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媽透露危險信號,所有年輕人警醒!

央妈透露危险信号,所有年轻人警醒!

對話老闆

300萬精英階層關心的財富先機

文:21財經搜索

央妈透露危险信号,所有年轻人警醒!

觸目驚心!在信用卡越來越普及的今天,大家都知道逾期不還的後果很嚴重,

輕則影響個人徵信記錄,以後想再從銀行貸款就難了,重則會被以信用卡詐騙為名起訴,當事人很可能被判刑坐牢。

然而,在中國,依然有很多人僥倖選擇了“花錢不還”的策略。5月24日,央行發佈的《2018年第一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達到711.48億元。對比之下,在2010年,這一數字僅為76.89億元,也就是說,8年翻了8倍!

央妈透露危险信号,所有年轻人警醒!

這背後,固然有各大銀行為了搶佔市場,不斷擴大信用卡髮卡量的原因,

但它依然值得大家深思,

本來,能夠成功申請到信用卡,證明都是有固定收入來源的,結果,還是有這麼多人出現了長時間逾期的問題,為什麼?若仔細看看周圍,我們不難發現: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花錢速度遠遠超過了掙錢速度”。為了彌補財務上的這種空缺,甚至有極端者,無所不用其極的借錢,各大銀行信用卡透支完了,就接著從各大互聯網金融平臺借…….只是,這個世界怎會有“借錢不用還”的好事,為了這一時的享受和僥倖,殊不知,他們正在毀掉自己的未來!

全社會都在不遺餘力的助推消費主義

“最起初,我只是想買一隻剛上市的iphone6s。一個月還300,我完全可以負擔的起。誰知慾望和貪念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噩夢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我開通了花唄,借唄等一系列的借貸工具,拆了東牆補西牆。還不起就分期,分期不行就套現。竭盡所能,費盡心機把賬務做的滴水不漏。

我不敢考研,不敢辭職,只能一步一步向前。用房租和吃飯以外的每一分錢來償還透支的每一個明天。”

央妈透露危险信号,所有年轻人警醒!

這是一個典型的,深陷消費貸款的年輕人的故事。

去年,花唄發佈了《2017年輕人消費生活報告》,數據顯示,在中國近 1.7 億 90 後中,開通花唄的人數超過了 4500 萬,也就是說平均每 4 個 90 後就有 1 個使用花唄。在購買手機時,76% 的年輕用戶會選擇分期付款。

《不給你買 YSL 的男孩,不配說愛你》

《心情三分靠打拼,七分靠shopping》

《娶老婆,一定娶會花錢的那種》

《聰明的女人,捨得為自己花錢》

《20歲時喜歡的裙子,40歲穿上已沒有了任何意義》

在社交平臺無孔不入、肆無忌憚的煽動下,消費被與身份、階級、品味、智商,聯繫在一起。

更別提那句誅心的:“你捨不得買那些漂亮、好看、具有品質感的東西,是因為潛意識認為自己配不上它們。”

2016年雙11,天貓在微博上祭出了三觀炸裂的口號“沒有一個姑娘會因為買買買變窮,尤其是漂亮的姑娘”。稍後,又提出:“婦女能頂整片天,感謝咱們的新中國。男人擦淚不刷卡,那是萬惡的舊社會。”

比川普閨女伊萬卡還赤裸裸地將“商業女權主義”擺上檯面,捏造消費的正義性和緊迫性,煽動人們正大光明的放縱自己的慾望。

央妈透露危险信号,所有年轻人警醒!

僅僅一個月之後,161名女孩裸貸照片流出。這些17-23歲之間的少女為了籌錢買包、化妝品、電子產品不惜上傳身份證和自慰照。某些網貸平臺更是赤裸裸的聲明“漂亮的姑娘就能貸到款”,相較於天貓的口號“漂亮的姑娘不會因買買買變窮”,到底是誰在打誰的臉?

前不久,有一個詞非常的火,那就是“隱形貧困人口”。說的就是明明消費能力不夠,但卻在護膚、穿衣、飲食上毫不吝嗇的一群人。

他們用著蘋果最新款手機,經常時不時就吃大餐,穿當季新款衣服,敷著100塊一片的面膜…….

當然,這些都得在朋友圈炫耀一把,

而為了讓別人持續“羨慕嫉妒”自己,只能為一張張圖片繼續瘋狂的花花花。

央妈透露危险信号,所有年轻人警醒!

長此以往,慾望是滿足了,面子也的確掙到了,但卻因為入不敷出,不得不過著“拆西牆補東牆”般的日子,結果,債務越滾越多,待到收入連分期的利息都還不起的時候,

只能走上“老賴”的不歸路!

