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一些七八十歲的老人仍種田種菜去街上換錢,您怎樣看?

情歌老何


這麼大年紀,哪個工地或單位敢要你,若是經濟條件允許,誰能這樣拼死拼活的去幹。誰不知道去到處旅旅遊,逛逛街,見見世面,散散心,朋友們,您數一數,看一看,旅遊的人群裡,有幾個是農村的老人,既便有,我負責任的說,百裡挑一也不到。謝謝您能關心我們農村老人們的好心!


焦國華


農村人,七八十歲仍舊勞動種田種菜去街上換錢,我的鄰居就是這樣,我以為這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融入骨髓的信仰。

七八十歲這樣的老人,大部分出生在解放前,趕上了60年代初三年的飢餓年代,活下來都是撿到了,你說他能夠不幹麼?

我以為老人仍在努力掙錢原因有以下幾個:

一、勞動換錢是覺得能幹點活貼補家用

現代的社會進步,農村的脫貧攻堅工作接近尾聲,現在農村很少有貧困的,但是農村人都致富還是達不到的,所以老年人幹活的,忙碌的身影很多。因為生活,一些老人還要去勞動掙錢貼補家用。還有真的是家庭原因,不得不去掙錢,得吃飯得生存啊。

幹字精神:毛豐美

二、勞動是一種生活慣性

生活的習慣很難改變,農村的老人們習慣早睡早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喜歡春天種下種子,秋天收穫果實。農村的七八十歲的老人,其實是很長壽了,可能長壽的秘訣就是不停勞作吧。

努力向上的人

三、勞動是一種信仰

農民他們記事起就是不停的勞作,這一輩子不說經歷了多少心酸和困苦,都已經是過眼雲煙。勞動是一種深入骨髓的信仰。

四、勞動是融入社會證明自己的方式

誰都不願老去,甚至不承認就這樣老去了,都想歸來仍舊是少年,然後生活別來無恙。所以勞動掙錢,即使去收破爛,也是證明這個世界老人的存在感。

努力向上的人

總之,看著七八十歲還在勞作掙錢的老人,我的心情是不平靜的。

誰願意在這蹣跚之老年,負重前行!

誰願意在垂垂老矣的暮年,放不下生活的擔子。

誰願意在即將或者以後就離開的歲月,留下遺憾。

所以別輕易看不起肩頭扛著擔子的人,雖然他已壯士暮年。


隨玉而安2020


農村七,八十歲的老人種地,打工,不稀奇。

在當地,不少上了年齡的老人除了種地外,還時不時的打零工,補貼家用。在農村有個特點,靠種地,沒有發家的,種大柵菜的,在農村來說,還可以稱為暴發戶。養殖業堅持下來的不多,收入不錯,雖說發財了,只是一個家庭而已。這些都不能為農民提供"打工"的機會。只有那些服裝廠,手巾廠,毛巾廠,成了農村打工的地方。

一斤糧食,換不來一瓶礦泉水的價格,照實讓農民頭痛,年輕人,可以出外打工,現在招工的很精,以身份證為準,超過六十歲,一概不用。

這些上了年歲的老人,在農村,種地,打工一肩挑。我曾接觸過不少的老年人,在毛巾廠,有興見到了七,八個老人,每天的時間很自由,都是計件工,乾的多,掙的多。這些上年歲的老人,在一起又說又笑,很開心。問起每月能掙多少錢?最少的一般在六,七百元,高的就是一千多點。都是手頭活兒,一句話,種地是爭分奪秒,打零工是加班加點。

有些城市的人不明白,即然種地,為何還要打零工?在農村,老農民的養老金只有一百多元。不得病,一切都好。一得病,大廈倒塌。別說沒錢,就是有錢,也無法填平的欠款!不幹活兒行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