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醫學導入式診療思維》——全科醫生基本素養

“素養”一詞,據《辭海》的解釋為“經常修習涵養”“亦指平日的修養”。“涵養”在《辭海》中則指的是“身心方面的修養”。至於“修養”,儒家是指通過內心反省培養完善的人格。朱熹《近思錄》卷二引程顧:“修養之所以引年……皆工夫到這裡,則有此應”。後亦指“逐漸養成的在待人處事方面的正確態度”或“指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質和知識技能等方面經過鍛鍊和培養而達到的一定水平”。由此看來,“素養”“涵養”和“修養”的意思十分接近,甚至是可以互通的。

一、全科醫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醫生的專業具其獨有之處。從患者的角度來看,一位好醫生,不但要掌握精良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而且要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質、健全的體魄和積極正向的心理。全科醫生具備了以上的素養,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得到患者的尊敬,從而達到醫患共融的理想境界。

二、理論與實踐

《孟子:告子下》有云:“有諸內必形諸外”,可引申解釋為“人的內在思想和素質,必然會在言行中體現出來”。套用到全科醫生身上,就是他具備了怎樣的素養,便會在他的工作表現和態度中體現出來,這也是患者可以觀察到的。理論上具備的優良素養,也要在行為上實踐出來。舉例說,全科醫生雖然具備了積極主動去解除患者病痛的心,也要學習良好的醫患溝通技能,才能達到在行為上得到患者的理解。

三、全科醫生的核心能力

不同的全科/家庭醫學教學組織在制訂教學大綱的時候,大家都認為全科/家庭醫生應具備若干核心能力。現今英國及澳大利亞的家庭/全科醫學學院都參考了2002年歐洲區世界家庭醫生組織(WONCA Europe)制訂的家庭醫學的定義,此定義包括了家庭/全科醫生的核心能力及特徵。

他們還把該定義以圖像化的形式繪成了一顆“WONCA樹”。他們認為家庭/全科醫生是基層醫療的核心,其特徵可為基層醫療系統注入生命,就像大樹長出綠葉並結出累累果實一樣。

“WONCA樹”的樹幹是家庭/全科醫生應具備的六種核心能力:

  1. 基層醫療服務的管理(primary care management)

  2. 以人為本的服務(person-centred care)

  3. 解決具體臨床問題的技能(specific problem solving skills)

  4. 綜合性服務(comprehensive approach)

  5. 以社區為導向的服務(community orientation)

  6. 全人服務模式(holistic modelling)

“WONCA樹”的根由三個基本因素組成:

  1. 背景:代表著全科醫生所處的社區狀況、文化背景、經濟、醫療系統及規管條例;

  2. 科學:代表以嚴謹和探究的精神來行醫,並不斷進修和改善專業質素;

  3. 態度:代表全科醫生的素養。

由此可見,全科醫生的素養是其核心能力的根,有堅實的根,才能支撐起一顆茂盛的WONCA大樹。

四、醫學人文

根據被譽為“西醫之父”的古希臘醫師希波克拉底的說法,醫學有三個組成部分:疾病、患者和醫生,他們的本質和相互作用就是醫學人文探討的領域。醫學人文是一個豐富多彩的學術領域,借鑑了人文學科、藝術學科和社會科學。

該學科除了對人類最基本和最普遍關注的問題提供有洞察力的見解外,還為醫學的科學和實踐提供有用的信息。儘管我們對疾病的瞭解和治療已經有了極大的進步,但是對於何人或何時需要治療,甚至如何預防疾病的問題,都不能僅僅單靠科學知識來決定。

很多時候,我們還需要依靠醫學倫理上的考慮,反映經濟現實的判斷,文化規範和在社會條件限制下對疾病風險的看法等。醫學人文讓全科醫生從多方位、多角度去理解疾病、痛苦、殘障、人性、靈魂、生命與死亡的意義。

作為一個包括學習和實踐的獨特學科,醫學人文有兩個重要的目標。首先,作為一個學術研究科目,醫學人文支持對醫學上人性進行深入的探索,從它最深邃的哲學品質,到它對文化和歷史微妙而又複雜的影響都涉獵到。

其次,作為關注人類互動和提供創造力的學科,我們希望醫學人文能培養出更多有同理心和良好溝通能力的醫生,從而為患者帶來更好的治療效果和更健康的生活。這亦是全科醫生需要學習和掌握醫學人文的原因。

在2002年,由美國內科學委員會基金會、美國內科醫師學院和歐洲內科醫學聯盟共同制定並發表的《新世紀醫師職業精神——醫師宣言》中,明確提出了三個基本原則:

①將患者利益放在首位;②患者自主;③社會公義。

《醫師宣言》也列出了十種具體的專業承諾:①提高專業勝任;②對患者誠實;③保密患者的隱私;④和患者保持適當的關係;⑤提高醫療質素;⑥改善獲得醫療服務的機會;⑦公平分配有限的資源;⑧堅守科學知識;⑨通過解決利益衝突而維護信任;⑩維持服務水平的專業責任。

