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說美國經濟增長率能達到6%,有可能嗎?

用戶65969511


一般情況下,經濟總量越大,保持高速增長的難度也就越大。因為,即便只有百分之一、二的增長率,可能比一般國家兩位數的增長難度還要大。特朗普說要讓美國的經濟增長率達到目6%,不是說完全沒有可能,但難度確實有點大。

眾所周知,近二十多年來,美國經濟增長狀況最好的,應當是克林頓時期,一度達到了5%的經濟增長率。因此,那個時期也被認為是美國經濟運行善最好的,而克林頓則也具有很高的威望。要不是桃色事件的發生,克林頓的威信會更高。自那以後,美國經濟增速就又會到了常態。特別是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多年處於零增長狀態,即便有增長,也在2%以下徘徊。

特朗普作為企業家出身的總統,可能與此前的總統有些不同,在如何經營、如何增長方面也會有一些新招術。其出臺的減稅政策,就可以認為是一大招術。但是,如果只為了6%的經濟增長率而窮盡一切手段,不顧他人感受,估計也會得不償失。譬如正在發動的貿易戰,就是很不明智的一種手段。縱然讓美國經濟能夠在6%的增長率上曇花一現,對美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和影響也會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

所以,特朗帝要讓美國經濟達到6%的經濟增長率,願望不錯,但為了達到這個願望不顧一切、不惜一切代價,可能就不可取。眼下的特朗普,似乎已經瘋了,已經不想再與其他國家打交道了。貿易戰打到這個份上,還有什麼合作可言呢?


譚浩俊


特朗普從來不想負面信息,只想著好事,這也是他百折不饒、做大企業的根本原因吧。

但就美國GDP漲6%而言,他只是在誇張他的成果而已,廣而告之,讓新聞接受者對他的成果印象更深刻,而大嘴巴廣播而已,讓人們注意到:美國經濟在他的帶領下增長突破3%了,要突破4%了。

大凡成長為巨型公司的企業,起初都有過膽大包天的想法。

比如阿里巴巴,比如華為,比如滴滴。就是在短時期內實現無法想象的增長,如用戶增長几千萬,或營收達到數十億等。

人們可能會說,這是定100的目標能完成80,定200則完成120的心理刺激因素呢,所以都朝大目標上去制定。

其實不然。在勢頭上的企業,不僅能完成膽大包天的目標,而且還能超額完成。

但要注意的是,多數公司並不能完成它的目標,定得更高更大,只證明是一個瘋子,多說幾次假大空的目標,就成傻子了。兩三次完成不了目標,管理者,領軍人物的話就沒能信了。

特朗普的成功之處在於企業經營思維,所以喊出更高目標,可以理解為這是他的特性、本性。

但他一定要認識到玩政治與玩企業有太多不同之處了,它是多元的,多樣的,更重要的還在於它需要公平、均衡。

6%的增長是肯定實現不了的。

1、因為特朗普的團隊根基不穩,根本擰不成一股繩。

今天國務卿,明天白宮顧問,今天哪個部長,明天哪個局長,或被動或主動的離開。沒有一支打硬仗的團隊,只靠嘴皮子是實現不了高增長的。

數據顯示,由於減稅政策和對企業的刺激,2018年第二季度美國的經濟可能取得4%的增長,這是4年來美國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一個季度。

但它不可持續的理由也很明顯。

2、減稅短期有效,長期貿易戰引發更大擔憂。

彭博社有文章說:美國經濟增速要到達巔峰,但風險正在累積。

當前美國的經濟增長,一大貢獻是美國房地產市場供應緊張,房價飛漲。新建房銷量開始下滑了,意味著美國增長週期也到頂了。

美國積累了過剩的產能,因與各國貿易緊張等緣故,藉助出口等方式消化過剩產生形勢不容樂觀。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6月中旬預計說,特朗普稅改只是暫時推動美國經濟增長,日後的增長速度難超過3%。

3、美聯儲前主席伯南克更指責說,特朗普是在亂搞,2020美國經濟要倒黴。

“特朗普政府強大的財政刺激計劃兩年後淡出,美國經濟可能面臨嚴峻的放緩”。伯南克如此提醒。

想學人家大政府、強刺激。

特朗普呀,你先把自己的陣腳穩住了才是。企業經營中,不聽話的人你可以一直開除開除,在政府運營中,就不能那麼為所欲為了。在企業經營中,你可以調動一切屬於CEO的資源;在國家治理中,看似也能調動總統所能擁有的一切資源,實則多方受制,特朗普已越界很多了。

特朗普自身難保,何以保6%的增長呀。


財經作家邱恆明


6%?美國經濟增長率達到6%——天方夜譚!

