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金屯镇:党支部成村民致富“领头雁”

7月3日,天气炎热,嘉祥县金屯镇刘庵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卢建场早早来到位于孟营村的西兰花种植基地。前段时间这里抬田80多亩,正在安装喷灌设施。抬田形成的坑塘正好用来养鱼。“今年是我们刘庵村和孟营村合作的第一年,改种甜瓜一亩地能赚个四五千元,比种小麦水稻收益高。村民看到收益这才放了心,准备加入合作社转型。”

嘉祥金屯镇:党支部成村民致富“领头雁”

都说“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可假如党支部使劲村民不配合,工作就很难开展。此前,刘庵村就遇到了这样的难题。 这两年,眼看着其他村变着法的增收致富,刘庵村村班子心里着急。“别的村都是怎么做的?”经考察刘庵村发现,邻村孟营村以土地入股嘉祥县硕园农作物合作社,改变种植结构,可以借鉴。尤其,合作社的理事长孟飞虽然只有30出头,可脑子活、想法多、又实干,这几年把合作社经营得不错。“加入合作社,改变种植结构,每亩地至少能比现在多赚个几千元。”卢建场说,可村民们思维固化,村委喊破了喉咙做工作,群众依然无动于衷。此时,党员卢庆龙提议:“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不如我们党支部先探索出一条富民强村的路子来,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

嘉祥金屯镇:党支部成村民致富“领头雁”

说干就干,今年年初,刘庵村党支部召开了党员会,大家围绕“种什么、何处种、谁来种、谁出钱”展开了热烈讨论。前三个问题很快落实了下来,可“谁出钱”让大家陷入了沉默,村集体没钱,大家都知道。卢建场说:“我拿出5万元做试验,成功了就带领大家伙种植瓜菜,失败了就算花钱买个教训。”在他的带动下,卢庆龙、卢志洪、卢志鹏、卢新堂四名党员表态也愿意出钱,一天时间就筹集了25万元。 有了钱,刘庵村党支部书记卢小虎找到孟营村党支部一班人,商定两村党支部与嘉祥县硕园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共建,共同探索出一条富民强村之路。“大家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刘庵村出25万入股合作社,孟营村以135亩土地入股合作社,合作社发展了42户社员,同时负责经营管理销售。”孟飞介绍,去年年底,合作社还注册了“孟之邦”商标,准备种植高品质甜瓜。

嘉祥金屯镇:党支部成村民致富“领头雁”

春节过后,合作社从基地拿出20亩地做起了甜瓜种植试验,采用“五膜技术”取代普通大棚,采取水肥一体化精准施肥,用喷灌代替大水漫灌。短短40余天,合作社种植的甜瓜喜获丰收,每亩地产量达到6000余斤,平均每斤价格2.5元左右,总共卖了18万余元,去除成本,一亩地获利4000多元。农民从每人管理一亩地变成两亩地,大大节省了人工。

“今年先试了20亩,其余的100多亩还是传统种植。可事实证明,这20亩种植的甜瓜无论口感、甜度都比传统种植的要好,明年合作社就打算推广新模式。”孟飞说,为了增加土地的收益,要再选择一样可以和甜瓜搭配且收益不错的农作物,经多方考察最终确定西兰花。“我们是8月下旬种植,11月底收获。那个时候,南方的刚卖完,北方的还没上市,咱这个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嘉祥金屯镇:党支部成村民致富“领头雁”

看到合作社今年的收益,再感受到他们想要大干一场的决心,来合作社种植基地参观的刘庵村村民纷纷决定加入合作社,跟着村党支部干。“仅种一季甜瓜每亩地收入就是4000多元,再种一季西兰花又可以收入2000多元,‘瓜菜模式’胜过‘麦稻模式’。”刘庵村村民卢庆兵说,“下次,村干部让我种什么,我就种什么,跟着党支部干,腰包才能鼓起来。” 赚钱的同时,村支部也没忘记扶贫。其实,从刘庵村和孟营村加入合作社时就规定,每卖一箱甜瓜就拿出2元作为“扶贫基金”,今年已经有7000元的扶贫基金。

嘉祥金屯镇:党支部成村民致富“领头雁”

最近,刘庵村又流转了260亩土地,村党支部每亩收取50元管理费用,本着村民自愿的原则,愿意种地的加入合作社成为社员,不愿意种地的按年返还地租。村党支部负责流转土地、协调村民入社、收取社员管理费用、发放地租等服务事项,让社员在合作社的带动下,真正富起来,同时,也让集体经济强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