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有人說“漢族無音樂”?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二胡”與古代的“胡人”有關嗎?

用戶3486437905


聽國病給你分析一下。

我多年前聽一個黑彝說,他說只有黑彝和漢族的酒歌才是高級的。他的意思是另外那些彝族唱的酒歌太市井,而漢族和黑彝的酒歌則屬於典雅、高級的。當然他確實是藉著自誇同時恭維我們。不過典雅這一塊還真的是,比如編鐘這種樂器直接就是為典雅氛圍而生的,它能敲出什麼肝腸寸斷、思鄉情懷嗎?不可能的。就是一種表現典雅的樂器。這不算漢族的一種獨特音樂嗎?只不過是現在的人沒有太關注自己的古典音樂而已。

中國境內的所有民族,漢族使用的樂器種類是最多的。沒有任何一個少數民族的樂器種類數量超過我們。就算是獨有的樂器種類以及獨有的音樂形式我們也是最多的。少數民族雖然能歌善舞,但是表現歌舞音樂的形式種類遠遠沒有我們多。而且我們相同的形式還各具地方特色。光三絃各地就差異很大。

高曉松說漢族無音樂,但他補充說不包括先秦。就是說我們曾經並不缺乏音樂。只是後世走了下坡路。你想先秦歌舞你能明顯看到藏式味道,藏族不缺歌舞,我們古代是由西部返回的,能缺嗎?漢文化很明顯是帶著羌式特色文化與本土原生文化混合出來的。比如建築,漢唐之前都是一個很高的羌式底座加上木質本土建築。後來這個底座越來越低,但與南方民族建築不同的是南方民族建築多數是吊腳樓形制,只有木足而沒有石腳底座。羌人就是北三苗,原本是從中國出去的。苗族也是擅長歌舞,按傳承返回的羌人演變的漢族沒有理由不擅長。周代禮樂制度,樂是重要的一項。各個層級的諸侯大夫奏什麼樂都是有嚴格規定。如果缺乏音樂,規定了幹什麼?

漢族的音樂歌舞其實是一點點丟失的,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儒家獨大。無論哪一家獨大都會出現排斥看不上別的行業的現象。原本稱呼某某子是褒義和尊稱,可唯獨戲子成了大大的貶義,音藝從業者地位這麼低,那誰還會去好好傳承、鑽研發展。新的東西沒出來,老的東西丟失掉。再加上文字文化興盛,人人嚮往舞文弄墨,民間也會被深深影響。於是民間歌舞就變成了農閒節氣隨便弄弄的活動。少數民族沒有那麼多花花內容,閒下來就是唱跳,可不最後就保留了很多不錯的旋律和唱腔。而漢族則在文字文化的影響下重歌詞不重旋律了。所以大量保留傳下來的都是歌詞。什麼京韻大鼓、蘇州評彈,你說它是唱也好,你說它是說也罷,總之它更重歌詞內容。儒家獨大其實偏廢了很多方面的內容,還不僅僅是音樂。

音樂歌舞精華集中在宮廷,戰亂不斷,從業人員沒有地位。甚至變成是青樓專長,那最後丟失的可能性就很大。自然也就導致漢族無音樂,尤其民間丟失太嚴重。

最後一個問題是二胡是否與胡人有關,我專門回答過。結論是,有關係的可能性很小。二胡只有漢族有,境外類似形制的樂器並沒有。羌系共有的一種三絃,彝族三絃和漢族三絃樂器形制幾乎一樣。三絃的錘形琴體與二胡一致,那在三絃基礎上發明二胡是完全可能的。

其實二胡就是F這個符號,F就是後字和司字的上半部分。也是大禹手中的兩股叉,同時也是古代耕田的耒。耒同時就是A的原型,也是英語稱亞洲A神的原因。耒在古埃及有一模一樣的形制。當然F還附會一切鉗狀的生物肢體和自然自然現象,比如蟹鉗,還有閃電。神字甲骨文就是兩個兩股叉。就是說這個符號還是產生於中國。




F之所以讀二胡,主要是這個體系屬於中國沿海支體系黃種老二群體,又是虎圖騰。同時聯姻對象就是日耳曼七仙女族群。所以F與七是倒置的。虎字從小篆開始就把七和兩股叉丩放在其中了。所謂胡人其實是東北的沿海支大鯀後人東胡和鬼方之後黃白突厥。但是無論西域、東胡、日耳曼都沒有這個樂器。所以更像是自己發明取名為二胡。


國病


因為中國的音樂經典《樂經》所代表的古典音樂體系,被秦始皇連根拔起,直接摧毀。

周公“制禮造樂”,“樂”作為當時儒教的核心內容,儒教是製作了音樂的經典----《樂經》頒行天下。

儒教還有一部更核心的培養國家領導人的經典《道經》也和《樂經》一起被焚燬。

其實被一起焚燬的儒教經典還有《書經》和《詩經》。

《詩經》與《樂經》本來是配套使用的,《詩經》是歌詞,《樂經》是樂譜,現在只有歌詞,沒有音樂🎵了!

儒教只有《易經》才逃過一劫,沒有被秦始皇焚燬。

但是當時的儒教徒很有恆心,他們把《書經》及《詩經》背誦了下來,所以在秦朝滅亡後將其背出來,整理成書。

但由於背的人不同,大家記憶的內容出現了差異,就形成了不同的學派,當時稱之為“今文經學派”。

而《道經》和《樂經》被焚燬後就沒能恢復。

究其原因,《道經》是儒教的高級經典,是培養領袖所用的,民間一般都不會流傳,長期應用《道經》的“術士”又被秦始皇全部坑殺,所以流傳不下來。

《樂經》流傳不下來的原因一是面太窄,精通的人少,二是太專業,不是你想背就能背的,三是秦始皇坑儒是否完全是針對“術士”也很難說。

至於二胡,起源於唐朝北方少數民族,其引入後在漢文化影響下有了長足發展,現在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優秀的國之瑰寶。


河東來


從沒聽人這樣說過,聽你第一次說。基本可以認定是你在造謠。十二平均率是中國人發明的,出土的曾乙侯編鐘就是實證。小弟弟,下次造謠,造個檔次高一點的,好嗎?聽讓我們覺得:造謠的都是蠢貨。


BP蟲


臥槽!!!‘漢族無音樂’?題主是從哪裡穿越來的?

。。。說樂府,你可能會覺得是白堊紀。。。說戲曲,你可能沒注意過。。。紅歌總聽過吧?《十送紅軍》、《沂蒙山小調》、《山丹丹花開紅豔豔》、、、

其實不是漢族無音樂,而是華夏無漢族。中國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旋律風格。近代劃分民族後,做為華夏主體的漢族,風格就太多樣、太複雜了,不像少數民族的風格那麼單純。


夏天的蟲4


確實,現在的中國人不懂音樂。從上到下。


null144386656


其實一看中國民歌就知道中國人不缺音樂細胞,但自從幾十年前中國教育改變後,中國人的創造力直落千丈。


阿肯之花


秦始皇以後,漢人沒有音樂,是秦始皇焚書坑儒造成的。二胡是源於我國北方少數民族,由漢人發楊光大,成為當今國粹。


哲理之本


誤解而已。看看管絃樂器的發明史吧!再說了,詩經啊編鐘啊難道都是擺著玩的啊!


初窺門徑110


少數民族和漢族都有音樂,只是表達形式和風俗不一樣而已,少數民族很多音樂是奔放類型,漢族音樂表達更多是內斂文雅,屬於禮樂文化,先秦到現在都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