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胡人那麼喜歡漢化,而漢人從來不胡化?

衛華夏炎黃666999

胡人漢化也好,漢人胡化也好,都不是主觀意願能決定的。

首先要說說“胡”和“漢”。說的都是我個人的一點淺見,歡迎大家批評指正。所謂“漢”,“漢族”、“漢語”、“漢字”、“漢服”這裡面“漢”的概念來源於漢代。而這個概念的形成則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人類起源之後,漸成聚落,如星羅棋佈一樣散落在疆域之內。後來有了部落聯盟,不同的部落聯盟都有自己的勢力範圍和活動區域。比如中原地區的炎黃集團、南方的黎苗集團、東方的東夷集團。但在同時,大的集團存在之外也有一些小的部落散居邊地,因此有“夷狄”這類的稱呼,指的就是邊地生活的小的部落。

早期的上古三代夏、商、周都前後在中原建都。其中夏、周都是華夏後裔。商則來自於東夷。三代的更替形成了一個定規,中原的王朝才是正統的王朝,則中原的文化就是正統的文化。商代方國入侵,周代獫狁、戎狄為患,都是邊地的小部族對中原政權的渴望。

中原文化圈外的這些邊地小部族都可以統稱為“胡”。以後的歷代,當“胡”取得了政權之後,為了統治原來“漢”治下的遺民就不得不順從他們的文化,否則就只有失敗。歷史上不伐胡人學漢俗的例子,比如魏孝文帝等。同樣生活在邊地的“漢”人,也會不自覺地染上胡俗,被胡化。如南北朝時期的北齊高氏。

文化風格的建立與地域緊密聯繫,在心理層次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沅汰歷史

這問題的前提肯定是錯誤的,漢人怎麼可能不胡化呢。一旦胡人和漢人混居在一起,胡化和漢化肯定都是同時進行的,只不過根據雙方政治經濟高低,力量大小的差別,胡化和漢化的程度會有所不同而已。

元代的漢人就胡化的很明顯。因為元代蒙古人漢化比較慢,程度比較淺,雖然漢文化水平更高,但在蒙古人進行統治的局面下,漢人也不得不胡化以適應之。這個胡化不僅僅指蒙古化,也包括西域化,因為蒙古人西征時也接觸和接受了大量西域文化,相比於蒙古文化而言,西域文明水平更高,因此在中國也產生了很大影響。

舉幾個簡單的小例子,蒙古人的統治對於漢文白話造成了很大影響。因為元朝是個使用多種語言的朝代,所以需要進行大量的翻譯工作,為了保證翻譯的準確性,出現了一種硬譯公牘文體,也就是說,原本用蒙文寫成的文書,翻譯成漢文的時候,不能按照漢文的語法結構和語序來翻譯,而是必須按照蒙文原本的語法結構和語序,一個詞一個詞硬譯為漢文,即使是隻有語法含義的虛詞也不能漏譯,保證不會丟失原文的文意。

這種翻譯要求就導致出現了一些翻譯套路,譬如在文言文中,表示完成時一般使用“初”,“先”或者具體的時間詞,或者用“已”之類表示時態,但是在蒙語中,一般用動詞後綴表示完成。這樣一來,在硬譯文體中出現了動詞之後加“了”表示完成的慣例。

例如:

