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不等于说谎,这是什么样的谬论?

这一周因工作原因,我住在了沈阳,每天坐车穿行在路上,望着大街两旁不断出现的“东北军驻军遗址”,“皇姑区”等字眼,不禁浮想联翩,我虽自幼喜欢追溯历史渊源,但由于天生迟钝,至今在这方面也没有什么建树,只是停留在评书所能演绎的市井传说那个层次,尽管如此,看到路边那些充满历史气息的标牌,我还是对探索沈阳这座历史老城充满了热血澎湃的神秘向往。

很巧,今天又恰逢7月7日,电视台正在播放不忘历史的片段,说到“七七卢沟桥事变”,起因不过是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进行搜查,遭到中国守军29军严词拒绝。日军遂开枪射击,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这是历史的结论。

说起“七七卢沟桥事变”,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事变前的中国局势。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自“九一八事变”后,傀儡政权“满洲国”建立,小日本也占领了中国土地最为肥沃、矿产最为丰富且地广人稀的东北,想想看,在那样的情况下,小日本占领了东北,事实上已经在经济上牢牢的控制住了华北,潮水般的走私日货源源不断的从东北涌入华北,它们排挤中国商品,占领中国市场,规模之大已到了列强因为以关税作保的庚子赔款无法按时收齐而向小日本抗议的地步。那么,此时的日本,还有什么理由非要从军事上占领已经被他们榨光了最后一滴血汗的华北呢?难道真如荒诞的传言那样,美国侵略朝鲜就是为了泡菜,侵略古巴为了雪茄吗?

不说不等于说谎,这是什么样的谬论?

不,绝不是。事实上,“七七卢沟桥”事变前,日本借口失踪的士兵早已经归队,这名叫“志村菊次”的士兵不过是刚从日本国内调来的新兵,他还没有受过夜间辨别方向的训练就被派往侵略中国的路上,所以在他突然因为拉肚子到路边的苞米地解手,再返回时,队伍已经继续前进了,这本是行军打仗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插曲,然而小鬼子志村菊次的临时掉队却被日本侵略者炮制为士兵失踪的大事,甚至认为他是被附近的中国驻军绑架,于是小日本就借机派兵包围宛平城,要求进城搜查,遭到了当时中国驻军的严词拒绝,最终才升级到双方交战。事实上,在双方交涉的过程中,所谓失踪的士兵早已归队,然而,侵略日军却隐瞒了这个事实,仍然要求进城搜查,日军这样做的目的显而易见,就是为了达到威胁恫吓的结果。

按照当时日军在现场指挥的一木清直事后回答记者提问时所说:“当时接到报告士兵(志村)已经回来了,没有异状。但是,我的想法是联队长让我就此事(和中国方面)进行交涉,如果就这样算了,中国方面会怎样宣传就不知道了。此前的‘丰台事件’就是例子,也许会让他们产生——只要敢真枪实弹地对付日本军队,就可以让演习的日本军队逃跑这样的概念吧。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对日本来说是一件很遗憾,丢脸的事情。所以,我方决定占领一文字山(卢沟桥和北平之间的中方阵地)然后再进行交涉……”

日军贼子之心暴露无遗,显然自九一八之后,日本以如许之兵竟能占领整个东北,甚至很多乡镇,一个日本军官就能控制全镇居民,主要靠的就是恐怖政策。用日本人的话说就是要让中国人畏服,决不能在他们面前示弱,让他们产生反抗的勇气。其实这和如今的现场管理是一样的道理,日常管理要想严肃纪律,小组长就是要管好班组里的刺头,管好了刺头,就能实现杀鸡骇猴的立威,班组纪律自然就巍然屹立在团队。这样的现象,在当前甲乙方的合作合同中,显现的更加明显,受阅读篇幅的限制在,在此不作过多的缀述。同样一个道理,如果日军因为失踪士兵事件不小心让当时的国人做到了同仇敌忾,产生了群起反抗之心,利用人数对比的悬殊,那就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对日本人控制我中华民族,当然是不利的因素。所以日本人非要无理搅三分,明知道失踪士兵已经归队,也非得进宛平城搜查,以此在精神上侮辱中方,让中国军人对日军产生畏惧之心。正是这样的道理,当时的日军才会坚持在受到拒绝进城搜查后,悍然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在中国军队和国民面前制造一种恐怖的气氛,以达到在精神层面奴役我中华民族的目的。

不说不等于说谎,这是什么样的谬论?

