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陵墓里到底有什么,为什么近百年没人能进去?

邓州市穰东镇信访


乾陵是李治和武则天两位夫妻皇帝合葬的皇陵,在当初修建乾陵的时候,李治非常的霸气,因为国家财力雄厚的原因,李治是直接把乾陵所在的整座山当成自己陵墓封土的,这就意味着如果没有找到相关墓道的话,除非把整座山都铲平,要不然是休想挖开这座墓的。




乾陵中珍宝的埋葬数量是非常惊人的,因为这座陵墓中埋葬着两位帝皇,因此所陪葬的珍宝也是双份的。

在李治下葬的时候,乾陵陪葬入了号称当时大唐国力三分之一的金银财宝,武则天在选择和李治合葬的时候,她所陪葬的金银财宝比李治是还犹有过及的。




乾陵是唐代所有帝皇陵墓中最奢华的陵墓

李治和武则天在位的时候都处在了唐朝最黄金的年代,虽然此前有李渊、李世民两位皇帝,但是他们在位时都是整个国家百废待兴、急需恢复的时候,这个时候虽然他们也想用庞大的珍宝陪葬,但是国力方面却是不太允许的。

在武则天登上皇位前以及死后,虽然她的儿子辈们都当过皇帝,但因为没什么权力的原因,所以他们下葬时的陪葬规模也不是很大。

唯一能比的上李治、武则天时期的唐玄宗虽然将唐朝转变为了真正的盛世大唐,但他晚年因为安史之乱的原因,他下葬时的珍宝也是比不上李治和武则天的。

而更不要说安史之乱后权力开始大缩水的晚唐皇帝们了,他们所埋葬的珍宝更是不可能达到武则天、李治那个高度。

所以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李治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是唐代所有帝皇陵墓中珍宝数量最为庞大、最为珍贵的陵墓,而据专家们的粗略估测,他们认定乾陵中至少有将近500多吨的金银财宝。

可能大家对500吨没有什么概念,接下来我们就以水泥为单位,讲一下500多吨的金银财宝有多么庞大。

一包水泥大概一百来斤,一吨有2000多斤,如果把500吨换算成水泥的话,那它们的体积起码得有1万包水泥那么庞大,不过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描述,在这众多金银财宝中肯定有不少东西的质量密度是要比水泥大的或者小的,所以我们简单明白一下这个概念就可以了。

五代十国时期军阀温韬对乾陵的求而不得

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中,武则天和李治静静地躺在他们的墓穴中,不受各种战乱、盗墓的侵扰,在他们冥灵的世界中静静地观察着我们这个世界。

乾陵因为没有被盗墓贼们得手过,所以在乱世年间成为了很多军阀眼中的大肥肉,他们无不想吞下乾陵中数之不尽的珍宝,好通过消化这庞大的珍宝强大自己的实力。

在五代时期出现了一名盗墓狂人温韬,温韬是唐朝诸皇陵所在地的节度使,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军阀,当时他为了发展自己手下军队的势力,于是就开始对唐朝诸帝陵下了手。


在温韬的洗劫下,除了乾陵之外其他所有皇帝陵寝都通通被搬了个一干二净,所有珍宝都被温韬吞进了肚子里。

温韬对乾陵自然也是非常眼红的,只不过在他调动大军挖掘乾陵时,他无论怎么挖都找不到乾陵的墓道入口,以他当时的军队能耐,他是根本没有能力把整座乾陵山给铲平的,因此这件事最后就不了了之了。

民国时期冯玉祥对乾陵的渴望以及失败

在民国时期,冯玉祥对乾陵也极其眼红,他对乾陵是非常势在必行的,他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自己的手下孙仲连,给他准备了数量庞大的炸药,打着把整座山都炸掉也要把乾陵炸出来的想法,然后就展开了他的盗墓行为。

只不过孙仲连在炸几天后遭遇了雷鸣暴雨,做贼心虚的他就开始惶恐了起来,那个年代的人还是很迷信的,无论是孙仲连还是他手下的士兵都知道掘人祖坟要遭天谴的说法,如果不是冯玉祥的命令,他们也断然不会做这么伤天害理的事情。

于是在看到电闪雷鸣后他们就给自己找了个借口退去了,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是他们遭遇了龙卷风。

