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明初著名猛將,朱元璋一生勁敵,居然是一名僧人

元朝末年,天下動盪不堪,群雄並起,猛將如雲,這是亂世出英雄的真實寫照。徐達、常遇春、馮勝等等,如皓夜星空中璀璨的明星,但我們不能忽略這樣一人。他比常遇春更加的勇猛,在鄱陽湖大戰中更是差點殺了朱元璋,要不是常遇春的那一箭,可能就是另一番結局了。

元末明初著名猛將,朱元璋一生勁敵,居然是一名僧人

張定邊

此人就是元末第一猛將張定邊。張定邊原本是湖北沔陽的漁夫,身材高大魁梧,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還精通兵法,武藝高強。他是陳友諒的發小,兩人情同手足,我們都知道陳友諒這人一生多疑,唯獨對張定邊深信不疑,而張定邊用至死不渝回報了這份信任。

元末明初著名猛將,朱元璋一生勁敵,居然是一名僧人

陳友諒

張定邊跟著陳友諒起事,東征西戰,居功至偉。隨著事業的越做越大,地盤也越佔越多,佔據江西湖廣之地的陳友諒火急火燎的稱帝,張定邊苦苦相勸,一意孤行的坐了皇位,自信心爆棚的陳友諒就夥同張士誠夾擊朱元璋。

元末明初著名猛將,朱元璋一生勁敵,居然是一名僧人

張定邊征戰

朱元璋為了避免腹背受敵,便派遣大將胡大海攻佔了江西上饒,斷了陳友諒的後路。另一面派遣陳友諒的老朋友康茂才寫信詐降,一向疑心重的陳友諒這次居然相信了康茂才的投降書,以為康茂才願意做內應。又是張定邊苦苦相勸,急躁輕敵的陳友諒率軍到達江東橋,被埋伏好的軍隊打了個措手不及,陳友諒在四面包圍中慌亂逃竄,差點了成了光桿司令。

元末明初著名猛將,朱元璋一生勁敵,居然是一名僧人

鄱陽湖大戰

陳友諒佔據武昌,依仗長江之險,養精蓄銳。不聽張定邊的勸阻,製造了幾百艘的樓船,舉全國之力,集結六十萬的大軍進擊南昌,大戰一觸即發。

朱元璋率軍前去解南昌之圍,陳友諒得知朱元璋前來,便撤除了對南昌的包圍,大軍相會在鄱陽湖。陳友諒的戰船分三層,用鐵鏈相互連接,穩定性好,可載士兵多,而且可以居高臨下的打擊朱元璋的軍隊,但是致命的弱點就是機動性差,加上用鐵鏈相連不利進退。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看到這裡是不是似曾相識,三國時期著名的赤壁之戰,曹操的軍隊由於不善水戰便採取這樣鐵鎖連舟的策略。同樣,朱元璋採取了火攻的策略。

元末明初著名猛將,朱元璋一生勁敵,居然是一名僧人

鄱陽湖大戰

一時火光四起,百里之內,水盡赤色,張定邊將船隊的指揮交給了陳友仁,自己努力的尋找朱元璋的座船。張定邊率領三艘戰艦從陳友諒的水軍中衝出,陳朱兩軍都以為他是出來巡航的,所以都未在意,誰知三艘戰艦直衝朱元璋的戰船,百萬軍中直取朱元璋首級。雙方將士都驚呆了,朱元璋的軍隊更是沒有防備,直到中軍才緩過神來,立即指揮自己的戰船阻擊,可是張定邊渾身是膽,越戰越勇。

元末明初著名猛將,朱元璋一生勁敵,居然是一名僧人

朱元璋

一路奔襲,先後斬殺朱元璋大將數人,後方的軍隊見張定邊一路衝來,慌了手腳,可是轉舵太急,被擱淺了。朱元璋束手無策,就在此時,一支響箭射中了張定邊,他一面拔箭,一面掃視四周,原來是離朱元璋戰船不遠的常遇春趕來。也就是在張定邊中箭的一瞬,朱元璋的其他援軍紛紛趕來,這才作罷。鄱陽湖戰敗後,張定邊搶出了陳友諒的遺體,逃回了武昌,不久就被朱元璋攻破。張定邊不願屈降,便遁入了空門。

元末明初著名猛將,朱元璋一生勁敵,居然是一名僧人

朱元璋

遁入空門的張定邊好像跟朱元璋鬥氣一般,一直活到永樂十五年才死,比朱元璋還多活了二十年,也算是替陳友諒報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