“已降聖旨”這個說法用蒙文表達再硬譯為中文,就變成“聖旨了也”。

“曾奏”,“曾言”之類的說法在蒙文硬譯文體中會變成:奏了,說了。

所以,今天你會說“走了”,“去了”。這些都是胡化的表現。在元代之前是沒有的。

再舉個例子,元代前期實行過收繼婚,這原本是北方少數民族風俗,但在政府要求下,漢人中也實行一段時間,這是典型的胡化了。

元代西域化也很常見。除了不少漢人信伊斯蘭教之外,還接受了很多來自西域的藥材,天文儀器,記賬方式等等。

總之一旦開始深度接觸,相互影響是免不了的。漢化和胡化肯定都有。只不過有些影響一旦形成,後來的人就很難意識到了。


pku小動物

說漢人從不胡化的,大概是對歷史的認識,就停留在電視劇和教科書的階段了。


南宋時期,派往金朝的使節如范成大、周輝、樓鑰、韓元吉等人都注意到華北漢族的胡化現象,並將之記載於他們的日記和行程記中。


例如 范成大說:中原漢人胡化“最甚者衣裝之類,其制盡為胡矣。自過淮(河)已北皆然,而京師(指北宋京城開封)尤甚”;“男子髡頂,月輒三四髡,不然亦間養餘發,作椎髻於頂上,包以羅巾,名曰蹋鴟,可支數月或數年。村落間多不復巾,蓬辮如鬼,反以為便”;


范成大說:中原的漢人,在衣裝上已經完全胡化,過了淮河後向北都是這樣,而汴梁城尤其嚴重。
男人學著金人的樣子把頭頂剃光,每月都要剃三四回,有些人還留著頭頂四周的頭髮,做成一個髮髻頂在頭上,外面包上羅巾,稱之為“蹋鴟”。鄉村間連頭巾都不帶,只留辮子,而且都還覺得這樣很便利。


而且不僅僅是被金人統治的地方是這樣,就連南宋領土內,由於大量金朝移民的到來,其實也開始胡化了,當時的南宋朝廷內很多人提出了憂慮。例如隆興元年(1163)朝廷下令嚴厲禁止北方音樂的留入,並禁止新移民“不改胡服”和諸軍“仿效蕃裝”,要求“所習音樂”不得“雜以胡聲”。


有些地方甚至讓你想不到,比如尖頭鞋,就被認為是胡化的一個表現。


有人問了,宋朝老百姓為何這麼能接受胡人的髮型和文化,而後來明朝人卻接受不了建州女真的髮型呢?


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靖康之亂髮生在1126年,而南宋使節關注到北方漢人胡化,一般是在1170年前後,時間已經過去了40.50年,這麼長的時間,確實很多人已經習慣了金人的存在。而清朝推廣剃髮令是從入關就開始了,當中沒有一個適應期,於是激起了劇烈反對。


第二,根據現在留存的資料,金朝在1183年統計,女真等北方民族人口達到493萬人,佔1187年的全國總人口4470萬人的11%左右。而相比之下,八旗的人口到清朝滅亡也只有幾十萬,而面對卻是個人口數億的帝國。體量不同,影響和傳播力也不同。


紅楓歷史觀

北方漢人基本沒有胡化是因為糧食、鐵器、食鹽、茶葉、布匹、絲綢等等以及先進的生活方式代表的漢文明的保證。胡人不老實甚至會失去生存的條件,但是也有學習胡人先進技術的事件,雖然不多,但是也有,比如“胡服騎射”但是總體漢文化只是吸收了不多的先進胡人文化和技術而不是被同化。而南方因為自然生存條件優越,古蠻人一個不爽就會逃進深山騷擾殺戮漢人平民,這尼瑪誰受得了?只好順著古蠻人來了,比如被廣東人和越南人吹上天的趙陀及其麾下官、吏、部隊、大秦移民等等,早在管理楚地時就已經“斷髮紋身、披髮佐紉、黑齒雕題、著蠻服、從蠻俗、言蠻語、依俗而治”了,趙陀集團到了越南更是和交趾人無異。後來雖然漢文明影響了古蠻人,但是漢人又從古蠻人學回來怪腔怪調的蠻人漢語,這就是南方多如百頭牛毛的方言的來處。可笑不要臉的粵吹們還聲稱“粵語就是古雅言”。實際上雅言是西周、東周的官方語言,這沒錯,但是,在五霸爭雄時期,楚國也只有頂層大貴族學習雅言用來和北方四霸和周王室交流,大秦一統雅言就徹底失去市場沒人學習使用了。原北方六國民間還有些傳承,南方就算學官話,那也是原秦國土話啊。要知道南方人自古以來就是極度排外的,現在的方言也都是最少都幾百年才形成的,廣東人更是到現在都沒有完全進化,廣東話現在起碼都還有最少30%的百越鳥語詞彙呢,“冚家鏟”之類的漢字音譯的奇怪東西都是。


