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常遇春这些草根出身的人为什么会精通兵法?

一个磊磊

并没有史书记载徐达和常遇春精通兵法吧?

别说精通兵法了,我们知道徐达和常遇春都出生贫苦。这里要注意他们是真的出生贫苦,是那种一生下来就连吃饭都是问题的贫苦,毕竟他们小时候的玩伴是当放牛娃和乞丐的朱元璋。而不是小说故事里那种虽然嘴巴叫着出生贫苦,却还买的起破书,能识字的贫苦,他们两个是在跟着朱元璋打仗发达前根本就是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全的那种(朱元璋也是当和尚后才有点文化,再后来发达后经过别人教的)。


这么说吧,在那个时代,小孩能够识字都是家里假贫苦卖惨的,而他们两个是真贫苦。别说精通兵法,你就是《武穆遗书》放他们面前,读懂是一回事,能不能看懂上面的字都是问题。

那么问题就来了,何止徐达常遇春、包括李文忠这“大明排名前三的开国功臣”都是豆大字不认识的(李文忠还好,因为是朱元璋亲侄子所以14岁投奔朱元璋后朱元璋给他找了两个私人教师)为啥能在那个时代这么牛逼?

其实很简单,那个时代比的不是谁更聪明,而是谁的生存本领更强。元末时期,社会动荡,可以说是历史真正的“草莽时代”。在那个背景下,放牛娃出生的朱元璋、大字不识的张士诚、渔民的儿子陈友谅都成为了那个乱世的枭雄,他们凭借的当然不是可以指挥千军万马的“《武穆遗书》”,而是硬怼无敌的“屠龙宝刀”,这就是“草莽时代”的特点。


三观粉碎机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兵法是什么?

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利益,有利益就有冲突,小则妇姑勃谿、微信撕逼,大则你死我活、自相残杀。是的,没有一种动物比人更残忍,更能在族群内部人吃人(饥餐渴饮)。

因而兵法研究的是人,兵法也就是生存哲学。

在金庸先生笔下,徐达接受了张无忌赠与的《武穆遗书》,从此脱胎换骨,且不说此说本是虚构,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本身,这种描绘也比较狭隘了。某种意义上,这是金庸先生作为读书种子在思维方式上的路径依赖,比如他发心学佛,第一步就是去购买英国整理出版的巴利文佛经英译本,这固然不失为一种方法,但肯定不是唯一的方法。

其实,岳飞本人并不是一个相信并愿意写下所谓兵法著作的人。《宋史·岳飞传》记载,年轻时候的岳飞深受宗泽器重,欲把阵图传授给他,而岳飞对宗泽说:

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中国所谓的兵法,基本等于西人所谓stratagem,分为strategy(战略)和tactics(战术),这是art of war,所谓art是方法、技巧和技术。

兵法既是与人斗的生存哲学,也是关于战争的方法、技巧和技术。这是出身草根者也可能凭借一定的天赋和适当的学习掌握的。

正如润之先生说的: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从战争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没有进学校机会的人,仍然可以学习战争,就是从战争中学习。——《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一九三六年十二月)

所以,徐达、常遇春这些草根出身的人为什么会精通兵法一点不奇怪,奇怪的反而是他们是怎么迅速掌握了军法。

所谓军法,就是military law,law和art不同,是硬约束,也就是克劳塞维茨所说的广义军事工作中的征募兵员、装备军队和训练军队。

军法具体包括了怎么征集军事人力资源,怎么按照一定的编制将他们组织起来,武器配置和后勤补给怎么解决,怎么将他们训练成上下协同、熟悉军令、擅长使用武器的战士。

这固然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也可以依靠后加入的李善长这样的知识分子,但第一推动力是什么?这可能就和原先就存在的准宗教准军事兄弟会性质的组织有关,出身草根的徐达、常遇春甚至朱元璋本人,都可能是这类组织的成员,即使他们是边缘化的成员。

这可能是一个比出身盐枭的张士诚核心集团更有组织力的核心集团,更高的组织力和也毋庸讳言的更低的底线,是其胜利的重要元素之一。

谈古论金,掰开揉碎历史的人性和技术流呈现给您


谈古论金

这个问题的逻辑,本身就很有问题:谁说草根出身的人,就不能精通兵法?这个逻辑的可笑之处,也像极了职场上常有的一类风凉话:某某人不是科班出身,某某人学历不行,他凭什么这么成功?

