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慈禧的宠臣荣禄的7个女儿生活的究竟怎么样哪?是否幸福呢!

荣禄这个人,在晚清政坛绝对算是大腕。他一直受到慈禧的信任与重用,同时也被维新党看成是保守势力与顽固派的走狗,谭嗣同夜访袁世凯,布置给袁的重大任务中第一条就是诛杀荣禄,而袁世凯似乎也曾信誓旦旦的表明 “诛荣禄如诛一狗耳”。事实证明,袁世凯是万万没有把荣禄和狗等同看的,那只不过是一句敷衍维新党的话罢了。

荣禄(1836年4月6日-1903年4月11日)字仲华,号略园,瓜尔佳氏, 满洲正白旗人,清朝大臣,政治家。出身于世代军官家庭,以荫生晋工部员外郎,后任内务府大臣,工部尚书,出为西安将军。因为受到慈禧太后的青睐,留京任步军统领,总理衙门大臣,兵部尚书。辛酉政变后,为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欣赏识,官至总管内务府大臣,加太子太保,转文华殿大学士。二十九年,卒,赠太傅,谥文忠,晋一等男爵。编有《武毅公事略》、《荣文忠公集》、《荣禄存札》。其女瓜尔佳·幼兰是末代皇帝溥仪的生母,被慈禧太后收为养女。

1898年,光绪帝起用康有为、谭嗣同等参预新政,准备实行变法。慈禧太后惟恐形势有变,于是迅速起用了手握兵权的荣禄,授荣禄为文渊阁大学士,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统帅董福祥的甘军,聂士成的武毅军和袁世凯的新建军。当光绪皇帝依靠维新派颁布了《明定国是诏》,光绪帝又推行新政,起用新党等一系列谕旨,结果引起了一班守旧大臣的极度恐慌。荣禄见此情形,立即进京密谋于慈禧太后。

这时,恰好慈禧和光绪要去天津阅兵,而且荣禄在天津已经利用海防公所旧址修建了太后行宫和皇帝行宫,于是他们决定利用天津阅兵的机会,在必要时废黜光绪。这时,朝中的维新派也已感到形势的危急,想利用倾向维新的袁世凯在天津阅兵时,乘机杀掉荣禄。不料,袁世凯回到天津,立即把此事向荣禄告密(也有人认为,去天津向荣禄告密的,是御史杨崇伊)。荣禄得知这一情况,连夜赶到颐和园,向慈禧太后报告。慈禧乃于次日发动政变,将光绪帝囚禁于中南海的瀛台,同时大肆捕杀维新派人士。

经过这次变故,荣禄益得慈禧太后的信任,授荣禄为军机大臣,兵部尚书,节制北洋海陆各军。义和团运动前,曾经与慈禧太后密谋立端王载漪之子溥俊为大阿哥(皇储),义和团运动期间,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往西安,命荣禄为留京办事大臣。不久又诏赴西安行在,赏黄马褂,赐双眼花翎、紫缰。1902年1月,荣禄随扈自西安还京,加太子少保衔,转文华殿大学士。1903年荣禄病死,赠太傅,谥文忠,晋一等男爵。

二十四年,晋大学士,命为直隶总督。是时上擢用主事康有为及知府谭嗣同等参预新政,议变法,斥旧臣。召直隶按察使袁世凯入觐,超授侍郎,统练兵。荣禄不自安。御史杨崇伊奏请太后再垂帘,于是太后复临朝训政,召荣禄为军机大臣,以世凯代之。命查拿康有为,斩谭嗣同等六人於市。以上有疾,诏徵医。复命荣禄管兵部,仍节制北洋海陆各军。荣禄乃奏设武卫军,以聂士成驻芦台为前军,董福祥驻蓟州为后军,宋庆驻山海关为左军,世凯驻小站为右军,而自募万人为中军,驻南苑。时太后议废帝,立端王载漪子溥俊为穆宗嗣,患外人为梗,用荣禄言,改称“大阿哥”。

二十六年,拳匪乱作,载漪等称其术,太后信之,欲倚以排外人。福祥率甘军攻使馆,月馀不下。荣禄不能阻,载漪等益横,京师大乱,骈戮忠谏大臣。荣禄踉跄入言,太后厉色斥之。联军入京,两宫西幸,驻跸太原。荣禄请赴行在,不许,命为留京办事大臣。已而诏诣西安,既至,宠礼有加,赏黄马褂,赐双眼花翎、紫缰。随扈还京,加太子太保,转文华殿大学士。二十九年,卒,赠太傅,谥文忠,晋一等男爵。