巨壯丈高大漢

這個問題一半對,一半不對。

首先,胡人喜歡漢化是因為古代中華文化有逼格;其次,漢人從來不胡化是一個偽命題。

由於中華先人對自己高度先進的文明有著強大的自信心,所以對他們來說,夷狄和中國的根本區別在於文化,包括衣冠、禮制等等在內。

孔子作《春秋》:“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在古代,當胡人接觸到中華文化時,往往會因為仰慕,從而主動漢化。

漢化,包括幾個方面的內容:

1、改漢人姓名

漢人的姓是家族繁衍、血脈傳承的基礎,可以說是漢文化的精華之所在。

縱觀歷史,古代胡人改用漢人姓名是非常普遍的的一個現象,而這也恰恰說明了古代中華文化強大的同化能力和凝聚能力。

在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在於胡人大肆荼毒中原的五胡十六國期間。

五胡紛紛漢化就是五胡十六國的一個重要基調,比如匈奴王室以劉姓自稱,羯族王室以石姓自稱,氐族姓苻,羌族姓姚,至於建立了北魏的鮮卑,大規模推行漢化的第一個動作,就是廢除鮮卑姓氏,改用漢姓,除了拓跋氏改為元姓,八大貴族也集體改姓,丘穆陵氏改為穆、獨孤氏改姓劉、步六孤氏改姓陸、賀賴氏改姓賀、賀樓氏改姓樓、勿忸氏改姓於、奚氏改姓嵇、尉遲氏改姓尉氏。

元朝時的著名大臣廉希憲,他的家族是西域胡人,父親名叫布魯海牙,因為曾經擔任燕南諸路廉訪使,於是以官為姓,子孫皆姓廉。廉希憲去世後,被追封魏國公,這就是今天北京外國語大學附近地名“魏公村”的由來。

此外,曾經用殘酷暴力推行剃髮令的滿族,最後也大規模使用漢姓,可以說是歷史的最大諷刺。

2、漢人衣冠

一直到滿清入關以前,漢人衣冠都是中華文化高度文明的重要特徵,儘管被滿人用暴力強迫漢人剃髮改裝,但即便是在滿人統治者的內心深處,依然充滿了強烈的自卑感,無時無刻不流露出仰慕漢化的內心。

比如,漢裝行樂圖是雍正乾隆父子很喜歡的主題,正是因為他們的內心深處,覺得穿漢服是一件很有逼格的事情吧。

上面這幅畫是雍正行樂圖,下面的是乾隆觀孔雀開屏圖

其次,漢人胡化,大多數是因為胡人統治者的屠刀。

我們要明確的一點就是,漢人胡化,絕不是像有些專家所謂的吃胡瓜、坐胡床就叫胡化。

如果這樣就叫胡化,那麼我們今天開進口車、吃進口奶粉、喝進口啤酒,難不成就叫XX國化了?

