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宣布要讓伊朗石油出口量變爲零,這一目標可能實現嗎?

戰略忽悠局小助手


美國宣佈要讓伊朗石油出口量變為零,這一目標可能實現嗎?

當地時間2日,美國國務院政策主任布賴恩·胡克就美國對伊朗政策舉行新聞發佈會稱,美國將逐漸恢復對伊朗的制裁,並將伊朗石油出口收入降至為零。

美國宣佈要讓伊朗石油出口變為零,這一目標可能實現嗎?這個情況能夠實現嗎?這個問題從理論上來說有兩種結果,三種影響。

美國製裁伊朗石油零出口,理論上兩種結果

  • 美國製裁伊朗石油出口,到11月4日所有國家都要禁止進口伊朗石油,所有國家都按照美國的要求在11月4日停止進口伊朗石油。

伊朗石油出口最主要的市場是在亞洲和歐洲國家,目前亞洲地區的印度、韓國、日本等國已經就進口伊朗石油做出了削減,那麼到11月4號停止進口是可以做到的。而歐洲國家的進口石油企業已經陸續撤出伊朗,比如像法國的安道爾。

為什麼這些國家要撤出伊朗以及削減甚至不進口伊朗石油,因為美國不只是要求這些國家禁止進口,還對進口伊朗石油的國家給出了警告,對於進口伊朗石油的國家和企業給予制裁。什麼邏輯呢?你要和伊朗打交道,就不要和美國打交道,你可以自己選。

  • 美國製裁伊朗石油出口,到11月4號前,伊朗向美國全面妥協,以換取美國對伊朗解除制裁。

這種情況是存在的,美國製裁伊朗的基礎就是伊核問題,只要伊朗能夠全面配合美國,那麼對伊朗的石油制裁就會取消。

美國製裁伊朗石油令出口,實際中三種影響

  • 美國對伊朗石油禁令,伊朗全面妥協,美伊關係全面解凍。

  • 美國對伊朗石油禁令,伊朗不妥協,伊朗國內發生經濟危機,引發社會危機,伊朗政權倒臺。

  • 美國對伊朗石油禁令,伊朗不妥協,伊朗國內發生經濟危機,為轉移危機向美國發動戰爭,在戰爭中伊朗現政權被打敗而垮臺。


飛狐一刀


可以說很難實現。伊朗每天出口270萬桶石油,這麼大的量,美國僅靠遊說沙特增加石油產量來彌補,顯然是不現實的。美國宣稱要求所有國家11月4日前停止進口伊朗石油,否則予以制裁,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全球性的貿易大戰即將拉開,目前已經有40多個國家反美,美方這一橫行霸道的表態,無疑給所處孤立的國際環境雪上加霜。且不說從伊朗大量進口石油的日韓等國,就是土耳其和印度都率先表態,不承認美國的“連帶制裁”。美國加徵關稅和“零容忍”移民政策,己經導致國內的企業和民眾強烈不滿,以至於出現多次達數十萬民眾示威活動。做為特朗普決策層,尤其共和黨議員,不得不考慮中期選舉臨近,現在貿易大戰硝煙正起,再製裁從伊朗進口石油的國家,必然會引起強烈的反制,將會極大地影響特朗普及共和黨的中期選舉。


本來特朗普退出伊朗核協議後,雖然伊朗與歐盟一致意見繼續遵守核協議,但是仍然有極大的空間。尤其蓬佩奧提“新協議12條”,伊朗在俄羅斯、歐盟、美國和以色列多方面的壓力下,態度己經逐漸妥協,很可能接受12條。然而美國卻做出了所謂“更高級別”的制裁,要讓伊朗出口石油變為零,這對伊朗經濟的打擊是致命的。石油出口是伊朗的經濟命脈,美國禁止所有國家進口伊朗石油,無疑是想置伊朗於死地,這毫無疑問針對伊朗等於戰爭行為。因此伊朗革命衛隊副指揮官表示:“如果伊朗的石油出口受到遏制,我們不會允許世界其他國家把石油運出霍爾木茲海峽”。言外之意,伊朗要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這就意味著整個海灣地區的石油都不能出口。

