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女人原来这么难!

在发完上一篇推送之后,我朋友问了我一个问题。她说,整部戏她最疑惑的是,

慈禧问周莹守寡多少年了,周莹说14年,慈禧说她39年,这用意何在?

这真的是个好问题。

我来谈谈我的见解。


慈禧为什么会这么说?

答案很简单,导演想让她这么说。

这场戏,可以说完全是为了这两句台词而拍。

这场戏过后,就是赵白石送走吴泽。再下一幕就是数年后,怀先长大,周莹和赵白石送他出国留学。

再下一幕就是全剧终。

最后这两幕是交代人物最终的发展,是故事需要。而慈禧、周莹对话这一幕,于故事其实可有可无,那为什么导演特意要拍?

我们知道,这部戏原来有个名字,叫《大义秦商》。拍的是晚清时期陕西首富,泾阳安吴寡妇周莹的故事。

但最终它定名叫《那年花开月正圆》,可见相对于“商”,导演更想表达“情”。

在这整整74集剧里,我们看到了周莹是如何从一个街头卖艺女,到吴家东院少奶奶,再到吴家大当家、陕西首富这一路的蜕变。大家都看到了她的成功,也看到她的不易。

那她自己是怎么看她自己的?

我觉得她与慈禧对话的这场戏,要交代的正是这个问题。

一个女人,一个取得巨大成功的寡妇,她怎么看自己的一生?

我们先来重温一下这场戏。

慈禧先是不经意地发现跪在车驾旁的周莹,若有所思。

然后特意停下来问周莹:“你守寡多少年啦?”

周莹跪行向前,恭敬答道:“回太后的话,十四年了”。

慈禧听了,抬眼望了一下远方,眼神轻柔,仿佛回想过去,然后淡淡说道:“我三十九年了”。

说完眼神又变回冷淡,转身上车,在上车前还回头暼了一下周莹。

当女人原来这么难!

当女人原来这么难!

当女人原来这么难!

当女人原来这么难!

当女人原来这么难!

当女人原来这么难!

我们来看看这两句话藏着什么意味。

周莹的回答,意味藏在那个“了”字上。

“十四年了”,证明周莹心中是觉得这时间漫长和不易,这一路走来的辛酸、苦楚、艰难,都化作了一个“了”字。

而慈禧的回答,意味藏在那个“我”字上。

她说的是“我”,而非“哀家”,可见在这一刻,她不是以太后身份,而是以一个同病相怜、惺惺相惜的女人的身份在告诉周莹。

仿佛是在说,“你的苦我能理解,路还长,我们还得继续撑下去呀。”

外人都看到周莹陕西首富的成功,看到慈禧朝纲独断的霸道,但她们作为一个寡妇的辛酸却从无人关心。

能体会理解的,大概也就只有她们自己了。


慈禧为什么会对初次认识的周莹如此惺惺相惜?

这应该是因为周莹在觐见她和光绪时,说的那番持家经营之道,对她造成了触动。

尽管电视剧没有拍出来,但在历史上,当时的慈禧正经历着她从未遇过的纠结。

1900年8月15日,清光绪二十六年,英、美、法、德、俄、日、意、奥八国联军占领北京的后一天,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美其名曰“西狩”,实际就是一路向西逃跑,一直跑到西安。

我们上学时在历史课本上都学过这一课。当时对于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的原因却没有说得很清楚,我们只记得洋鬼子一路烧杀掳掠,把我们的圆明园都给毁了。

实际上,八国联军不是不清自来的。是当时的义和拳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扒铁路、烧教堂,杀害外国传教士甚至是华人基督徒和其家人。

慈禧对于义和团的态度一直摇摆,把持不定。她的诏书,一会称义和团为“乱民”、“拳匪”,一会又称他们为“拳民”、“朝廷赤子”、“义民”。

随着6月20日德国公使克林德在前往总理衙门(相当于清廷的外交部)试图外交交涉的途中被清军神机营军官伏击杀死,事态变得难以收拾。

对!神机营!是不是很熟悉的名字?

