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買保險容易,真正到了理賠的時候卻難上加難,保險裡的文字遊戲太多,怎樣識別?

未成熟的小蝸牛


我想這個問題是很多人的心聲吧,如果不是深入瞭解,確實很容易這麼理解。說到底保險是以合同形式存在的,對保險公司和投被保人都存在約束。一切以合同為基準。如果保險公司隨便玩文字合同,那它也沒法生存了。

讓人誤解的理賠難主要從保險投保和保險理賠兩方面講。涉及了售前和售後的一系列問題。

首先從保險投保方面講:

1、在投保時銷售人員是否存在銷售誤導或者投保時告知有誤行為。中國大陸採用的是問詢告知的方式來確定投保人當時投保時候的身體狀況。這樣就會在投保的時候出現選擇性告知的問題。而且因為各種原因,保險公司在投保的時候不會對每一個人的身體狀況等做嚴格的檢查,所以投保時完全靠的是誠信原則。

現代人其實很多都是亞健康狀態,像結節這種問題大部分人都存在。但是很多人也都會覺得沒啥問題(醫生對於結節不嚴重的問題也是採取保養、注意身體、定時體檢的方案),這個時候因為可能覺得沒啥事,很多人會不告知,或者銷售人員覺得不用告知。這樣的話一旦到理賠的時候(屬於影響誠信原則的問題),保險公司查出來有該項疾病記錄,保險公司就會拒賠(當然具體疾病具體對待,有時候也是可以申請理賠成功的)。

2、沒有買對險種。人身保險裡面細分的險種是很多,比如:意外險、重疾險、醫療險、養老險、年金險等等。不同的險種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比如一個人本來買的年金險,結果得重疾了去理賠重疾,肯定是得不到賠付的,這就好比買了電冰箱非要當電視機一樣用,那是不可能的。

3、銷售人員在投保時是否如實告知了保險的內容,包括保險責任和除外責任,還有保險裡的一些名詞解釋。(很多人買完保險就不管了,建議自己可以重點關注下合同裡的保險責任和除外責任還有粗體字部分,這樣可以做到簡單讀懂)

如果是保險責任範圍內的,保險公司肯定會賠付的;如果是除外責任裡的內容,保險公司就不會賠付。


從理賠角度講;

1、最常見的對保險責任不瞭解,比如重疾險不是所有的疾病都是一旦確診就賠付,而是有的疾病是確診就賠付,比如:癌症,有的是需要達到某些條件才能賠付的:比如:癱瘓,需要達到確診180天后某種狀態一直持續才可以。還有一種疾病是需要實施某種手術才可以獲得理賠,比如:冠狀動脈搭橋手術,需要開胸進行才可以,如果沒有開胸就是別的重疾險責任了。

這個時候如果因為銷售人員說了確診就賠,結果不是,這樣肯定會給人的感覺是理賠難了。

2、關於時間的問題,保險合同裡有幾個關鍵的“時間”,“觀察期”,也就是等待期,重疾險、醫療險常見,意外險少見(見過一次某公司意外險有3天的觀察期)。在觀察期內發生的疾病和意外是不賠付保額的(重疾險有90天、180天或者365天的觀察期,醫療險一般是30天)。還有一個是“中止期”,在這個時間裡,保險公司是不承擔保險責任的,一旦發生風險也是得不到保額的賠付的。

3、關於理賠資料的問題。畢竟是涉及到金錢的事情,如果資料不齊全肯定是不會直接賠的,我經歷過的幾次沒有疑義的理賠,第一次就讓客戶把手續和資料帶全都是一次性就通過的,理賠款都在規定時間內打到了客戶的帳上。

所以:買保險容易是因為投保手續的相對簡單,而理賠的時候難往往是因為對保險的認知不足和保險銷售人員的不專業引起的。找對人很關鍵,只有對投保和理賠等都到位的人才能更快更容易幫我們獲得理賠。


常言話語


購買保險後,萬一出險,希望能夠迅速得到理賠,關鍵在於購買保險時,要仔細閱讀合同條款,把裡面每一個細節看準,根據合同辦事。

保險,是一份雙方按照意思表示簽訂的合同。雖然裡面有格式條款,但是所有需要特別說明的地方,都會進行特別提醒,比如字體加大、加粗、放在顯眼的位置等。

而且,保險專門設置了猶豫期,就是為了給購買者“再想想”多留點時間。

所以,購買保險時,務必做到以下幾點:

保障內容要分清

其實,保險產品相當於你提前花了一些錢,買未來萬一出事有人幫你解決問題而提供的資金服務。

所以,這個內容得自己看明白了。

比如:如果是雙目失明險。瞎了一隻眼睛可能就不保。因為險種以及合同中都規定,只有兩隻眼睛都瞎了才進行賠付。

這不是文字遊戲,是老百姓從來不關注合同細節。因此,無論合同多麼難以理解,都要認真仔細地閱讀,尤其涉及保障的內容部分,自己弄懂了,才能擦亮眼睛維護自己的權益。

總之,對自己負責的最好方式就是認真仔細看合同。這個時候,感覺學點法律太有用了,無論看什麼,都會反覆思考其中的文字含義。

保障期限不能錯

保險的期限各種各樣,有時候期限不對,出險就不賠。

比如:我坐飛機時,機票裡會包含意外險,是跟著這趟飛機的。而有些意外險,是保一年的,同樣是和飛機有關的保險,有些就是延誤險,只有飛機延誤了才賠。

保險經紀人要靠譜

從這個角度來分析,很容易造成投保者或者被保險人的不滿。

大部分保險經紀人都是不錯的,但是有些工作人員由於自身年紀小,經歷的東西少,工作穩定性差,專業度不夠強等各種原因,在給客人講解保險時,很多需要提醒的東西可能從來沒關注過,也是造成最後理解上偏差的問題。