伊朗的表態並不奇怪,就在宣佈要讓伊朗石油出口變為零之後,近日又準備將伊朗革命衛隊視為恐怖分子。美國實在是欺人太甚,既然是戰爭行為,伊朗不得不被迫迎戰。

現在看來,特朗普當初退出伊朗核協議並非那麼簡單,正如美國一名官員表示:“特朗普的目的就是顛覆伊朗政權”。
美國在敘利亞敗北,特朗普惱羞成怒


把這口怨氣撒在伊朗身上。如果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必然會引起全球石油危機,世界將陷入極大的動盪之中,這個後果特朗普是承受不起的。

特朗普歷來都是虛張聲勢,這一年半了屢屢都是“雷聲大、雨點小”,正如他在競選之前就曾說過:“真實的誇大,當謊言重複多遍人們就會信以為真”。其實特朗普想是通過這種恐嚇手段,讓伊朗內部生亂推翻現任政權。如果美國真的要制裁伊朗,又何必等到11月4日。無非通過這些手段讓伊朗心裡造成恐慌,逼迫伊朗無條件的聽從美國。再者,從伊朗進口石油的國家,憑什麼聽從美國的?


適情雅趣


伊朗是世界上石油與天然氣資源最豐富國家之一,石油已探明可開採儲量僅次於沙特阿拉伯,天然氣僅次於俄羅斯,在全球能源領域地位不言而喻,伊朗年收入的85%來自於油氣資源。


伊朗是全球石油天然氣的主要出口國之一,中國、日本、印度、韓國、德國、法國等,相當一部分的石油都來自於伊朗,短時間內根本無法找到取代。全球二十大經濟體中,幾乎都從伊朗進口數量龐大的石油資源,美國想讓伊朗石油賣不出去,本身可能性就不大。

其次,伊朗扼守著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這一交通要塞,沙特、伊拉克、科威特、阿聯酋等石油出口大國的石油,全球一半以上的石油資源出口都需要經過這裡。


伊朗擁有自己的軍工、工業體系,多年來根本不畏懼美國的威脅,一旦關係激化,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是致命性的。

同時,伊朗與俄羅斯關係甚好,而俄羅斯也是全球石油出口大國之一,美國因為克里米亞問題制裁俄羅斯,難保俄羅斯與伊朗不會報團取暖,一起反對美國。石油出口對伊朗來說是經濟支柱,兔子急了也咬人,美國想讓伊朗石油出口清零,幾乎是不可能的。


澹奕


在一超多強的世界格局裡,美國大棒的威力無窮犀利,令世界絕大多數的國家膽戰心驚,不得不屈從於美國的淫威,遵從美國實施的伊朗石油出口禁令,美國要讓伊朗石油出口收入降至零的目標不會實現,但降至三成,卻是會實現的,同樣會重創伊朗的經濟與財政收入,激化伊朗國內矛盾,引起伊朗社會撕裂與動盪,迫使伊朗當局將精力與資源用於維護國內局勢穩定與化解民眾不滿、抗爭上,無暇他顧,不得不戰略收縮,龜縮回本土,多年來投入巨大資源精心打造的“什葉派走廊”可能功虧一簣,化為泡影,伊朗的地區影響力歸零,美國、以色列、沙特等反伊朗國家就可以彈冠相慶,睡個安穩覺了。

1、石油產業是伊朗的經濟命脈,2015年簽署伊核協議後,每年的石油出口創匯高達480億美元,並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如果把伊朗當作一個人,石油就是伊朗的大動脈,由此可見石油對伊朗有多重要,美國對伊朗的石油出口,企圖將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降至零,可謂是打蛇打在七寸的高招,令伊朗難以承受。

目前,伊朗已探明的石油儲量高達1600億桶,接近全球儲量的10%,位居世界前列;石油日產量380萬桶,日出口量約為250萬桶,是石油輸出國組織第三大出口國,世界第五大石油出口國,在全球能源供應體系結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伊朗雖然建立了相對完整的產業佈局,不像俄羅斯、沙特等石油出口大國那樣,經濟結構單一,產業佈局失衡,但必須看到,石油產業在伊朗的經濟體系中佔據著不可動搖的地位,是核心產業中的王牌。伊朗一旦被美國切斷石油出口,相等於經濟大動脈被美國切斷了,伊朗的經濟接近癱瘓,經濟大蕭條的局面不可避免。

