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00後對國際大牌敏感度降低 愛小而美的「尖貨」

這些快時尚品牌已經不能吸引年輕消費者了。

數據顯示,90後、00後對國際大牌的敏感度開始降低,他們更多是看商品本身。國貨高端產品正在強勢崛起,在傢俱、服裝、大家電領域等多個領域國貨佔到半數以上市場!另外H&M、ZARA這些快時尚品牌已經不能吸引年輕消費者了。(數據來源:CBNData)

90後、00後對國際大牌敏感度降低 愛小而美的“尖貨”

消息一出,立刻引起轟動。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年輕人的口味已經發生質的變化?

不是買不起,而是消費觀念升級!

90後、00後喜歡的不是爛大街的名牌,而是小眾有趣、難以發現品質又好的“尖貨”!

具體表現為:

消費者對健康的追求、對生活方式的追求、對國際化消費的追求、對商品本身的關注、對科技發展在消費領域的應用、原創與定製的趨勢、品類的泛化、意見領袖對用戶的影響。

從關注產品到關注生活方式

“網紅”品牌崛起

現在有很多‘網紅’創業品牌,一個很重要的方向就是在原來的產品基礎上,做健康化的迭代。因為以前的產品大多是工業化的產品,要保證快速流水線的運作,對原材料及品控的把握勢必會弱一點。

像樂純或關茶這樣的創業型網紅品牌,打動消費者的很重要一點,就是對健康及天然原材料的關注。

90後、00後對國際大牌敏感度降低 愛小而美的“尖貨”

現在的很多消費者與自己的父輩和祖輩不同,很年輕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關注茶或保健品了。

2014年開始,有些品類的搜索和關注度變得很高。例如美體領域的護甲美甲器、蠟療機、甩脂溶脂機,美容領域的瘦臉機、電子美容儀、蒸臉機等,在2016年銷量有了大幅增長。這說明消費者對生活細節的關注提升,原先最在意的是外表整體,現在卻很關心身體的一個很小的部位。

還有一些鮮花品牌,大家真的是想去買去這個花嗎?不一定,其實她只是想感受花營造出來的生活氛圍。所以,最根本的轉變是從產品到生活方式的關注。

標準化產品漸漸失去市場

人們喜歡與眾不同的東西

標準化的產品漸漸失去市場,原創跟定製的產品上位。

例如服裝領域,第一次消費升級是從大陸品牌到了快時尚的品牌,如Zara、HM等。這兩年開始,這些快時尚的品牌也已經不能吸引到年輕消費者了。

美妝領域,第一次升級是從國貨到國際大牌,現在一些國際大牌也很難吸引到前沿的消費者。他們更多會選擇歐美比較小眾的藥妝品牌,或是有機精油品牌、醫美品牌。

從2014年開始,定製化的產品在線上的銷售額大幅提升,而且滲透到了偏小眾的品類,如飾品箱包、彩妝、配件、內衣等。對與眾不同的東西,大家的偏好度會越來越高。

消費升級最根本的原因是年輕用戶消費結構的變化。

80後90後在2016年消費佔比上升的品類,排名較高的是家裝、護膚、茶、保健品、旅遊,這跟60後70後的消費結構非常不一樣。包括像在網上買傢俱DIY,原來的消費者也不會。

現在的商家要想升級產品,關鍵是對年輕一代的生活方式有根本性的理解。如果你知道這些消費者是怎樣生活的、要解決哪些問題,這就是你應該升級的方向。

90後、00後對國際大牌敏感度降低 愛小而美的“尖貨”

世界的消費越來越平

國貨崛起

近年來,國人出國旅遊越來越頻繁,“買買買”成為必然選擇。世界的消費越來越平的觀點迅速得到認可。

2014年起,線上的進口消費也發生了變化:原產國更加多元,消費者購買進口產品的渠道越來越多。

我們可以獲得國際商品的途徑越來越多,消費者是不是一定選國際品牌呢?

並不是。

這裡有一個特別的現象:現在大家選擇商品,更多的是看這個國家的商品是不是可以滿足我的性價比要求。同時,90後00後對國際大牌的敏感度降低。他們更多是看商品本身,如果國貨夠好,我也會選擇國貨。

以嬰童洗護產品為例,國貨的覆蓋率在不斷提升。

母嬰品類裡面,大家覺得國際商品質量往往比較好,選擇的可能性更大。其實並不是。如果國內商品能夠獲得消費者認可,大家也會願意選擇。另外,在‘雙十一’節點,高端商品中,國貨的佔有率也越來越高。

夏天的夏了:90後好多才剛開始工作啊...哪有那麼有錢。

@我堅持每天微笑一下:管他什麼貨,只要便宜我就買,從來木有買過貴的,我身上最貴的衣服才70元一套!

@李小琪表胖胖:感覺是越長大越沒攀比心了~並沒覺得背個名牌包戴個名牌表有什麼

@潘暖暖你超可愛:還不是因為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