漢人的胡化,是指放棄原來漢人的文化,被胡人的風俗所同化,這才叫胡化。

歷史上,漢人的胡化絕大多數是因為屠刀壓迫的結果。

比如1126年,金國還沒有攻克北宋東京之前,就迫不及待地推行胡化,命令河北、河東兩路淪陷區的百姓“削去頭髮,短巾左衽”。

1129年,金國再次下令全面推廣削髮易服令,並且殺氣騰騰地威脅“禁民漢服及削髮,不如式者死”。

南宋乾道六年,即1170年,南宋使節范成大出使金國,他傷心地看到開封的居民衣裝髮式,男子頭頂無一例外都是女真人的髡頂,身上再沒有一絲一毫漢族的痕跡。

然而,相比於只統治了半個中國的金,最徹底,最大規模的一次就是滿清入關。

剃髮易服,多少漢人兒女因為頂上幾寸莖發不惜斷首捐軀。

然而,可悲的是,當滿清滅亡時,許多漢人甚至以為辮子是老祖宗留下的東西,即使所謂大儒如王國維、辜鴻銘等,居然以拖著一條醜陋的辮子為榮。

實在是歷史最大的諷刺和悲哀。

因此,滿清入關可以說是歷史上漢人最徹底的一次胡化。

不過,在今天,很多選擇移民出國的,三代四代以後基本上就被所在國的文化同化了,比如美國的香蕉人ABC,儘管他們也是黃皮膚黑頭髮,但在內心中,已經是以美國人自居。

這樣的情況,也可以說是今天的胡化。


小奔說史

這種說法是不對的。

首先胡人是什麼,絕大部分人可能都不知道。高曉松都把胡人說成只要是外國人就是胡人,可見胡人的概念多混亂。

如果歷史上的外國人就是胡人的話,那契丹裡最重要的成分是楚人你知道嗎?怎麼能說沒有發生胡化呢?契丹後裔達斡爾裡就有大量楚人裡的O2a基因,O2a主體在泰國,泰國老撾至今還保留有楚人的偏髻髮式。達斡爾還保留有潑水節,但民風顯然遊獵化了。耶律大石建立西遼,於是西域也有少量O2a,西遼後裔很多其實融入某不可描述群體返回了。而且可以斷定這支流入東北的楚人至少是周代後期才可能流入東北的,或者更晚到了漢代。契丹剃禿頂顯然不是楚人主體的風俗,所以是胡化了。由於契丹裡的O2a主體都在南方和東南亞,所以你能判斷出這是反向流入了。漢族的O3與西部藏戎、蒙古裡的O3一致,所以即便發生了反向流入,你也判斷不了。因為都出自北三苗。

達斡爾族

歷史上為什麼顯示遊牧民族進入中原後都漢化了,主要原因也很簡單。周秦,尤其漢代之後鐵器普及導致生產力提高,農耕人口對於遊牧已經是一個天文數字了,每次遊牧都是進入農耕人口的汪洋大海。所以大多數進入者為了實現統治都選擇自我漢化。滿清一開始並不想漢化,所以強力推行剃髮易服,但到了康熙時代他們意識到了問題,所以自我漢化開始了。那些沒有完全漢化的政權,要麼只是區域政權比如遼金,要麼存在時間不長比如蒙元。

最後談一談什麼是胡人,其實胡人與匈人是兩回事。很顯然胡人是歷史上的虎圖騰群體後裔,匈人是熊圖騰群體後裔。然而這個界線又不是完全清晰的,歷史上互有融合,很亂。虎圖騰最早是沿海地區的黃白聯盟,確實是剃髮還紋身。熊圖騰則是內陸支,說白了就是後來的楚國境內。由於雙方爭鬥使得都有支系流入西部和北方,所以後來胡人這個概念是很混亂的。比如北三苗後裔屬於匈人體系,漢族自己就出自周秦北三苗返回。而匈奴與鮮卑結合,後來的鮮卑其實絕大部分是北三苗,比如慕容被視為與步搖有關,光這個風俗習慣都是北三苗,屬於帝堯體系文化。比如北魏是純正鮮卑,黃頭小兒。別的大部分就不是,而是屬於匈奴系裡的北三苗。蒙古一詞是北三苗符號,蒙古文化裡大部分都是北三苗文化,比如騰格爾與阿根廷探戈一詞是一個,就是指唐陶氏帝堯集團。因為白匈奴與古羅馬有關,他們是一個體系。探戈的標誌性動作就是帝堯文化。新疆有一種移頭舞屬於帝舜文化,我知道是什麼意思,但不說了,怕通不過,原意很不好。新疆帶豎條藍白相間的服飾與日本與歷史上哈尼族服飾類似,其實是沿海支百越虎人的文化,臺灣原住民也有。二胡其實是F和後字、司字的上半部分,就是大禹和希臘冥神手中的兩股叉,也是二虎,大夏阿富汗。黃種老二支系的沿海支。很多人動不動就說是外來的,其實是不懂加被誤導了。


國病

陳重山認為,你這句話有問題,雖然在中國歷史上漢人的文化比胡人發達,但是,胡人和漢人都是相互學習的,漢人也學不少胡人的文化,譬如我現在就坐在胡椅上寫回答,我中午炒菜就用了胡椒。