2、

伊朗得意於石油出口的資金,在中東地區實施擴張,重塑地區勢力版圖,影響了美國的利益,作為重要的反制措施,美國利用“極限施壓”的手段,對伊朗石油出口搞禁令,目的是將伊朗石油出口收入降至零,切斷伊朗對外擴張的資金,並影響伊朗國內的民生,計劃伊朗民眾對當局的不滿,爆發視為遊行運動,促使伊朗社會陷入動盪與撕裂,迫使伊朗當局將精力與資源用於維護社會穩定,無暇他顧,不得不實行戰略收縮,從什葉派走廊中後撤,龜縮回伊朗本土。

3、伊朗石油出口的主要買家是華、印度、土耳其、意大利、西班牙、法國、希臘、韓國、日本、俄羅斯等國家,在美國的“二級制裁”與喪失美國市場的重磅威脅下,多數買家都不得不屈從於美國的石油禁令,美國要讓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降至零的目標,至少可以實現三分之二,極大地重創伊朗經濟,限制了伊朗的對外擴張。

意大利、西班牙、法國、希臘、日本、韓國等美國盟友,在美國沒有例外的嚴厲警告下,都打起了退堂鼓,遵從美國的禁令,斷絕和伊朗的石油貿易,原本打算訪問伊朗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最後以照顧美國的利益為由,取消了對伊朗的訪問。這是很生動的案例。

印度雖然不是美國的盟友,但彼此的關係親密,特別是印度的戰略已西傾的態勢下,沒有動力,沒有能力,沒有膽量與美國對抗,公然違反美國的禁令,終止從伊朗進口石油已經是沒有懸念的事情,印度政府近期的相關舉措證明了這個結果。

北約的刺頭土耳其,跟美國的關係似敵似友,但畢竟在同一口鍋(北約)吃飯,彼此都無法承受公開決裂的後果,針對石油禁令,美土經過博弈後都會各讓一步,土耳其照顧美國的面子,削減從伊朗進口石油的數量,幅度應該會在25%以內;美國照顧土耳其的面子,最終網開一面,沒有將對方一棍子打死。

剩餘的兩個買家,也就是兩大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並不會屈從於美國的霸權行為,遵守對伊朗的石油出口禁令,而是在國際法義務的框架內,和伊朗保持著正常交往與合作,包括繼續向伊朗進口石油,以及其他的經貿合作。

因此,美國想要將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降至零的目標,最終將會實現七八成,而不會全部實現。儘管如此,美國對伊朗的致命性打擊,依然能夠讓伊朗的經濟走向大蕭條,撕裂伊朗的穩定與團結,讓伊朗的對外擴張半途而廢,使伊朗精心打造的什葉派走廊功虧一簣。


飛狼


當然不能實現!中國是伊朗石油出口第一大國,只要美中在貿易上未達成共識,雙方較著勁,中國就會按既定調子發展,當然包括從伊朗進口石油。

何況是美國自己單方退出一群國家達成的“伊核協議”,沒退出的國家按既定規則做生意合情合理合法。

不合理的是美國。

但,客觀地說,這要看美國的決心有多大,要看伊朗頂住的能耐有多強。可預測的未來是,一些公司、地區、國家遵照老大美國的意識,不從伊朗進口石油了,一切安排妥當,終於長噓一口氣,不再擔心被美國製裁了。

就在此刻,美伊達成新協議,美國開始從伊朗進口石油了。

都被玩得團團轉,這就是現實。

就像作為一名普通員工,跟著善變的領導發展,今天做這個明天做那個,不能有怨言,多數折騰都是瞎折騰。最後還要陪領導放鬆、傻笑。

國家之間,沒有對等實力國家之間要上演類似過家家的遊戲了,全因老大心情不好,要換玩法了。

美國當然希望一切規則有它定,不僅是貿易的規則,國內經濟、政治、社會理念等全以美國為準。

這就是文化的自大,這就是霸凌。

一家被美國封殺的企業,幾萬名員工的工作和生活受影響,美國不管不顧。

一個被美國製裁的國家,幾百萬上千萬人的生活和工作受影響,美國認為這不是它需要優先考慮的。

特朗普的語言和行為就如同轟隆隆的血腥的坦克車,碾壓一切,還高聲慶賀。

雖然,它也有無數正義的理由,但美國無疑越加願意把自己推向非正義的一番。

猶如引起我們的怒火一樣,我們幾千年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是不會屈服的。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那次美中交戰就可以看出,特朗普或許不清楚中國的決心,或許一直不信邪導致了他今天的成績。