奇妙的历史巧合让人们发现了乾陵的墓道

除了吸引了军队盗墓外,很多小的盗墓者也把眼光放在了乾陵中,只不过最后他们也都是无奈的空手而归,根本找不到乾陵的墓道。

其实历史往往都是非常奇特的,一件东西主动找的时候有很大的可能找不到,而不想找的时候这件东西却很有可能被无意间找到,乾陵的墓道就非常符合了这个历史特点。

在上世纪60年代因为修路的原因,修路工人们无意间在乾陵附近找到了当年李治、武则天极力掩饰的墓地,正是因此,人们才揭开了乾陵之中笼罩着的神秘面纱,人们也才开始拥有了对其一探究竟的机会。

当时在消息传出后,郭沫若是所有人中最兴奋的,他当即着手向上级申请了挖掘乾陵的计划。

郭沫若和现代考古学家申请挖掘乾陵未被通过

郭沫若不仅是个考古学家,他还是一个极其有才华的文人,他在乎的并不是乾陵中的庞大金银财宝,他最在乎的是乾陵中可能存在的兰亭集序以及各种唐代已经失传的古籍,所以为了一探古代文化的秘境,他就开始积极了起来。


虽然郭沫若申请的很积极,但是他的计划很快就被否决了,原因就是上头怕郭沫若这次再度毁了一座古墓。

在五几年前郭沫若曾主持了定陵的挖掘,在挖掘之前很多考古学家都反对了郭沫若的提议,因为他们知道以当时的考古水平是保存不了墓中很多珍贵文物的。

但是郭沫若不在乎,最终在他和吴晗的联手下,上头同意了这次挖掘行动,而当时因为无法克服氧化的原因,定陵中很多衣物、书本都开始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前车之鉴不可重复,为了避免灾难降临到乾陵之中,拒绝是在所难免的。


而在步入了现代后,随着考古技术的提高,我国实际上是已经拥有了挖掘乾陵技术的,考古专家们也有很大的把握在挖掘乾陵的时候不伤害到丝毫的文物,于是挖掘乾陵的提议再度被提交了出来。
而这份提议在当时也引发了很大的争议,有主张要挖的,有强烈表示不要挖的,他们各执一词、观点不一,而国家的态度也是偏向于谨慎的,因此这个提议就被推移了下来,乾陵也就安然无恙了。

所以说乾陵中是有着数之不尽珍宝的,而从实际的历史来说,乾陵并不是近百年没有人能进入,而是近千年来都没有人能进入,在60年代前人们想进入乾陵而找不到门道,最后只能黯然离开,而60年代后,人们找到了乾陵的门道但却因为保护迟迟无法进入,这个时候,乾陵的主动权就掌握在了人们手中的。


孤客生


武则天的乾陵?其实这个说法是完全不对的,因为武则天死的时候是以皇后的仪制葬入自己的老公唐高宗李治的乾陵,所以,按照礼制,这座陵的正确叫法应该是:

唐高宗乾陵!如今乾陵里也树立着当时留下的这块墓碑。

“乾陵里都有啥宝贝呢?”

关于乾陵,从古到今,有很多人都打过主意,没办法,武则天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再加上她老公唐高宗早一步入土,陪葬品已经埋了不少,所以,这座陵里是“两位皇帝”的陪葬品,数量之可观,可见一斑!

那么,乾陵里到底有多少宝贝呢?

不管是盗墓还是考古挖掘,乾陵都没有被打开过,因此对于它里面的宝贝,我们只能凭借文献的记载和猜测。

据专家推测,这座陵里藏得宝贝可能多达500多吨!!!

哇塞!武则天这两口子还真是能藏宝贝啊,竟然有这么多。那么,都有些啥呢?

只能靠猜测!比如唐高宗生前很喜欢古玩字画,所以推测那本无价之宝,行书的真品——《兰亭集序》就藏在乾陵里。

乾陵地宫里的格局构造应该是模仿唐长安城的皇城宫殿而建,因为武则天的前老公兼公公唐太宗的地宫就这么建的:

地宫内“宫室宏丽,不异人间,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床,床上石函中为铁匣,悉藏前朝书画、钟(繇)王(羲之)笔迹,纸墨如新”——《五代史》

所以可以推测,乾陵的规模应该和唐太宗的昭陵差不多,也许还更大!

