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成績好的孩子總能找到巧方法?2個關鍵能力,6歲前必須注意

關於孩子數學學習的問題,其實和我們生活中遇到的任何問題一樣,找對方法,便可

事半功倍思路順暢

注意觀察你就會發現,學校中那些真正成績好的孩子,學習狀態往往都十分輕鬆,並且能快速理解知識,並找到最優的解決方法

為什麼成績好的孩子總能找到巧方法?2個關鍵能力,6歲前必須注意

我不否認這其中與智商的關係,但天才畢竟是少數,而更多優秀的孩子是緣於其有一個清晰學習路徑,這種路徑你可以將其想象成一個在接收新知識時,快速分解、理解、消化固定方法

這種學習習慣不是上學後孩子自己突然就會了的,一定源自於早教時就開啟的長期、有序培養

為什麼成績好的孩子總能找到巧方法?2個關鍵能力,6歲前必須注意

這項對孩子來說一生有益的能力,我分享以下2個,在早教中父母就應該注意培養的方法。

1、測量和對比思維

“這兩個哪個更多,哪個更少?”

“來比一比,爸爸的手是寶寶的幾倍長?”

類似於這種語言,相信所有家長都有對孩子說過,不過一定是在孩子剛學會說話的低齡階段(3歲之前或3歲左右)。

因為家長們都認為這種測量和對比知識是簡單的,待孩子到4、5歲後,便迫不及待教孩子更多新的知識去了。

但知道測量和對比知識,與測量和對比思維養成之間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為什麼成績好的孩子總能找到巧方法?2個關鍵能力,6歲前必須注意

所以測量和對比知識的訓練應該貫通於孩子的整個學齡前階段,絕不是孩子知道了就結束。更是需要孩子養成每次學習新知識時,潛意識都能慣性將其與已掌握的知識結合起來,找到相似點,更快的理解學習。

2、規律意識

在【何秋光學前數學】視頻課程中,單【規律排序】的問題我就足足劃分了6個要點。

因為找規律實質上就是找方法,掌握的事物的規律性,實質上就是找到了解決一個問題的方法切入點,真的十分重要。

有了規律意識,孩子也就養成了遇問題主動尋找規律的思維模式,也就逐步提高了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為什麼成績好的孩子總能找到巧方法?2個關鍵能力,6歲前必須注意

3、如何引導孩子形成良性思維模式?

最後我們再來聊一聊這些思維的養成。其實這些知識點孩子在幼兒園裡都會學到,但是我一直強調的是教育,特別是學前啟蒙,家庭教育比學校更為重要。千萬不要覺得有早教班、有幼兒園,作為父母就可以放心妥妥的了。

在生活中,親子相處的過程中,才是孩子思維拓展,習慣養成的最佳場所

為什麼成績好的孩子總能找到巧方法?2個關鍵能力,6歲前必須注意

簡單來說,就是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多多觀察,善於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多和孩子聊天

比如,在生活的小區裡,可以問問孩子有沒有發現樓房的排列規律;去北京旅遊,可以問問孩子對比家鄉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在馬路上,引導孩子觀察往往有黃燈閃爍,車輛需慢行的路段有什麼特別的(一般都是學校、醫院地段)等等...

如果說學知識靠的是理解和複習,那麼思維則要靠啟發和養成!每個父母都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千萬不要忘記自己的責任哦。


歡迎關注【何秋光學前數學】,在暑假來臨之際,作為粉絲福利

原創數學遊戲盒子!限500份,免費領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