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離不開國內和國際需求。


我們都知道,美國長期以來寅吃卯糧,提前消費,導致無論是美國揹負的國債,還是普通民眾家庭或個人都揹負著總額可觀的債務。而美國的的2017年12月份的失業率是4.10%。從國際上來看,需求疲軟仍然是主基調!

也就是說,無論是美國國內,還是國際上,都存在著需求動力不足!

就目前來說,國際經濟存在著越來越清晰的分工協作。而美國卻在鼓吹以美國為中心的“美國優先”,以鄰為壑,同時促使產業迴歸美國,推行貿易壁壘政策,勢必會激起針對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

曾經強勢的美元,自特朗普上臺遭到越來越多的國家抵制,甚至於公開放棄。

中國倡導成立的亞投行和一帶一路的全球佈局,勢必在國際上產生強大的虹吸效應,並提升國際社會圍繞著中國的凝聚力。所以,筆者認為,美國的國際領導力將會在2018年向中國轉移——這是急功近利,缺乏戰略遠見和國際政治運籌帷幄能力的特朗普造成的必然!


換一句話說,就國際形勢來說,目前對美國是不利的,可惜,特朗普竟然還自我感覺良好!

美國人民選擇了特朗普之初,筆者就認為,國際社會未來將會出現以下變化:

1.國際關係主導力量將加速向中國轉移。

2.國際經濟中心將加速向中歐轉移。

3.國際社會將加速拋棄美元。

4.美國在國際社會將加速孤立。

5.美國的國際領導力將在特朗普任期內被消耗殆盡。

在這種大環境下,美國經濟實現6%的增長預期,未免過於樂觀,而且幾乎不可能!

美國的經濟規模已經超過18萬億,以此為基數,6%的增長率就意味著至少增長10800億美元的年增長!美國國內根本不可能出現這麼大規模的經濟需求,在國際社會也得不到這麼龐大的消耗。即便是對半砍,也有高達5400億美元的規模增長。唯一的可能,就是美國重新重視基建,提高就業率,進而刺激美國內需,如此,必然會造成通貨膨脹!

筆者認為,美國經濟在可預見的將來,維持3%左右增長率,尚有可能,但如果繼續奉行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必然難以長期維持!至於6%的經濟增長率,只能是痴人說夢!


鄭瑞文2015


當今世界上經濟增長速度能夠達到或超過6%的國家,都是經濟基數比較小,生產力釋放空間比較大的國家和地區。而美國是世界上目前經濟總量最大的國家,2017年有近19.5萬億美元GDP總值,超出了排在他後面的第二至三名的總和,人均也已達到59000萬美元以上。這麼大的經濟體量,即使美國科技再發達,就業率再高,居民儲蓄和消費能力不斷增長,但能達到目前近3%的增長率想必也是最好的,如果要達到6%的增長,除非形成泡沫經濟,但這對一國經濟的長期發展也是災難性的。再說了,這對於一個成熟的經濟體來說,它能主動接受這樣的經濟發展模式嗎?

特朗普是一個很成功的商人,很精於生意場上的盤算,但是,要掌握好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顯然要比一家公司要複雜的多,也更加難於駕馭。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狀況,通常會與一個國家的內部經濟結構有關,作為全球貿易大國,美國經濟更離不開國際需求,也就是說,美國經濟與全球經濟的發展有關。全球經濟不好,作為全球貿易和金融大國,美國經濟又能好到什麼地方去呢?

應該說特朗普還是一個運氣比較好的美國總統,自他上任,美國經濟恰逢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世界經濟的上升週期,讓他佔了不少便宜。但特朗普又是一個比較會折騰的總統,這又給世界經濟和美國經濟帶來了不確定性,甚至是巨大風險。

