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綠地

别了,绿地

這是一個月亮躲進了家裡的漆黑夜晚,天陰沉著臉,看上去隨時要潑下幾瓢黑雨,一批腰肢兒嫩的小韭菜在瑟瑟發抖,他們的恐懼來自於再也經不起雨打風吹了,還有那不知道何時就會切過來的鐮刀。

在小韭菜的另一邊,有一群羊,仰著脖子,他們很渴,翹首盼著下雨,從而滋潤自己。

最後的結果怎麼樣?

1

7月2日,綠地迎來了天量股份解禁日,羊原本盼著在這一天得到滋潤,但等啊等啊,到最後卻發現自己並不是羊,而是一批瑟瑟發抖的小韭菜。

據公開資料顯示,這一日,綠地股價大跌5.66%收盤,是2018年以來的最大跌幅,按照綠地現今755.64億的估值來看,綠地一日之間蒸發了42.8億元。

韭菜以前的心理是這樣的:「哇,終於找到一個便宜又前景光明的股票啦,一年高達2000多億的業績,這區區6元的股價還能跌麼? 」

很可惜,資本市場始終是資本市場,永遠充滿變數。

回想2014年之時,綠地曾高達3000多億元的市值,超越當時“不可一世”的萬科,成為內地房企一哥的風光至今仍歷歷在目,所以,韭菜們對綠地抱有信心有盼頭,實在再正常不過了。

2018年各大房企其中考試的成績出來之後,咋一看,綠地的成績單很漂亮哇,可以哇,1635億,TOP6哇。

别了,绿地

要知道,2017年綠地全年的業績是2725億,半年是1300億。這半年的時間竟多薅了300多億,實在了不得啊。

然而,頭頂「高增長」與「 龍頭企業」兩大發展關鍵詞的綠地,銷售業績和股價,也成為了top20中反差最大的房企。

數據顯示,綠地的流量金額、銷售面積、權益金額都屬於TOP5房企的行列。

市值卻只有TOP10左右水平,市場對綠地的估值,明顯要比其他地產股低一截,相當於同等水平房企保利估值的50%。

另外,眾所周知,坐擁大量寫字樓的綠地被稱為“商辦大師”。

但2017年商辦調控政策出臺後,綠地手中大量在持商辦貨值,被一片看衰。

值得一提的是,三年前,綠地業績中,住宅佔比50.8%,商辦佔比49.2%。

兩年前,住宅佔比64%,商辦佔比36%。

一年的2017年,住宅2099億,佔比是68.5%,而商辦是965億,31.5%。

很明顯的可以看出,綠地的住宅比例在上升,商辦比例是在下降的,轉型多成功未來多明朗啊,這是伸長脖子等雨來的羊眼裡的綠地,但是有大批韭菜卻在瑟瑟發抖,說「 還沒跌到5塊啊,這不合理哇」

綠地也輝煌過。

那是並不算遙遠的4年前,綠地有些厚積爆發意味的後手發力。

從當時的絕對老大萬科的口中奪食,成為全中國第一個銷售業績突破2000億的房企,到了2015年,綠地控股正式正式在魔都上市,藉助當時股市飄牛的東風,股市最高飆到了42.78,市值過5000億,並因此一舉殺入了世界500強的深海之中。

從此,世界500強這六個字,伴隨了綠地的一生。

按正常趨勢來講,接下來的幾年,應當是綠地大殺特殺的超神之旅,並順勢拿下琉璃大炮銅牆鐵壘等成就,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股市泡沫被刺破,綠地的市值跟中國人口似的呈斷崖式下滑,段位也從第一梯隊迅速滑落,到如今,綠地如億當年,少不得抹一把辛酸淚。

造成今日局面的無非就五點:營銷老套,守舊,多元化困局、高負債、還有最重要的被人詬病的產品質量問題。

2

綠地在江湖上沉沉浮浮幾十載,留給吃瓜群眾最深刻的印象,就倆。

一是我是世界500強,二是高。

其餘房企的營銷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根據自己的產品推出拳拳到肉的營銷方式和內容,廣告也是百花齊放,但是,綠地,這位先生,無論走到哪裡做什麼項目,出來打廣告喊話,永遠只有一句:我是世界500強!撐死了再多加幾句「城市新地標」「城市新名片」。

舉個例子:麥當勞也是世界500強,張玉良在吃雞腿的時候有感覺自己逼格爆表嗎?

