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能从这样的课程中学到东西吗?学生坐在课堂里的意义何在?

如果说高中的学习时光让我深刻意识到了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的重要性,那么大学的学习经历则让我意识到了大班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效率低下、内容离题,甚至不够人性化。

坦白讲,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后,我被身边众多才华横溢的同学深深地震撼了。与我一起入学的新生中,有些人曾代表美国或俄罗斯参加过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我的第一堂物理实验课的指导老师也大有来头,他用实验证明了夸克(一种理论上比原子更小的基本粒子)的存在,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学生们能从这样的课程中学到东西吗?学生坐在课堂里的意义何在?

我周围的所有人看起来都比我聪明。除此以外,这里的天气异常寒冷,在来到麻省理工学院之前,我从没见过皑皑白雪,站在查尔斯河畔,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彻骨寒意。幸运的是,校园中有不少学生与我一样来自路易斯安那州,其中的一人就是尚塔努,我们从高中时候的相识逐渐发展成了好友,最后成了大学室友。

学生们能从这样的课程中学到东西吗?学生坐在课堂里的意义何在?

当我和尚塔努逐渐适应了麻省理工学院的作息时间后,我们共同得出了一个颇具颠覆性却越来越显而易见的结论:大班上课浪费了大量时间。300个人挤在一间阶梯教室中,听一名教授讲解他已经烂熟于心且讲过几百遍的内容,90分钟的课程令人备受煎熬。这种授课方式的意义何在?这到底是在教书育人,还是在将学生召集起来进行忍耐力的比赛?学生们能从这样的课程中学到东西吗?学生坐在课堂里的意义何在?对于这个问题,尚塔努和我得出了两个基本的推论,其一是父母为孩子上学投入了大量金钱,其二是授课教师往往都在学术上颇有建树,所以,这样的教学方法掺杂着炫耀和表演的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