漢人本來沒有椅子的,都是席地而坐的,而胡人生活在野外,大草原上,出行的時候騎馬,下馬的時候,不能直接坐在髒兮兮的地面上,這才發明了馬紮,就是小板凳,被漢人學了去,漸漸地發展成各種椅子。

胡人對中國飲食文化的影響,也是巨大的。胡椒,胡餅,胡麻,但凡帶著“胡”字的調料、食物等,都會從胡人那學來的。

再就是漢人政權全面學習胡人文化的,也有,那就是著名的胡服騎射。戰國時期,趙武靈王為了富國強兵,一改過去寬袖大袍的漢人穿著,號召全國人穿胡人的窄袖衣服,學胡人騎馬射箭。這樣一來,趙國兵力強盛,一舉打敗中山國,擊敗匈奴,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而唐朝的建國者李淵就有胡人血統,而且唐朝的漢胡的融合和學習,也做的非常好。陳重山認為,用大漢族主義看待歷史上的胡人,是非常錯誤的。


最後,陳重山認為,胡人也好,漢人也好,經過幾千年的文化融合,早就不必彼此的。我們的身體內,特別是北方人,大多有胡人的基因。漢人、胡人在歷史長河中,組成家庭,共同繁兒育女,組成了中華民族。


(我叫陳重山,回答不易,多多交流)


白虎創業志

漢人的胡化太多了,從古自今數不勝數?

比如,泰國華人幾乎已經完全融入當地社會,在古代這就是很標準的胡化!

在歷史上,漢人的胡化,主要受環境、政治、生活習慣等各方面影。

環境影響

最早的胡化記載,應該是在司馬遷的《史記》中關於匈奴人的記載。匈奴人是正兒八經的華夏族(漢族的前身)。確切的說他們是夏族後裔,但是當夏朝滅亡後,這些人來到了北方草原。

北方草原降水量少,不適合農耕只能放牧。於是,他們放棄了農耕生活,開始以放牧為生。漸漸地,匈奴人成為了草原上稱雄一時的大部族,甚至威脅到了南方的秦朝和漢朝,並且差一點將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抓住。

匈奴人就是典型的在環境影響下胡化的例子!

政治影響

在南北朝時期,魏孝文帝的改革是北方遊牧民族向漢民族學習的一個過程,也是歷史上重要的一個漢化過程。但是,在南北朝的大多數時間裡,胡人的漢化和漢人的胡化一直是一個不斷博弈的過程。

比如在魏孝文帝改革以後,北魏分成了東魏和西魏,東魏就是以六鎮軍人為代表的胡人集團,他們對漢化極為抵制,而且刻意壓制漢文化推廣胡人文化。有意思的是這個集團的重要領袖高歡卻是一個鮮卑化的漢人,但這個時候應該說他已經不是漢人了,因為漢人是靠文化認同劃分的。

(東魏和西魏的戰爭也是漢文化和胡人文化博弈的過程)

而西魏地區仍然堅持魏孝文帝改革的成果,在境內推行漢文化。其中的關隴貴族為首的漢族地主階級,在這樣的環境下得以做大,成為不可忽視的力量。最後,脫胎於西魏的北周滅掉了脫胎於東魏的北齊,讓漢文化在北方取得優勢。假如,當時是北齊滅掉北周,那麼很可能漢文化就在那個時候消失了。

生活習慣影響

有時候胡人的生活習慣會極大影響到漢人。比如胡服騎射、胡床等,這些胡人的生活生活方式給人們帶來了生活便利,於是融入到了漢民族的生活中。這也是某種程度的胡化過程。

(胡床)

所以,漢文化沒有那麼厲害,在影響別人的時候也在被別人所影響。


歷史風暴

這是由巨大的文化落差決定的。相對於中原王朝幾千年積累起來的燦爛文化,周圍那些小民族的文化積累顯得過於寒酸單薄了。

在歷史上,中國社會的貧富差距是獨步世界的。因為建立在全世界最嚴密的專制基礎上的強大聚斂能力,一方面使廣大社會底層持續幾千年淪陷在飢餓之中,另一方面,是給漢族上層社會提供了把物質享受不斷精緻化、藝術化的可能,並終於形成了日本人所說的“費六千年而建築起來的生活的美”。

