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彩八仙人物,清代極品!

粉彩創於康熙中期,深受當時琺琅彩影響。粉彩瓷是在粉彩內攙入鉛粉並加施玻璃白,使色彩濃豔程度減弱,用水淡洗法塗飾花紋,使層次由濃到淡呈現出繁多的層次,色調溼潤柔和,具有立體感。

康熙時粉彩風格簡樸,色料粗糙,施彩濃厚,官窯少有大器,紋飾多以雲龍紋和花卉紋為主,常見器有云龍紋香爐、海燈、淨水碗等。還有人物類,如粉彩八仙人物塑像等。粉彩分為紅、黃、綠、黑、白等諸色。粉彩瓷新品種的出現,因受到人們的喜愛,很快就發展起來,到乾隆時基本上代替了五彩瓷器。

粉彩八仙人物,清代極品!

雍正時大量燒製粉彩器,影響到民窯。圖案紋飾多為人物、花卉,花卉中又以“虞美人”為典型。牡丹的畫法,一改前時的那種雙犄形,而作圓形盛開狀。人物仕女畫甚為細緻,以白釉為地施彩,加繪青花者極少。

乾隆時粉彩廣泛使用,品種除繼用白釉地粉彩與色地粉彩外,還有加繪釉下青花。在大件器物的上下部分為色地,腹部為白地或色地開光,繪出粉彩紋飾,並寫有乾隆御題詩句。最著名的白地粉彩器有百鹿尊、九桃天球瓶、九桃盤及三果、嬰嬉大碗等,其胎質厚薄均勻,輕重適度,釉面勻淨,釉色青白,色彩鮮亮,層次分明。色地開光器有紅、黃、紫、綠、藍、金、粉等釉地。器形有瓶類、加施螭耳、鳳耳、如意三果耳等。器足及器裡施豆瓣綠釉,書有青花款和金彩款,官窯多施紅彩款。乾隆時期出現的新品種,是在色地上剔劃出較淺的忍冬蔓草紋和規矩圖案,工藝複雜,難度較大。乾隆時粉彩品種繁多,粉彩產品工藝之高已達到了高峰。

粉彩八仙人物,清代極品!

在我國神話傳說中,道教中有八仙之說,分別是鐵柺李、漢鍾離、張果老、藍采和、何仙姑、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關於八仙的故事流傳甚廣,尤其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傳說幾乎家喻戶曉,膾炙人口。歷史上,很多文學、戲劇中融入了八仙的傳說,以八仙為素材的藝術作品亦層出不窮,陶瓷、繪畫、竹刻、刺繡、木雕以及文房器具上屢屢出現,賞心悅目,使八仙的故事得以綿延傳承並深入人心。

文中此件“粉彩八仙人物碗(一對)”色彩豔麗,碗壁圖畫以八仙人物為主,以紅、綠、藍等色彩描繪,畫面表現為“多子、多福、多壽”的寓意,碗底以“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瓷質細密,釉色亮麗,渾然一體,無絲毫瑕疵,器型規整,讓人眼前一亮,值得珍藏。

本人專業從事古董古玩藝術品的鑑定拍賣交易,在中國收藏聯盟已任職多年,長期在公司的平臺上游走於北上廣以及港澳臺地區,進行大型尋寶鑑定活動的推動與運作。收藏收藏,必須以藏養藏,一定要有一個好的收藏習慣,不能只進不出,第一,術業有專攻不要研究的太雜,有研究瓷器,又研究字畫玉器雜項,這個即使是研究古玩幾十年的專家都做不到的,所以要挑個一到兩個品種研究,其它的有些涉獵就可以了。第二,修心態,心態決定收藏。為什麼這麼說呢,收藏好比是股市,不能因為幾件藏品的波動就失去對收藏興趣。第三,修思想,一定要會變通,不能一條路走到底。

粉彩八仙人物,清代極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