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規劃高鐵新區 容納百萬人

地處京津石三地的中間點,毗鄰雄安新區,定州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將扮演怎樣的角色?定州市市長陳業鵬日前接受北京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定州將建成服務京津冀和雄安新區的六大基地,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支持雄安新區建設。目前定州正在規劃100平方公里、100萬人口的高鐵新區,歡迎更多人來定州置業,選擇定州作為生活居住地。

河北規劃高鐵新區 容納百萬人

11項國家級試點選擇定州

2013年6月,定州被確定為河北第一批省直管縣(市)體制改革試點。近年來,藉助京津冀協同發展、省直管和雄安新區設立這三大發展機遇,定州受益良多,取得了不少成績。

去年3月,定州被納入京津冀大氣汙染傳輸通道治理“2+26”城市的範圍內。“PM2.5指數,定州每年的降幅都在10%以上,去年空氣質量指數的平均值是78,大大低於周邊地區。我們設立了5億元的‘科技降霾’基金,在‘2+26’城市和河北省都是第一個。”陳業鵬介紹。

定州地理位置優越,又是京津冀地區人口最多的縣級市,獲得了眾多京津項目的青睞。定州積極與首農、首創等大集團進行對接,首農現代循環農業科技示範園創下了五項世界第一;與北大、清華、人大、天津大學等京津高校廣泛開展合作。去年10月,京津冀三地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簽署《京津冀消費維權一體化平臺戰略合作協議》,這一平臺也選址定州。

“過去幾年,共有新型城鎮化、全國健康促進縣(區)、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等11項國家級試點先後選擇了定州,給我們帶來了很好的發展機會。” 陳業鵬說。

河北規劃高鐵新區 容納百萬人

區位優勢無可取代

三千多年源遠流長的歷史是定州的人文優勢。定州是古中山國所在地,中山國以出產精美工藝品著稱,這一特質被今天的定州人民承襲下來。“定州生產的體育用品佔全國的40%,以體育用品為代表,包括食品醫藥、清潔能源、汽車和裝備製造在內的九大產業構成了定州的產業優勢。”陳業鵬說。

定州豐富的土地資源也是一大優勢。陳業鵬表示,定州有150萬畝土質優良的耕地,糧食產量已連續12年實現了增長,規模化生物天然氣項目去年入選國家首批農業PPP試點項目,“定州農業發展潛力巨大,我們正力爭成為陝西楊凌、山東黃河三角洲後全國第三個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

建成服務京津雄安的六大基地

陳業鵬表示,定州將建成服務京津冀和雄安新區的六大基地,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支持雄安新區建設。

首先是產業轉移基地。“京津、雄安有什麼產業需要轉移,定州願意率先來承擔。我們有120平方公里的開發區,是河北省40個承接平臺之一。關注度頗高的中國雄安·定州鞋服新城規劃佔地約1萬畝,現在已經啟動。”陳業鵬說。

其次是科研成果轉化基地。陳業鵬說:“先進的科技成果在當地不便轉化的,可以到定州來,實現‘京津、雄安研發,定州轉化’。”

按照“擴容提質”目標,定州正規劃100平方公里、100萬人口的定州高鐵新區,建設成京津冀和雄安的生活承接基地。陳業鵬說,定州的房價僅有保定市區的三分之一,目前有400多在北京工作的定州人每星期往返於北京和定州,未來歡迎更多人來定州置業,選擇定州作為生活居住地。

陳業鵬介紹,作為河北“苗木之鄉”,定州將打造綠化供應基地,佔地2000畝的萬樺園林、種植11萬株的海棠育苗基地將全部用於雄安新區綠化。依託雄厚的基礎教育實力,定州還將建成教育服務基地,同時發揮歷史文化資源優勢,建成文化旅遊休閒基地。

定州距雄安新區僅90公里,境內的唐河直接注入白洋淀。陳業鵬介紹,為保證“華北明珠”白洋淀的清澈,定州提出“擦亮定州河,保護白洋淀”,通過“徹底清,重點堵,專人看,綜合治”等一系列措施,投巨資對境內“四河一灌”進行了生態治理。

陳業鵬還表示,定州一定會“想方設法、千方百計”建好中國雄安·定州鞋服新城,定州承接的雄安釀酒、食品、燈泡等一些製造業轉移項目也已開始徵地。不過他也強調,在承接產業轉移問題上,定州既堅持高目標,也會嚴守底線。有轉移意向的產業必須符合准入標準,環保達標,手續合法,定州才可能承接。

兩大亮點吸引京津遊客

河北規劃高鐵新區 容納百萬人

定州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如何利用好這些資源,吸引京津遊客?陳業鵬說:“建設京津、雄安的文化旅遊休閒基地,關鍵在於打造亮點、建設美好環境。”

建於公元1055年的定州塔是國內現存最高的一座磚木結構古塔,定州貢院是北方唯一保存較完整的古代選拔秀才、貢生的考場。“遊客遊覽某個地方,一定是為一兩個吸引他的亮點而去。吸引京津、雄安的遊客,定州目前著力打造的亮點就是定州古城和貢院,我尤其希望把貢院打造成定州的亮點。”陳業鵬認為,每個人都面臨考試,讓人們來體驗過去的考試,同時寄託對考試成績的美好期待,是他希望定州貢院充分發揮的旅遊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