回到问题里的两位“草根”身上,同是苦出身的徐达与常遇春,确实没机会接受任何专业军事教育,却多次打出载入史册的经典战役,其水准何止是“精通兵法”?简直是用兵得心应手的“兵法牛人”。为何会有如此神奇场面?明朝开国头号战将徐达的一生戎马,就是最好回答。

与从小一起放牛的“发小”明太祖朱元璋一样,徐达也是百分百的农民出身,一直老实巴交种地到二十一岁,直到被元朝坑爹统治折腾得活不下去,这才愤然抄家伙跟着朱元璋造反。但莫说兵法韬略,就连马步武艺战阵这些“入门学问”,参军前他都半点不懂。完全是靠着惊人的天赋,在一次次惨烈大战里冲杀出来,成长为指挥千军万马的战将!

但是在成为名将的过程里,比运气和天赋更重要的,却还有徐达身上,这几样关键的素质,首先一条,就是原则。

无论是做一个苦农民,还是后来横扫天下的一代战将。徐达永远被人敬重的,就是他铁一般的原则。以《明史》的形容说,徐达带兵时,只要士兵吃不上饭,他也绝不吃饭。一生位极人臣,全家却常年挤在破旧小房子里。大军所过之处,严禁害民扰民。以明太祖的赞叹说,简直是“忠正无疵”。如此原则坚定的人,就像一块火热的烙铁,带着千军万马,都能跟他一起燃。多高深的兵法,当然都能正确打出来。

而比原则更叫人敬重的,更有徐达终其一生的好学。

虽然并非军事科班出身,但从踏上战场第一天起,出生入死的徐达,学习的热情就是从来拦不住。以《明实录》的形容,早年参军起,每次打完仗都要复盘,别管胜仗败仗,都要讨论明白才行。特别是败仗,教训更是记得十分牢。后来平步青云,好学精神更是飙升,军中养了大批儒生,但凡有时间,就跟人讨论兵法学问。每次打完打仗,更是经常“单车就舍”,召集谋士一谈就是一天。

这位早年书都没怎么读的战将,就是靠这样的笨功夫,把多少曾经晦涩难懂的谋略学问,记到烂熟于心。

但最重要的是,即使学得满肚子兵书后,徐达也绝不拘泥于兵法,特别是1368年,统领二十五万大军的徐达,开始那场改写中国历史的北伐大业后,他登峰造极的韬略水准,更是大放异彩:太原之战里,面对扩敦帖木儿十万铁骑的挑衅,他并未如元朝骑兵盘算的那样整军决战,相反出其不意夜袭,一战团灭敌军。后来的定西大战上,他更没像敌人以为的那样,会匆匆救援大都,反而调转枪口直扑定西,一场沈儿峪大战,彻底奠定北伐胜利!

每一战,这位“非科班”出身的战将,却以他扎扎实实的带兵用兵,还有关键时刻不按套路出牌的风格,把多少兵法智慧变成怒涛攻势,叫曾经天下无敌的元朝骑兵大败亏输。那些自诩长于马背上,却一次次被徐达揍得全军覆没的元朝贵族们,或许也心存这样抓狂的念想:没什么草根出身的徐达,这么精通兵法?

因为无论用兵,还是任何一个行业,学习,都不止是学堂里哪一节的事情,而是需要用一生的时间与坚定的原则,找准正确方向,时时苦学不辍的考验。徐达一生大师级的兵法韬略,正见证这个道理。

我们爱历史

没有谁天生就精通某项技能,天才都是后天学习到的。

徐达小时候确实是农村的庄稼汉子,每天在田里抛食。可元朝太给力了,直接让大部分的老百姓活不下去。

徐达只好就近参加了起义军,虽说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打仗,可只要不死,总有一口饭吃。

他从小兵开始,一刀一枪的杀人、立功。对这个世界逐渐的不再抱有天真的幻想,他彻底明白了:“战争,不是他杀你就是你杀他。”

小兵的战争,就是对阵厮杀。

徐达运气不错,在无数次的战争中只受了点伤,他还活着。

因为勇敢、机灵,在厮杀中徐达立了不少功劳。在一次战斗中,徐达的上司不幸战死,由于平时表现良好,他顺其自然的顶替了这个位置。

徐达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基层军官。

这时候,他手下有了几十个战士。从此以后,在战争中徐达要考虑的不再是自己的勇敢,而是怎么把手下的战士凝聚起来,执行好上级交代的任务。

在战役中,他们就是一支螺丝钉,哪里需要到哪里去。

打穿插、敢死队、拔旗帜,徐达带着他的小分队左冲右突。由于经常能够圆满的执行好上级交代的任务,徐达逐渐升级为军队的中层领导。

这时候,有个叫朱元璋的人在招兵买马,徐达决定:跟随朱元璋,从此为他效力。

他们打虎跳涧、攻驴牌寨,逐渐的收拢了2万人马。徐达由于之前的基层历练,已经能够很好的统帅这支部队。

注意:这时的徐达,还没有能力统领几十万大军。

随着朱元璋攻占南京,徐达作为头号大将而分兵作战。在常州、泰州、镇江、池州,他血战无数次。

在每一次的战役后,他都很好的总结了“为什么赢、为什么输”这样的问题。所以,在长时间的积累下,徐达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与日俱增。