除了有珍奇的古玩字画,金银珠宝,乾陵里也许还放着一个很珍贵的东西——唐代著名史学家吴兢所著的《武则天实录》。这本书详细记录了武则天生前的点点滴滴,如果它能被发现,相信女皇的真实一生会展现在大家眼前,所以,小君认为这东西实在是整个地宫里的无价之宝!

反正乾陵地宫里的珍宝就一个字——多,两个字——很多,三个字——非常多!

“神秘的乾陵,从未被盗过!”

乾陵里的宝贝多,历史上有很多盗墓贼都光顾过它,可是,从来没有一个人得手过,据说连乾陵的入口都没有人找到过!

据史料记载,历史上乾陵曾遭三次大规模的盗掘:

一、黄巢起义时,黄将军曾想撬开乾陵找点军费,他召集了40多万农民兄弟一起来到乾陵西侧挖墓,本想着用人海战术一人一铲的挖开它。结果挖了好多天,啥也没挖到,倒是把梁山给挖出了很多沟,俗称“黄巢沟”,挖陵失败!

二、五代时的著名盗墓专家温韬也打过这里的主意,一开始他觉得没问题,毕竟唐太宗的昭陵就是被它盗掘,可挖着挖着,连个墓道门都找不到!

三、民国时的军阀孙连仲也想撬开乾陵,可没曾想炸着炸着,天空突然刮起龙卷风,把两士兵给吹没了,他害怕啊,怕这是老天的警告,所以没再继续挖下去。

综上,这乾陵实在是神乎其神,完全打不开啊,由此,它也成为了唐陵里唯一没有被打开过的。

那么,为什么乾陵这么神,让盗墓贼总也得不了手呢?

小君觉得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乾陵当时修建时正值盛唐,武则天和高宗不惜动用血本来建陵,一定是考虑到了后世可能会被盗,所以整个陵工程浩大,将整个梁山都作为了自己的陵寝,不仅在入口的设置上用了很多“障眼法”,比如黄巢当年就被骗(黄巢误以为乾陵西边的众多碎石块是修陵所留,故从西边开始挖,殊不知这是唐人当时故意弄的,误导盗墓者从错误方向挖陵。)

二、整个陵寝将梁山内部整个“凿空”,地宫直接建在山体里,采取“因山为陵”的形式,梁山很大,山体内部也复杂,故你很难准确找到地宫的入口。

三、国家的保护!其实乾陵的入口在建国之初就被当地农民们修路时无意间炸开了,当时郭沫若想提议挖掘,可周总理表示反对,他认为我们当时的技术还不够,十三陵的定陵就是个教训,故决定不予挖掘,采取保护政策,当时周总理还说了这么一句话:“我们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后人来完成。”

因此,这一座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的陵寝直到现在依然是一个谜,但小君觉得,是一个谜也未必是件坏事,去了的人就让他们好好安息吧。。。


宫殿君


乾陵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墓,里面埋葬了唐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在一千多年间,有记载的大规模盗墓事件就有17次,规模特别巨大的有3次,但是这些盗墓行为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其实,按我们现在科学家掌握的技术来说,单纯挖掘任何一个古代陵墓都不是问题,科学家主要考虑的是古文物如何才能保持原貌,如何才能不违背民意。

而对于乾陵这种规模庞大,具有世界性考古价值的陵墓来说,不是科学家想挖就能挖的了的。

古文物专家郭沫若曾经与周总理交谈时提议,乾陵里肯定会有很多字画书籍,没准儿武则天的《垂拱集》百卷和《金轮集》十卷也在里面,最重要的是武则天的画像、“巾帼宰相”上官婉儿的手迹能重见天日,真可谓是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对考古学者研究唐朝历史有着无与伦比的价值。

在我看来,郭沫若只字未提墓室中那车载斗量的金银珠宝,其实,不难想象,乾陵一打开,其中的珍宝异石必然震惊世界。

周总理并未同意郭沫若的提议,只是把这一切都留给后人去解决,

漫漫历史,几多沉浮?对乾陵感兴趣的岂止是郭沫若一人?多人代的仁人志士,谁不想有生之年一饱眼福?

