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形反轉!見底了嗎?

有一個好消息,據傳說是股權質押不讓強平了。

市場迎來V型反轉。上證指數早盤一波殺跌,沒創新低,2900點成為多頭組織進攻的關鍵點,下午翻紅,小幅反彈。

創業板指數再創2015年1月的新低,不過因為是小票,反彈速度也是最快的,收盤漲幅超1%。

可惜兩市成交金額未能放大,縮量反彈,說明沒有場外資金抄底。我認為今天只能叫反抽。

昨晚,和一些朋友聊百點下跌,筆者發現,下跌的原因已經沒有人在意了,因為既然已經跌了,後面如何應對才更重要。

普通投資者,與機構的朋友相比,差別很大。兩者情緒也比較極端,前者覺得行情太爛,十年歸零,都沒信心了,而且很多散戶他炒股,都是滿倉一隻股的,還深套著,他不會組合管理,不懂倉位控制,都懷疑這行情會不會惡性循環越來越差下去、從地板跌到地下室。

後者有些看到大跌,很興奮,因為基金經理是不能空倉的,最低也要保持60%-80%的倉位,行情再低迷,必須做投資,跌到這種位置,機會大於風險。

那麼問題來了,市場真正見底了嗎?

是不是見底,筆者我也無法預測,真是水平有限,測算不準。更不要說什麼具體點位了,各位發現沒,我今年以來很少說點位了,因為我不想被封號。不過這幾天,我元旦的那篇對2018年整體的預測全年的文章,有粉絲朋友已經翻出來重新閱讀了。

我大A股,要討論底部,必須從三個方面入手,分別是政策底、估值底、市場底。

政策底:目前還沒有政策出臺。只有高層表態,譬如央行行長易綱接受《上海證券報》採訪表示,股市出現波動主要受情緒影響,投資者應該保持冷靜。

此外還有今日清晨,四大報齊發社論,力挺中國A股。

上海證券報:股市運行的有利因素並未改變;

中國證券報:A股不具備持續大跌基礎;

證券時報:面對市場波動不妨多一分冷靜;

證券日報:我國經濟基本面不支持股市大幅下跌。

老揭倒是認為,現在最管用的就是放水,緩解整個市場的流動性是當務之急。比光喊話力挺,要管用得多。

估值底:前天我用了海通證券的報告,他們認為目前市場主要指數估值已經接近2016年1月熔斷行情的低點,也就是上證2638點時的估值。

今天我還看到了一篇華林證券關於估值底的報道,他們認為,目前滬深兩市平均估值(市盈率和市淨率)仍距離2013年熊市底部有一定的距離。

2013年至2014年兩市市盈率曾經屢次跌至12倍後出現反彈,截至2018年6月,兩市市盈率在17.58倍。考慮兩市2018年業績增速在20%左右,則預計市盈率有15%的調整空間。

從市淨率來看,上次市淨率低點1.58倍出現在2014年5月份,而目前市淨率為1.89倍,相距仍有17%的空間。

市場底:真正的底部,都是由市場各方力量自發組成的,當空頭手裡已經無籌碼可拋,當多頭手裡也沒有子彈可買,這個時候大概率很形成底部。所以老揭我個人認為,市場底,才是市場真正的底部(區域)。從90那年代的333,2005年的998,到2008年的1664,都是令人意想不到,無法預測的市場底。這一次,什麼點位,能成為新時代的市場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