朱元璋的地盘在扩大、人口在增加、军队也在膨胀。

徐达早已不能只考虑一支部队的存亡,他必须从全局的角度思考:怎样才能打败陈友谅、张士诚、元朝。

要跟陈友谅的水军作战,就必须具备水战的知识,学呗。

要跟张士诚作战,就必须明白攻城战书,学呗。

要跟元朝作战,就必须懂骑兵战术,学呗。

有了一定的地位,眼界必然更加开阔。徐达能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地方,有针对性的学习、调度、指挥。

直到徐达辅佐朱元璋横扫天下后,他还在学习怎样防备蒙古南下。

总的来说,没有任何人是天生掌握某项技能的。

必须从一个台阶开始起步,逐渐的掌握了当前地位所需要的能力,在上一个台阶......由此类推。

不经过脚踏实地的积累经验、学习技能,是不可能成就大事业的。

赵括就是直接担任大将军,结果你也看到了:40万人全被白起坑杀。

这里只是拿徐达来举例,任何将军的成长路径都差不多,当然包括常遇春。


温乎

元朝末年,占据江南的朱元璋,先后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农民起义领袖,基本统一了南方,有了稳固的根据地,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共同率领20万大军,北伐元朝。


北伐军采用:“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天下形势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则彼势孤援绝,不战可克,既克其都,鼓行而西,云中、九原以及关陇,可席卷而下。”的战略,在徐达和常遇春的率领下,完成了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由南统北的奇迹。



作为北伐军的主帅和副帅,徐达和常遇春的军事才华也显示的淋漓尽致。徐达和常遇春均出身贫苦农家,成长的过程中,既无条件也无可能有充分的学习机会,为什么草根农家出身的徐达和常遇春,却有如此高的军事才华呢?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上是有天才的。而且他们的天才程度往往令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感到绝望。在我们17岁还在上高中的时候,冠军侯霍去病已经率领大汉铁骑大破匈奴,被封为冠军侯;22岁时,已经被汉武帝封为大司马的霍去病率领数万大军,封狼居胥,彻底击败匈奴。很显然,徐达和常遇春,也是这样的军事天才。



其次,善于学习。无论多么天才的人物,也不可能生而知之,因此学习的过程必不可少。朱元璋评价徐达“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可见,作为大将的徐达自制力极强,自律正是他们能够迅速成长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最后,元末频繁的战争给了他们充分的实践机会。“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元朝末年,军阀割据,混战不断,作为朱元璋的大将,徐达和常遇春几乎参与了所有的战争。战场上的真刀真枪远比纸上谈兵更有利于成长,在这无数场战争中,徐达和常遇春汲取经验教训,最终成长为一代名将。


鸢飞九天2018

天才这种东西很难说清楚,不得不承认世界上确实有天才的存在,有些人一年都领悟不到精髓,有些人可能一天就全明白了,徐达,常遇春等等就是这样的人。

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在于

“兵法”指的是什么,是兵书上那些战法,还是实战经验。

首先我先给出我的个人观点,常遇春,徐达等人确实精通兵法,但是此兵法非彼兵法,常遇春,徐达都是百战成钢,他们所精通的兵法是在不断的实战中总结出来的。

兵法都是人写的,有的是自己带兵打仗的经验,有的是总结归纳别人的经验,有着很强的主观意识,兵法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的。

举个例子,三十六计中第二计“围魏救赵”,这是孙膑在“邯郸之战”中采用的策略,这种逆向思维取得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在我军的历史上也有一个经典的战法“围点打援”,同样是围,一个是迫使地方撤兵,一个是歼灭增援部队,这些都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出来的新兵法。

“围魏救赵”是兵法,同样“围点打援”也是兵法。

纸上谈兵和实战经验哪个更重要?

战国时期赵国的赵括可以说是深通兵法,可是“纸上谈兵”嘲笑的不就是他嘛。

在我军历史上,很多知名将领都是真正的“泥腿子”

出身,可是他们同样在实战中领悟到了属于自己那一套“兵法”。

所以我的观点是,像常遇春,徐达这类天才,他们悟性极高,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学习书中的兵法,更关键的是他们能在实战中灵活运用这些战法,甚至自己开创一些“兵法”。


一点点历史

文/炒米视角

谢邀。从战争中学习战争,那是用生命在学习战争艺术,所谓百战馀生磨练出来的战将,必然在战争敏锐性、分辨强识、把握时机、敢于决策等等方面都要强于从书本上习得战争经验的学院派将领要厉害。