唐末农民起义时,黄巢曾动用数万起义军在梁山西侧开挖,不料西侧那些碎石子只是障眼法,故意留下的,结果可想而知。

史载五代耀州刺史温涛,盗掘了十几座唐代陵墓,在面对乾陵时也是束手无策。还有民国初年,国民党将领孙连仲,更是假借军事演习作幌子,对乾陵进行破坏性挖掘,甚至动用炸药,最后都炸开了几层岩石,楞是没找到墓道口,天怒人怨不了了之。

而目前,许多专家认定乾陵乃是唐十八陵中唯一未被盗掘的陵墓,理由就是乾陵墓道完整,而舍墓道,从石山腹部直接另凿新洞进入地宫,难度很大,至于事实是否真像专家们猜测的那样,只有等到打开乾陵的那天才知道。

等等,刚才不是说数次大规模盗墓都没找到墓室入口吗?现在专家们是怎么确定墓道入口位置的?

其实,在上世纪60年代,几个当地的老农民在梁山附近无意之间放炮炸石头,结果竟无巧不成书的找到了墓室入口,这个入口后来经专家确认的确是地宫入口,肯定也是国家机密了,后来人们在墓室口旁边种上了一颗华山油松,如今已是魁梧伟岸。


对于任何一座古代帝王墓来说,墓室入口就好比一把钥匙,有了这把钥匙就算开启了挖掘的第一步。

陕西省考古界专家石兴邦,几次撰文说,发掘乾陵的各种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因为几十年来,当地的考古专家队伍已经在南唐二陵、明定陵、法门寺地宫、秦公大墓的挖掘中,积累了丰富的挖掘经验,整体专业水平已经排名世界前列,完全能够胜任对乾陵的保护性开采挖掘。


并且,他们认为,挖掘乾陵是当地政府的一项官方行为,在花重金撰写数十万字、众多科学考古专家参与、异常谨慎严密的《唐乾陵发掘计划》中指出:所谓发掘,就是采用高科技技术在密闭环境中阻隔空气流通的有效措施下,只允许两个携带氧气瓶呼吸设备的无菌工作人员(或者高清机器人)进入墓室地宫,用微光摄像器材采回资料就算发掘成功了,至于怎么保护,怎么展出,必须根据采回的资料制定,那是以后需要考虑的事情了,这样的发掘怎么会对文物有损害?

地宫中有何无价之宝?

乾陵地宫中,至于到底有多少文物,经过这么多年的探测考察,一位资深的文物工作者推断:那些墓道中造型各异的条石定是不可多得的文物,除去这些条石,其它的陪葬文物估计有上百吨。


金银铜器,自不必多说,必然会车马同载,除去这些祭器之外,最让世人感兴趣的就是那件顶尖级国宝,王羲之的真迹《兰亭序》很有可能在乾陵中,因为之前温韬盗掘昭陵时,出土的宝物清单上,并没有《兰亭序》。

总之,武则天的乾陵近百年没人能进去的原因,就是以现在的技术并不能完全保护出土文物原样,盗掘那是破坏性挖掘,无需考虑文物是否为原样,秦皇陵兵马俑在刚出土的时候是彩色的,接触空气以后不久就成了土色,这已经算是文物界的损失了,科学家不想乾陵再重蹈覆辙。至于武则天陵墓中到底有什么,都是推测无人知晓,但不可否定的是袁天罡选的乾陵必然是一块风水宝地。

乾为天为阳,坤为地为阴,阴阳交合,乃生万物,葬者,乘生气也,藏风骤气,得水为上,故葬者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位玄武。

小小嬴政


乾陵是一座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咸阳市乾县梁山的唐朝墓葬,在唐代首都长安(今西安)西北方向约85公里处。是唐十八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也是唯一一座女皇陵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位于陕西省干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长安西北方向,即八卦的干位,故称乾陵。建于公元684年,历时23年才修建完成。乾陵最著名的就是它气势磅礴的陵园规划,以及地表上大量的唐代石刻。除主墓外,乾陵还有十七个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员与功臣。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截至2013年仅开掘了五个陪葬墓,从中出土了大量的文物。




至于说为什么无人进去,也是它作为唐十八陵里保存最完好的原因。不是贼不想盗,而是乾陵防盗设施坚固,贼无法在短时间内打开.乾陵本身是一个大山,最外层是土,当然容易挖动,但土层里面是整齐的大石块砌成,石块相邻两面之间除黏结物以外,有圆锥形空洞,两个石块相邻面的圆锥形空洞相对,并用金属熔液浇灌,冷却后将石块一一固定在一起,一层又一层,也不知道有多少层,所以有盗贼也曾打开过几块,但毕竟工程巨大,盗贼只好望洋兴叹了!

