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对吴三桂有多痛恨?下旨将吴三桂骸骨剁碎分发各省示众

康熙对吴三桂有多痛恨?下旨将吴三桂骸骨剁碎分发各省示众

“平定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的一件重大历史事件。三藩中,以平西王吴三桂的势力最为强劲,也最飞扬跋扈。资料显示,巅峰时期的吴三桂拥兵不下十万,而且这些军队只听命吴三桂。

在封建专制的政治体制下,吴三桂的存在就是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康熙元年,随着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大规模的外患已经不复存在。也就是说,清朝的外部环境已经逐渐安定下来,清廷决定腾出一只手来对付内患,其中最重要的决策就是撤藩。

康熙对吴三桂有多痛恨?下旨将吴三桂骸骨剁碎分发各省示众

三藩的存在,一方面对清廷有军事威胁,另一方面则是经济上的沉重负担,三藩每年要耗费军饷超2000万两。同时,三藩割据一方,尾大不掉,已然成为了独立王国。

康熙十二年春天,康熙的机会来了。这年,平南王尚可喜上疏请求归老辽东、留其长子安达公尚之信镇守广东。这是一个好机会,康熙下令尚可喜父子一同回辽东。

康熙对吴三桂有多痛恨?下旨将吴三桂骸骨剁碎分发各省示众

这时,吴三桂、耿精忠也奏请撤藩,实则是试探康熙的态度。鉴于吴三桂的实力,大臣们建议缓一缓,可康熙力排众议,下旨吴三桂、耿精忠一齐撤藩。既然这样,造反吧!

当年十一月,吴三桂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蓄发,易衣冠,发布檄文,倡言“兴明讨虏”,呼清皇帝为满酋。

结果大家都知道,康熙胜了,吴三桂惨败。康熙十七年,67岁的吴三桂在衡州称帝,立国号周,建元昭武,大封诸将。这年8月,吴三桂病死。

康熙对吴三桂有多痛恨?下旨将吴三桂骸骨剁碎分发各省示众

对于吴三桂,康熙恨之入骨,有多恨?康熙二十一年正月十九,康熙下旨将吴三桂骸骨剁碎分发各省示众,这种复仇方式为堪称史上首创。

康熙恨也实属正常,从双方交战的初期来看,清廷被吴三桂等人赶回东北也是可能的。因为,这场仗双方打了八年,吴三桂差不多打下清廷的半壁江山。在康熙来看,自己赢得有些忐忑,或者说有一定的侥幸成分。

康熙对吴三桂有多痛恨?下旨将吴三桂骸骨剁碎分发各省示众

“幸荷上天眷佑,祖宗福庇,逆贼遂尔荡平。倘复再延数年,将若之何?”这是康熙的原话,吴三桂的来势汹汹,一度也让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一时六神无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