淮西二十四将之首徐达就是一个洗脚上岸的老农民,但这不妨碍他成为一个军事天才。关键是明初将星璀璨,名将如云。就如《水浒传》里讲的,仿佛是洪太师将天罡地煞放了出来。

而最终成就徐达常遇春的,还在于他们都拥有一个天才级的统帅。更关键是这个统帅更是一个大文盲,甚至是一个乞丐。


他们的每一次进步都没有后世想象的那么简单,都是靠无数人头和无数鲜血总结出来的经验。至正十三年(1353年),年仅22岁的徐达投于朱元璋麾下。大小历经千于战,几乎朱元璋的每个重要节点的重要战役都有徐达的身影。其实徐达等人从军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每一天考虑的事情就是想要活下来,想要自己活下来,就必须有敌人死去。如此残酷的磨练。

磨练出一个铁血的军队。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里评价最顶尖军队的的素质那就是“沉默”。一个沉默的军队,有着如铁的纪律,有着钢铁的意志。有着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气质。而这种气质用《亮剑》里的话来说是这支军队的首任军事主官带给这支军队的。


而我们看看徐达的气质。”徐达话语较少而思虑精深,在军中,军令一旦发出便不改变。”这种沉默,就是从无数场战争中,无数兄弟的鲜血中,浸泡出来的“沉默”!徐达正是明白兄弟鲜血的可贵,所以懂得每一次决策,都是决策着无数的生命。而这些鲜活的生命都是自己平日生死相依的兄弟。懂得悲悯,懂得后果的人,战斗力是可怕的。关键是淮西二十四将都基于同样的脉系基础。所以不要蔑视他们的出身。

所谓那些驱使着别人生命去染红自己顶带的学院派,是永远不会懂这种“沉默”的可怕的。因为当他们懂的时候,已经化为战场的一堆腐肉了。


炒米视角

想要成为一名名将,比不是一定要读很多书。只要你具备一下几点特征,你在战场上就会成为名将。

一是服从与勇敢;二是必须具有超乎常人的毅力;三是具备广博的知识,军事科学知识和军事技术知识;四是随机应变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判断力;五是自信与承受挫折的能力,有句俗话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六是稳定的心理素质,这里特指耐受压力的能力;七是资历、威严及统驭力。


所以说是不是草根和成为名将没有直接关系,在战场上只要是具备了以上几点素质,你会慢慢学会如何打仗,如何用计谋取得胜利,这些计谋就是兵法。历史上那些兵书也都是人写出来的,不是凭空出来的,都是名将把自己的打仗心得写出来,这也就成了兵书,也就是兵法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87600014b48951bacab7\

江湖人称0诸葛不亮

我国的很多开国将军和开国元勋有很多都是大字不识一个,但是你忽略了他们一路拼杀过来积累的丰富经验,并且很多人不是不学习,而是没条件学习,当有了一定条件获取了书籍之后,就会如饥似渴的学习。而且苏区政府及后来延安边区都有相应的学习机构或大学组织这些干部进行学习。 赵括的纸上谈兵想必大家都知道,理论知识丰厚,但却无实战经验,而问题中所提的这些人都是在战争中积累经验的同时进行理论知识的补充,毛泽东师范毕业,文学书法上的造诣不是一个这方面的教授能轻易达到或根本达不到,比如文学,有几人具备毛泽东的阅历,经历和气魄?沁园春不是一般人能写岀来的,这后面的气魄和雄心壮志是决定该篇文章的重要因素,李嘉诚学厉也不高,但是对做生意经商相信没几个经济学家有他的水平! 所以,徐达,常遇春们,前期靠勇武,胆识,而且那时候主要还是靠这种精神,后期势力大涨大军作战你能说他们没条件学习没用心揣摩兵法吗?


养鸡吃的狐狸



从徐达、常遇春的出身和打天下的过程来看,他们并不懂兵法,他们只不过是会打仗而已。

那么会打仗和会兵法有什么区别?会打仗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战争经验,会兵法是书本上学来的战争理论,赵括、马谡就是深谙兵法的人,结果却无一不是纸上谈兵。


而人类历史上另一个军事天才铁木真,从小没有接受多少文化教育,更没有熟读兵书,却既懂用人更懂用兵。一生集管理之大成并用兵如神,兵锋所指,挡者披披。


所以他们这一类人一方面是运气很好,就是在你死我活的战争环境中总是能够幸运的活下来;二一方面具有军事天赋,很快的学会了总结战争经验,具有了战争敏感性,掌握了战争规律和技巧;第三,善于总结思考,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经过血与火的磨练,悟到的东西反而超过了很多没有实战经验的人的满腹经纶。

徐达、常遇春都是上述这一类人。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越战越有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