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前梁思成設計加固的碑林鎮館之寶,搬,還是不搬?

82年前梁思成設計加固的碑林鎮館之寶,搬,還是不搬?

編者按:去年年初,陝西省政府在“西安碑林博物館改擴建項目”中正式提出將《開成石經》搬遷至北擴後新建的陳列館。

2018年6月17日,西安晚報又刊發了一篇題為《1181歲國寶級文物唐〈開成石經〉搬移提上日程》的文章,文中提出搬移《開成石經》的最重要目的是實現更好的抗震保護。

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我們需要善意的關懷、專業的研究和多方的共識。那麼從專業角度看,只有移動《開成石經》才能獲得防震保護的作用嗎?現有的原址保護做不到嗎?如果能做到,還有沒有移動的必要?

在這篇文章中,碑林博物館副研究員楊兵從專業角度向公眾解答這一疑問,並首次公開著名建築師梁思成在82年前為《開成石經》精心設計,卻鮮為公眾所知的防震保護方案。

孔廟,在中國古代可分為本廟和學廟兩大體系。本廟是孔門弟子、族人及後學者供奉祭祀孔子的場所,具有祖廟性質,如曲阜孔廟。學廟是在歷代都城及地方學校裡所建的孔廟,除有祭孔活動外,更多的還附有講經研學的功能。

在都城裡所建孔廟往往與京城的興廢息息相關,具有規格高,規模大,殿堂宏偉等特點,大多由太學或國子監主管官員及師生祀奉,皇帝或皇子及各級官員也常往之。

如西安孔廟,就是將學習儒家經典的官方學校與祭祀孔子的禮制性廟宇相結合的場所。可以說,孔廟是“都市人群的精神家園”和“東方儒光”的閃耀之地。

現立於西安孔廟內的《石臺孝經》與《開成石經》正是“廟學合一”的歷史見證。正如北宋真宗所言“講學道義,貴在廟庭”。

82年前梁思成設計加固的碑林鎮館之寶,搬,還是不搬?

西安孔廟自建立伊始,就與唐《石臺孝經》《開成石經》的命運緊緊牽繫在了一起,它們共同見證了歷史的滄桑流變。

《開成石經》是唐王為了將儒家思想作為治國理念,倡導庶民對古籍經典的學習,加強傳統禮制,於太和七年(833),唐文宗命鄭覃等人,歷時四年,在開成二年(837),刊刻完成的十二部儒家經典刻石,共114石,160卷,65萬252字。這部卷帙浩繁的石刻典籍,史稱《開成石經》。

石經刊成後,原立於務本坊國子監內,經過三次搬遷,於北宋崇寧二年(1103)連同李隆基所書《石臺孝經》搬至現址,即現孔廟,也是今西安碑林所在地,從此再也沒有移動過,距今已915年。

《開成石經》是中國古代保存最完整的儒家刻經,堪稱中華文化的原典。

82年前梁思成設計加固的碑林鎮館之寶,搬,還是不搬?

它的存在,使西安孔廟才具有了不同於中國其它任何地方孔廟的精神價值,更是歷史文化名城西安的重要文化地理座標。《開成石經》對於西安乃至世界的歷史價值與遺址價值,不言自喻。

《開成石經》是如此獨特、非凡和重要,因而它理應得到最好的保護。

2017年2月3日,陝西省政府在“西安碑林博物館改擴建項目”中正式提出將《開成石經》搬遷至北擴後新建的陳列館後,爭議之聲從未停止。

這當中以辛德勇《已有915年曆史的西安碑林不應再動》、虞萬里《開成石經的遷移應慎之又慎》、趙季平《加快西安碑林博物館的擴建改造,儘量保持和的原址原貌》、陳根遠執筆《碑林四專家聯署反對移動開成石經》、楊兵《觸動了古城的哪根神經》等學者的意見最具為代表,社會各界人士都在為《開成石經》免受損害據理力爭。

可以說,如何更好地保護石經是目前針對搬遷問題論爭的核心問題。

2018年4月13日,西安晚報刊發了一篇題為《1181歲國寶級文物唐〈開成石經〉搬移提上日程》的文章,該文章的原標題為《破解抗震難題,升級保護環境》,文中提出搬移《開成石經》的最重要目的是實現更好的抗震保護。

針對此問題,我們不禁要問,只有移動《開成石經》才能獲得防震的保護作用嗎?原址保護就做不到嗎?

