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端午是「诗人节」?

端午节的起源众说纷纭,有百越旧俗说,有伍子胥说,有曹娥说,当然最流行的是屈原说。可见,端午节的内涵是逐渐丰富的。近些年来,有人称端午为诗人节,也是说得通的。因为,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诗人。

为什么说端午是「诗人节」?

鲁迅先生在其《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屈原及宋玉》一文的开篇,如此评价屈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战国之世,言道术既有庄周之蔑诗礼,贵虚无,尤以文辞,陵轹诸子。在韵言则有屈原起于楚,被谗放逐,乃作《离骚》。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后人惊其文采,相率仿效,以原楚产,故称「楚辞」。较之于《诗》,则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故后儒之服膺诗教者,或訾而绌之,然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为什么说端午是「诗人节」?

当然,课本上说得更浅白:《楚辞》(以屈原为代表作者)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诗经》是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其内容非常丰富,虽然其中一些诗篇,能够考证出可能的作者,即便如此,这些作者也并非以写诗闻名。屈原则不同,他虽然也有从政的经历,但他为后人所熟知,还是因为他瑰丽的诗篇。

为什么说端午是「诗人节」?

屈原是诗人,还是爱国诗人,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诗人。在端午节,纪念这样一位诗人,并定义为诗人节,让天下诗人以屈原为榜样,爱国爱民,严以律己——虽然我不知道是谁最早倡议的,但觉得这个倡议不错,应该附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