哪個平頭老百姓買房子在意你是不是500強?而且更心塞的是,綠地的廣告永遠是不知所謂,不得要領,看完之後整個人都是雲裡霧裡……

記得當時王石和田樸珺爆出緋聞的第一時間,綠地的廣告出來了。

內容是主打小三文化,廣告語是不能給她名分就給她房子,有段時間,我家門口不遠處就矗立著一塊綠地的廣告牌,廣告牌上寫著:美元區查稅,綠地房保值……

誰來告訴我,這10個字是什麼意思?想表達什麼內容?

高,這個大家都深有體會,綠地在超高層產品領域的確獨樹一幟。

但其建築風平平無奇不說,實在太守舊了,很多項目,真的除了高其餘就是一乾二淨要啥啥沒有。

問題是,光高沒什麼用,這就跟男的器大可是活不好,還是沒用是一個理兒。

泱泱中華巍巍河山開發商多如白白雲蒼狗,想靠產品高調起來,要麼是真的牛,提起融創大家就會想起壹號院系列,提起綠城我能想到鳳起潮鳴梧桐郡,提起綠地……高?很高?非常高?

3

2014年的綠萬之爭,其實我是不看好綠地。

對於結果也達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道之境界,因為在我心中此二者的氣質天然之別,壓根就不能放到一個層面上來比較,氣質,或者說精氣神不同,結果也是如我所料,即便當年綠地擠掉萬科,成為中國第一個破2000億的房企,但他並沒有贏得萬科那樣的地位,沒當年的萬科那樣受人尊重。

綠地的定位,大概就是張玉良一直掛在嘴邊的那句話:做政府想做的事,蓋高樓,做地標。

這麼樣一家企業,這麼樣的價值觀,也就決定了無法像萬科一樣對外公開輸出,做官家想做的事情,也就決定了只能存在與桌底下或者水裡,無法活在陽光之下,坦坦蕩蕩的向社會輸出自己的價格觀,這點與萬科截然相反。不說萬科,咱們再跨領域看一看,綠地與華為。

華為才是真的低調,但是與綠地不一樣的是,華為一直有價值觀輸出的。

任正非的文稿一度被當做聖經,但是綠地和張玉良,除了蓋幾幢不出彩的摩天大樓,還有什麼可以拿得出來說的,有什麼為人稱道的地方?

當你的產品既舊,又平平無奇,還沒有靈魂的時候,如果不是不進則退,那還真說不過去了。

至於口碑……我就不好意思說了,懂的自然懂。

不過,這裡還是要講一句話,造房子這回事嘛,連我在老家請A級設計公司下鄉去設計蓋的養老房,我爸媽日日夜夜盯著,都有毛病,更何況各大房企這種大規模的量產玩意兒,萬科是,碧桂園恆大也是,只是出問題的輕重,大小,與多少的問題。

中國有知名度的房企幾乎都有自己的特點,有的陽春白雪,有的厚實鄉村,有的快打旋風,有的慢工出細活, 而綠地的大方針是想政府所想,做政府想做的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費。

未來幾年,綠地憑藉這個定位,估摸著依舊能夠躺在排行榜的前十名之中。

但如果一直是這樣吃老本,總會坐吃山空立地吃陷,不是麼?

近些年,綠地要麼沒新聞,有了新聞就是負面纏身,口碑每況愈下,當務之急應該是洗白,挽回口碑,否則恐怕真得告別排行榜了,好在,之前一直尋求解決的多元化困局,現在終於是有點起色。

現在的綠地,到了一城拿一地之後,不再一心撲在高上頭,而是試圖將一圈圈的荒地打造成特色小鎮,不再一味求高,轉而求特色。

改變是可喜的,別了以前是可賀的。

股價還沒跌到5塊的綠地,破局之路還很長,但願能走出來吧,畢竟,綠地是世界500強哇……

房姑娘提醒您

快在下方留言,分享給大家吧

牛B留言可能有書贈送哦

别了,绿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