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再发声:不准炒作“无现金”社会,就问支付宝微信慌不慌?

手机就是钱包。在移动支付时代,不带现金出门已经成为一部分国人生活的常态。出行、购物、吃饭,凡是用得上现金交易的地方几乎都能用移动支付完成,甚至有乞讨者也摆上了二维码。

央行再发声:不准炒作“无现金”社会,就问支付宝微信慌不慌?

而中国的移动支付更在外国人看来,更是成为了21世纪的新四大发明。虽然说移动支付已经深入人心了,但往的深的说,还远远没达到所谓的“无现金”社会。

现金支付习惯和偏好仍然广泛存在。近年来,流通领域人民币现金使用出现了一些新问题,群众反映强烈。如一些消费者在旅游景区、餐饮、零售等行业商户消费时被拒收人民币现金,既损害了人民币的法定地位,也损害了消费者对支付方式的选择权。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网民中在线下购物时使用过手机网上支付结算的比例达到61.6%,用户规模达4.63亿。

相关负责人表示:不得炒作‘无现金’概念。各类主体要换位思考,协商解决好支付方式选择问题,合理反映诉求。各地在建设智能化、信息化城市过程中,要注重保障全体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全社会自觉维护人民币法定地位的良好氛围。

央行再发声:不准炒作“无现金”社会,就问支付宝微信慌不慌?

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必然出现双面性。虽然方便了大众的生活,但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电子支付并非对所有人都是便捷的,例如,没有联网的地区、不会使用的老人等。无现金社会可能让老年人感觉被排斥在社会体系之外。

电子支付和流通的安全常常遭遇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是人为的漏洞和恶意诈骗,黑客攻击和技术诈骗已经让电子金融的流通和支付遭受很多损失,并且催生了无数电子诈骗案。不容忽视的是,现金抢劫案减少的但同时,信用卡盗刷、欺诈等犯罪行为却在增多。

央行再发声:不准炒作“无现金”社会,就问支付宝微信慌不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