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米飯和麵條更好吃,營養密度更高的它,寶寶吃了忘不了

你有沒有你家寶寶一吃米飯就往外吐的困擾?特別是寶寶的輔食性狀從米粥過渡到米飯時候,其實這是因為寶寶口腔對米飯的性狀不適出現的本能反應,媽媽們稍微及時的調整下,吐食情況會慢慢好轉的。而這時候給寶寶添加燴飯來做調整是個不錯的選擇哦。

燴飯說白了就是懶人飯,沒有炒飯那麼幹也不會是泡飯那麼的溼,個人覺得它是處在兩者之間。它可以把很多食材都包容在裡面,只要食材搭配合理,做出來的輔食也是可以讓寶寶吃了忘不了的哦。就如我寶今天吃了這碗黃金燴飯,吃完了嘴巴還一直在叨叨:“真好吃,真好吃。。。”

參考月齡:12個月以上寶寶

食材準備:熟米飯 1小碗 南瓜1段 胡蘿蔔1小段 蛋黃 1個 四季豆 3根 豬瘦肉適量

比米飯和麵條更好吃,營養密度更高的它,寶寶吃了忘不了

製作方式:

1 胡蘿蔔去皮,四季豆去除兩端的青絲,豬瘦肉切小塊。然後起鍋燒水,蔬菜和瘦肉分別放入鍋裡焯水。

比米飯和麵條更好吃,營養密度更高的它,寶寶吃了忘不了

2 蔬菜和豬瘦肉焯水後撈出,切成小顆粒大小放一盤備用。

PS:顆粒的大小,媽媽要根據寶寶的自身情況做調整。我家寶比較大了,切的顆粒也會大點。

比米飯和麵條更好吃,營養密度更高的它,寶寶吃了忘不了

3 南瓜去皮去囊切小塊。

比米飯和麵條更好吃,營養密度更高的它,寶寶吃了忘不了

4 蛋黃也加點涼開水壓碎。

比米飯和麵條更好吃,營養密度更高的它,寶寶吃了忘不了

5 所有食材準備好後就開鍋啦。鍋裡刷點油,放南瓜進去炒。炒出香味後加入適量水煮。

比米飯和麵條更好吃,營養密度更高的它,寶寶吃了忘不了

6 用鍋鏟把煮爛的南瓜壓成碎。碎碎碎的。。。

比米飯和麵條更好吃,營養密度更高的它,寶寶吃了忘不了

7 南瓜壓成碎碎後,依次加入胡蘿蔔、四季豆、豬瘦肉進去翻炒四五分鐘,之後在倒入熟米飯炒勻。最後倒入蛋黃液繼續翻炒兩三分鐘。

比米飯和麵條更好吃,營養密度更高的它,寶寶吃了忘不了

8 OK,最後出鍋裝盤。

比米飯和麵條更好吃,營養密度更高的它,寶寶吃了忘不了

9 金燦燦的燴飯,隔著屏幕都能留口水,每粒米飯都被甜甜的南瓜汁包裹著,軟軟糯糯的。。。

比米飯和麵條更好吃,營養密度更高的它,寶寶吃了忘不了

喵嗚說說說。。。

1 輔食裡的食材可根據家裡現有的食材做調整,比如四季豆換成其餘青菜,南瓜換成西紅柿等,家裡有什麼做什麼就好了。

2 這個燴飯裡我之所以加入個蛋黃,一是為了增色二是提高飯的營養密度,媽媽們不加也可以。

3 做燴飯時候要注意水不要太多,以免做成泡飯。湯湯水水的泡飯不利於寶寶的咀嚼,對寶寶腸胃也不好。

4 燴飯還有個好處就是它比米飯粘稠,寶寶自己用勺子舀起來不易掉落能吃到,會讓寶寶對吃飯越來越有信心。

一隻傲嬌的喵嗚是我,正在育兒路上狂奔的也是我,

謝謝遇見,謝謝喜歡!

麼麼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