荣禄久直内廷,得太后信仗。眷顾之隆,一时无比。事无钜细,常待一言决焉。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后联合慈安太后(即孝贞)、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清政府暂时进入平静时期,史称同治中兴。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 1875年同治帝崩逝,择其侄子爱新觉罗·载湉继咸丰大统,年号光绪,两宫再度垂帘听政;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又因1884年慈禧发动“甲申易枢”罢免恭亲王,开始独掌大权;1889年归政于光绪,退隐颐和园;1898年,戊戌变法中帝党密谋围园杀后,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光绪帝,斩戊戌六君子,再度训政;1900年庚子国变后,实行清末新政,对兵商学官法进行改革。 1908年,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三岁的溥仪做为新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17点(未正三刻)在仪鸾殿去世,葬于菩陀峪定东陵。

史上慈禧的宠臣荣禄的7个女儿生活的究竟怎么样哪?是否幸福呢!

(慈禧)

戊戌政变后,中国北方兴起义和团运动,慈禧最初主剿,但镇压屡屡失败,义和团迅猛发展并进入北京。慈禧希望剿抚并用,区别对待义和团,但列强要求清政府完全剿灭义和团,并且不顾清政府的反对,坚持调兵进京。慈禧素来对洋人不满,于是产生了利用义和团对抗列强的想法,对列强宣战(并未下宣战诏书)。慈禧的决定,遭到了刘坤一、张之洞等地方督抚的反对,他们联名电奏清廷,力主剿灭义和团,并与列强订立条约,实行“东南互保”。慈禧一方面要求各省将军督抚认真布置战守事宜,继续利用义和团围攻使馆、抗击八国联军;另一方面,她令荣禄前往使馆慰问各国使臣,又分别致国书于俄、英、日、德、美、法等国元首,请他们出面“排难解纷”、“挽回时局”,并将两广总督李鸿章调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准备与列强谈判。但是,八国联军并没有停止进攻。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次日凌晨,攻紫禁城东华门,慈禧带着光绪帝、皇后等人逃往西安,令奕劻、李鸿章为全权大臣,与列强进行谈判,把战争的责任推到义和团身上,下令对义和团“痛加剿除”。1901年2月14日批准《议和大纲》,并发布上谕,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同9月7日与11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辛丑条约》,规定按照当时中国人口的数量赔款4.5亿两白银,39年内赔款9.8亿两白银,惩办主战官员,拆除大沽到北京沿线所有炮台等。同年10月6日,慈禧发卒数万人,带行李车3000辆,从西安出发,出潼关经河南、直隶,历时三月于1902年1月8日回到北京。

为了维持统治,改变自身守旧无能形象,慈禧太后在“西狩”期间宣布实行“新政”,进行经济,军事,教育,官制等方面的改革。

史上慈禧的宠臣荣禄的7个女儿生活的究竟怎么样哪?是否幸福呢!

(慈禧)

1904年,爆发了日俄战争,战场正是在中国东北,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宣布中立,战争的结果是日本战胜了沙俄。国内人们普遍意识到君主立宪优于君主专制,要求清政府进行宪政改革;与此同时,国内革命运动也愈发高涨。为了维持统治,慈禧作出要立宪的姿态。1905年派五大臣出洋考察,1906年又宣布预备立宪,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内容仿照德国和日本的宪法,维护皇帝“君上大权”。

1908年,由于慈禧通过照片外交,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签署法案,退还庚子赔款一千多万美元,主要用于支持中国官派留美学生;之后,英、法、比利时、意大利、荷兰等国相继;七国退还中国之庚款“溢款”总数,约在海关银三亿两左右,对兴办教育事业颇有效果,应当肯定。

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驾崩,大行皇帝无嗣,经她命,由醇亲王载沣为摄政王,其子溥仪为帝,年号宣统,慈禧被尊为太皇太后。

1908年11月15日17点(未正三刻),叶赫那拉氏于中南海仪鸾殿病逝,享年七十四岁。慈禧临终遗言说:“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必须严加限制。尤须严防,不得令太监擅权。明末之事,可为殷鉴!”

史上慈禧的宠臣荣禄的7个女儿生活的究竟怎么样哪?是否幸福呢!