如果问世界上哪个皇帝的陵墓最难挖,那么毫无疑问是武则天的“万年寿域”——乾陵。她的陵墓被冷兵器时代的刀剑劈过,被热兵器时代的机枪、大炮轰过。1300多年之中,有名有姓的盗陵者就有17人之多。

然而时至今日,汉武帝的茂陵被搬空了,唐太宗的昭陵被扫荡了,康熙大帝连骨头都凑不齐了,为什么单单武则天的乾陵可以独善其身?

依照唐太宗“因山为陵”的葬制,乾陵建于陕西咸阳市乾县城北6千米的梁山上。梁山共有三峰,北峰最高,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乾陵就在北峰之上。



唐太宗昭陵

关于乾陵的选址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据说,唐高宗登基后不久,就派长孙无忌和太史令李淳风为自己选择陵寝之地。二人同时看中了梁山的风水。梁山主峰直插天际,东隔乌水与九嵕山相望,西有漆水与娄敬山、歧山相连。乌、漆二水在山前相合抱,形成水垣,围住地中龙气。梁山可以说是世间少有的一块“龙脉圣地”。但是此种说法却被袁天罡所驳。

袁天罡认为,梁山表明上看来是一处风水宝地,但是却有很多不足。梁山北峰居高,前后两峰似女乳状,恐怕阴气过重,女人掌权。

袁天罡和李淳风

高宗听了袁天罡一番宏论后,不知该如何定夺。此事却被武则天知道了。武则天小时候曾听父亲说过,她将来能做皇帝,于是,她便建议高宗认同李淳风的说法。高宗就应允了,第二天便传出圣旨,定梁山为陵址。


文物专家郭沫若先生曾说过:“毫无疑问,肯定有不少字画书籍保存在墓室里!打开乾陵,说不定武则天的《垂拱集》百卷和《金轮集》十卷可重见天日!也说不定武后的画像、上官婉儿等人的手迹都能见到!石破天惊,一定是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

上官婉儿相貌复原图

郭老只字未提墓室中那车载斗量的金银珠宝。其实,可以想象乾陵一开,其间珍宝定会光耀全世界,不弄个世界第九奇迹才怪哩!

众所周知,唐朝发展到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基本上是最繁荣的时期。据资料记载,唐高宗下葬时随葬了全国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武则天下葬时又随葬了全国财政的三分之一。

武则天

那么这些陪葬品的价值又有多少呢?要知道里面任何一件器物都是皇家御用的古董,可不是简单的用材质来衡量的。除却金银珠宝,少不了的是更早时期的文玩字画等等,其中最受瞩目的就是王羲之的《兰亭序》。因此,就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的财政收入,乾陵内的宝物达500吨以上。

漫漫历史,几多沉浮?对乾陵感兴趣的岂止郭老一人?多少代志士仁人,谁不想在有生之年一饱眼福?

乾陵墓道口

1960年,几个农民放炮炸石头,一不小心竟炸出了武则天的墓道口。这个墓道口是真正的国家级绝密,盗墓贼们找了1000多年也没找见,黄巢40万大军挖了几年也没挖出来。此后,人们在这个墓道口上边手植了一棵华山油松,如今四面迎风,已成栋梁之材。

对一座帝王陵墓来说,墓道口好比一把钥匙,若要发掘,相当完成了一半工程量。如今,乾陵地宫的钥匙已被我们握了40多年,这把钥匙若是让历史上那些盗墓贼拿到手,乾陵早被挖掘一空了。


凡人的历史世界


乾陵作为唐代帝王陵里面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它里面到底有什么呢?下面是在下的一些猜测。

千古第一帖

《兰亭序》号称千古第一帖,相传唐高宗并没有遵循唐太宗的遗诏把《兰亭序》放入昭陵陪葬,而是自己留了下来,所以有可能是被武则天放入了乾陵。

秘色瓷

秘色瓷的烧制工艺早已失传,若不是当年法门寺出土了秘色瓷,这东西还会一直存在于传说之中。作为帝王墓,更高品质的秘色瓷应该可能少不了,所以这也是一个看点。

唐代丝织品

唐代的丝织品也是一个时代的代表,又因法门寺出土的武则天的一件丝织品可窥一二,正因为有了一件,有些专家也期待里面有更多唐代的各种精美的丝织品。



各种精美的玉、金银器物

这些基本上都是每朝每代的标配,只是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的特色。所以即使知道有这些种类,但是还是会期待其造型的精美程度。



