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酸奶的起源”和“自制酸奶”的过程

日常生活中,人们对酸奶的青睐,是因为酸奶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含有人体所需的蛋白质、乳酸菌、钙,还有多种维生素;具有滋润皮肤、补钙补磷,润肠通便;对于气血不足、营养不良、肠燥便秘有辅助疗效。而且还易于消化和吸收,是老少皆宜的大众饮品。然而,关于酸奶的起源和发展,好多人并非清楚。今天,小编就为您介绍和分享酸奶的起源与自制酸奶的过程:

关于“酸奶的起源”和“自制酸奶”的过程

酸奶的起源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在草原移动的牧民叫色雷斯人,在追赶羊群放牧的时候,经常会用皮囊灌满牛奶,准备在游牧时当茶当饭。但由于气候炎热和牛奶本身容易发生变化,皮囊中的牛奶会经常发生质的变化,牛奶受气候的影响水分被蒸发并呈现渣状。如果把这些变质的牛奶,少量倒入煮过的牛奶里,煮过的牛奶在很短时间内就会发生味道变酸,这就是自然形成的早期酸奶。

关于“酸奶的起源”和“自制酸奶”的过程

色雷斯人他本人也非常喜欢并经常食用这种“过期”奶汁,从那以后,色雷斯人就琢磨着开始寻找更简单的、制造这种酸奶的方法。在以后的时间里,俄国的科学家梅契尼科夫在探究人类长寿秘诀的课题中,去了保加利亚进行调查,突然发现很多年长的人长寿老人,都非常喜欢喝这个自然发酵酸奶,他由此推测喝酸奶是使人类长寿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于“酸奶的起源”和“自制酸奶”的过程

后来经过反复研究,他发现酸奶中有一种能够消灭大肠内腐败菌的杆菌,酸奶中含有大量乳酸,它能够抑制和杀死胃肠道里的腐败细菌,减少由其他毒素引起的自身中毒,以减少肠道细菌对蛋白质的分解作用。因而,被命名为保加利亚乳杆菌梅契尼科夫,还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关于“酸奶的起源”和“自制酸奶”的过程

梅契尼科夫在酸奶上的研究获得了成果,并启发了商人萨克.卡拉索这个生意人。因为生产酸奶工艺简单,于是,他便开始生产酸奶,但是,在最初的时候,他把酸奶当作药品在药房里出售,其结果不是令人满意。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伊萨克.卡拉索便在美国建立了一家制造酸奶的工厂,还对此作了广告,在加大力度进行宣传之后,酸奶很快就传遍了世界各地。

自制酸奶的过程

关于“酸奶的起源”和“自制酸奶”的过程

食材和用量:原味酸奶、纯牛奶、糖。纯牛奶和酸奶是5:1的比例,根据个人口味调剂量数。制作开始:1.准备一个成品的容器,最好不要铁制的,瓷制的或保鲜盒都行,最好是密封较好的,清洗后用开水烫一遍消毒晾干待用;2.糖和牛奶放入锅中,用煤气和电磁炉都行,升温后慢火烧开至沸腾立即熄火,在这期间不断的搅拌,以免烧糊锅底。

关于“酸奶的起源”和“自制酸奶”的过程

3.等到锅壁降温不烫手时,放入原味酸奶进行搅拌均匀。4.倒入准备好的容器里,在外边裹上毛巾保温,放到温暖的地方等待发酵后,状态达到浓稠为止。5.放入家中的冰箱冷藏室里,吃的时候吃多少取多少,取完后及时还是放入冷藏室,注意,取的时候要用清洁勺子或木制铲子。

关于“酸奶的起源”和“自制酸奶”的过程

温馨的小贴士:1.牛奶加热达到小沸腾,都是为了消毒,目的是做好的成品保质期会延长一些时间,如果是做的量较少时,可以加热到不怎么烫手的温度,可直接兑入酸奶就行。2.重复强调的是,不烫手的温度,是因为这个温度最利于参好的奶制品发酵的温度,不然温度太高就会把菌种烫死,温度低了则会使发酵时间延的更长。

关于“酸奶的起源”和“自制酸奶”的过程

3.白糖的用量是根据个人的口味而添加的,如果喜欢较甜的,就多放些糖,如果喜欢比较酸点的,就少放点糖。4.在发酵的过程中,没有经验的网友最好多看容器内奶的发酵情况,以避免发酵太过,如果发现成品最上层出现水状透明液体,就断定是发酵“过”了,奶清淅出来时,必须立即把酸奶放入冰箱进行冷藏起来,吃的时候进行搅拌均匀即可。

关于“酸奶的起源”和“自制酸奶”的过程

进一步说明:发酵的问题因气温不同还是有差别的,夏天30多度情况下,发酵时间两三个小时就够,冬天室温在20度左右,可以在室内温度下放置一个晚上。5.如果室内温度太低,不利于发酵,可以把酸奶放入微波炉稍微加温,不论使用哪种电器加温,注意,一定要把温度控制好。6.自制的酸奶留意不要吃光,要保留一点下次做酸奶时充当“引子”再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