為了全面地看待這一問題,我們首先需要梳理一下歷史上對《開成石經》所做的保護措施,以資借鑑。

82年前梁思成設計加固的碑林鎮館之寶,搬,還是不搬?

據現有碑刻史料所載,《開成石經》自北宋崇寧二年(1103)搬遷至現址後的915年中,歷代對其的保護從未中斷。金元時期,對碑林、府學與文廟的整修共有12次,其中針對碑林的整修有3次。在記事碑刻中雖未明確提及對《開成石經》所做的維護,但石經作為碑林的主體,理應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修繕。明代,針對碑林所進行的3次整修,依然是因襲金元時期低水平、低層次的維護,基本沒有防震保護的有效措施。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6),陝西華州發生了人類歷史上罕見的特大地震,即關中大地震,震級達到了8.5級。據史料記載:“官吏、軍民壓死者八十三萬有奇”,且“一日數震,或累日震不止”。在這樣嚴峻的地震災害面前,幾乎沒有任何防震保護措施的《開成石經》,114石中,折斷者有40石,未斷者也傷痕累累,令人痛惜。至明萬曆十六年(1588),人們對《開成石經》進行過扶正和簡單的修繕。

而真正從防震保護入手,提出周全可行的方案,對《開成石經》保護產生深遠影響的,是1936年由梁思成等學者集體提出的“鋼筋混凝土加樑柱”的保護方案,這也是目前碑林博物館對《開成石經》所一直沿用的防震加固方案。

82年前梁思成設計加固的碑林鎮館之寶,搬,還是不搬?

▲梁思成

對於這項方案的記載,見於《民國二十六年六月十七日監修委員會致中央文物保管委員會工作報告》(西安碑林博物館藏碑林舊檔)之中,這是一段鮮為公眾所知曉的歷史。

1936年冬天,當時任職於北平營造學社的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親自來到陝西,對整修西安碑林工程進行具體指導,在建築設計和碑石排列等方面提出了寶貴意見。又根據梁思成的意見,存放《開成石經》的第二陳列室(現碑林一室)由原來的正面九間改為正面歇山式十一開間,增強了展室建築的穩定性。

最重要的是,梁思成先生為保護《開成石經》親自設計了“鋼筋混凝土加樑柱”的保護方案圖紙。這一方案並不是梁思成先生的一己決斷,而是經過多位專家學者群策群力得出的結果。

學者們早已清晰地意識到對《開成石經》威脅最大的莫過於地震。於是在監修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委員張繼便提議給《開成石經》加制鋼筋水泥樑柱以求防震,此提議得到了各方面的贊同,並由梁思成設計加固。

這項加固方案的具體做法,是將石經碑首全部拆除,用鋼板夾於碑石上端,然後在其上加鋼筋水泥橫樑,六或三塊碑石之間加一鋼筋水泥立柱。

82年前梁思成設計加固的碑林鎮館之寶,搬,還是不搬?

經過這樣加固的114塊《開成石經》,就連成一個整體,如同三國時期赤壁之戰中緊緊綁在一起的小船,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波動中分散造成的損傷。

82年前梁思成設計加固的碑林鎮館之寶,搬,還是不搬?

在此基礎上,為了進一步增加《開成石經》整體的穩定性,還將114石分為四段,並將其中兩段最長的石經設計成直拐角佇立,如支撐腿一般。

82年前梁思成設計加固的碑林鎮館之寶,搬,還是不搬?

同時,還在碑身與碑座之間以水泥粘合。這些防震保護措施,在現碑林《開成石經》陳列室依然可以一覽無餘。

82年前梁思成設計加固的碑林鎮館之寶,搬,還是不搬?

特別要說明的是,此次保護工程還將前代用石灰彌合地震所致的碑石裂縫,改用漆皮重新填補,這種修補措施並非是為了防震,而是提高觀賞度。

在《1181歲國寶級文物唐〈開成石經〉搬移提上日程》一文所提到,通過科學檢測,測出碑石縫隙中有“民國時期所用瓷土填充”,正是1936年以前用以彌縫的石灰。

眾所周知,在對重達兩噸多重的巨石進行穩定加固,使用世界上最強的粘合劑也是難以做到的。所以,梁思成對《開成石經》的防震保護措施主要是通過“鋼筋混凝土加樑柱”的手段獲得的,而絕非“瓷土”。

當然,1936年的方案並不是毫無瑕疵的。為了減少碑石與碑首連接處造成的不穩定性將二者人為分離,改變了原有碑石和碑首的整體形制,有礙觀瞻。然而梁思成等專家還是抓住了石經防震保護的主要矛盾,提出了一個利大於弊的方案。

這項經過縝密準備與悉心研究,凝結了文物工作者們心血汗水的方案沿用至今已80多年。那麼,它是否真正對《開成石經》起到了防震的作用呢?從1936年至今,陝西境內共發生9次地震,受到外省地震波及的有2008年汶川的8.3級地震、2017年的九寨溝7.0級地震等8次地震。

82年前梁思成設計加固的碑林鎮館之寶,搬,還是不搬?

