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蘋果期貨看期貨市場法律法規體系

從蘋果期貨看期貨市場法律法規體系

“你沒房沒車居然想娶我女兒!”

“我家裡種了5畝蘋果……”

“孩子,快進來說話,外面風大。”

“今年沒有掛果……”

“滾出去!”

“所以我做多了幾百手蘋果。”

“哎呀,快進來!”

一隻看似不起眼的“小蘋果”,正在引爆整個投資圈。

從蘋果期貨看期貨市場法律法規體系

近日,鄭州商品期貨交易所(以下簡稱“鄭商所”)多次提示風險並採取提高手續費和保證金的措施,但蘋果期貨價格並未轉冷。自今年2月以來,蘋果期貨一直持續衝高走勢,連續暴漲3個多月,漲幅超過60%。鄭商所同時發佈風險提示函,稱近期影響蘋果期貨市場的不確定性因素較多,價格波動較大,要求各會員單位要進一步加強投資者教育工作,提醒投資者依規、謹慎、理性參與蘋果期貨交易,切實強化對客戶交易行為的合規監管和風險防範工作。作為全球首個鮮果類期貨品種,蘋果期貨自2017年在鄭商所掛牌上市後便吸引眾多投資者。由於今年清明節期間,我國甘肅、陝西、山西等蘋果主產區遭遇“倒春寒”的極端天氣,市場預計會對新產季蘋果產量造成較大影響,使得蘋果期貨價格迎來大幅上漲,投資者參與熱情不斷提高。

從蘋果期貨看期貨市場法律法規體系

從蘋果期貨看期貨市場法律法規體系

如此火爆活躍的市場,對於剛剛完成首次交割、尚處發展初期的新品種來說實屬不易。從這個角度看,蘋果期貨非常成功。

但我們深入調研發現,蘋果期貨火爆的背後開始露出不少問題和矛盾:一方面,反映投機程度的市場“成交持倉比”比超過10倍,個人投機客戶大量參與;另一方面,蘋果期貨希望服務的實體經濟對象:產業客戶多數仍在觀望和準備,鮮有入市交易;此外,由於期貨交割檢驗標準與市場參與者理解之間出現偏離,交割風險凸顯。與成交量和賺錢效應相比,這些問題顯然更為重要。因為它們關乎蘋果期貨的價格指引,關乎市場建設的使命和初心。

期貨市場建設的使命和初心是什麼?期貨市場的發展要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宗旨,更何況蘋果期貨還承載著扶貧和服務三農的重要使命。蘋果期貨設立初衷是服務實體經濟,為廣大果農服務,用市場價格指導種植和銷售,儘可能規避市場風險,但我國果農普遍生產規模太小,年齡結構偏大,知識老化,亟需加強期貨基礎知識的普及教育工作。

其次,大力推動蘋果現貨產業客戶入市,加強投資者教育,引導和提高現貨行業對期貨的認識,以此完善投資者結構、平衡市場。並以蘋果期貨為基礎,發展更多“保險+期貨”等項目,讓果農和現貨產業從期貨市場發展中充分受益。

最為關鍵的是,應當進一步打通期貨和現貨市場,解決和完善現有蘋果期貨交割環節中各方集中反映的問題。在引導蘋果現貨提升品質的同時,加強對於蘋果期貨的交割檢驗標準進行進一步細化和微調,讓期貨與現貨更好銜接匹配。

期貨市場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套期保值,也就是說期貨市場是一個轉移價格風險的場所,而且其往往涉及大宗商品或者價值量較大的金融商品的交易,對期貨市場的法律法規管制就顯得十分重要。但就目前來看,我國在期貨行業缺少一部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制定的專門管制期貨市場的法律。現行的期貨市場法律法規體系不過是以國務院於2007年頒佈的《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為核心,制定了與之相配套的《期貨交易所管理辦法》、《期貨經紀公司管理辦法》、《期貨業從業人員資格管理辦法》、《期貨經紀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管理辦法》等規章。會同原國家經貿委和外經貿部、國家工商總局、國家外匯管理局制定了《國有企業境外套期保值業務管理辦法》,從而基本上形成了覆蓋期貨市場各個主體、各個環節的規章體系,使期貨市場法規體系基本健全。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司法解釋對期貨市場有間接的規範作用。2003年5月發佈的《關於審理期貨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一),2010年12月發佈的《關於審理期貨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二),作為目前規定最為系統的期貨司法解釋,對期貨市場起著重要的規範作用。再有,從自律規範的角度來看,期貨業協會和期貨交易所依法制定的交易規則、自律規則也是期貨市場法律規範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中國證監會下一步將積極推動《期貨法》儘快出臺,建立真正的法律規則體系,使境外機構進入中國期貨市場有基本的法律保障。證監會還將加強市場培育力度,進一步推動(金融)對外開放的品種和相關進程。

從蘋果期貨看期貨市場法律法規體系

專業:經濟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