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如何從「亞洲四小龍」的地位走向沒落的?

隔離丶七日情

臺灣作為中國經濟先發達起來的一個地區,只是重複很多國家和地區的悲劇:靠市場經濟發達,然後又對市場經濟厭倦,然後變成經濟停滯。



國民黨本來是傾向干預經濟的政黨。國民黨退到臺灣後,剛開始也並沒有搞市場經濟。


這裡必須提到一個重要的人物——蔣碩傑。蔣碩傑是市場經濟的信奉者,也是哈耶克的學生。哈耶克、胡適非常欣賞他。


1945年抗戰勝利之後,蔣碩傑學成回國。但是,他那些市場經濟的觀點在國民政府內得不到多少支持。蔣碩傑曾說:“官員越能幹的越喜歡管制……他們總覺得有人管制就會好,這種想法其實不大通。”


到了臺灣以後,蔣碩傑的觀點漸漸受到重視。尤其是臺灣”經濟部長“尹仲容,本來是計劃經濟的信徒,但是被蔣碩傑改變了觀念。臺灣經濟更多走向市場化。當然,臺灣此時社會上整體上是比較反對管制的,也不僅僅是蔣碩傑一個人的功勞。只是說,蔣碩傑起的作用很重要。


就是在這種開放加市場觀念下,臺灣經濟在1950、1960年代實現了騰飛。


但是,當1970年代後期,大陸開始向市場經濟改革時,臺灣的社會觀念卻轉向了要福利、要管制。在那個時候,大陸經濟落後臺灣很多。然而今天,臺灣經濟長期停滯,大陸經濟卻創造了奇蹟。


市場經濟才是經濟奇蹟的原因。但是可惜得很,大部分國家或者地區,在經濟發達起來以後,反市場的因素就多起來了。美國如此,臺灣也如此,目前也沒有看到哪個國家或地區有跳出這一陷阱的苗頭。


鄧新華全面回憶

臺灣從“亞洲四小龍”的地位走向沒落了?在筆者看來,並沒有。但是近年來,臺灣經濟萎靡不振,它的經濟增速在“亞洲四小龍”中墊底,民眾薪資水平多年未漲,與大陸相比,除了部分支柱產業仍然有點競爭力外,其經濟優勢已經蕩然無存。



上世紀九十年代,臺灣經濟可謂如日中天,1992年臺灣經濟總量為2232億美元,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1994年,臺灣經濟總量2564億美元,佔中國大陸經濟總量比重達到頂峰——45.44%,人均GDP是大陸的25.9倍。整個九十年代,臺灣人均GDP都比“亞洲四小龍”之中的韓國高。但是這之後,臺灣經濟自由化,開放金融市場,“國有企業”私有化,政府從經濟領域退出……到了2017年,臺灣人均GDP為,2.46萬美元,韓國的人均GDP已經接近3萬美元。2017年臺灣省經濟總量佔大陸的比重已經下降到了4.7%。



上世紀六十年代,臺灣、香港、新加坡和韓國通過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利用西方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會大力吸引外國的資金和技術,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加工產業,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經濟騰飛。那麼現在,臺灣在“亞洲四小龍”的地位沒落了?首先我們看看2017年“亞洲四小龍”的經濟比較:

韓國:GDP15380億美元,人均2.99萬美元

臺灣:GDP5793億美元,人均2.46萬美元

香港:GDP3341億美元,人均4.53萬美元

新加坡:GDP3058億美元,人均5.46萬美元



由此可見,雖然臺灣的人均GDP目前在“亞洲四小龍”裡墊底,但是它的經濟總量仍然位居“亞洲四小龍”第二。而且臺灣的人均GDP相比韓國差距也不算很大,所以臺灣“亞洲四小龍”地位沒落了?再看看臺灣省歷年經濟增速:1978~1988年臺灣經濟年均增長8.9%,1989~2000年臺灣經濟年均增長6.4%,2001~2008年年均增長4.2%,2009~2016年年均增長2.9%,雖然經濟增速呈階梯式下滑,但是這樣的增速相比其它“三條龍”並不遜色,要知道,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臺灣省已經達到發達經濟體水平。2011年臺灣省人均GDP突破2萬美元,此後經濟增速已經不足3%。

