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普驮铜棺出土始末

这是一场国宝悲剧,至今想来依然令人痛心

西林是广西西部一个小县城,连接着云南、贵州两省。驮娘江穿过县城,形成了一个良好的聚落地带。这里虽是边陲之地,但在历史上却是古句町国的核心地带。

广西普驮铜棺出土始末

西林驮娘江

1969年12月15日,天上飘着细雨,寒风阵阵。驮娘江边普驮寨的村民们,正在热火朝天地挖土修路。

下午5点许,一个叫“老石”的民工丢掉烟头,举起十字镐奋力向大榕树下的小土坡挖去。“咚!”的一声响起,十字镐被土包弹回,老石震得手臂发麻。

民工老石移了一个方向继续挖掘,还是被弹了回来。小土包下貌似有个巨大的物体,而且每挖一次就会发出沉闷的声响。

广西普驮铜棺出土始末

当大惑不解的老石用镐扒开泥土时,发现了一大块金黄色的铜。

“金子!这个是金子!”随着一个围观民工的喊叫,听到声响的民工统统将这个小土包围得水泄不通。众人眼睛里放着光,纷纷用板锄挖掘土包附近的泥土。

30多分钟后,众人赫然发现,在泥土里竟然有一个巨大的铜棺材。这个铜棺材长约200厘米,宽66厘米,高68厘米,棺板厚2厘米,棺外鎏金,铜棺坐南朝西,距离地面150厘米。

广西普驮铜棺出土始末

铜棺复制品

棺材附近没有发现墓志铭,也没有任何指示,只有那棵参天古榕和刻在棺材上的奇异形状。据后来民工老石交待,棺材被打开后,里面放满了铜人、铜马,还有珍珠、玉器等等。

第一次见这个稀奇玩意,大家都很想看看里面有啥。老石一十字镐挖在了铜棺盖上,砸出了个拳头打的洞。一股阴湿的霉味从棺材中散发出来,众人瞧见了棺材内的金银珠宝,纷纷举起锄头来砸。

广西普驮铜棺出土始末

棺中宝物

几十个民工挥舞起锄头、大锤砸了1个多小时,才彻底将棺盖砸烂。紧接着,众人如同饿狼抢食一样冲向棺材,将里面的宝物抢了个精光。

仅仅20多分钟,棺材里的宝物就被抢得一件不剩。赶来制止的民兵营长朝天开了3枪,才将哄抢的人群驱散。

广西普驮铜棺出土始末

而此时,铜棺仅剩下了6块厚重的板壁,其余珍宝已经无影无踪。民兵营长将棺材板上交革委会,但革委会认为这是“四旧”的东西,将它丢弃在大院中任凭风吹雨打,牛踏马踩。

1970年,革委会又将这仅存的棺材板拉到了农机厂融化,打成了各种各样的铜锅、铜碗和铜盆子。

这口绝世铜棺就这样彻底被毁,成为了千古绝响。

广西普驮铜棺出土始末

棺材中的铜鼓

直到1972年,铜棺材才被广西文物局知道。当工作队来到西林考察,寻得了部分珍宝研究后,气得失声痛哭。这口铜棺材是西汉时期之物,距今已经2000多年历史,具有非常珍贵的考古价值。

然而,一群愚昧的农民和基层管理者,葬送了这千年国宝。

广西普驮铜棺出土始末

棺材中的铜马

铜棺被毁的消息从西林传到百色,百色惊动了,传到南宁,南宁震动了,传到北京,北京震惊了。郭沫若听说此事后,气得顿足捶胸,连叹三声:“可惜!可惜!可惜啊!

当日本专家听说中国发现铜棺,要来北京要参观铜棺风采时,郭沫若只得以铜棺还在修复为由委婉解释。

广西普驮铜棺出土始末

棺材板壁上的铜面具

后来经过大力收缴,仅仅收到了一块11.5公斤重的铜棺面具和几件小物品,成为了普驮铜棺存世的仅存物品。

在中国历史上,总共发现了2口铜棺,一口是云南石寨山铜棺,一口就是普驮铜棺。

广西普驮铜棺出土始末

普驮铜棺被毁,使得古句町国的历史成了未解之谜,成为了近代考古史上最大的遗憾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