这几天驱车行驶在广袤无垠的东北大地上,望着高速公路两边郁郁葱葱的树林,还有那一望无际的田野,我问朋友,这么大的东北地区,在当时,几个小小的日本人,竟然能迅速占领控制,真是有点不可思议,朋友黯然回答我,在当年曾经发生过一个人日本人控制全镇的状况,看来,精神层面的控制魔力,远远超出人所能想象的思维。

这个事情让我想到了十年前曾经的工作,当时我在一家日资公司上班,直接的领导也是一个日本人,我当时负责工艺开发,所以工作的内容经常发生改变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尤其是遇到工艺问题,毕竟做食品方面的研发,事关大众的安全,所以我认为这种工作除了有挣钱养家的目的,更多的时候还是一个良心工作,对于那些没有完全把握可以放入市场的原料,还是需要慎之又慎,于是在一次研发会议上,我发现有个酸性的调味添加剂不太合适作为辅料的一部分,就提出了自己的异议,原以为我的意见会得到大家的认可,没有想到,异议一提出,立即就遭到了第一研发人的反对,他甚至攻击我根本不懂食品的基本知识,还叫嚣着说,我只要管好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儿就OK了,根本不需要过问他的配方等等,为了这些我们在会上吵了起来,会后,我的直接老板,就是那个日本人,他竟然在我们谈话的最后给我讲了这样一个道理,就是说

有些事不说不等于说谎。在当时的情况,他摇头晃脑的说的有声有色,然而我听的却有点愤慨,感觉他能说出这样的谬论,简直就是不要脸,真不能理解他的脑袋里都在想些什么。想想看,发现问题,不说出真相,却故意绕过不说,这是什么样的责任心啊?尤其是他们再做一个新的食品,将来是要推向市场的,而且是要贩卖给公众的一个食品,这样的作为,真不知道他们的良心何在?后来,又相继发生了几起类似事件,那个日本人也同样反反复复给我说教这样的道理,而我依旧是左耳进,右耳出,从来没有当回事儿,再后来,我就离开了这家公司,不过后续的工作里,我竟然吃惊的发现,在职场上,类似的道理,类似的事件,竟然在不同公司,不同场合悄无声息的上演。如今,看着电视,回忆着历史,不禁感慨万千,仔细想想,不说不等于说谎这样的谬论,在处理事情的层面上,不仅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反而是掩盖事情真相的别有用心。

七七事变,关乎着我中华民族的前途,所以震惊中外,而作为某些企业或个别人,比如我之前服务的那家日本公司,在制作食品时,那都是关于公众安全的大事件,是决不可掉以轻心的大事,弄不好就会出大事情,决不可用

不说不等于说谎这样的谬论去处理工作中的问题,当然如果个别国家或者某些人别有用心,那就是犯罪,查出来了那就是要被千刀万剐的节奏,而且,我个人认为,日本人所谓的不说不等于说谎,不仅仅是谬论,而且是强盗理论,它不但可耻,而且存在别有用心之嫌。

反观最近发生的那些事情,比如说特朗普制造的“中兴事件“,一个政策,就有可能置中兴公司于死地,看来如今的世界看似太平,但私底下那些暗流涌动并不可小窥。还有,开放中的中国,在引进外资,引进技术的同时,一些亡我民族的坏蛋也会趁机涌入,他们的险恶用心,此刻绝不会像七七事变那样随便借口一个鬼子失踪了,相反,如今“鬼子们”的伎俩更为隐秘,他们抛出来的都是金钱美女,纸醉金迷的生活方式,他们一旦发现你是可发展对象,就会使出浑身解数,让你乐在其中,乐不思蜀,然后再为他所用,就”中兴事件“而言,相信如果没有内贼,中兴的所有机密,美国鬼子决不可能掌握的一清二楚。

不说不等于说谎,这是什么样的谬论?

凡事都有一个渊源,做人更要本分,我们中华民族是讲究气节的,在国民上下奋力发展自身技术和力量时,提升自己,一定是正确的方向,但我们还是要留一个分辨是非的心,切不可让自己为了一点利益丢了良心,甚至毁了民族大计,要知道,蝴蝶效应,历史上很多大事儿,都是被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人不期然间改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