總的來說,在筆者看來,臺灣的“亞洲四小龍”地位並非沒落,但是近年來其經濟發展萎靡不振是事實,相比韓國、香港和新加坡,它的經濟發展毫無優勢。目前臺灣省的經濟實力還是比較強的,放眼全球,如果把臺灣省看成一個經濟體參與世界排名,則它的經濟總量比歐洲發達國家瑞典還高,位居世界第22,人均GDP位居世界第36。


錦繡中源

臺灣是從“亞洲四小龍”的地位走向沒落的原因有幾個方面:

一是臺灣的臺獨政策不得人心,失去了市場,臺灣過去依靠美國和日本經濟,依靠出口美國和日本,現在美國和日本自身的傳統經濟失去了競爭力,臺灣的產品沒有了市場,臺灣最大的市場在大陸,可是臺灣想搞臺獨,也就失去了大陸的支持,失去了大陸的市場。

二是自2008年後世界經濟舊的經濟模式結束了,臺灣沒有看清楚,也不明白,任然在舊的經濟模式裡去尋找出路,當然找不到出路。

三是內部的爭鬥。臺灣的內部鬥爭太偏激,不管誰執政,鬥爭是第一位的,發展經濟沒有能力,就通過鬥爭來爭取選民。

四1997年東南亞經濟危機過後沒有創新轉型升級,當然更主要是臺灣的領導人不知道如何轉型升級臺灣經濟,不知道臺灣經濟怎麼轉型升級創新,還不懂裝懂,自以為是,這就是臺灣領導人的心態,正是這種不懂裝懂的假把式毀了臺灣經濟。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謝謝。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臺灣GDP質量和含金量是最低的,臺灣經濟產值有一大半是靠低價值低技術含量的代工製造。缺乏科技創新和資本密集技術密集的公司。臺灣有競爭力的科技公司已經越來越少了,例如電子零組件正在快速被大陸蠶食!只有晶元代工製造還有競爭力 臺灣所有品牌都沒落了,華碩 Acer HTC 微星 技嘉 等等 都已經淪為邊緣品牌,傳統PC產業鏈已經成為勞動密集產業,只剩臺灣還在當寶一樣守著。臺灣產業大多都是低毛利的代工製造 所以臺灣企業都把壓低勞動力成為作為盈利目標,造成臺灣企業員工薪水長達十幾年不漲,在大陸的臺商企業員工薪水是最低的,而且臺灣企業普遍摳門,國內人才看到臺灣企業都避而遠之。總之臺灣的衰敗根本原因還是產業升級失敗,死守低價值低技術含量的代工製造 忽略高價值高科技高資本產業發展。臺灣半導體產業雖然是高科技產業,但是基本都是代工製造 知識產權都是外國的,特別是儲存器DRAM nand 完全是購買外國落後淘汰的技術授權,自己一點技術儲備和知識產權都沒有,日本德國短了技術授權後臺灣DRAM nand即可就破產了 如今只剩下一家代工廠華亞科了。 不思進取 不捨得投資研發自己的技術和專利,活該淪落至此! 臺灣經濟衰敗,科技沒落 人才大量流失。大陸目前高科技產業慢慢崛起,臺灣會有更多產業面臨破產!未來臺灣就是歐洲的葡萄牙!


熱娛SHOW

敗家子們壟斷政權。蔣時代建立的良好官僚體系,歷經李登輝黑金(結合黑社會和土豪)破壞,接著陳水扁的肆意斂財貪汙,馬英九的敗家無能,蔡英文的詐騙任用私人。三十年風水轉流轉。臺灣已經衰敗。除非徹底更新,今後只好又老又窮的過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