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如何「謀其政」,如何理解「福禍相依」,大有講究

用字字珠璣來形容《道德經》,好像還不足以完全評價,通篇5000多字,讓人感悟的實在太多。

筆者東臺翻古,初看《道德經》的時候,覺得好像收穫了一些東西,隔段時間再看一次,感覺又不一樣,為什麼?

還是之前那個觀點,什麼樣的人去讀,感悟就不一樣,結論也不一樣,所以,《道德經》是筆者認為可以一輩子讀的一本書,另外到目前為止,覺得能讀一輩子的,就那麼幾本,《莊子》、《資治通鑑》、《二十四史》也在這個範圍。

話題不扯遠了,今天還是和大家分享《道德經》的其中一篇,看看這位李耳聖人,怎麼看待“為政”和“福禍”?

《道德經》:如何“謀其政”,如何理解“福禍相依”,大有講究

先看原文,《道德經》五十八章: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翻譯成白話文:政令很寬厚,民風就會很淳樸。政令很嚴明,民風就變得狡詐。禍,不會離開福左右。福,裡面就隱藏著禍。誰能做到福禍是怎麼轉變的呢?是沒有一個明顯的臨界點的。

正轉變為邪,善轉變為惡,人們在這種轉變裡迷惑,這種時間太長了。

所以,聖人處世很方正,但不生硬。很有個性,但不去傷害別人。很正直,但不放肆。很光明,卻不耀眼。

這段話翻譯過來,還是感覺有些模糊,需要進一步細化。下面來分享東臺對這兩個觀點:“為政”和“福禍”的感悟。

《道德經》:如何“謀其政”,如何理解“福禍相依”,大有講究

“為政”,這裡的政,不是單純指政府和官府的政令,而是泛指我們處世的方針和策略。通過兩種不同方針和策略的對比,來給後面的“福禍”做一個鋪墊和佐證。在其位,謀其政。就是說在一個位置上,就要有和這個位置相匹配的方針和策略。

第一種是無為或者少為的方針策略,表現的形式是“悶悶”,得到的卻是對方很淳樸很善良的結果。第二種是積極主動的“政”,是嚴明的,不存在大瑕疵的。得到的卻是對方想盡辦法來鑽“政”的空子。

我們打個比方,老婆主管家裡的經濟大權,如果每個月固定給老公一千零花錢,不管他是和狐朋狗友買醉,還是去其他地方消費,反正一個月就那麼多,久而久之,老公也不會亂花錢,而且錢花到哪裡去了,基本上也是一清二楚的。

我們主管經濟的這位老婆大人,如果對老公嚴查嚴審,該花的花,不該花的一毛錢也不給。老公會怎麼辦?東臺敢打一碗羊肉碼子米粉的賭注,這位老公肯定會想辦法,編造各種理由,比如同學結婚啦,單位誰誰誰生日啦,問老婆多要點銀子去幹別的。

這就是老婆的“政”悶悶,老公就會淳淳,老婆的“政”察察,老公就會缺缺。

《道德經》:如何“謀其政”,如何理解“福禍相依”,大有講究

我們再來說“福禍”,中國人很注意和重視這個福禍,老想著“趨利避害”,這是人之常情,誰放著福不享受,天天要和禍去死磕,那是腦子進水。

但很少人知道,福禍就像一個銅錢的兩面,不是單純的,福就是福,禍就是禍。有個著名的成語故事“塞翁失馬”,說的就是這個現象。

福和禍,誰也離不開誰,而且關鍵的是還能相互轉化,明明是個好事的,變成了壞事。明明是個壞事的,變成了好事。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

至於福禍是怎麼轉變的,可能因為原因太複雜,我們的老子大聖人沒有明說,但是卻給到了幾個方法: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從這四個排比句不難看出,想要福,不想要禍,就要會把握一個“度”的問題。

《道德經》:如何“謀其政”,如何理解“福禍相依”,大有講究

度,是最難把握的,每個人對度的標準也不一樣。但有一個標準。就是你的福,不能是別人的禍!如果靠禍害別人,得來自己的福,最終這種福就變成你的禍。而且,得到的福越大,禍也就越大。

對於度的把握,東臺倒是有個小建議,以自己覺得沒有妨礙別人,沒有過分刺激別人為好,同時得福還要會“惜福”,福運才長久。

打個比方,我們買了臺豪車,這是福,物質享受上的福,但我們天天開著去和別人誇耀,去譏笑別人的車不好,這就會招來嫉妒,心胸小的人就會給你使絆子,到處說我們壞話,要多難聽,有多難聽,這就是禍。

從哪裡來的?自己招來的。這就屬於不懂得“藏福”,不懂得“惜福”。

很多老人看見小孩浪費食物,都會指責,為什麼?以前日子多難啊,一口吃的,來的真不容易,浪費糧食,就是不“惜福”的表現。

由此可見,我們為之奮鬥賺到的福,為我們帶來滿足感和幸福感的同時,切記要珍惜,不要自己去破壞了這種福,走向事與願違的地步,大家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