至于为什么这么久还没有被盗,只能说第一,唐代陵墓大部分采用了长孙皇后的建议,凿山为陵,这个就比封土堆好防盗一些。而第二则是墓道选的够隐蔽,直到近来才被无意发现,不过现在都被保护了起来。所以乾陵一直才一直没有被盗。


淡看天上月



乾陵是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城北六公里的梁山上,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皇陵,也是唐第三帝唐高宗和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修建于684年,工程历时23年才完工。

由于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均位于盛唐时期,所以乾陵内藏非常丰富。李治生前酷爱书法,临终遗嘱把他所收藏的书字都埋在墓中,据说王羲之的绝世之作《兰亭集序》也在乾陵之中。近代科学仪器探测里边的宝藏多达500吨左右。除主陵外,乾陵还包括17座葬有皇子,公主和大臣的陪葬墓群。

乾陵为什么千百年没有被盗呢?这是因为乾陵主陵利用梁山天然地形依山而建,梁山主峰1047.9米,山石崔嵬,地势险峻,为东西交通之咽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梁山原有三峰,北峰最高,南侧两峰较低,东西对峙,地宫位于北峰下。三座挺拔俊俏的山峰,呈北高南低之势,耸立于茫茫苍穹之下,远望就像一位新浴之后丰满的美丽少妇,头北足南,仰卧于蓝天白云之下,这就是梁山,是有“历代诸皇陵之冠”和“睡美人”之称的乾陵。

乾陵的墓道在上世纪50年代被几个农民意外发现。1985年冬,经过乾陵的西兰公路复修,需要大量的石材,几位农民到山上炸石头意外发现墓道口。1960年5月12日,墓道口砌石全部披露:地宫墓道口在梁山主峰东南半山腰部,有堑壕和石洞两部分组成。堑壕深17米,全部用长1.25米,宽0.4-0.6米的石条填充。墓道呈斜坡形,全长63.1米,男宽北窄,平均宽3.9米。石条由北向南层层叠扣,共39层,约用石条8000多块。石条之间用燕尾形细腰铁栓板加固,上下之间凿洞用铁棍贯穿,以融化锡铁汁灌注。与石条融为一体。挖掘情况与《旧唐书严善思传》“干陵玄阙,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隙,铸铁以固其中”记载的一致。另外工作者也没有在陵山周围发现盗洞,从而证明乾陵没有被盗。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这里是风水宝地。武则天派风水大师袁天罡和李淳风一前一后去寻找墓地,一个找到地点后把铜钱埋在土中,一个拿发针插土中,两人复命后竟然是同一个地方,随后武皇派大臣去查看,竟然精准到发针插铜钱的钱眼中。真是妙堪乾陵,不约而同。虽不能迷信,但事实就在眼前。风水宝地就是不会被其他人所糟蹋,所以乾陵至今无人能进!历史上盗乾陵的人不计其数。有记载的就有三个大盗,但都铩羽而归。第一就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带领40万大军,挖了40米深的黄巢沟,由于挖错了方向,终没得手。第二个就是五代耀州刺史温韬,是个有官衔的摸金校尉大盗墓贼。唐朝的皇陵除了乾陵未被盗,其余的无一幸免,都被这个人盗了,可见盗墓的水平多牛。但盗墓的过程很不顺,去的时候阳光明媚,但一到山上开挖,就狂风暴雨,去了三次都是这样,温韬怕了,以为有神灵保佑,再也不敢挖了。第三个就是国民党将领孙连中率领一团人马,想学学东陵大盗孙殿英,在梁山上安营扎寨,用炸药炸开了墓道旁三层岩石,最后也没捞到半点好处。综上所述,乾陵真的是一块风水宝地,至今未被盗!