目前美國的各項經濟指標是進入本世紀以來的最好時期,特朗普本來應該牢牢把握好經濟健康發展的平衡的政策,而不是為了追求經濟過快增長採取激進的移民和貿易政策。激進的移民政策雖然一時解決了部分所謂安全和本土勞動力就業問題,但它相應的也推高了勞動成本,這給本就成本高企的美國本土企業帶來更高的成本支出,會完全沖淡特朗普稅改給企業帶來的利好。而貿易戰同樣會傷及美國自身,一些出口企業的商品勢必也會隨著貿易成本的增加而不堪重負,最後不得不選擇逃離美國本土。美國哈雷摩托打算將生產線轉移到歐洲生產,以減少貿易和生產成本就是一例。企業離開本土,這似乎又與特朗普稅改以吸引企業迴歸本土的初衷完全相悖。而進口消費品成本的增加最終會傳導給消費者,超高的消費成本勢必又會限制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市場萎縮給全球經濟帶來肯定會是蕭條而不是繁榮。試想,全球經濟衰退,美國這個世界貿易和金融大國又怎麼能夠做到獨善其身?他有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自己經濟運行的掌控能力嗎?從歷史上看,美國的政治和市場架構顯然使得美國政府沒有這種能力。而一旦全球貿易和生產鏈條遭到破壞,美國經濟也必受重創。

所以,特朗普忘記了美國經濟與世界的共生關係,一心妄想著全球為美國輸血就能完成經濟超高增長,這無異於痴人說夢,就是一個政治笑話而已。


十八子功


特朗普能否達到目標取決於他的經濟政策重心能否順利帶動美國經濟。

特朗普經濟政策不在與減稅,基建,這些僅僅是為經濟騰飛創造一個更加寬鬆的環境,推動經濟發展最重要的還是要有可以持續推動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根據特朗普上臺以來的舉措,他明顯是將頁油巖開採當做了美國支柱產業,從多個細節可以證明:在不久前中美貿易談判中要求中國更多進口美國石油代替俄羅斯石油,要求歐佩克組織領導國沙特增加石油產量降低油價,擴大市場需求,瑞典外長提醒特朗普現代經濟已經不是煤鋼一體的傳統產業了,特朗普發展石油產業不符合產業發展方向,冒天下之大不韙退出巴黎氣候協定,足見特朗普發展石油產業決心之堅。特朗普最近還毫無理由地滿世界呼籲不要買伊朗石油,一方面是遏制伊朗在中東做大,另一方面無非是攫取伊朗石油市場份額罷了。石油產業能否成為推動美國經濟增長支柱,不僅取決於美國國內投資的支持力度,還取決於世界石油主要消費國(主要是中國)的購買力。在這點上,本人還是相當自信中美貿易就是打起來沒多久一定會停一停,然後等特朗普實現經濟目標再繼續。

特朗普另一個重心是鋼鐵汽車業,也有事例為證:特朗普剛上臺是人們普遍認為特朗普要拿中美貿易逆差大項目開刀,誰也沒想到是佔中美貿易比重並不得的鋼鐵,受到衝擊最大的是加拿大,歐盟。特朗普高調宣佈對歐盟主要順差項目徵收高額關稅,歐盟政客如馬克龍認為特朗普只是一時糊塗,建議美歐應聯合起來對方中國云云,特朗普斬釘截鐵回覆歐盟更糟糕,因為歐盟對美主要順差項目就有鋼鐵和汽車,這些項目嚴重衝擊美國鋼鐵汽車行業,擠兌了美國大量就業人口,特朗普為兌現競選時重新恢復美國傳統制造業,增加就業人口的承諾,就必須向歐盟宣戰,即使美歐是十分親密的安全夥伴。特朗普的鋼鐵-汽車業是其振興美國經濟的重頭戲,所以不難理解:當有美企因擔心貿易戰拖累而將企業轉向歐洲時,特朗普發推文威脅如果敢這樣就不要怪他徵收重稅云云,可見汽車-鋼鐵業在特朗普經濟發展政策中的地位。由此不難推斷:如果美國鋼鐵-汽車業要成為美國支柱產業,美國除通過減稅保障美企利潤,還要有穩定的銷售市場,這就取決於:美歐貿易談判的結果,為給歐盟增加壓力,特朗普迫不及待要見普京,醉翁之意不在酒在於歐盟貿易談判。從目前形勢看,歐盟對美沒多少可打出的牌,對中國戒備之心甚中,拒絕了中歐聯合抗衡美國的建議,歐盟向美國妥協幾乎沒有懸念。

所以,特朗普稱美國經濟增長率能達到6%,還是有一半把握的,另一半就看中美貿易談判結果了。


細斟北斗02055813695


以目前的形勢判斷,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國經濟很難甚至無法達到6%的高增長率。筆者認為,幾個主要原因在於:

一是美國經濟的潛在增長率走低。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最新預測,2017-2027年美國經濟的潛在增長率僅為1.8%,遠低於二戰後1950-1973年的4%。經濟學的傳統理論告訴我們,實際經濟增長率是圍繞潛在增長上下波動的。這意味著,美國實際經濟增長率將圍繞1.8%上下波動,超過3%已很不易,更難達到6%的超高水平。

二是體量規模巨大。上一次美國實際經濟增長率破6%,還是在1984年,而當時美國的GDP(按市場匯率計算)只有4.04萬億美元。此後,無論是1990年代“新經濟”,還是之後網絡科技、房地產繁榮,均沒能夠讓美國經濟重返6%。截至2017年3季度,美國GDP已突破19.5萬億美元,仍是全球經濟實力最強大國家。如此龐大的體量,即使美國能夠引領下一輪科技革命,再實現6%的增長几乎不可能。

三是特朗普經濟結構性調整前景不明朗。特朗普執政後,美國經濟在2017年2、3季度連續兩次突破3%,全年有望達到2.5%的左右,已算是十分不錯。但美國長期經濟增長的動力仍不足,資本、勞動、技術等主要決定要素均存在問題。需要從“供給端”入手進行改革,才能真正實現長期經濟增長動力。而特朗普放鬆監管、推進稅改有利於企業減負,但究竟企業因稅改、放鬆監管省下的資金,有多少進入實體進行資本投資,有多少用於回購股票、進入資本市場還很難確定。畢竟資金只有進入實體,提升資本投資,特朗普結構性調整政策才算有效。同時,特朗普收緊移民政策,讓美國人口老齡化現象雪上加霜,或削弱長期增長動力。而基建計劃還沒有提上日程,前景未知。可見,特朗普執政1年來,經濟結構性調整還真很難評判,長期效果也不明朗。如果特朗普經濟改革成功,有可能延長美國經濟大週期,但指望者經濟重回6%的巔峰,幾乎無可能!


經韜


不是絕無可能,而是難度很大。

美國經濟增長在今年的向好已有體現。今年一季度,美國已實現了2.2%經濟增長速度;雖然目前為止,還有部分二季度經濟數據未出爐,但是據估算增長速度極可能超過4%。

美國經濟之所以向好,減稅政策對消費者和企業的刺激作用,不容小視。二季度的經濟增長幅極可能相較一季度倍增,有關分析指出,這必須歸功於美國消費者。

不過,如此簡單的歸納顯然不夠客觀。減稅政策利於經濟復甦應才是真正的原因,經濟復甦對就業、對收入、對資產價格增長均有益處,而經濟景氣度向好,消費者的消費意願激活,又反過來擴大了內需,對企業主而言,這又是極樂意見到的。

美國的這一輪經濟促進計劃,除卻減稅,還規劃有十年內1.5萬億美元基建計劃。這一龐大的基建計劃,涉及改造公路、鐵路、機場以及水利等基礎設施。這一計劃也被外界認為,極有利於美國的經濟復甦。

減稅與基建,這兩個關鍵詞後面,可以說是帶動二季度美國經濟指標普遍走強的重要力量。

不過,二季度美國經濟增速走高,並不意味著特朗普說“美國經濟增長率能達到6%”能夠輕易達成。

第一,關稅所引發的全球貿易摩擦仍未進入深層次角力,單邊主義的大棒亂揮,是否有利於自身產業的均衡發展,還有待深層博弈過後的戰場評估。

第二,油價跳高這也是個因素。有人說特朗普擠兌伊朗石油引發油價上漲後,又持續希望油價降下來,是為了中期選舉。應當說有這個原因和需求,但是從歷史上看,油價上漲之後往往會出現經濟衰退,這也不利於美國的經濟增長,即使它現在的應對能力強大了很多、從容了很多,但一定的影響還是存在的。

第三,美國金融環境仍在繼續收緊。根據美聯儲6月份的加息預測,今年下半年美聯儲還有兩次加息。這與持續進行的“縮表”疊加作用,構成長期利率攀升與金融環境收緊。顯然,這不利於消費者和企業,因為貸款成本在上升,無論房貸、消費貸還是企業貸。

由是看來,特朗普期待中的6%,將受到多因素掣肘。想要實現,很難。


波士財經


特朗普什麼時候在什麼場合說了美國的經濟增長率能達到6%的?是答記者問的時候還是又發了新的推特?我怎麼找不到?

這應該是一條假新聞吧,一條連美國媒體都不敢相信的假新聞。

好吧,權當特朗普說過。那麼美國經濟增長真的能達到6%的高增長嗎?