總而言之,買保險的時候仔細看合同,摳細節。理賠時帶齊所有資料,不要把時間浪費在來回跑手續上。其實,保險產品真的是個“槓桿型”產品,會用才是理財的工具。


竹子姐姐的課堂


如果保險公司敢玩文字遊戲,那保險公司是必死無疑的,心平氣和的讀一下我以下的內容,你會發現有太多人帶有色眼鏡在看待保險公司。


為什麼保險公司不敢玩文字遊戲


如果某個條款從字面上看有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理解,比如按照投保人的理解可以賠,按照保險公司的理解不可以賠,那麼法院會支持誰呢?法院會支持投保人。


因為保險合同是附和合同採取的是格式條款,投保人只能同意或者拒絕條款的內容,沒有修改的權利,對於格式條款要採取有利於非起草人的解釋原則,以保護消費者的權利。



所以,保險合同的用語還是很嚴謹的,如果玩文字遊戲被投保人抓住把柄那是必死無疑了。


很多人沒買過保險怎麼說理賠難?


大家都在說理賠難,但是有幾個人真正買過保險?有幾個人真正理賠過?有幾個人在理賠的時候受過難為?


平時有人說理賠難的時候我就問,你有過過往的經歷嗎?還是親戚朋友有過往的經歷?如果有可以詳細的說出來,我來給分析。很多人都是支支吾吾,沒有任何根據。


在現實很多人對於車險的認可度要比人身險要高,網上也有很多人說“中國的保險是騙子,我只買社保和車險。”為什麼認可車險還不認可人身險?


因為開車太容易發生事故了,向保險公司主張理賠的概率要比人身險要高的多,買人身險幾十年都可能不發生一次理賠事故,獲得理賠體驗的機會太少了。當大家發現發生保險事故時原來真能賠,所以信任感自然就提升了。


保險理賠難存在,但是可以避免的


造成理賠難的原因有以下四種:


1、買了張門票卻誤認為買了張通票


你可以調查一下買過保險超過一年的人,你問問他都買過什麼保險?都保障什麼?保多少?90%以上的人都不記得了,只記得每年要向保險公司交多少錢,保險公司每年都會從他賬戶裡花錢,但卻一直看不到保險的好。好不容易發生問題了找保險公司理賠,保險公司卻說對不起,你買的保險不保障這方面的責任。


大家一定要有個認知,買的再好的保險都不會只要發生問題就賠,比如說交通事故、責任事故社保是不賠的,難道能說社保是騙人的嗎?


定期與你的保險顧問回顧一下你的保障情況,對自己有什麼保障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2、不如實告知


我們體檢或者看病的時候,醫生說經常會說沒事這都是小問題,這些小問題在保險公司看來卻是大問題,醫生評估的是當下沒問題,保險公司在乎的是未來有問題的概率。所以,很多人都忽略了投保的告知,投保的時候這也沒問題那也沒問題,看病的時候卻向醫生描述的很仔細,生怕漏了什麼造成誤診,於是醫生很詳細的記錄在病歷裡,你拿病歷去理賠,與你當初投保的告知完全不一樣。


投保的時候這也沒問題那也沒問題,理賠時這也有問題那有有問題,那就容易被保險公司拒賠。


投保的時候一定如實的健康告知,不要輕信業務員的承諾,這都不是事不用告知。


3、不知道如何理賠


我曾經見過這樣的理賠:有一被保險人拿資料去客服中心理賠,客服檢查了一下資料告訴他,少病歷本和診斷證明,被保險人不理解的說,醫院給的資料都在這了,醫生也沒給開這些資料你為什麼難為我?


客服也很無辜的說,這兩樣是判斷事故性質的重要資料,是醫生應該給寫而沒給寫,您應該去醫院補一下。


好不容易去醫院補了一趟再來客服中心發現診斷證明沒有蓋醫院的章,沒有章意味著沒有效力還得去醫院再跑一趟,來回折騰兩趟誰心裡能好受?


這種理賠難其實和保險公司的關係不大,主要還是不懂理賠,如果懂注意到了就沒這麼多事。


所以,如果有一位專業負責的保險服務人員,那麼理賠將會簡單很多。


4、保險責任認知錯誤


如果感興趣可以百度一下“猝死”的定義,百度一下“意外”的定義,如果不瞭解這兩個定義幾乎所有的人都會認為“猝死”是“意外”,如果只買了意外傷害保險不買壽險,一般是賠不了的。


所以,放下固有的認知,保險該買還得買,不要被傳言所迷惑,只要方法得當,理賠不會像你想象的那麼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