這個宣言已經得到了國際醫學界的普遍共識,到目前為止,已有包括美國、英國、德國、法國、中國等國家,共計超過300個國際醫學組織認可,並簽署了該宣言。

2005年,中國醫師協會正式簽署該宣言。2011年6月26日,《中國醫師宣言》在首屆中國醫師協會舉辦的“醫師節”上正式向社會發布,重申醫師應遵循患者利益至上的基本原則,弘揚人道主義的職業精神,恪守預防為主和救死扶傷的社會責任,並提出了六條承諾:①平等仁愛;②患者至上;③真誠守信;④精進審慎;⑤廉潔公正;⑥終生學習。

2015年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頒佈了《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該計劃向全國醫務工作者們發出下列倡議:

  1. 以維護人民群眾健康為己任,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尊重患者、理解患者、關愛患者,把醫學人文關懷融入醫療服務之中,營造良好的就醫環境,構建和諧的醫患關係。

  2. 以刻苦鑽研、精益求精、嚴謹求實的敬業態度,一絲不苟,精進審慎,敢於創新,不斷提高診療質量和技術水準,以精湛的醫術服務於廣大患者。

  3. 以廉潔行醫、平等仁愛、真誠重義的高尚醫德,嚴於律己,恪守職業道德,樂於奉獻,敢於擔當,救死扶傷,踐行革命人道主義精神,捍衛醫學的聖潔和尊嚴,維護職業的高尚與榮譽。

六、良好醫療行為守則

歐美各國的義務委員會或醫療專業組織都制訂了《良好醫療行為守則》(code of good medical practice),內容基本大同小異。以英國為例,英國醫療委員會在2013年重新修訂了該守則,指明醫生要在以下四個領域達到患者期望的標準:

(一)知識,技能和表現

· 1.發展和維持你的專業表現

· 2.應用知識和經驗去行醫

· 3.清晰及準確記錄你的工作

(二)安全和素質

· 開發及遵守保護患者的系統

· 應對影響安全的風險

· 保護患者和同事免受因你的健康狀況帶來的風險

(三)溝通,合作伙伴關係和團隊精神

· 1.有效的溝通

· 2.與同事協同工作去維護或改善患者照顧

· 3.教學,培訓,支援和評估

· 4.連續性和協調性的照顧

· 5.建立並維持和患者的合作伙伴關係

(四)保持誠信

· 顯示對患者的尊重

· 公平地對待患者和同事,不存歧視

· 誠實及正直地處事

這守則包括了一本詳細的指南,內有八十個段落,明確指出醫生“必須”或“應該”遵守的原則和履行的責任,是份很好的參考材料。

(劉浩濂)

本文摘自《全科醫學導入式診療思維》

全科醫學導入式診療思維

《全科醫學導入式診療思維》——全科醫生基本素養

國內全科醫學相關教材多數以提供常見疾病的臨床基本理論居多,而《全科醫學導入式診療思維》改變傳統的教材編寫格式,用案例層層導入,採用RICE問診法【R(reason)—患者就診的原因?I(idea)—患者對自己健康問題的看法?C(concern)—患者的擔心?E(expectation)—患者的期望?】,訓練和拓展全科醫學臨床思維和接問診技巧。本教材把主訴做成前目錄,後面附疾病名稱索引。讀者看到患者的主訴,需要利用儲備的醫學知識作出初步評估,再進行RICE問診,作出初步的診斷,演繹出完善診斷需要做的系列檢查,進行鑑別診斷和診斷,然後制定治療方案,總結出某一症狀的診療程序和從這個病案中得到什麼啟發。接問診過程充分體現以人為中心,人文關懷貫徹始終。

本書有幸邀請巴德年院士作序,巴院士提到大力發展全科醫學,加快全科醫生培養,是當前我國醫藥衛生事業一項緊迫的重要任務,本書各位編者結合自己的臨床實踐,模擬全科醫療活動的真實情境,著重闡述社區常見問題的全科診療思維,以提高全科醫生的基本素養,必將為我國全科醫學的發展助一臂之力。

本教材是各位全科醫學專家,在繁忙的臨床工作之餘共同參與籌劃和編寫。編寫過程中得到了浙江省衛生計生委基層處、科教處領導、杭州醫學院和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的領導及中國香港地區家庭醫生的大力支持,旨在為全科醫生和醫學生提供一本有價值有特色的參考書。本書作為全國高等學校教材,可供臨床醫學專業和全科醫生規範化培訓、轉崗培訓使用。

《全科醫學導入式診療思維》——全科醫生基本素養

主審

許巖麗教授

中國全科醫學雜誌社副社長

《全科醫學導入式診療思維》——全科醫生基本素養

主編

王靜教授

杭州醫學院全科醫學教研室主任

《全科醫學導入式診療思維》——全科醫生基本素養

《全科醫學導入式診療思維》——全科醫生基本素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