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幼兒園總被欺負,這個爸爸做法堪比指南!

父母說:

一種孩子,總被別人欺負;一種孩子,總欺負別人。“受氣包”“小霸王”都讓爸媽頭疼,如何教育孩子,又該如何管教孩子?面對這樣的事情,爸媽的教育方向應該得到注意,不同的處理方式對孩子心理和性格的長成有重要的影響。

孩子幼兒園總被欺負,這個爸爸做法堪比指南!

上週,君君的媽媽發現自己孩子胳膊上有一條紅紅的印兒,仔細的問了君君半天才說出是被幼兒園其他小朋友撓的。第二天君君媽就去找了老師,還將那個小朋友也叫了過來問了下因為什麼事情,並跟小朋友說了說道理。本以為沒什麼事了,然而第二天晚上君君胳膊上又有了紅印兒,還是那個小孩打的他。

這時,君君媽很生氣了,在想,“可以體諒老師面對那麼多小孩照顧不周,但不能因為我們家教導孩子禮貌待人,就準備別人欺負吧?” 孩子禮貌,但被欺負,君君媽實在難受,這種情況,不知道是叫孩子打回去還是教導孩子“吃虧是福,咱可以不跟他玩”。不論怎麼樣想,都感覺憋屈的很!

孩子幼兒園總被欺負,這個爸爸做法堪比指南!

首先,筆者覺得,有教養不等於軟弱,軟弱也不一定是有教養!有些家庭教育好的孩子,面對被欺負,並不會低頭默認,而是敢於與對方去理論,試著用和平的方式解決;而不像君君這樣,得父母多次詢問緣由才吱吱嗚嗚說出來。這樣的孩子,性格和心理並不健康,這與父母平時的教育有很大關係。

下面是筆者把一位爸爸的觀點分享給大家!

孩子幼兒園總被欺負,這個爸爸做法堪比指南!

父母首先要辨別什麼是“正常衝突”和被欺負!

正常衝突是指,孩子們之間玩耍難免不了有些爭論,比如玩耍中被推倒、相互搶個玩具等,這些都是孩子與孩子交往之間不可避免的。如果父母一看到孩子這種情況就上前處理,那麼在自己孩子意識中,這種普通的摩擦就會當成很嚴重,那麼這時,你也就能想為什麼很多孩子,你沒有碰他也沒有打他,然而他就哭得很厲害了,這樣的寶寶,在與其他小夥伴玩耍的時候就很容易被“欺負”了!

孩子幼兒園總被欺負,這個爸爸做法堪比指南!

欺負是表現為有針對性的、惡意的、持續的、力量懸殊的兩者之間的衝突。如論孩子是欺負者還是被欺負者,對於孩子的成長都有很大的影響。如果一直被欺負,孩子會自我否定,變得自卑,最孩子的自我價值的養成很不利;而總欺負別人的孩子,時間一長會習慣性用暴力解決問題,那麼長大後,孩子的性格和人際關係定是不好的。

面對衝突,父母更應該先明白什麼情況,該介入時再介入!不要剝奪孩子寶貴的心理成長機會。

孩子幼兒園總被欺負,這個爸爸做法堪比指南!

那麼如果孩子已經在被欺負又顯得弱小怎麼辦呢?

孩子幼兒園總被欺負,這個爸爸做法堪比指南!

孩子幼兒園總被欺負,這個爸爸做法堪比指南!

這是孩子被欺負了怎麼辦,你覺得如果孩子老欺負別人,該怎麼辦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