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學站樁,必須有個完整的時間薰陶,那就是以三個月爲標準

站樁對心的磨練 周廣學


現在很多武術門派都重視站樁,特別是傳統武術方面。

意拳(大成拳)創始人王薌齋先生有云:“要知拳精髓,首由站樁起”,這句話在拳學史上也是擲地有聲的肺腑之言。

真正能體認到這句話的人,對《禮記·大學》:“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這段經典論述跟站樁修煉體認過程有異曲同工之妙。

要想學站樁,必須有個完整的時間薰陶,那就是以三個月為標準

意拳創始人:王薌齋先生 (1940年)

因此王薌齋先生說,歷代賢達都極其重視個人修養,更重視學以致用,特別在驗證方面的點滴差別更加嚴謹,生怕誤導自己耽誤後學者。

尤其在個人修養方面選擇上,站樁修煉是重要功法之一。這是在較遠年代,文人佩劍,武將能文的年代,是再平常不過。

在當下站樁修煉,如何才能更快的體認到站樁的魅力,是每位站樁愛好者都感興趣的話題。

站樁修煉是一門學問。因此要在修煉體認上逐步積累,才能感知到站樁的博大精深。

站樁修煉伊始,即便不在時間上執著,也難體會到書上寫的“習之甜蜜”,反而是枯燥乏味,特別在意念方面空洞無物,更加重了心中的不安,疑竇叢生不置可否。這就是站樁初期必經歷的。

因此在我學意拳的時候,無論是恩師(李海名先生)還是師叔(王永立先生)都特別強調,“要學意拳就聽我的,否則就忙點別的,別彼此耽誤時間”

,這樣的話語。

要想學站樁,必須有個完整的時間薰陶,那就是以三個月為標準

意拳(大成拳)三代:李海名 先生

還有就是聽前輩講拳的時候,總是聽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或者糾正意念或者姿勢,但是從來不允許問為什麼,這是傳承中總結的經驗,現在看來如此鮮明的特徵,其實就是傳統文化獨特切無奈的傳承方式,等修煉有得體認到了,就能認識到,不養兒不知父母恩,在站樁學習上的異曲同工之處。

在站樁過程當中,會經常碰到問題,在面對問題的時候怎麼處理,是站樁修煉最為核心的問題,當然要在意念妥當的情況下。在諸多問題方面形骸的變化促使心的改變,因此在生活當中看待問題角度自然不同。

以上僅為提綱式的表達,真正要體認到其中的變化,還要有個完整的薰陶過程。

這就如同前段時候一位摯友所說的一樣,無論是我恩師還是師叔都會強調,要想學站樁,必須有個完整的時間薰陶,那就是以三個月為標準。

這位摯友在恩師最後的幾年裡,幾乎每年都到京城住幾個月,專門學習。這就是對一門學問的嚴謹

當然粗略瞭解幾天,就大談個人見解的,也是有的,這無異於詮釋夜郎自大,自我膨脹

要想學站樁,必須有個完整的時間薰陶,那就是以三個月為標準

站樁修煉過程中,有時候感覺到自己特別棒,真有項羽之威,但是經恩師分析後才知道自己的荒誕,有時候感覺自己體認的沒底,疑惑中求得答覆反而是對的,這種體認交織出現。看似如生活中一樣的過程,不知不覺的鍛鍊了我們的心境,恍然間明白了,寵辱不驚的含義。

要想學站樁,必須有個完整的時間薰陶,那就是以三個月為標準


深圳市聚賢意拳協會

由意拳第四代傳人、武術明家周廣學先生創立,並由香港意拳學會會長霍震寰先生擔任榮譽會長。協會,融養生、技擊為一體,以傳播正宗意拳、發揚中華武精神、普及傳統養生文化為宗旨,正本清源為己任,為傳統文化及武術愛好者提供學習和交流的平臺。

要想學站樁,必須有個完整的時間薰陶,那就是以三個月為標準

協會會長:周廣學先生 渾圓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