現實中,以這樣危險方式生活的年輕人並不在少數,

為了給自己不斷膨脹的虛榮心買單,

他們最終的結局,就是淪為了“信用卡逾期不還”大軍中的一員!

相信,在選擇不還信用卡的時候,有人還會自我安慰:

只要自己換了手機號和住址後,金融機構就找不到人了,時間長了也就沒事了。事實真的如此嗎?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金融機構即便現在追蹤不到你,也會在將來的某一天找上門來,

而再此之前,你每天都得過提心吊膽的日子!

除此之外,隨著國家對“老賴”的重視,信用上一旦出現不良記錄,會讓當事人處處受限,

特別是“信聯”的誕生,意味著信用卡嚴重逾期的人,未來,不僅無法從銀行在借不到款,同樣將被互聯網金融平臺拒之門外,至於買不了飛機票、高鐵票這樣的規定,也只會越來越多。

可見,不還錢的代價,就是讓自己的人生帶上了更多的枷鎖,而以這樣的方式去換一時和自己並不匹配的風光,真的值嗎?!

有錢就花,沒錢就借,是為你量身打造的消費陷阱去年,螞蟻金服旗下的花唄推出廣告《年輕,就是花唄》。視頻中的三個年輕人,一個人買了薩克斯,一個四處旅行,一個置辦了辦公室創業,彷彿印證了廣告詞“活成我想要的樣子”。

與之相仿的是,京東白條廣告《致憋尿前行的年輕人》告訴你不用再忍耐四次相親都穿同一件衣服,在機場星巴克吃泡麵,和兩億人同一天放假,號召年輕人使用京東白條消費,“願所有忍耐的年輕人不再錯過生活”,“有白條的地方就有更好地生活”。

兩支貌似積極的廣告都在極力消費年輕人的痛點,將提前消費描繪成為正義的、必要的、有追求的。它挑逗著搭地鐵、吃外賣、租房子的普通人:戴上AKG耳機,說走就走滿世界浪才算對得起自己。

然而,花唄和白條的本質皆為小額消費貸款,其針對的人群是資金有限,衝動消費的大學生群體。指望萬八千的額度談什麼開創事業、環遊世界,提升自己,都是大寫的扯淡。

根據上海交通大學發佈的《2014年中國大學生消費行為與品牌認知調查報告》,普通高校的學生支出中,購買衣物僅次於飲食消費,其次是社交娛樂、通訊交通,學習培訓則排在最後。去年雙11,高校學生消費總額超過30億,人均1個包裹。在知乎上匿名寫下自己深陷網貸泥潭過程的孩子們,無不是把錢花在了電子產品,戀愛開銷,衣服鞋子上。

此外,數據還顯示,中國大學生的人均年消費能力已達到近20000元,年消費總額達到6000億,超過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50%。對於這樣一片龐大洶湧的藍海,足以讓各路商家垂涎三尺,迫不及待分一杯羹。

作為大數據巨頭的阿里們,對於花唄、白條的資金去處心知肚明,他們打出的廣告連他們自己都不相信。

這幾千塊不多不少的額度一隻溫柔的小手招呼著3000萬蠢蠢欲動的亞當和夏娃從一支手機、一支口紅開始一步步放出心中的猛虎,走向欠債-還款-欠債的泥潭。

一旦逾期支付,消費貸外包的催債公司會打電話給你的父母、同學、支付寶好友,讓你陷入恐懼和羞恥。包括“花唄”、“借唄”這些產品的命名也是居心叵測,傳達出的是輕佻膚淺、隨心所欲、不負責任的價值觀。

央妈透露危险信号,所有年轻人警醒!

有句話說的好,“無知的人,才會越缺什麼就越炫耀什麼”。真正的有錢人,根本就不會活在別人的眼光裡,只有那些極度想過上高配、能力卻沒跟上的人,

才會小心翼翼偽裝自己的生活,

結果,收到的賬單越來越多,生活的壓力也越來越大,直到多米諾骨牌倒下,自己也走上了不歸的路,再也無法回頭!這個世界沒有不勞而獲,但這個世界卻有通過努力改變了命運的人生,所以,趁現在,問題還不嚴重的時候,及時改變消費觀念吧,

要在自己能承受的範圍內去消費,

“隱形貧困人口”當不得,信用卡長期逾期更幹不得,否則,它將成為你前進路上的絆腳石,甚至會讓你的人生失去了改變的機會!

央妈透露危险信号,所有年轻人警醒!

站住:大俠,文章看完了,給大夥說點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