但美國一年來一系列舉動,卻跟本身中邪了一樣,無二無別,瘋瘋癲癲。

它不再是這個地球的領袖,它是自大狂、自私鬼。


財經作家邱恆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木叔給大家看一張圖。這是去年至今年4月的全球對伊朗石油進口量的排名。

看到這張圖你是不是明白了,美國要想讓伊朗石油出口為0,需要讓圖上列出的這些國家和地區完全斷絕與伊朗的石油交易。可能嗎?這裡面不只有美國的歐洲盟友,也有政治立場和美國相悖的國家,更有一些是美國的敵人,比如敘利亞。一句話,美國是不可能把用強制力量,讓他們完全不購買伊朗石油的,伊朗的石油出口不可能是0。

其實特朗普政府的美國官員說這種話的意思更多的是帶有一種威脅的味道,而不是真正要讓伊朗一滴石油都賣不出去。因為正常人都知道,這根本不現實。


美國人是希望用狠話來讓伊朗回到談判桌前,把奧巴馬當局簽署伊核協議時的一些漏洞用外交和經濟手段,促使伊朗彌補。這也就是木叔之前在“悟空問答”其他回答中,和網友反覆提到的一個策略——“以壓促變”。

變化的一點就是伊朗立場變化;第二就是伊朗內部政局動盪。這是對伊朗而言。此外,變化還有對與伊朗關係不錯的國家和地區而言,諸如購買伊朗石油的國家和地區。他們如果能改變對伊朗的立場,那麼美國人的制裁就會事半功倍。

值得注意的是,其實這些表格上的國家和地區中有一些立場已經改變或者考慮改變了。


比如印度。雖然印度在這個表格上排名第二,看著購買量大得嚇人,其實伊朗石油只佔印度需求的10%。


鑑於印度與阿拉伯人關係也不錯,一旦在美國壓力下放棄伊朗石油,轉而從沙特、阿聯酋等地採購,也不會增加太多成本,畢竟地理位置差不多,石油價格也差不多。因此印度方面已經傳出讓與伊朗做生意的印度公司“兩手準備”的消息。

另外,木叔的一個判斷是,美國會根據不同國家和地區與美國關係的態度,或者對伊朗石油需求的態度,來制定一個豁免名單。

比如在上一輪對伊朗制裁的時候,還是奧巴馬政府時期,就曾經給印度列入到了豁免名單中。也就是雖然制裁與伊朗合作的外國公司,但是印度公司依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與伊朗進行貿易。

所以不排除這次特朗普也會制定一些對伊朗石油貿易的豁免名單。畢竟完全制裁表格上的國家和地區,有點過於強硬,適當分化瓦解與伊朗合作的人,有利於建立對付伊朗的“統一戰線”。


木春山


謝謝邀請。要讓伊朗石油出口量變成零,這是美國的一廂情願,根本實現不了。



伊朗的石油儲量僅次於沙特阿拉伯,天然氣儲量僅次於俄羅斯,而且伊朗能源開採加工工藝完善,海上交通運輸便利,這樣的先決條件決定了伊朗可以成為能源出口大國。美國要伊朗石油零出口是無法實現的,原因如下:

第一,化石能源仍然是當今全球經濟發展的“血液”,由於能源分佈不均勻,大部分國家都要靠進口,所以“顧客”一定會很多。

第二,發展是當今全世界的主題,發展經濟,多賺錢或好日子是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的共同願望,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各國政府不可能為了眼前的一點政治利益,放棄發展經濟的大好機會。

第三,全球多元化格局註定了美國領導世界的時代正在消失,美國對很多國家尤其是大國的干預力度在下降,說到底是大國不買美國的賬,美國也無計可施。

第四,伊朗外交靈活,在全世界範圍內,除了北約國家,其他國家還是可以成為伊朗石油“顧客”的,有顧客就不怕賣不出去,最多價格上讓步而已。



所以,美國要讓伊朗石油零出口,應該是特朗普隨口說的一句氣話,是放嘴炮,真正來講可操作性不強。



這是我的個人觀點,歡迎大家評論。


毒刺劍客


不可能!