▲1936年至今陝西境內發生地震、毗鄰省區波及陝西的地震統計表(震級4.0級以上,共17次)數據來源:陝西省地震局地震信息網

而一直沿用1936年防震措施的《開成石經》毫髮未損,依然穩固。這充分證明了梁思成設計的防震方案是有效的、是經得住時間和歷史的檢驗的。

82年前梁思成設計加固的碑林鎮館之寶,搬,還是不搬?

那麼,移動《開成石經》到底能不能給文物更好的保護呢?在媒體報道中瞭解到,《開成石經》搬進北擴後所建新陳列館,將對建築及碑石採用雙層隔震裝置。

從世界範圍內看,目前大型隔震裝置的有效性並未得到實踐檢驗。

而就2009年,碑林博物館在佛教造像館中對15件佛教造像所使用的日本產隔震裝置效果來看,在九年的時間裡,西安周邊地區又發生多次地震,西安震感明顯,但這些隔震裝置從未發生過作用。是因為震度不夠強,還是因為九年中沒有進行一次維護?

82年前梁思成設計加固的碑林鎮館之寶,搬,還是不搬?

這些隔震設備內部均為機械構造,一二十年不進行維護,等地震發生時還會發揮作用嗎?答案不得而知。

如果進行維護,又如何落實呢?這些都是等待解決的問題。因此,對移動《開成石經》後能夠達到怎樣的防震加固效果,我們還有很大疑惑。

82年前梁思成設計加固的碑林鎮館之寶,搬,還是不搬?

更令人擔憂的是,移動過程本身會對《開成石經》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如果移動石經,必須先砸掉現在用以加固的鋼筋混凝土。在這一過程中,強烈的敲擊難免對碑體和文字造成損壞。

82年前梁思成設計加固的碑林鎮館之寶,搬,還是不搬?

另外,國內博物館雖已有移動石碑的技術,但移動像《開成石經》這樣體量龐大的石碑,還沒有可供借鑑的先例,一旦在移動中發生問題,將釀成無法彌補的悲劇。

歷史曾經記得:

1907年,唐代《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從西安西郊移往碑林時,左面碑側最下“華”字被損。

30年代,記載宋代搬遷《開成石經》史實的宋《京兆府府學新移石經記》在碑林大修中斷為數片。

1956年,明末斷為兩截的東漢名作《曹全碑》,在搬遷到西安碑林的時候磕損了“老”“離”兩個字。

90年代中期,隋代《李和石棺》棺底就是在從東院向西院搬動的過程中斷為兩截的。

梁思成先生是中國首屈一指的古建築保護專家,在建築保護的力學層面有精深的研究。他設計的“鋼筋混凝土加樑柱”的防震保護方案,是留給碑林文物工作者寶貴的經驗和遺產,值得我們進行更加細緻、深入的研究。

在繼承這份方案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向世界徵尋先進的現代保護技術手段,在原址進行保護,不僅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對《開成石經》的損壞,也為古城西安留下一處散發著古老氣息的歷史標識。

陝西是中國的文物大省,西安是國家重點建設的歷史文化名城。然而我們對歷史遺產的人文關懷,怎能落後於它省呢?

移動《開成石經》的計劃已提出一年有餘,未來,我們需要善意的關懷、專業的研究,也需要彙集社會各界的力量,獲得多方的共識。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人類所有偉大的遺產一旦遭到破壞,就永遠無法重建和修復。為了避免悲劇的輪迴,對《開成石經》的保護,必須慎之又慎,必須對歷史和後世負責,拿出這座歷史名城應有的責任和態度。

楊兵,1969年生,1993年畢業進入西安碑林博物館,任陳列研究部副研究員,曾任陳列部副主任。現兼任西安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合作導師、陝西省博物館展覽陳列設計專家庫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