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於概念驗證,區塊鏈貿易金融正在打破應用僵局

全球貿易不只是將商品從一一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貨物確實需要進行轉運,但是這種貨物的轉運往往是通過一箇中間商網絡來進行的,而這些網絡都有各自不同的優先級和系統。

出口商、進口商、銀行、卡車司機、運輸商、海關人員和監管機構都需要在轉運鏈條上的各個節點進行檢查和驗證,而每一個相關環節都依賴於前一環節的成功完成以及可靠信息。

因此,一些公司在貿易融資和供應鏈管理中應用分佈式賬本技術(DLT)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人們對此也並不感到奇怪。銀行在供應鏈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們所扮演的角色不僅體現在在信用證和其他融資機制的供應方面,而且也體現在其客戶進出的財務管理中。而貿易過程中最讓人感到棘手的風險是具有財務和心理成本的,同時融資過程並不總是那麼容易就能進行,週轉資金(當付款延期但成本已經支付的時候)也會影響到整個業務。

不止於概念驗證,區塊鏈貿易金融正在打破應用僵局

目前正在開發的一些貿易融資相關的DLT平臺都是由銀行打造的。以We.Trade為例,該公司是歐洲9家最大的金融機構的合資企業之一,而另一個項目Batavia’s development(一個超級賬本供給鏈相關的項目)則由瑞銀和IBM牽頭,同時一些來自歐洲和北美的少數銀行也參與到該項目當中。

與其他旨在測試該技術的銀行試驗不同(由於缺乏強有力的商業案例,這一技術最終被擱置),上述嘗試都是為了解決客戶的痛點。

正如瑞銀戰略創新與市場發展主管Beat Bannwart所解釋的那樣:

驅動我們行動的因素不是我們需要找到一個區塊鏈的應用案例,而是我們要解決客戶的需求——他們想要一個更精簡、更快速的貿易融資流程,這個流程能確保國際貿易交易的同時還能為他們提供融資來實現業務增長。

We.Trade的主席Hubert Benoot同意上述觀點並補充說道:

在歐洲,客戶不滿意他們的貿易增長受到缺乏金融工具和相關風險的限制。

這個過程中的主要的痛點主要圍繞著貿易關係的雙邊性質——即供應鏈中的每一個環節通常與另一個環節存在特異的相互作用,從而導致過程的重複性以及缺乏對運輸狀態的透明度。

發散路線

雖然這兩個平臺都以金融為導向的,同時也是以客戶為中心,但兩者之間存在顯著差異。

首先We.Trade的項目主要集中在歐洲內部的中小企業貿易。由KBC、法國興業銀行、德意志銀行、匯豐銀行、Natixis、Rabobank、UniCredit、桑坦德銀行和Nordea等銀行共同開發,其旨在通過提供更大的透明度、更多的自動化和更低的風險使銀行能夠促進客戶之間的貿易交易。

而在另一方面,Batavia這個項目似乎有更大的野心。在上週,該公司宣佈了一項兩項貿易交易的試點項目,其中一個項目Audis是由一家西班牙企業集團在德國購買的,其相關原材料是從奧地利進口到西班牙,同時由全球紡織業領軍企業負責。

雖然該項目將重點放在了歐洲,但它的實施還包括了一些大公司,比如蒙特利爾銀行在項目方的存在表明了該項目會涉及到更廣泛的地理範圍。

其次,We.Trade的產品馬上就要發佈了。該平臺的參與者把它的進展歸功於其初始設計相對的簡單性以及其所關注的範圍比較小。

法國興業銀行產品管理貿易服務全球主管Anne-Claire Gorge告訴CoinDesk,這就是為什麼該集團能夠快速行動並交付一個最小可行性產品的原因。

她說道:

我們目前並沒有打算提供一個單一的入口來讓公司進行交易並解決所有問題。

We.Trande計劃下個月開始測試其生產版本,並預計在夏季將發佈正式的商業版本。相關銀行將被邀請加入一個許可數據庫,這樣就可以使這些銀行向其用戶開放We.Trande的平臺。

雖然合資計劃(如創新融資產品)在未來將納入額外的服務,但目前We.Trade的重點將是擴大其網絡效應。

Batavia並沒有指明其具體的發佈日期,儘管Bannwart希望看到“某些相關的解決方案在未來12-18個月內實現”。他還強調了平臺現階段所關注的焦點,他表示:

雖然這個平臺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普及,但如果你一開始就想著從全球下手,那麼你就永遠不會成功。

不過,該項目在正式運行前還面臨著一些阻礙。

其中一個主要的阻礙在於從概念驗證到試生產過程的複雜性。德國商業銀行主要孵化器(Batavia的參與方之一)的首席執行官Michael Spitz觀察到了交易能夠帶來的各種顧慮。

他說到:

如果在概念驗證中所有的東西都在測試網絡上運行,這是一回事,但當你開始將測試網絡與原有系統結合在一起的時候,真實情況可要複雜得多。一旦我們執行了試點交易,我們就不在沙盒裡了,同時相關的監管機構也會對我們更加關注。

不過We.Trade的Benoot層暗示,鑑於歐洲內部貿易增長對該地區的影響,到目前為止,監管機構對這樣的項目的態度一直都是支持的——因為中小企業佔歐盟總就業的三分之二左右。

Benoot說道:

監管機構對區塊鏈的瞭解讓我印象深刻,他們知道市場上發生了什麼。他們對創新,尤其是出口是非常感興趣的。

新的思路

然而,這些平臺的出現說明了區塊鏈技術比當前的操作流程要更高效——它們可以打開新的收入來源。

上述所提到的兩個平臺都沒有試圖複製現有的貿易融資模式。似乎他們都在替代當今的一些主要選擇——信用證(銀行擔保,買方將支付)和開放帳戶(給出任何保證和貿易進行信任)——相反,他們使用的是“智能支付”這樣的新概念。

Benoot說道:

對We.Trade來說,這既是一種風險管理的解決方案,也是一種可行的資本解決方案。在這種情況下,當交易啟動時,平臺發行的‘付款銀行’可以進行單獨融資,比如通過貼現或福費廷。

這一點尤其重要,因為在歐洲內部的貿易中很少會使用到信用證,因為每一個信用證的處理時間都可以長達7天(比貨物到達目的地的時間還要長)。

更重要的是,鑑於一些訂單的規模相對較小,這樣就會導致每一種產品的成本往往高得驚人。而“開放帳戶”交易(沒有付款擔保)的增加,意味著出口商要麼堅持預先付款,要麼信任進口商,那麼這樣對於雙方所造成的風險就會持續增長。

法國興業銀行的Gorge進一步對We.Trade的解決方案進行了詳細說明:

這並不一定是交易流程或銀行費用節省的問題,而是一種新方法,這種方法能確保解決目前沒有得到良好解決方案的一些交易。

We.Trade是由一些初始銀行作為股東聯合創辦的一個合資企業,這樣就克服了其進一步運轉的另一個障礙:治理問題。

就像We.Trade的Benoot解釋的那樣:

除了技術上的挑戰,合作也是一個挑戰。我們創建了一個公司,該公司的股東為9家銀行。儘管這些銀行都是獨立的,但所有的銀行需要按照它們的內部治理和相應程序批准新成立公司的服務和文件。但我們已經表明我們可以共同努力來解決這個過程中可能會面臨的問題。

新的視野

其他的類似平臺也在在努力中前進著,同時一些新的平臺也正在不斷湧現。

儘管可能並非所有正在進行的概念驗證都能看到商業上的曙光,但越來越多的貿易融資將會避免過去幾年在其他金融應用中普遍存在的試驗失敗和擱置這些情況的蔓延。

考慮到其相應的進展以及有待克服的障礙,這些平臺在短期內的採用將會是斷斷續續的、支離破碎的。但隨著基礎技術的進步,監管姿態的適應和引人注目的真實用例所推動的相關產業的共同發展,一個更大的行業場景正在開始逐漸成形。

展望未來,我們可以看到互聯網與原有系統進行交互。

到目前為止,兩個最先進的項目所採取的謹慎和集中的方法掩蓋了一個更宏偉的願景:一個更強大、更有效的系統不會通過對當前進程進行數字化來實現。

相反它將通過設計新產品來實現,這更適合日益複雜的全球經濟環境。

瑞銀的Bannwart觀察道:

區塊鏈是一個網絡業務——其所帶來的解決方案的價值正在隨著它的採用而不斷增長。我們在歷史上看到的是,如果你有非互操作系統,一方面它有利於競爭,因為這種解決方案發展得速度要更快;但在另一方面,當你不得不在每個地區攜帶不同的手機時,它也可能就會和以前的情況沒什麼兩樣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