美國因為認定伊朗在停止核武研發上弄虛做假而退出《伊核協議》。以色列摩薩德獲取的半噸伊朗秘密文件的事實暫且不論,伊朗強硬表態:恢復核武研發。這就是結果。伊朗這個決定必將自己推入深淵。

眾所周知,核武器具有摧毀人類文明的力量。所以,限制核武器研發早已成為人類文明的共識,即使強悍如普京大帝,雖然動輒核武威脅,但在限制核武研發問題上也從未鬆口。現在連普京也沒辦法旗幟鮮明地站在伊朗一邊了。

美國一向強悍,尤其是川普,更是言出必踐。這次宣佈加大對伊朗制裁,禁止他國進口伊朗石油絕不是嚇唬他國。俺曾撰文講的很清楚:為什麼美國總能制裁他國,包括俄羅斯?源於美國佬佔住了三個制高點:道德、技術和力量。這次制裁伊朗,美國再一次佔住了以上三點。

結局正在逐步顯現。儘管英、法、德諸強國紛紛表態不希望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但同時又表態無法干涉本國企業從伊朗退出。作為企業,看到本國政府如此表態,還有誰會冒巨大風險堅持進口伊朗原油呢?更何況,原油的來源如此廣泛,除了中東地區巨大的原油產能,北非地區、北海原油、南美委內瑞拉、美國頁岩油、俄羅斯石油,更是急於出口。

不顧美國禁令堅持與伊朗貿易的風險之大,世所共知,甚至每一箇中國成年人現在都有了清醒的認識,除非眼瞎。石油,作為化石能源,也許還將有二三十年的好光景。但新能源必將取代化石能源。所有躺在石油上掙大錢的國家,未來都是悲催。創新研發新能源、新技術的國家,才有光明的未來。商人重利,放棄伊朗原油幾成定局。

但俺仍然認為美國要讓伊朗石油出口降到0,是個痴心妄想。原因很簡單,為了300%的利潤,總有人不惜挺而走險。伊朗正面臨經濟崩潰,急需美元外匯,除了石油,其它產品乏善可陳,勢必低價出口石油。美國無法實現完全監控,總有人會偷運成功。只是伊朗石油出口所佔世界原油的比重必然一落千丈而已。

最後,伊朗和俄羅斯之間籤屬了商品互換協議。此兩國之間,除了少許農產品外,都是產油國。也許他倆會互換石油,也未可知。誰知道呢?集權國家領導,是什麼奇葩事都可能做出來的。如果發生,不必詫異。



猴思猴想


美國國務院宣佈8月6日對伊朗實施自5月8日退出“伊核協議”之後,直接經濟制裁。有目標,有期限。直接目標指向伊朗核心,石油出口對於伊朗來說是生死悠關的大事。

2015年,“伊核協議”六方會談經過艱苦談判,達成協議,最終在2016年開始實施石油換濃縮鈾計劃。對於此協議沙特和以色列表現出強烈反對。沙特甚至退出即選的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表達不滿。

特朗普上臺改變在以色列立場,在中東問題上大力支持猶太立場。在拿到沙特千億美元軍購大單之後,有了改變美國立場的強烈動力。

2018年,隨著後“伊斯蘭國”時代到來,伊朗在打擊IS作用下降。敘利亞問題重回倒巴沙爾問題原點,美國公開要求伊朗軍事勢力退出敘利亞和伊拉克。

隨後伊朗“聖城軍”訓練指揮的10萬伊拉克什葉派民兵交給伊拉克政府。在敘利亞戰場,伊朗訓練指揮的敘利亞政府軍和什葉派民兵戰力與2015年前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沙特等國支持的反對派武裝再也不是對手,敘利亞巴沙爾政府發動的收復之戰節節勝利。東古塔一戰,反對派武裝徹底被打掉信心。

