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为什么有人说“汉族无音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二胡”与古代的“胡人”有关吗?

用户3486437905


听國病给你分析一下。

我多年前听一个黑彝说,他说只有黑彝和汉族的酒歌才是高级的。他的意思是另外那些彝族唱的酒歌太市井,而汉族和黑彝的酒歌则属于典雅、高级的。当然他确实是借着自夸同时恭维我们。不过典雅这一块还真的是,比如编钟这种乐器直接就是为典雅氛围而生的,它能敲出什么肝肠寸断、思乡情怀吗?不可能的。就是一种表现典雅的乐器。这不算汉族的一种独特音乐吗?只不过是现在的人没有太关注自己的古典音乐而已。

中国境内的所有民族,汉族使用的乐器种类是最多的。没有任何一个少数民族的乐器种类数量超过我们。就算是独有的乐器种类以及独有的音乐形式我们也是最多的。少数民族虽然能歌善舞,但是表现歌舞音乐的形式种类远远没有我们多。而且我们相同的形式还各具地方特色。光三弦各地就差异很大。

高晓松说汉族无音乐,但他补充说不包括先秦。就是说我们曾经并不缺乏音乐。只是后世走了下坡路。你想先秦歌舞你能明显看到藏式味道,藏族不缺歌舞,我们古代是由西部返回的,能缺吗?汉文化很明显是带着羌式特色文化与本土原生文化混合出来的。比如建筑,汉唐之前都是一个很高的羌式底座加上木质本土建筑。后来这个底座越来越低,但与南方民族建筑不同的是南方民族建筑多数是吊脚楼形制,只有木足而没有石脚底座。羌人就是北三苗,原本是从中国出去的。苗族也是擅长歌舞,按传承返回的羌人演变的汉族没有理由不擅长。周代礼乐制度,乐是重要的一项。各个层级的诸侯大夫奏什么乐都是有严格规定。如果缺乏音乐,规定了干什么?

汉族的音乐歌舞其实是一点点丢失的,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儒家独大。无论哪一家独大都会出现排斥看不上别的行业的现象。原本称呼某某子是褒义和尊称,可唯独戏子成了大大的贬义,音艺从业者地位这么低,那谁还会去好好传承、钻研发展。新的东西没出来,老的东西丢失掉。再加上文字文化兴盛,人人向往舞文弄墨,民间也会被深深影响。于是民间歌舞就变成了农闲节气随便弄弄的活动。少数民族没有那么多花花内容,闲下来就是唱跳,可不最后就保留了很多不错的旋律和唱腔。而汉族则在文字文化的影响下重歌词不重旋律了。所以大量保留传下来的都是歌词。什么京韵大鼓、苏州评弹,你说它是唱也好,你说它是说也罢,总之它更重歌词内容。儒家独大其实偏废了很多方面的内容,还不仅仅是音乐。

音乐歌舞精华集中在宫廷,战乱不断,从业人员没有地位。甚至变成是青楼专长,那最后丢失的可能性就很大。自然也就导致汉族无音乐,尤其民间丢失太严重。

最后一个问题是二胡是否与胡人有关,我专门回答过。结论是,有关系的可能性很小。二胡只有汉族有,境外类似形制的乐器并没有。羌系共有的一种三弦,彝族三弦和汉族三弦乐器形制几乎一样。三弦的锤形琴体与二胡一致,那在三弦基础上发明二胡是完全可能的。

其实二胡就是F这个符号,F就是后字和司字的上半部分。也是大禹手中的两股叉,同时也是古代耕田的耒。耒同时就是A的原型,也是英语称亚洲A神的原因。耒在古埃及有一模一样的形制。当然F还附会一切钳状的生物肢体和自然自然现象,比如蟹钳,还有闪电。神字甲骨文就是两个两股叉。就是说这个符号还是产生于中国。




F之所以读二胡,主要是这个体系属于中国沿海支体系黄种老二群体,又是虎图腾。同时联姻对象就是日耳曼七仙女族群。所以F与七是倒置的。虎字从小篆开始就把七和两股叉丩放在其中了。所谓胡人其实是东北的沿海支大鲧后人东胡和鬼方之后黄白突厥。但是无论西域、东胡、日耳曼都没有这个乐器。所以更像是自己发明取名为二胡。


國病


因为中国的音乐经典《乐经》所代表的古典音乐体系,被秦始皇连根拔起,直接摧毁。

周公“制礼造乐”,“乐”作为当时儒教的核心内容,儒教是制作了音乐的经典----《乐经》颁行天下。

儒教还有一部更核心的培养国家领导人的经典《道经》也和《乐经》一起被焚毁。

其实被一起焚毁的儒教经典还有《书经》和《诗经》。

《诗经》与《乐经》本来是配套使用的,《诗经》是歌词,《乐经》是乐谱,现在只有歌词,没有音乐🎵了!

儒教只有《易经》才逃过一劫,没有被秦始皇焚毁。

但是当时的儒教徒很有恒心,他们把《书经》及《诗经》背诵了下来,所以在秦朝灭亡后将其背出来,整理成书。

但由于背的人不同,大家记忆的内容出现了差异,就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当时称之为“今文经学派”。

而《道经》和《乐经》被焚毁后就没能恢复。

究其原因,《道经》是儒教的高级经典,是培养领袖所用的,民间一般都不会流传,长期应用《道经》的“术士”又被秦始皇全部坑杀,所以流传不下来。

《乐经》流传不下来的原因一是面太窄,精通的人少,二是太专业,不是你想背就能背的,三是秦始皇坑儒是否完全是针对“术士”也很难说。

至于二胡,起源于唐朝北方少数民族,其引入后在汉文化影响下有了长足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国之瑰宝。


河东来


从没听人这样说过,听你第一次说。基本可以认定是你在造谣。十二平均率是中国人发明的,出土的曾乙侯编钟就是实证。小弟弟,下次造谣,造个档次高一点的,好吗?听让我们觉得:造谣的都是蠢货。


BP虫


卧槽!!!‘汉族无音乐’?题主是从哪里穿越来的?

。。。说乐府,你可能会觉得是白垩纪。。。说戏曲,你可能没注意过。。。红歌总听过吧?《十送红军》、《沂蒙山小调》、《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其实不是汉族无音乐,而是华夏无汉族。中国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旋律风格。近代划分民族后,做为华夏主体的汉族,风格就太多样、太复杂了,不像少数民族的风格那么单纯。


夏天的虫4


确实,现在的中国人不懂音乐。从上到下。


null144386656


其实一看中国民歌就知道中国人不缺音乐细胞,但自从几十年前中国教育改变后,中国人的创造力直落千丈。


阿肯之花


秦始皇以后,汉人没有音乐,是秦始皇焚书坑儒造成的。二胡是源于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由汉人发杨光大,成为当今国粹。


哲理之本


误解而已。看看管弦乐器的发明史吧!再说了,诗经啊编钟啊难道都是摆着玩的啊!


初窥门径110


少数民族和汉族都有音乐,只是表达形式和风俗不一样而已,少数民族很多音乐是奔放类型,汉族音乐表达更多是内敛文雅,属于礼乐文化,先秦到现在都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