红尘梦醉千年


乾陵在咸阳的西北乾县北面的梁山上,当地人叫瓜婆岭。



高宗年间,武则天下令为她和高宗找墓地,当时的风水大师袁天罡和精通风水的李淳风不约而同的都找到了这个地方,据此开始修建皇陵,说到里面的陪葬品,最宝贵的莫过于王羲之的兰亭序了,


据说经过考证,王羲之的兰亭序以及告卫夫人书极有可能就跟随武则天下葬在乾陵了,这也是当年郭沫若极力主张挖掘乾陵的原因

加上到了武帝暮年,大唐经过了开唐盛世与贞观之治,又经过武则天几十年呕心经营,此时的唐朝也叫大周到达了鼎盛时代,国力空前,里面的陪葬品自是数可惊人了,有传言周天子玺就在里面,甚至当年乾隆帝曾断言那枚前秦李斯所书刻着受命于天即寿永昌八个篆字的皇帝御玺也随着武帝下葬了,。


23度7的阳光


外界一直传言乾陵估测有五百吨的金银财宝,这可让一些古物爱好者心驰神往,也让众多背负房贷车贷的屌丝们惊叹不已,那么乾陵中到底有啥,为什么近百年没人进去探宝呢?



但凡帝王陵墓有些金银珠宝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没有宝贝那才叫奇怪呢。尤其是乾陵修建时正值大唐朝的鼎盛时期,唐高宗和武则天也取得了非凡的政治成绩,于情于理都应该风风光光的大葬,至于陪葬了哪些稀罕的宝贝并没有确切的记载。



通过有关史料只能推断出乾陵地宫可能是按照唐长安城的布局结构来修建的,也就是说地宫宫殿状貌和大唐宫殿状貌应该类似,也是唐代社会生活尤其是宫廷生活的一部形象缩影。还有一点就是高宗生前酷爱书画,目前未现世的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很有可能在乾陵之中陪葬。

绝不是没人知道乾陵有宝贝,也不是没人敢盗武则天夫妇的陵墓,一旦大唐失势政权更迭肯定是会有人去光顾这些“财神墓”的。那为何没进去呢?



第一就是有关乾陵的墓室资料无籍可考,以至于都没人知道它的秘密(很了解的也都给二圣陪葬去了)

第二就是陵寝藏在山体之中,是把山体内部掏个大洞建的陵墓,在那么大的一座山里寻找小小的墓道无异于大海捞针。

第三就是乾陵目前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机缘巧合之下墓室是找到了,目前由于技术的局限和道德伦理并没有进行考古作业,而且进行了遗址保护工作。


纳兰轩若


唐高宗的乾陵,位于梁山,是历史上少有的比较神秘的陵墓。它的绝妙之处在于,很多人都知道陵墓位置,也有很多时代此地不受保护,但是奈何你有多能耐,就是盗不走一件宝贝,因为连墓室入口都找不到。


比较著名的盗墓贼,五代时期的温韬,李世民的陵墓就是被他盗的,但是任凭他怎么挖,也没有找到乾陵的入口,更别说是看看里面有什么宝贝了。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乾陵都很安稳的度过,虽然一直被贼惦记,但也没人能得逞。

而黄巢起义时,黄巢军想弄点军费,但是当他们占领了整座山,用40万农民军挖得沟壑纵横,一片狼藉的时候,也没发现入口在哪里,只能作罢。到了民国,也有军阀打过它的主意,但都无果而终。整座梁山,布满了扰乱盗墓贼判断力的入口假象,像迷宫一样。



那么乾陵有多少宝贝呢?作为两位盛唐时期皇帝的陵墓,唐高宗死得时候,就带进去相当于全国财政总收入三分之一的藏品,而武则天死的时候,又带进去了全国三分之一的金银珠宝。史书曾记载,李治死前有遗言,要把他喜欢的字画全部带走,因此,兰亭集序很有可能就藏在乾陵,乾陵相当于一个巨大而又不见天日的博物馆,据专家推测,里面的宝贝多达500吨。


历史密探


武则天死后,正值大唐巅峰时刻,何况后代的唐朝皇帝都是她的子孙。谁敢挑战武则天的权威?武则天的墓里奇珍异宝绝对堆积如山,不过都过千年了,毁坏的很多。

唐灭亡后,打武则天墓主意的人很多,大多运气不好,找不到。近代中国,兵荒马乱的,肯定盗墓贼多如牛毛,普通的,实力不够,肯定找不到,就算瞎猫碰到死耗子,也动不了这个帝王级别的大墓。

现代虽说科技手段高明,毕竟盗墓是遭人唾骂的,国家不可能,小盗墓贼不敢。

武则天也是我国的标志性人物,唯一的女皇,就不要打扰她了,让她安眠于地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