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妖婆慈禧百无一用只会误国?六大事实看我如何洗白!

一个少年丧父,青年丧夫,中年丧子的女人能够执掌朝政四十八年,怎么能用不堪来形容呢?

只能说,慈禧的思想有局限性,对权力比较执着,对于整个中国的前途和命运而言,她更关系爱新觉罗家族的统治能否延续,导致她无法真正迈出政体改革的那一步。

但这只是思想的局限,不是能力的平庸。事实上,慈禧的政治手段极为高超。下面我就来简单分析一下。

其实我个人认为,慈禧并不是一个天生的权谋者。

老妖婆慈禧百无一用只会误国?六大事实看我如何洗白!

慈禧蜡像

但是肃顺八人在咸丰死后的那段时间对她母子的欺压,让她不甘再屈居人下。

辛酉政变的成功,又彻底激发了她的权力欲望。在同治朝的第一次垂帘听政,让她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政治经验。

看她处理和恭亲王奕訢的关系,以及重用汉大臣曾左李来看,在用人之道上,她的手腕还是极高的,多能得心应手。

本来,如果同治不死,她的政治生涯应该不会有如斯之长。

但是唯一的儿子同治的死,对她的打击是致命的。

本来都已经归政准备颐养天年的她,再次把全部精力倾注于权力之上,并且欲罢不能了。

光绪皇帝名义上在位了三十多年,实际上只不过是个提线木偶而已。朝廷内外大臣如荣禄张之洞袁世凯之辈,对她无不俯首贴耳,甘心拜服。这与她高超的政治手腕有关。她最善于利用各派政治势力之间的矛盾,纵横捭阖操纵其间,凌驾于诸人之上,让底下的人互相斗法,自己却稳坐钓鱼台。

老妖婆慈禧百无一用只会误国?六大事实看我如何洗白!

可怜的光绪皇帝

我为什么这么说,请看具体分析。

1)在咸丰去世的那年,慈禧肃顺等人远在承德,恭亲王奕訢却在北京。论势力,在承德之时,其实慈禧是不如肃顺的,但是她巧妙的利用苦肉计,将安德海痛打一顿再押到京城,就此联络上恭亲王,达成了我做幕后女主,你当明面重臣的交易。祺祥政变的成功,可以说是利用恭亲王奕訢集团铲除了顾命八大臣集团。

2)第一次垂帘的时候,慈禧很看重奕訢,然而老实说,奕訢却并不怎么瞧得上这个深宫之中的弱质女流,逐渐有居功自傲而尾大不掉之的苗头。同治四年,慈禧太后略使小技,暗示编修蔡寿祺弹劾奕訢,轻轻巧巧就去掉了奕訢议政王的头衔。

老妖婆慈禧百无一用只会误国?六大事实看我如何洗白!

慈禧死后被开棺

3)这还不算,议政王的头衔虽然去掉了,奕訢集团毕竟成员众多,始终是个潜在的威胁。于是在第二次垂帘听政的时候,也就是光绪十年,慈禧以中法战争战局不利,奕訢“委靡因循”为理由,撤掉了以奕訢为首的整个军机大臣集团,换成了以礼亲王世铎为首的新军机处,并且让新成立的军机处遇到紧要事件,可以和醇亲王奕譞协同办理。至于为什么不直接让奕譞组建新的军机处,这是因为奕譞是当朝皇帝光绪的父亲,身份敏感。实际上这一次是用奕譞集团取代了奕訢集团,有效防止奕訢集团的逐渐膨胀。

4)光绪二十四年,在心腹大臣荣禄的武力支持下,慈禧发动了戊戌政变,第三次垂帘听政。荣禄也成为她最信任的大臣。荣禄去世后,庆亲王奕劻接班为首席军机大臣,至于奕劻为什么能接班,那还是因为他有个好儿子,和慈禧的弟弟结成了亲家。自然就成了慈禧的自己人。

5)奕劻当政后,多次收受袁世凯的贿赂,和袁世凯勾结,成为当朝最重要的一股势力,为了有效抑制袁世凯,不让一方独大,慈禧又重用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瞿鸿禨和两广总督岑春煊组成的集团,让两边互相压制。只可惜,瞿鸿禨的能力,比之袁世凯,相差实在太大,没两下就自己把自己坑坏了。至此,袁世凯奕劻集团声势一度如日中天。

老妖婆慈禧百无一用只会误国?六大事实看我如何洗白!

野心家袁世凯

6)为了再次平衡朝中势力,慈禧又重用光绪同父异母的弟弟醇亲王载沣,另外明升暗降去掉袁世凯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的位置,再调和袁世凯素不对付的重臣湖广总督张之洞入军机,对袁世凯加一牵制。在慈禧太后的高超手段之下,满清虽然外患频仍,但政局基本还算稳定。反倒是慈禧去世后没多久,掌权的载沣等人能力太次,三年就亡了国。

两相对比,慈禧怎么能用不堪来形容呢?只能说,她碰到的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思想一时转不过弯来,事实上,能力极为出众的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居然还认为“洋人没有茶叶就大便不通,”“洋人膝盖太硬,不能弯曲”的奇思妙想呢,就连平定太平天国的曾国藩在早些时候一样经常嘲笑洋枪洋炮没毛鸟用,最终还是得靠士兵奋战的想法呢(他开始真的很排斥)。

谢谢阅读,敬请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