鐫刻千年的桂林古書——桂海碑林

镌刻千年的桂林古书——桂海碑林

,快快關注我們吧!

镌刻千年的桂林古书——桂海碑林

△十六尊者像

離開龍隱巖,回身踏上曲徑通幽的古樸走廊,連接閣樓前還有一段石壁裝飾的小道,裡面光線較暗,像是石洞隧道一般。零星的腳步,柔和的燈光,泛黃的壁畫記載著烙印在歷史長河裡的片片馨香。踏上樓閣走廊的一瞬間,四周便亮了起來,竟有一種恍如隔世的穿越感。漫步在樓閣的木板路上,乾淨整潔、舒適通透,整個人都放鬆下來。靠在柱子旁小憩片刻,細細品味這古色古香的樓閣,隨著光照的變化推移,整個博物館都會呈現出不同的色調與水韻。樹影婆娑朦朧,小東江上波光粼粼,別有一派小橋流水人家的景緻。夏天氣溫漸高,但處於這閣樓之上卻沒有絲毫的熱意,空氣彷彿被洗過一般,沒有一點混濁,沁人心脾。通往碑閣的走廊雖不長,但這漫步木樓的優雅路程,卻令人流連,走廊盡頭便是“山水有清音”石刻文化展覽碑閣。

镌刻千年的桂林古书——桂海碑林

與龍隱洞、龍隱巖的摩崖石刻不同,桂海碑林“山水有清音”石刻文化展覽碑閣內收集的是桂林其它地區山岩上許多重要的石刻拓本,均為稀世珍品。如拓自桂林城北鸚鵡山上的《靜江府城池圖》,是國內現存的兩件最古老的古代石刻地圖之一,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一幅石刻城圖。這幅地圖最早採用寫景式符號,是地圖設計史上的一個重大創舉。還有唐代《舜廟碑》,記載了唐王朝平定西原酋長潘長安的經過;碑閣內“桂林石刻拓片精品展”以桂林山水賞遊為線索,集中展示瞭如:唐《李勃南溪山詩序》、宋《燕肅題名》、宋《米芾自畫像》等都有較高歷史和藝術價值的拓本。

镌刻千年的桂林古书——桂海碑林

△碑拓展覽

說起拓本,那就不得不說到桂林摩崖石刻傳拓技藝了。傳拓技藝是用紙和墨及其他傳拓工具將鑄刻在器物上的文字或圖案捶印下來的一種方法,發明於魏晉南北朝時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桂林摩崖石刻傳拓記憶是經過長期的技術積累和經驗總結才形成的,適用於桂林喀斯特地貌石灰石質摩崖石刻的傳拓,有著鮮明的地域特徵和工藝技巧。它不僅為我們保留了無數珍貴的文物、文獻和書法藝術資料,而且至今還在考古和文物保護工作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2016年,桂林石刻傳拓技藝被公佈為第六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展覽碑閣內用此傳拓技藝成功保存下來的石刻文物達千餘件,種類更是五花八門,題名、題記、詩詞、歌賦、銘文、造像、告示、墓記、對聯、榜書、大事記等,不一而足。為方便群眾的遊覽,展覽館內還運用了多種高科技手段來提高視覺效果,每件石刻都配備有不同角度的特製光照,展碑清亮通透,使得拓本的字跡更加清晰,將各種石刻拓本的細節筆畫、刻印紋路都展示得淋漓盡致,讓觀眾們能近距離感受石刻文化的博大精深。

镌刻千年的桂林古书——桂海碑林

△靖江府城池圖

例如這剛進碑閣大門的右手邊就整整齊齊地陳列了一組清乾隆年間鐫刻的《十六尊者像》,這些刻像為一石一像,人物造型古樸、典雅,刻工精美,相當引人注目,是一組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尊者,指智德皆勝,可為人師表者。乃對佛弟子、阿羅漢等人的敬稱。又作聖者、賢者、長老等。據《大藏經》記載,十六尊者為西方釋迦牟尼佛座下弟子,受釋迦牟尼的囑託,常駐人間,不入涅槃,不受生死果報,為眾生作福田,受眾生供養。唐代時將羅漢稱為尊者,佛教中小乘教修行所能達到的最高果位,常見的羅漢像有阿難、迦葉、十大弟子、十六羅漢、十八羅漢、五百羅漢等,此十六尊者像為五代著名高僧、畫家、詩人、書法家貫休(俗姓姜,字德隱)的作品。