魯迅在《燈下漫筆》中引用一個日本人的話說:

在圓的桃花心木的食桌前坐定,川流不息地獻著山海的珍味,談話就從古董,畫,政治這些開頭。電燈上罩著支那式的燈罩,淡淡的光洋溢於古物羅列的屋子中。什麼無產階級呀,Proletariat呀那些事,就像不過在什麼地方颳風。

我一面陶醉在支那生活的空氣中,一面深思著對於外人有著“魅力”的這東西。元人也曾征服支那,而被征服於漢人種的生活美了;滿人也征伐支那,而被征服於漢人種的生活美了。現在西洋人也一樣,嘴裡雖然說著Democracy呀,什麼什麼呀,而卻被魅於支那人費六千年而建築起來的生活的美。一經住過北京,就忘不掉那生活的味道。大風時候的萬丈的沙塵,每三月一回的督軍們的開戰遊戲,都不能抹去這支那生活的魅力。

以物質享受為切口,漢文化把自己的靜態世界觀注入那些不安分的異族體內,使他們安靜鬆懈下來。這種靜態的世界觀,說到底是把人性中的惰性文明化、理論化。任何自發的活力,背離經典的嘗試都是錯誤的。就像魯迅所說,連搬動一張桌子也要引起革命。這套夾雜著“天命”、“性”、“道”之類深奧詞彙的說辭對於周圍的蠻族人來說,非常具有說服力。因為它遠比他們的粗陋簡單的原始宗教薩滿教更周密,更完善,更適合世俗生活。

正像范文瀾所說,“漢族好像是一座融化各民族的大熔爐”,一方面,民族融合促進了各民族的共同繁榮和國家的富強統一,提高了少數民族的文化水平和生活質量,另一方面,民族融合實際上是無一例外的“漢化”。任何異族文化掉進漢文化這鍋千年老湯裡,都變成了一個味兒。那些本具生猛風味的異質文化經過滾水一煮,也變得熟沓、軟爛,失去了脆生勁兒和支稜勁兒。文化的多樣性、豐富性無疑受到了很大的損害。


張宏傑

胡人漢化是漢族的文化璀璨,政治有優越性,學習會帶來自身民族的強悍並且能順利建立大帝國。雖然軍事上未必。那漢人同樣也胡化,這一點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尤為突出。

中國自夏商周開始就不斷的納入周邊其他民族,發展至今,成為了56民族的大家庭。其中就有相互學習的地方,只不過或多或少罷了。

(圖片來自網絡,引用僅為描述和分析)

那就說說跌宕起伏的魏晉南北朝,三國時期雖然亂,但是和胡族之間保持著平衡,就比如鮮卑王柯比能就臣服於曹操。

(三國示意圖,不精確)

到了八王之亂後,中原混亂。比較著名的漢化是前秦氐族的漢化(有漢人王猛的功勞)和北魏鮮卑拓跋氏的漢化(把皇姓拓跋改成漢姓元)。其中北魏鋪墊了之後的大一統王朝隋唐,隋文帝就出身在北魏後來的分支——西魏——北周。

北周宇文氏就是漢化的鮮卑人,那鮮卑化漢人有嗎?有,另一個分支北魏——東魏——北齊。以高歡為首的高氏族人。不過看了歷史就明白,北齊的皇帝荒淫無度,鮮有作為,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爛。

(遼、西夏、宋“三國鼎立”,圖片來自網絡,引用僅為描述和分析)

北方實現了民族融合,進而全國實現民族融合,因此才有了隋唐那麼璀璨的文化。

胡化和漢化同時進行,只是漢化遠大於胡化,而一些完全胡化的則被歷史衝散。

再舉一例,遼國在得到燕雲十六州後,獲得漢人土地的過程也學習了統治手法和政治制度,加速了遼封建化的過程,為何有人說宋朝不是一統王朝呢,可能就是借於一部分漢人在其他民族統治下得出的結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