,個人覺得還是比較的中肯:“一代名將,據關外,收官內,堪稱往復有忠義;兩朝貳臣,悖前主,負後主,真個裡外不是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