镌刻千年的桂林古书——桂海碑林

《十六尊者像》是中國古代宗教畫中極具影響力的作品,自唐玄翻譯出《大阿羅漢難提密多羅所說法住記》後,十六羅漢就受到我國佛教徒的普遍信仰。在畫中,貫休把人物的氣質神韻非常形象地展示了出來,生動地再現了古代佛教徒僧侶苦苦修行的堅毅、虔誠的性格特徵。在表現手法上,貫休還借鑑了我國古代畫家描繪隱士遁跡山林修身養性的意境,以經書、念珠、香爐、手杖、草鞋、柯木、石凳襯托畫間,從而寄託自己在亂世中渴望安寧生活的強烈願望。十六尊者像每尊各高111~113釐米,寬48~51釐米。每幅畫像上方均刻有該尊者的名號位次和像贊,在第四石上還有乾隆皇帝御識12行。畫像線條圓潤,筆力雄健,刻工精湛。貫休筆下的羅漢像相貌奇特、神態怪異、表情誇張,自稱得之於夢中所見。十六位尊者神態、裝束、表情,各不相同,或豐頤蹙額,或突目大鼻,或長眉拖地,或大耳垂肩,或肥頭大腹,或枯瘦如柴,狀貌古野,極富藝術誇張,取得了佛教繪畫前所未有的突破。《十六尊者像》是我國現存古代佛畫中少見的精品,全國僅有兩組。

《十六尊者像》對面便是聞名遐邇的《靜江府城池圖》。靖江是桂林的古稱,南宋紹興年後升為靜江府。《靜江府城池圖》是宋代桂林的城市平面圖,鐫刻在桂林市北鸚鵡山南麓石崖上,為國內現存的兩件最古老的石刻城圖之一,也是城圖、圖記並存且形制最大的石刻城圖。靜江府城池是在南宋末年,蒙古兵長驅直入,從雲南打到邕州(南寧),即將迫近桂林的緊急形勢下,宋理宗下令由李曾伯朱祀孫等四任廣西經略主持建築的。除少數部位剝落外,圖中的文字和線條大都清晰可辨。配合旁邊的圖記可以看出,圖中描繪的桂林城山形水系道路城牆設施完備,但最突出的是對軍營、官署、橋樑等軍事設施的詳細標明。城內各軍事地物與地方官民建築物之間有街道相互溝通。城門、城牆、城樓、官署、橋樑、山峰用寫景法表示,形象逼真。軍營用方框加註名稱表示,街道用細直線表示。可以看到它的道路大多是呈九十度的丁頭路,甕城建築中有團樓、硬樓、萬人敵,眺望建築中有三面亭、望火樓,營房建築中有靜江軍、右軍寨、南兵寨等等,還有練兵演習的指揮所——武臺,它向我們展現出一派兵臨城下的景象。

硝煙散盡,滄海桑田。這座城池的軍營城防今天大多已不復存在,一些殘垣斷壁還依稀保留了這一段歷史的記憶。如今,人們把這幅地圖視為研究我國古代城池史、城防規劃、建築工程的重要範本;圖中採用了三十六種不同的符號標識山形、水文、建築植物,具有開創用符號繪製地圖的先河意義,尤其是我們今天的地圖中被廣泛使用的混合比例尺方法,在這幅圖中已開始應用;以及當時在緊靠灕江的城牆上,利用硬樓的平頂建設了逍遙樓、癸水亭等遊觀建築,使軍用與民用合二為一,充分地體現了宋人喜愛優遊的文化習尚。

桂林山青水秀洞奇景美,以其獨特的山韻、景韻、情韻招攬天下文豪。桂林山水激發了古人的藝術靈感,歷代俊才騷客痴迷追尋其中的雅境詩趣,以山觀景、以景寄情、以情賦詩、以詩抒懷,在山間石洞留下眾多詩文刻印,傳世後人。例如范成大《覆水月洞銘》、張孝祥《朝陽亭記》、李渤《留別南溪詩》、趙夔《桂林二十四巖洞歌》等不勝枚舉,展覽館內類似的山水刻詩和文人題刻的拓片數量佔比是最多的,就不一一列舉了。但在欣賞這些古人佳作的同時,更應感謝為此辛勤付出的桂林摩崖石刻傳拓技藝傳承人們。摩崖石刻是鑿刻於天然石壁上的文字、圖像,許多還位於危險的峭崖絕壁上,石刻拓片的採集風險和難度具存。碑刻傳拓工作十分繁瑣與困難,洞頂“天碑”、凹陷不平、碑面滲水、岩溶侵蝕等難點需要用不同的特殊手段一一解決。目前桂林石刻傳拓技藝發展至今已歷經多年努力,現在傳到第四代傳承人韋可祥老師的手中,展覽碑閣內大多數拓碑都出自韋老師之手。他們登陡攀壁、風餐雨沐,為桂林石刻的保護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如今桂林石刻傳拓技藝正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镌刻千年的桂林古书——桂海碑林

△《靖江府城池圖》製圖符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