第二天,慈禧颁布了宣战令,向11国宣战!

而慈禧之所以宣战,传说是因为朝廷的保守派转交了一份伪造的文件给慈禧,彻底惹怒了慈禧。这份文件是各国勒令她归政给光绪的最后通牒。

而保守派为首的,正是《那年花开月正圆》这剧里一直提的那个贝勒爷,那个一直掌握着神机营的王爷——端亲王载漪。

慈禧宣战后,就下令她的亲信荣禄带兵攻打北京的外国使馆。

而荣禄,是当时慈禧亲信中唯一给她说义和团不可用的人。

荣禄在攻打使馆区的时候,不许部下使用巨炮,尽量降低死伤。据说围攻使馆的56天里,曾经停火上次,并派人送面粉瓜菜等去使馆。

在《那年花开月正圆》里,赵白石在等待觐见慈禧光绪时,陕西巡抚说了这么一句台词。

当女人原来这么难!

慈禧会见荣禄,谈的应该就是议和,以及后续大清该不该改革的问题。

那时的慈禧,已经在思考要改变她的方针了。

所以才会有后来在六椽厅与周莹的谈话。

本来,慈禧问什么周莹都生硬地在前面加一句“回太后的话”,让慈禧觉得她也不过是个普通村妇而已,正要结束谈话,让她跪安了。

这时,在一旁一直呆如木偶的光绪,一声咳嗽,然后沉默许久,终于问出了一句“听说你少年守寡,后吴家破败你一手接掌,将吴家再次振兴。”这哪是问的周莹,问的也是慈禧呀。

于是,慈禧就将自己的思考和疑惑,一条一条的问起周莹来。

先是问她,挣下这份家业靠的是什么。

当女人原来这么难!

当听到周莹说:“只靠一个字——变!”时,她和光绪都是一惊。

光绪因变法被废,戊戌六君子因变法刚被斩首示众,而这个周莹,居然告诉太后,将破败的吴家重新振兴,靠的是“变”。

而慈禧,面对破败的大清,她采取了不变的策略,还压制了那个急于求变的光绪皇帝。

当女人原来这么难!

但因为这时的慈禧已经在思考是否要调整自己保守的方针,于是她并没怒斥周莹,反倒是让她起来说话。

当女人原来这么难!

她问周莹,“你初掌吴家时,那些男人可曾服你?”

“你说要顺应时势、求新求变,那祖宗之法还要不要呢?”

“除了求新求变之外,你打理生意还有什么诀窍?”

这哪是女人间的唠家常,分明已经有几分问政的味道了。

当女人原来这么难!

当女人原来这么难!

当女人原来这么难!

当她听到周莹说诀窍是“放权”时,她和旁边的光绪又被一惊。

这女的,是存心哪壶不开提哪壶吗?

当女人原来这么难!

于是她问出自己的疑虑。

“你放权,你就不怕家不成家?你将股份分给下人,不怕背负败家的罪名?”

当女人原来这么难!

历史上,慈禧回京之后,她改变了方针,实际等于重新公布光绪的改革,也就是四年前她嫉视的维新改革。

她甚至在某些方面将其范围扩大,例如改官制,成立内阁十一部。停止科举考试。还有派遣考察团到外国考察宪政。

然而她终究还是背负了败家的罪名。

当慈禧问周莹“你守寡多少年啦?”

“回太后的话,十四年。”

三十九年。”

她们守得岂只是寡。

守的还有那家业(江山)、家仇(国恨),还要考虑传承,要基业长青。

回想这大半生,正如周莹剧中所说的“自从你走以后,所有的快乐都是转瞬即逝,而不快乐却是那么的长久。”


但愿你不用那么累,做什么女强人。

简简单单,清清爽爽,

想干就干

想爱就爱

活它一个痛痛快快!

当女人原来这么难!

当女人原来这么难!

当女人原来这么难!

当女人原来这么难!

当女人原来这么难!

当女人原来这么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