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72短距起降運輸機!不能賣萌的「投彈手」不是一架好運輸機

前面軍迷新視野陸續介紹了各國戰鬥序列中的各型戰鬥機,其中不乏奇形怪狀的,今天再介紹一款非常造型奇特的運輸機-安-72。這型運輸機是安東諾夫設計局在1970年代設計的一款短距起降能力出眾的雙發渦扇輕型運輸機。

安-72短距起降運輸機!不能賣萌的“投彈手”不是一架好運輸機

安-72最引人矚目的不是他的各種數據,而是分佈於翼根上方的兩臺發動機,一眼看去就像兩隻大耳朵,由於這兩隻耳朵很像蘇聯的一個卡通形象"查布拉什卡",於是安-72在入役後不久就得到了"大耳查布"的綽號。按照北約愛給別人其比較挫外號的習慣,安-72被賦予"運煤船"(Coaler)的北約代號。

安-72短距起降運輸機!不能賣萌的“投彈手”不是一架好運輸機

大耳查布採用T尾、尾部貨艙門、前三點式起落架的結構佈局,由安裝在翼根頂部的兩臺D-36 Series 2A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提供動力,最大載重量達10噸,最大起飛重量為34.5噸,這貨光是油箱就有7個,都分佈在中央翼段,戰鬥民族的設計從來都是這麼簡單粗暴,走的都是暴力美學的路線。

安-72短距起降運輸機!不能賣萌的“投彈手”不是一架好運輸機

一般的飛機發動機都分佈在機翼下方,為什麼安-72非要與眾不同呢?這樣做有兩個好處,把引擎放在機翼上可以通過上表面吹氣技術增加升力,能有效縮短降落時的滑跑距離,而且也能避免發動機吸入跑道上的異物,總之就是為了滿足在狀況較差的機場跑道上短距離起降的要求而設計,意外的使外觀這麼俏皮則屬於無心插柳了。在服役後的表現也確實滿足的這些要求,無論在操控性能還是在短距起降能力上都很優秀,另外還有噪音水平低的優點;美中不足的是同樣由於這兩個"大耳朵",這型飛機的可維護性不太樂觀,不大方便修理。

1977年蘇聯試飛員捷爾斯基赫和飛行工程師克魯茨駕駛試飛機完成首飛,在兩年後的1979年巴黎航展上,蘇聯民航塗裝的安-72原型機就在飛行員的駕駛下大放異彩,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後來由於資金短缺等因素,這型飛機的服役之路比較坎坷。

安-72短距起降運輸機!不能賣萌的“投彈手”不是一架好運輸機

作為一型可靠性比較高的運輸機,其被進行了多種型號的改進與多領域的應用,除了安-72A是標準型軍用運輸機之外,還有安-72AT(貨艙兼容國際標準集裝箱的改進型)、安-72S(要員運輸專機,"S"代表"沙龍",機艙的前半部改造成豪華客艙,後半部則用於運輸隨行人員的車輛和行李)。安-72P(一種陸上監視多功能平臺)、安-72R:電子情報(ELINT)機等等,其中比較值得一提的是安-72P,運輸機生生被改成了武裝型,不僅在右側主起落架整流罩前方安裝一門雙管23毫米機炮吊艙,在每個側翼下增加一個掛架用於掛載兩個火箭巢。該機還安裝了改進型導航套件、照相機和其他監視設備,機身兩側各有一個觀察氣泡舷窗。該機甚至能在貨艙頂部的滑軌上掛載四枚100千克炸彈,滑過尾部艙門後自由下落。可以說非常強悍了!

安-72短距起降運輸機!不能賣萌的“投彈手”不是一架好運輸機

全量掛載的安-72P

由於蘇聯解體的緣故,這型運輸機裝備的數量比較少,到目前只生產了195架,在1991年之後安-72就主要生產外銷的民用型號了,兩隻大耳朵的"大耳查布"從此就遍佈了全球的海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