(慈禧去世)

宣统元年(1909年)十月,葬于河北省遵化市菩陀峪定东陵,定徽号“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太皇太后”,谥号“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简称“孝钦显皇后”,谥号共22字,谥号长度超过清朝开国皇后孝慈、本朝孝德、孝贞两位正宫皇后,为清代及中国历代皇后之最。

1989年,年幼的光绪帝起用了康有为等人,开始了戊戌变法。但是慈禧太后深怕形势有变,怕自己失去对朝中的专制权,就迅速启用了荣禄,授予他为文渊阁大学士,以及兼任北洋大臣,可见慈禧太后对他的重视,以及自己紧紧抓住政权的渴望。之后,光绪帝依托维新派颁布了《明定国是诏》,用来推行自己的新政,引起了朝中那些旧臣的恐慌。荣禄审时度势,立刻进京城面见慈禧太后,告知此事。

此刻,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将要去天津阅兵,而荣禄和慈禧太后想要在此地废除光绪帝。维新派早就知晓此时的形势危急,就诱使袁世凯在阅兵的时候,找机会杀掉荣禄。不料,等到袁世凯回到天津之后,就将此事告诉了荣禄,也有人说是御史大臣告密,总之荣禄得知了此事,就立刻逃回颐和园,告知慈禧太后。在次日,慈禧太后就发动了政变,把光绪帝囚禁起来,并大肆杀害维新派。

经过这次变故之后,荣禄再次受到了重视,并任其为军机大臣。在1903年,去世之后,被加赠为文忠。

如果我们要谈晚清的历史,那么必然会说到慈禧太后,然后说到慈禧太后之后,就必然会提到荣禄。荣禄在晚清历史上的一位有名的人物,其一生都跟随着慈禧太后,就好像是慈禧太后身边一只最忠实的走狗。 

不少小说就虚构两个人在幼年的时候就订过亲,但是由于慈禧得入宫,这门亲事才没能成,这纯粹是瞎扯,缺乏依据。从年龄上看,慈禧比荣禄只高了一岁,但是从辈分上将,荣禄是她的内侄,因此两个人定亲这肯定是子虚乌有的事情。至于荣禄为什么会受到慈禧太后的重用,那是有两个原因的,其一、两个人是亲戚,至少有一层保障;其二荣禄善于谋权,能够替她出谋划策,并且死心塌地的跟随。就是有了这两个原因,慈禧太后才会重用他。

虽说如此,荣禄的仕途生涯并不是一帆风顺,至少在辛酉政变前是这么认为的。这次政变是因为英法联军攻入北京,荣禄作为侍从伴随慈禧的前后,能够谨慎的完成自己的职责,他的所作所为,都被慈禧看在眼里,对这个内侄产生了好感。

之后,荣禄护送慈禧回京,形影不离,确保她的安全。并且送回京城之后,帮助慈禧夺回大权,可谓是尽心竭力。

在荣禄逐渐受到重用,官至兵部尚书之后,手中握有了大权。在1898年,光绪帝听从了维新派的建议,想要实行新政,荣禄立马将此事告诉慈禧太后。并开展对维新派的大肆屠杀,还囚禁了光绪帝。

之后,在义和团兴起之后,慈禧想到的不是利用义和团来攻打八国联军,而是让洋人残杀义和团,以确保自己的地位。这时候作为走狗的荣禄,再次出马,帮慈禧摆平了义和团。荣禄闹中想到的就是保全慈禧,对他来说,国家的利益远远低于慈禧的性命安危。

荣禄的某一个女儿嫁给了礼亲王世铎,但是却一直没有明确的姓名和排序。礼亲王这个王位最早是清太宗皇太极封赏给自己的哥哥代善的,由此可见,礼亲王这个位置不是一般人能够做的上的。所以这个女儿嫁得是很好的。

而另一个有名的荣禄的女儿应该就是瓜尔佳氏·幼兰。这个女子的一生可以称得上是传奇。她先是被慈禧收为了养女,而且比光绪这个亲生儿子更得慈禧的宠爱。幼兰在任何人面前都是十分嚣张的态度,慈禧曾笑称,幼兰胆子大,连自己都不怕。自小被慈禧宠着长大的幼兰生性刚强。后来她嫁给了光绪,并且生下了溥仪。

清末的溥仪因为国家的种种改革,而被驱逐出宫,自小金尊玉贵的幼兰受不了这一点,就一直在图谋复辟。但是她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儿子的赞同和谅解,反而被儿子责怪。心高气傲的幼兰无法忍受,就吞金自尽了。

荣禄的7个女儿,有5个是默默无闻,1个虽然嫁的很好,但是出嫁后,就再也没有音讯了。唯一一个地位崇高的幼兰最后的结局也是十分悲惨的。


(历史悠久的)

史上慈禧的宠臣荣禄的7个女儿生活的究竟怎么样哪?是否幸福呢!史上慈禧的宠臣荣禄的7个女儿生活的究竟怎么样哪?是否幸福呢!
史上慈禧的宠臣荣禄的7个女儿生活的究竟怎么样哪?是否幸福呢!史上慈禧的宠臣荣禄的7个女儿生活的究竟怎么样哪?是否幸福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