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南區一合作社創辦「網際網路+認養」升級產業助力扶貧

認養一隻土雞

認養一頭草豬

認養一畝油茶樹

港南區一合作社創辦“互聯網+認養”升級產業助力扶貧

土雞基地一角

你在享受美味回報的同時,還能幫助貧困戶,這事聽起來挺新鮮的。

什麼叫“互聯網+認養”?港南區庫民油茶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朱城鋼介紹:“互聯網+認養”就是你在網上下單,農戶幫你養,你打開手機,就能隨時看到你所認養農產品的生產全過程。網上曾流行過一個段子: “吃肉怕激素、吃菜怕毒素、喝飲料怕色素、每天吃啥沒數、只見醫院排隊無數”,食品安全已經持續成為當下中國民生焦點問題,開展網上認養的目的,就是合作社的產品都在你的監督之下進行,讓你買得舒心吃得放心。合作社還推出“愛心認養”,凡購買的用戶還可以提成2%作為扶貧基金,該基金將全程由瓦塘鎮烏柳村委會監督使用,你的援助將在網上實時公佈,合作社還會建造一個精美的社會幫扶捐助簿,讓你的“滴水之恩”永存村扶貧史冊。

港南區庫民油茶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於2011年8月18日,有合作農戶160人,都是水庫移民戶,其中貧困戶15人。合作社位於瓦塘鎮烏柳村旺柳屯茶山水庫庫區。

港南區一合作社創辦“互聯網+認養”升級產業助力扶貧

草豬牧草基地一角

2012年,合作社採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形式發展種植油茶,基地種植500畝,農戶種植3500畝。經過5年的辛勤勞作,去年油茶樹已開始掛果,合作社的500畝基地產油2140斤,收入15萬元。

港南區一合作社創辦“互聯網+認養”升級產業助力扶貧

茶山水庫一景

今年初,旺柳屯3名回鄉創業大學生在一位北大在讀研究生的指點下帶回了全新的經營理念,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和互聯網,升級農業經營模式,走品牌化的路子,讓偏僻山村的優質農產品通過互聯網賣至全國各地。他們註冊了“庫民”商標,創建了“庫民”公眾號,並在油茶林下養土雞2萬羽,林地荒山溝種草養豬400頭,禽畜糞便經沼氣發酵還林還果還草的綠色循環模式。今年6月,他們首批200頭草豬出欄,在市場豬價跌聲一片的情況下,他們的生豬還能賣出11元一斤,利潤相當可觀,產品遠銷柳州廣州等地。

港南區一合作社創辦“互聯網+認養”升級產業助力扶貧

草豬配料車間

利用“庫民”公眾號,他們還開創了“互聯網+認養農業”模式。朱城鋼說:“目前傳統農業增收難無非是“三缺”,缺錢、缺信息、缺銷路。“互聯網+認養農業”剛好解決了上述問題。

港南區一合作社創辦“互聯網+認養”升級產業助力扶貧

俯視旺柳屯

“庫民公眾號”於2018年6月25日正式上線,短短几天時間,網上認養額已成交16427.76元,累計提成扶貧資金328.55 元。

港南區新聞中心

港南區網信辦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