不能。

別說美國這種經濟體量已經十分龐大的發達經濟體,就算是新興國家,要想達到6%的增長目標也是件極難完成的任務。並不是哪個國家想跟中國這樣就能做到的。

我猜你想到了印度。實話告訴你吧,如果莫迪不把他的中央統計局局長和首席科學家換掉、不在他的GDP統計數據上做手腳,別說6%了,5%他都辦不到!問題在哪?工業。

印度的工業是什麼都生產不了,美國的工業是什麼都不願意生產,造成的一個共同的結果就是製造業萎縮,就業不足,經濟增長缺乏動力。

不想寫更多,直接下結論吧:2018年度美國的經濟增長率能達到3.5%就頂了天了。比這更多?想都別想!

(關注我,請回到文章開頭,點“關注”。謝謝!)


周志宏glee


完全有可能的,上個季度就達到了4%的增長,這才剛剛開始!大家不要忘了,美國好多年沒有大規模基建了,如果他們真的要搞,拉高2個點,也是很輕鬆的!再加上富士康、蘋果等等製造業的迴歸和振興,還有石油業的開採,再增加1~2個點,這樣穩穩達到6個點!說不定還能超過10%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美國國內的共識,他們中的很多人,不會允許經濟如此超高速發展!是他們傻了麼,居然不允許經濟超高速發展

?恰恰相反,是他們深深知道,高速發展帶來的弊病!

經濟超高速發展,極可能帶來通貨膨脹,這會抬高美國國內多年來的穩定的低物價,一旦形成這個預期,資本就會坐不住了,它們會紛紛流向賺快錢的行業,這對將來的長遠發展其實是不利的。通貨膨脹也加速了貧富分化,資本吹大了泡沫,窮人的工資和貨幣都是貶值的!造成貧富差距太大,可能只需要幾年,但要解決它卻需要幾十年!這種前人享受,後人治病的模式,只適合那些撈一把就走的人!這些人有可能僅僅為了當年的10%增長,就超發10%以上的貨幣,承受100%以上的進口原材料漲價,這樣的增長有什麼意義?

然後,還有環保問題,戰略資源等等,所以美國完全有可能年增長6%以上,但最終在美國國內博弈下,可能保持在3~6%左右!


小豎彡


特朗普選前承諾,任期內GDP增長速度達到4%以上。目前看,美國二季度經濟增長率肯定超過4%,小目標唾手可及。各大經濟研究機構均將二季度GDP預測值調高到5%左右。如果按最新預期,這將是2003年第三季度以來最強勁的季度增速。吃驚的嘴巴還沒合攏,此時,大嘴特朗普又將季度目標設定為6%,真可謂坐4望6。



特朗普的自信來自哪裡?

美國是內需拉動型經濟。經濟增速的第一大動力當然是消費。受減稅利好,美國消費數據靚麗,大幅超出預期。美國5月零售環比增長0.8%,是預期的兩倍,前值增長0.3%。如果剔除汽車,零售環比增長0.9%,預期增長0.5%,前值增長0.3%。二季度消費者實際支出增長率為3.7%,遠超上季1.0%的水平。

長期不給力的貿易和投資,也有不一樣的表現。從貿易看,美國5月貨物貿易逆差環比收窄3.7%。其中,出口增長2.1%,而進口只增加0.2%。美國名義商品貿易逆差已連續三個月收窄。從投資看,住宅投資增速從上季的0.3%上升到二季度的2.9%。有鑑於此,貿易和投資對二季度經濟增長均將有顯著貢獻。

美國經濟增長的動能強勁

經濟復甦的過程緩慢,但特朗普上任一年多,GDP4%的承諾兌現,說明特朗普緊緊圍繞經濟和就業做文章,是富有成效的。

目前看,雖然面臨貿易戰衝擊,但美國經濟增長動能強勁。

首先,稅改將明顯提振美國經濟增長。除了拉動消費外,稅改刺激美國海外資本大規模迴流。美國經濟分析局數據顯示,第一季度迴流資本有望超過3000億美元,史上罕見。二季度資本回流還將持續。 資本回流,有望直接增加美國財政收入200億美元,將成為美國經濟的加速器。

其次,油價大幅上漲,帶動美國出口。得益於頁岩油的大規模開採,美國已由石油進口國蛻變為原油出口國。

最後,美歐若達成汽車相互實施”零關稅”,將極大推動汽車為首的美國製造業增長。

隨著越來越多的政策到位,特朗普任期內的美國經濟增長還是可期的。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