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基礎教你如何從挑選到馴養一隻有趣的八哥鳥

鑑別挑選

  • 選擇健康體壯的鳥

體壯的八哥鳥羽毛平整有紋,毛色黑亮並帶有金屬光澤;雙眼要黑亮有神,身軀較大,站立姿態優美,雙腳抓棲槓有力;食慾旺盛,喜歡鳴唱和經常梳理羽毛,所排除的糞便呈條狀。

  • 選擇易訓的幼鳥

八哥幼鳥宜選擇頭窩,體質較好,容易訓教成功。同時選飛羽全部長齊與快要離巢出飛的鳥為好:飛羽已全部長齊而快要出飛的幼鳥,經親鳥的飼餵已有一定適應外界環境的能力,並具有一定的抗病能力,經人工餵養成活率較高;同時,這種幼鳥尚不具備成鳥的野性,較易馴化。

  • 選擇已馴養為熟鳥的上品八哥成鳥

選擇該鳥的特點是:全身羽毛緊貼而不蓬鬆,尾羽不散開,短而自然下垂;尾羽腹側的端部有清晰白點,嘴淺黃帶白玉色,腿淺黃色;全身羽毛帶有黑色金屬光澤;兩翼腹側的“八字”形白斑潔白而明顯;站立時昂首挺胸,精神飽滿。缺乏養鳥經驗者應慎選八哥生鳥。

  • 慎選經馴化、會說髒話的成鳥

為省方便,可直接購買已經訓化的成鳥,但是購買前要多觀察,多聽鳥的鳴唱和談話,不要急於購買,以防買回說髒話、罵人的鳥。

從零基礎教你如何從挑選到馴養一隻有趣的八哥鳥

養護常識

家養八哥採用高大的八哥籠,多養雄鳥,從幼鳥開始飼養效果最佳。八哥喜水浴,常能在水浴時鳴唱,夏季每日或隔日1次,春季和秋季適當減少次數,冬季很少水浴。水浴時常將籠子放入盆中,盆內加清水,水深約至八哥蹠骨上關節處,水溫不能太低。

八哥產於南方,生性怕冷,故鳥籠要有籠衣,夜間要掛在室內,不能掛在有冷風的過道口,冬天要時刻注意保暖,晴天多讓八哥曬太陽。

八哥吃得多拉得也多,而且糞便有腥臭味,所以每天應清刷一次籠底和託糞板,籠底可放些細沙,以防汙染八哥的足趾。鳥的食物要新鮮,尤其是軟料和粉料易變質,一般要求在1-2小時吃完為宜,每天應清洗食缸,更換新的飲水,其他籠具用品每週應清洗3-4次。

從零基礎教你如何從挑選到馴養一隻有趣的八哥鳥

馴養方法

  • 從幼鳥開始

每次放幼鳥出籠15分鐘左右,籠的周圍放些鳥喜歡吃的食物,這樣多次反覆訓練雛鳥由學習達到能飛,這一階段時間反射條件基本鞏固,訓練成功一大半。以後,在每次放飛出籠時,提請注意應減少受驚,也不要長期關在籠內,影響反射鞏固成果。出進籠訓練成功後,別忘記了籠內放幾條昆蟲,以便獎勵。

  • 時間

以清晨最好,因鳥的鳴叫在清晨最為活躍,這時鳥尚未飽食,教學效果好。

  • 環境

要安靜,不能有嘈雜聲和談話聲,否則易分散鳥的注意力,也會使鳥學到不應該學的聲音。因此最好選擇在安靜的室內進行教學。

  • 內容

開始時要選擇簡單的短名,如“您好”、“歡迎”、“再見”、“拜拜”、“謝謝”等。注意發音準確、清晰、緩慢,不用方言,最好用普通話。每天反覆同教一樣的話語,學會後還要鞏固。在教學期間的鳥,不能讓它聽到無聊或不適當的語句。鳥的學語有一短暫時間特別敏感,這時對外界的各種聲音極易仿效。一旦發現這一敏感期,應及時抓住,好好利用。

從零基礎教你如何從挑選到馴養一隻有趣的八哥鳥

繁殖常識

八哥4—7月繁殖,每年兩巢,巢無定所,常在古廟和古塔牆壁的縫隙、屋簷下、樹洞內,有時就喜鵲或黑領棕鳥的舊巢加以整理,或借用翠鳥之棄穴。巢形大而不整,略呈淺盂狀,由稻草、松葉、葦莖、羽毛、軟毛及其它廢屑堆積而成。產卵4-6枚,卵呈輝亮的玉藍色。

飲食常識

八哥為雜食性,常尾隨耕田的牛,取食翻耕出來的蚯蚓、蝗蟲、螻蛄等;也在樹上啄食榕果、烏桕籽、懸鉤子等。

在家養的成年鳥以雞蛋大米為常備飼料,雞蛋大米的調製方法是:將大米放入鍋內,用文火炒至黃而不焦,倒入盆中,趁熱把攪勻的生雞蛋液拌入米中,攪勻,冷卻後掰開、搓散即可。每天上午喂一軟食缸肉沫、水果(切成小塊)、粉料(同畫眉)拌成的軟食,量以在1~2小時之內吃完為限。幼鳥食料可把粉料和肉沫加水或用芭蕉調成泥狀。團丸填喂,每天5~8次。待鳥能自己吃食時改成軟食,羽毛長齊後再加雞蛋小米。

從零基礎教你如何從挑選到馴養一隻有趣的八哥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