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荣禄的女儿、溥仪的生母,羞愤自杀后缓解了溥仪和端康的关系

末代皇帝溥仪,关于他的话题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今天要说的这个人是溥仪的生母,瓜尔佳·幼兰,军机大臣荣禄之女,载沣的嫡福晋。溥仪是载沣的长子,很小的时候就被慈禧选为光绪的继承人,从此他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溥仪进宫当了皇帝以后,一直是隆裕太后把持朝政,她是光绪的皇后,而同治还留有三个妃子,瑜妃、珣妃和瑨妃,她们三个都被隆裕太后打入冷宫,当然光绪的瑾妃日子也没有多好,一直活在隆裕太后的压制之下。

她是荣禄的女儿、溥仪的生母,羞愤自杀后缓解了溥仪和端康的关系

范冰冰饰演隆裕太后

她是荣禄的女儿、溥仪的生母,羞愤自杀后缓解了溥仪和端康的关系

李晟饰演隆裕太后

她是荣禄的女儿、溥仪的生母,羞愤自杀后缓解了溥仪和端康的关系

真实的隆裕太后

这种情况一直到隆裕太后去世才得到改善,隆裕太后去世当天,三个太妃和瑾妃联合起来据理力争,溥仪这才给她们恢复了太妃的身份,她们名义上也就成了溥仪的“额娘”。

她是荣禄的女儿、溥仪的生母,羞愤自杀后缓解了溥仪和端康的关系

瑾妃

四妃之中瑾妃位列其首,她也被晋封为端康皇太妃。隆裕太后去世后,端康太妃成了溥仪的首席母亲,当然她对溥仪也管的很严,两个人时有矛盾发生,溥仪觉得自己成了第二个光绪,自然非常不满,加之太监和溥仪老师的煽风点火,溥仪和端康的矛盾愈演愈烈,直到爆发了一次正面冲突。

她是荣禄的女儿、溥仪的生母,羞愤自杀后缓解了溥仪和端康的关系

溥仪小时候

下面这段话出自溥仪的《我的前半生》。

过了不久,太医院里一个叫范一梅的大夫被端康辞退,便成了爆发的导火线。范大夫是给端康治病的大夫之一,这事本与我不相干,可是这时我耳边又出现了不少鼓动性的议论。陈老师说:“身为太妃,专擅未免过甚。”总管太监张谦和本来是买军服和洋袜子的告发人,这时也变成了“帝党”,发出同样的不平之论:“万岁爷这不又成了光绪了吗?再说太医院的事,也要万岁爷说了算哪!连奴才也看不过去。”听了这些话,我的激动立刻升到顶点,气冲冲地跑到永和宫,一见端康就嚷道:

“你凭什么辞掉范一梅?你太专擅了!我是不是皇帝?谁说了话算数?真是专擅已极!”

我大嚷了一通,不顾气得脸色发白的端康说什么,一甩袖子跑了出来。回到毓庆宫,师傅们都把我夸了一阵。

她是荣禄的女儿、溥仪的生母,羞愤自杀后缓解了溥仪和端康的关系

溥仪生母

气急败坏的端康太妃没有找我,却叫人把我的父亲和别的几位王公找了去,向他们大哭大叫,叫他们给拿主意。这些王公们谁也没敢出主意。我听到了这消息,便把他们叫到上书房里,慷慨激昂地说:

“她是什么人?不过是个妃。本朝历代从来没有皇帝管妃叫额娘的!嫡庶之分要不要?如果不要,怎么溥杰不管王爷的侧福晋叫一声呢?凭什么我就得叫她,还要听她的呢?”

这几位王公听我嚷了一阵,仍然是什么话也没说。

她是荣禄的女儿、溥仪的生母,羞愤自杀后缓解了溥仪和端康的关系

溥仪与母亲合影

敬懿太妃是跟端康不和的。这时她特意来告诉我:“听说永和宫要请太太、奶奶来,皇帝可要留神!”

果然,我的祖母和母亲都被端康叫去了。她对王公们没办法,对我祖母和母亲一阵叫嚷可发生了作用,特别是祖母吓得厉害,最后和我母亲一齐跪下来恳求她息怒,答应了劝我赔不是。我到了永和宫配殿里见到了祖母和母亲,听到正殿里端康还在叫嚷,我本来还要去吵,可是禁不住祖母和母亲流着泪苦苦哀劝,结果软了下来,答应了她们,去向端康赔了不是。

这个不是赔得我很堵心。我走到端康面前,看也没看她一眼,请了个安,含含糊糊地说了一句“皇额娘,我错了”,就又出来了。端康有了面子,停止了哭喊。过了两天,我便听到了母亲自杀的消息。

据说,我母亲从小没受别人申斥过一句。她的个性极强,受不了这个刺激。她从宫里回去,就吞了鸦片烟。后来端康担心我对她追究,从此便对我一变过去态度,不但不再加以管束,而且变得十分随和。于是紫禁城里的家庭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我和太妃们之间也恢复了母子关系。然而,却牺牲了我的亲生母亲。

她是荣禄的女儿、溥仪的生母,羞愤自杀后缓解了溥仪和端康的关系

最右为隆裕,最左为瑾妃

看到这里,不免一阵唏嘘,溥仪和自己的亲生母亲并没有过多接触,身在帝王之家,却没有感受到人世间最平凡的母爱,想想也是一种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