也門胡塞武裝,黎巴嫩真主黨,巴勒斯坦哈馬斯。伊朗秘密部隊背後支持下持續影響中東局勢。美國及其盟友認為,讓伊朗收手的最好辦法就是“經濟扼殺”。

5月8日退出“伊核協議”就是為下個月的經濟制裁鋪路。伊朗總統魯哈尼在昨天表態,伊朗不懼制裁,既然不讓伊朗賣石油,那麼大家都別賣。

接下來的局勢發展取決於幾個重要因素:
  1. 英德法三個美國盟友是否有能力在美國給出的期限內拿出一份新的方案來,並聯閤中俄說服美國和伊朗重新談判。
  2. 從目前局面來看,短時間達成共識很難。因為美國要加太高,特朗普的目的是要伊朗停止支持敘利亞巴沙爾,黎巴嫩真主黨,也門胡塞,甚至是巴勒斯坦哈馬斯。
  3. 一旦美國實施制裁,國際社會出於趨利避害的大局停止購買伊朗石油。結果只有一個,伊朗重啟高濃度濃縮鈾計劃,發展核武。到此時,也就意味特朗普中東豪賭失敗。
  4. 事情一旦發展到這一步,必將美國和伊朗都逼進死角。開啟戰爭模式可能性大大增加 。一旦美國動武,伊朗必然採取更加極端措施,封鎖霍爾木茲海峽。擴大矛盾拖沙特下水。引爆戈蘭高地和加沙拉以色列下水。中東大亂。

核子獵潛艇


伊朗是中東地區的產油大國,石油出口主要面向亞洲和歐洲,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近期伊朗的主要石油出口對象及出口量。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伊朗石油出口量的前十名分別為我國、印度、韓國、土耳其、意大利、日本、阿聯酋、西班牙、法國、希臘,那麼美國有可能通過對伊朗制裁將伊朗的石油出口量變成零嗎?


當然,伊朗石油出口國裡面有一部分美國的盟友,比如韓國、土耳其、意大利、日本、法國、希臘等國,美國可以向盟友施加壓力,迫使他們放棄從伊朗進口石油。但是這其中我國、印度、土耳其都已明確表態不會支持美國對伊朗的單方面制裁措施,這就意味還會繼續從伊朗進口石油。所以,伊朗的石油出口量不會變成零。

自從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以來,美國宣佈單方面對伊朗實施最嚴厲的制裁措施,那麼美國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

2015年伊核協議簽訂以來,國際社會放鬆了對伊朗的制裁,伊朗石油產量得以恢復,財政實力得到增強。伊朗為了自身安全和在中東地區做大,對外進行了一系列的活動。比如支持胡賽武裝組織對抗沙特、支持哈馬斯和真主黨對抗以色列、出兵敘利亞全力支持阿薩德政府,建立中東什葉派新月地帶國家聯盟(伊朗、伊拉克、敘利亞)。伊朗的這些活動對美國主導的中東秩序形成衝擊,威脅到美國及其盟友在中東的利益,所以美國退出伊核協議的目的就是為了制裁伊朗,削弱伊朗的實力,迫使伊朗在中東做出戰略收縮,從敘利亞撤軍,在伊核問題上讓步。

當然,除了伊朗對外擴張活動,這些年伊朗在中程彈道導彈研發上取得的進展也令美國不安。伊朗研製的流星-3彈道導彈長16米,彈徑1.35米,最大發射重量16噸,可攜帶重量為760—1158公斤的戰鬥部,最大射程1350-1500公里,該導彈採用慣性制導,精度190米。這一射程可以覆蓋以色列全境和美國在中東地區的軍事基地,所以這些範圍內的美國和以色列目標都在伊朗的導彈打擊範圍之內,這也是令美國製裁伊朗的重要原因。

美國對伊朗的單方面制裁是沒有經過聯合國授權的,其他國家完全可以不予理會,但是有些國家迫於美國的壓力會放棄從伊朗進口石油,但是大多數石油進口大國不會聽從美國的對伊石油禁令,所以美國企圖通過制裁讓伊朗石油出口量變成零的目的實現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